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塑封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塑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塑封机。


背景技术:

2.医疗器械的包装包括闭合式包装和密闭式包装,密封式包装通常采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当前医院中使用的医用塑封机是实现密封式包装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技术是将单个的如血管钳、手术刀、镊子等物品装到单边开口的塑封袋中,再人工地将塑封袋的开口放到过胶机中封口,再进行储存,但是由于待塑封的物品数量大,人工开袋并进行封装的过程太繁琐,导致封装医疗物品的耗时极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塑封机,其目的在于,自动对医用待塑封物品进行封装,减少医务人员的耗时。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全自动塑封机,包括底板、底板设置有传输架,传输架用于传输医用待塑封物品,传输架下方设置有塑封袋夹持组件,塑封袋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封口组件,下封口组件用于密封塑封袋的底边,其另一侧设置有上封口组件,上封口组件用于密封塑封袋的上边。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传输医用待塑封物品的传输架,传输架下方设置有塑封袋夹持组件,塑封袋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塑封袋的底边的下封口组件,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塑封袋的上边上封口组件,可以将塑封袋从下封口组件穿出,塑封袋夹持组件将下封口进行完成的塑封袋转移至传输架下方,接收到医用待塑封物品后移动至上封口组件进行上边封口,完成封装。
7.进一步的,传输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从动转轴、传输皮带、存放格及遮挡板,驱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从动转轴共三根,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转轴的摆放形成一个矩形方位,驱动轴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及从动转轴远离底板的一端上传动连接有传输皮带,传输皮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存放格,存放格为上下通口设置,在一段传输皮带的下方设置有遮挡板,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从动转轴、传输皮带、存放格及遮挡板,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传输皮带,进而带动传输皮带外侧的存放格进行传动,工作人员可依次将医用待塑封物品放在存放格中,在遮挡板的作用下,医用待塑封物品不会掉落,但遮挡板只设置有一段路径,在医用待塑封物品移动至没有遮挡板的地方时,便会掉下,由此可达到周期性地掉落一个医用待塑封物品的效果。
8.进一步的,塑封袋夹持组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泵,第一液压泵上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上远离第一液压泵的一端上设置连接座,连接座的另一侧上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面对第一液压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在驱动板上与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泵,第二
液压杆上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上设置有吸盘及负压器,吸盘与负压装置连通,在驱动板的两侧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动板、右滑动板,在所述驱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轴连接,第一齿轮与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啮合,在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远离驱动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远离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的一端上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共两片,两片夹持板之间通过半螺杆连接,在夹持板上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半螺杆一半为圆轴,圆轴段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半螺杆一半为螺杆,螺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对置设置有左滑动板及滑动板,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套板,套板上与驱动板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对置的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泵、吸盘及负压器,所述半螺杆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在连接杆上,通过上述设置,左右两端的夹持板可在微型电机及半螺杆的驱动下进行夹紧及放开,首先夹持板夹紧塑封袋上端,在下封口机完成下封口操作后,利用第一液压杆进行移动,移动至传输架下方时,两端的吸盘在负压器及第二液压杆的作用下将塑封袋两侧牢牢吸住,吸住后,第二液压杆回缩,将塑封袋向两边拉开,而两端的夹持板在第二驱动电机及左滑动板、右滑动板的作用下靠拢,进而达到将塑封袋拉开开口的效果。
9.进一步的,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山设置有滑杆,所述驱动板内部设置有滑槽,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下封口组件包括封口盒,封口盒内铰接有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之间留有微小的空隙,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的一顿端穿出封口盒,第一转筒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主动轮,第二转筒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有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封口盒内部设置有热熔部件及切割部件,所述热熔部件包括第三液压杆热熔板及热熔底座,所述热熔版连接在第三液压杆上,第三液压杆上远离热熔板的一端固定在封口盒侧壁上,所述热熔底座设置在与热熔板相对的封口盒侧壁上,所述切割部件包括第四液压杆、切割刀片及切割底座,所述切割刀片设置在第四液压杆上,第四液压杆上远离切割刀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封口盒侧壁上,所述切割底座设置在与切割刀片相对的封口盒侧壁上,切割底座上设置有开口,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利用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将塑封袋夹持住,第一转筒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下进行转动,而第二转筒在主动轮机从动轮的啮合连接下实现与第一转筒进行方向相反的旋转,进而驱动第一转筒与第二转筒之间的塑封袋进行传动。
11.进一步的,上封口组件包括支撑基架及过胶机,过胶机位于支撑基座的上端。
12.进一步的,在过胶机的底部设置有储存框。通过在过胶机的底部设置有储存框,可以将封口后掉落的塑封袋进行储存。
13.进一步的,底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所述传输架、塑封袋夹持组件、下封口组件及上封口组件相连接。
14.进一步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通过设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所述传输架、塑封袋夹持组件、下封口组件及上封口组件相连接,可以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进而控制传输架、塑封袋夹持组件、下封口组件及上封口组件的运动,达到统一配合进行封装。
15.进一步的,底板上设置有塑封袋存储盒,所述塑封袋储存盒与下封口组件相连接。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置用于传输医用待塑封物品的传输架,传输架下方设置有塑封袋夹持组
件,塑封袋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塑封袋的底边的下封口组件,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塑封袋的上边上封口组件,可以将塑封袋从下封口组件穿出,塑封袋夹持组件将下封口进行完成的塑封袋转移至传输架下方,接收到医用待塑封物品后移动至上封口组件进行上边封口,完成封装。
18.2.通过将传输架设置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从动转轴、传输皮带、存放格及遮挡板,驱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从动转轴共三根,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转轴的摆放形成一个矩形方位,驱动轴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及从动转轴远离底板的一端上传动连接有传输皮带,传输皮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存放格,存放格为上下通口设置,在一段传输皮带的下方设置有遮挡板,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从动转轴、传输皮带、存放格及遮挡板,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传输皮带,进而带动传输皮带外侧的存放格进行传动,工作人员可依次将医用待塑封物品放在存放格中,在遮挡板的作用下,医用待塑封物品不会掉落,但遮挡板只设置有一段路径,在医用待塑封物品移动至没有遮挡板的地方时,便会掉下,由此可达到周期性地掉落一个医用待塑封物品的效果。
19.3.通过将塑封袋夹持组件设置为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泵,第一液压泵上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上远离第一液压泵的一端上设置连接座,连接座的另一侧上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面对第一液压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在驱动板上与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泵,第二液压杆上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上设置有吸盘及负压器,吸盘与负压装置连通,在驱动板的两侧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动板、右滑动板,在所述驱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轴连接,第一齿轮与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啮合,在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远离驱动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远离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的一端上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共两片,两片夹持板之间通过半螺杆连接,在夹持板上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半螺杆一半为圆轴,圆轴段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半螺杆一半为螺杆,螺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对置设置有左滑动板及滑动板,左滑动板及右滑动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套板,套板上与驱动板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对置的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泵、吸盘及负压器,所述半螺杆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在连接杆上,通过上述设置,左右两端的夹持板可在微型电机及半螺杆的驱动下进行夹紧及放开,首先夹持板夹紧塑封袋上端,在下封口机完成下封口操作后,利用第一液压杆进行移动,移动至传输架下方时,两端的吸盘在负压器及第二液压杆的作用下将塑封袋两侧牢牢吸住,吸住后,第二液压杆回缩,将塑封袋向两边拉开,而两端的夹持板在第二驱动电机及左滑动板、右滑动板的作用下靠拢,进而达到将塑封袋拉开开口的效果。
20.4.通过将下封口组件设置为包括封口盒,封口盒内铰接有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之间留有微小的空隙,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的一顿端穿出封口盒,第一转筒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主动轮,第二转筒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有第三驱动电机,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封口盒内部设置有热熔部件及切割部件,所述热熔部件包括第三液压杆热熔板及热熔底座,所述热熔版连接在第三液压杆上,第三液压杆上远离热熔板的一端固定在封口盒侧壁上,所述热熔底座设置在与热熔板相对的封口盒侧壁上,所述切割部件包括第四液压杆、切割刀片及切割底座,所述切割刀片设置在第四液压杆上,第四液压杆上远离切割刀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封口盒侧壁上,所述切割底座设
置在与切割刀片相对的封口盒侧壁上,切割底座上设置有开口,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利用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将塑封袋夹持住,第一转筒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下进行转动,而第二转筒在主动轮机从动轮的啮合连接下实现与第一转筒进行方向相反的旋转,进而驱动第一转筒与第二转筒之间的塑封袋进行传动。
21.5.通过设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所述传输架、塑封袋夹持组件、下封口组件及上封口组件相连接,可以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进而控制传输架、塑封袋夹持组件、下封口组件及上封口组件的运动,达到统一配合进行封装。
附图说明
22.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3.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塑封袋夹持组件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驱动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下封口组件及塑封袋储存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塑封袋夹持组件俯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封口盒侧视角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0030]1‑
底板、2

塑封袋夹持组件、21

基座、22

第一液压泵、23

机械爪、231

驱动板、2311
‑ꢀ
连接座、2312

第二驱动电机、2313

第一齿轮、2314

滑槽、232

左滑动板、2321

滑杆、233
‑ꢀ
右滑动板、234

夹持板、235

半螺杆、236

微型电机、2361

第一连接杆、2362

第二连接杆、 237

固定座、238

第二液压杆、2381

第二液压泵、239

吸盘、2391

负压器、24

第一液压杆、 3

上封口组件、31

支撑基座、32

过胶机、4

传输架、41

第一驱动电机、42

驱动轴、43
‑ꢀ
从动转轴、44

传输皮带、45

存放格、46

遮挡板、5

下封口组件、51

封口盒、52

第一转筒、 521

主动轮、53

第二转筒、531

从动轮、54

热熔部件、541

第三液压杆、542

热熔板、543
‑ꢀ
热熔底座、55

切割部件、551

第四液压杆、552

切割刀片、553

切割底座、554

开口、56
‑ꢀ
第三驱动电机、6

plc控制器、7

储存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所示,底板1设置有传输架4,传输架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轴42、从动转轴43、传输皮带44、存放格45及遮挡板46,驱动轴42与第一驱动电机41连接,从动转轴43共三根,均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驱动轴42与从动转轴43的摆放形成一个矩形方位,驱动轴42远离第一驱动电机41的一端及从动转轴43远离底板1的一端上传动连接有传输皮带44,传输皮带44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存放格45,存放格45为上下通口设置,在一段传输皮带44的下方设置有遮挡板46。
[0036]
传输架4下方设置有塑封袋夹持组件2,塑封袋夹持组件2包括基座21、基座21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泵22,第一液压泵22上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4,第一液压杆24上远离第一液压泵 22的一端上设置有机械爪23,机械爪23包括连接座2311,连接座2311的另一侧上连接有驱动板231,驱动板231上面对第一液压杆2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312,在驱动板 231上与第二驱动电机2312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座237,固定座237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38及第二液压泵2381,第二液压杆238上远离固定座237的一端上设置有吸盘239及负压器2391,吸盘239与负压装置连通,在驱动板231的两侧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动板232、右滑动板233,在左滑动板232及右滑动板233山设置有滑杆2321,所述驱动板231内部设置有滑槽2314,滑杆2321与滑槽2314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板2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 2313,第一齿轮2313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2轴连接,第一齿轮2313与左滑动板232及右滑动板233啮合,在左滑动板232及右滑动板233远离驱动板23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361,第一连接杆2361上远离左滑动板232及右滑动板233的一端上设置有夹持板234,夹持板234共两片,两片夹持板234之间通过半螺杆235连接,在夹持板234上远离第一连接杆2361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362,所述半螺杆235一半为圆轴,圆轴段与第一连接杆2361转动连接,半螺杆235一半为螺杆,螺杆与第二连接杆2362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2362对置设置有左滑动板232及滑动板,左滑动板232及右滑动板233之间滑动连接有套板,套板上与驱动板231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对置的第一液压杆24、第一液压泵22、吸盘239及负压器2391,所述半螺杆235连接有微型电机236,微型电机236固定在连接杆上。
[0037]
塑封袋夹持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下封口组件5,下封口组件5包括封口盒51,封口盒51 内铰接有第一转筒52及第二转筒53,第一转筒52及第二转筒53之间留有微小的空隙,第一转筒52及第二转筒53的一顿端穿出封口盒51,第一转筒52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主动轮 521,第二转筒53穿出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531,所述主动轮521啮合有第三驱动电机56,主动轮521与从动轮531啮合连接,封口盒51内部设置有热熔部件54及切割部件55,所述热熔部件54包括第三液压杆541热熔板542及热熔底座543,所述热熔版连接在第三液压杆 541上,第三液压杆541上远离热熔板542的一端固定在封口盒51侧壁上,所述热熔底座543 设置在与热熔板542相对的封口盒51侧壁上,所述切割部件55包括第四液压杆551、切割刀片552及切割底座553,所述切割刀片552设置在第四液压杆551上,第四液压杆551上远离切割刀片55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封口盒51侧壁上,所述切割底座553设置在与切割刀片 552相对的封口盒51侧壁上,切割底座553上设置有开口554。底板1上设置有塑封袋存储盒,所述
塑封袋储存盒与下封口组件5相连接,塑封袋储存盒内使用的塑封袋是两边封闭的通口塑封袋。
[0038]
塑封袋夹持组件2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封口组件3,上封口组件3用于密封塑封袋的上边。所述上封口组件3包括支撑基架及过胶机32,过胶机32位于支撑基座3121的上端,在过胶机32的底部设置有储存框7。
[0039]
底板1上设置有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与所述传输架4、塑封袋夹持组件2、下封口组件5及上封口组件3相连接。
[0040]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需要塑封的医用待塑封物品挨个放到底部有遮挡板46的存放格45 中,启动整个塑封机,传输皮带44带动医用待塑封物品进行传动,在一个周期中,首先塑封袋夹持组件2移动至下封口组件5正上方,塑封袋存储盒中存储的是卷装的两边封口塑封袋,塑封袋在第三驱动电机56的作用下进行周期性传动,将塑封袋上端传输至夹持板234之间,夹持板234在微型电机236及半螺杆235的作用下夹紧,夹紧后,塑封袋下端在热熔板542 及切割刀片552的作用下完成下端封口,下段封口完毕后,塑封袋夹持组件2在第一液压杆 24的作用下进行移动,移动至传输架4底部时,塑封袋夹持组件2两端的吸盘239在负压器 2391及第二液压杆238的作用下将塑封袋两侧牢牢吸住,吸住后,第二液压杆238回缩,将塑封袋向两边拉开,而两端的夹持板234在第二驱动电机2312及左滑动板232、右滑动板233 的作用下靠拢,进而达到将塑封袋拉开开口554的效果,此时传输皮带44传动至塑封袋存放格45底部无遮挡板46的位置,塑封袋存放格45中的医用待塑封物品掉下一个,掉到塑封袋中,而后负压器2391停止工作,吸盘239在第二液压杆238作用下前推,两端的夹持板234 在第二驱动电机2312及左滑动板232、右滑动板233的作用下拉开,拉紧塑封袋上端开口554,塑封袋夹持组件2在第一液压杆24的作用下再进行移动,将塑封袋上端开口554经过过胶机 32完成上端封口,松开夹持板234,将塑封好的塑封袋掉落至储存框7中,塑封袋夹持组件 2再移动至下封口组件5上方,完成一个周期运动。
[00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