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室内光线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光线是人类活动中必不可缺的元素,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化、个性化、健康化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建筑中,玻璃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用品,窗户、顶棚多利用玻璃,隔绝外界的同时,又能够给室内带来光线。
3.但,由于光强是在变化的,有时光照强烈,而室内的光线无法根据对应的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包括感光设备以及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所述感光设备包括室内传感器和外光感应板,所述室内调光设备包括主光灯、辅光灯以及遮挡帘,所述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包括与感光设备信号连接的光线感应系统、内服务器以及与室内调光设备电性连接的智能调光系统,所述感光设备和室内调光设备上均固定设有双向信号传感器,所述双向信号传感器与内服务器信号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室内传感器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光线强度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包含有分贝检测模块、时间记录模块,所述时间记录模块信号连接有位于内服务器上的时间网络,所述光线强度传感器与时间网络信号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光感应板固定在室外,且所述外光感应板与室内传感器相互信号连接影响,便于通过后续对遮挡物的位置调节,实现室内灯光的节能效果。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光灯由保护壳板和灯光片组成,所述保护壳板顶端的四个边缘角均固定设有一连接条,所述保护壳板的内部固定设有灯光片,所述灯光片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组调光电阻,所述保护壳板的底端且位于灯光片的正下方固定设有透明灯板。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光灯有若干个辅光源和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辅光源设置在主光灯的四周,且所述辅光源的内部嵌设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挡帘由强透光帘与遮光帘组成,且所述强透光帘与遮光帘的顶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收卷辊。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线感应系统通过双向信号传感器与人体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及光线强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且所述光线感应系统与智能调光系统信号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调光系统与主光灯、辅光灯以及电动收
卷辊均电性连接,且所述智能调光系统内部设有智能调光匹配算法。
13.1、该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通过设有的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利用光线感应系统对室内外的环境进行感应和检测,然后利用内服务器进行信号传递,利用智能调光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光线调节,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光线调节效果,提高了系统针对光线调节的智能性,提高了使用者对室内光线使用使的舒适感;
14.2、该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通过设有的主光灯,利用主光灯满足室内光线的基本需求,然后利用辅光灯营造不同的室内灯光效果,提高了室内光线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程度。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的系统图;
17.图2是本发明光线感应系统的系统图;
18.图3是本发明一智能调光系统的系统图;
19.图4是本发明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20.图5是本发明主光灯的结构图。
21.图中:
22.1、室内传感器;101、人体红外传感器;102、声音传感器;103、光线强度传感器;
23.2、外光感应板;
24.3、主光灯;301、保护壳板;302、连接条;303、灯光片;304、调光电阻;305、透明灯板;
25.4、辅光灯;401、辅光源;402、发光二极管;
26.5、遮挡帘;501、强透光帘;502、遮光帘;503、电动收卷辊;
27.6、光线感应系统;
28.7、内服务器;701、时间网络;
29.8、智能调光系统;801、智能调光匹配算法。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实施例:如图1

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包括感光设备以及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感光设备包括室内传感器1和外光感应板2,室内调光设备包括主光灯3、辅光灯4以及遮挡帘5,光线调节总控制系统包括与感光设备信号连接的光线感应系统6、内服务器7以及与室内调光设备电性连接的智能调光系统8,感光设备和室内调光设备上均固定设有双向信号传感器,双向信号传感器与内服务器7信号连接。
32.室内传感器1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101、声音传感器102和光线强度传感器103,声音传感器102包含有分贝检测模块、时间记录模块,时间记录模块信号连接有位于内服务器7上的时间网络701,光线强度传感器103与时间网络701信号连接,通过设有的声音传感器
102和光线强度传感器103,首先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101识别室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当存在人员活动时,人体红外传感器101接收对应的信号,然后将通过内服务器7控制调光设备进行光线调节,在未感应到人员活动时,通过声音传感器102、光线强度传感器103检测目前室内所处的环境,配合当前的时间网络701,调整适合于当前环境的灯光,提高了光线调节和室内环境感应的适应配合能力。
33.外光感应板2固定在室外,且外光感应板2与室内传感器1相互信号连接,通过设有的外光感应板2,便于感应室外光线强度,然后与室内传感器1检测的室内光环境做对比,得到室内外遮挡物对光线的影响,便于通过后续对遮挡物的位置调节,实现室内灯光的节能效果。
34.主光灯3由保护壳板301和灯光片303组成,保护壳板301顶端的四个边缘角均固定设有一连接条302,保护壳板301的内部固定设有灯光片303,灯光片303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组调光电阻304,保护壳板301的底端且位于灯光片303的正下方固定设有透明灯板305,通过设有的主光灯3,在主光灯3发光过程中,保护壳板301和透明灯板305可以对主光灯3进行保护,同时利用调光电阻304可以对主光灯3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基本的光照需要。
35.辅光灯4有若干个辅光源401和发光二极管402组成,辅光源401设置在主光灯3的四周,且辅光源401的内部嵌设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402,通过设有的辅光灯4,当处于特定环境且需要相对应的灯光氛围时,停止主光灯3的使用,然后利用多个辅光灯4进行配合使用,在辅光源401使用过程中,利用各色发光二极管402的搭配使用效果,实现了辅光灯4不同颜色和光效的调节,提高了室内光线调节的实用性。
36.遮挡帘5由强透光帘501与遮光帘502组成,且强透光帘501与遮光帘502的顶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收卷辊503,通过设有的遮挡帘5,强透光帘501与遮光帘502为遮挡帘5提供了两种遮光模式,其中强透光帘501适用于白天户外光线透过,提高了室内光线调节的节能性能,遮光帘502适用于晚上使用,便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不受室外影响的光线环境。
37.光线感应系统6通过双向信号传感器与人体红外传感器101、声音传感器102以及光线强度传感器103均信号连接,且光线感应系统6与智能调光系统8信号连接,通过设有的光线感应系统6,光线感应系统6收集人体红外传感器101、声音传感器102以及光线强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光信号,然后将光信号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并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内服务器7和智能调光系统8。
38.智能调光系统8与主光灯3、辅光灯4以及电动收卷辊503均电性连接,且智能调光系统8内部设有智能调光匹配算法801,利用内服务器7传递光信号,然后利用智能调光匹配算法801对光线的适用情况和匹配的光线调光方案进行匹配,然后分别对主光灯3、辅光灯4以及电动收卷辊503进行控制,实现预想的光线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能。
39.工作原理:该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让使用者简单明了的理解工作原理。
40.使用时,首先光线感应系统6检测光线条件,具体表现为:人体红外传感器101识别室内是否存在人员活动,当存在人员活动时,人体红外传感器101接收对应的信号,然后将通过内服务器7控制调光设备进行光线调节,在未感应到人员活动时,通过声音传感器102、光线强度传感器103检测目前室内所处的环境,配合当前的时间网络701,调整适合于当前环境的灯光,同时外光感应板2感应室外光线强度,然后与室内传感器1检测的室内光环境
做对比,然后将整个光线信号通过内服务器7传输到智能调光系统8,此时智能调光系统8对室内光线进行调节,具体表现为:当只满足灯光基本需求,使用主光灯3即可,当需要对光线进行适应性调节时,停止主光灯3的使用,然后利用多个辅光灯4进行配合使用,在辅光源401使用过程中,利用各色发光二极管402的搭配使用效果,实现了辅光灯4不同颜色和光效的调节,这样即可完成整个系统对光线的调控。。
41.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