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


背景技术:

2.夹片式锚具是利用夹片与钢绞线的摩擦阻力来锚固钢绞线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锚板与夹片的锥度,在张拉力作用下使夹片对钢绞线产生很大的咬合力。多孔夹片锚具体系也称群锚体系,由多孔夹片锚具、锚板、螺旋筋或钢筋网片等组成。这种锚具是在一块多孔的锚板上,利用每个锥形孔装一副夹片,夹持一根钢绞线。其优点是任何一根钢绞线锚固失效,都不会引起整体锚固失效。因此夹片式锚具在预应力体系结构中使用众多。夹片在预应力作用下会在锚板和钢绞线当中卡死,在拆卸传统锚具夹片时,现场施工人员只能采用撬棍或钢筋等工具将夹片从锚板中取出。对于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临时拉索的结构体系,在施工工程中需要临时锚固,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传统锚具夹片因未设置此末端大头,夹片的受力点不明确,使得夹片取出困难。为不影响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临时拉索等结构体系的施工进度,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可以解决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临时拉索结构体系在拆卸锚具夹片时因找不准受力点不易取出的问题,为临时拉索锚具夹片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保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包括钢绞线,卸锚顶和与所述卸锚顶配合的卸锚组件,所述卸锚组件包括锚板,临时夹片和辅助单元;
6.所述锚板顶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临时夹片顶部侧面固接有第一法兰环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法兰环底面与所述锚板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卸锚叉;所述临时夹片的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分束线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分束线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临时夹片内壁相抵触;所述临时夹片外侧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相抵触;所述锚板顶面与所述卸锚顶底面相抵触;所述辅助单元外侧面与所述卸锚顶顶面的锚接孔相适配,且所述辅助单元内腔与所述钢绞线的分束线抵接。
7.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与所述卸锚顶顶部中心相适配的工具夹片;所述工具夹片外侧面与所述卸锚顶顶面的锚接孔相适配,所述工具夹片顶部侧面固接有第二法兰环的内侧壁,所述工具夹片的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卸锚顶内腔相
连通;所述工具夹片内壁与所述钢绞线的分束线抵接;所述钢绞线的分束线分别贯穿所述卸锚顶顶面和底面。
8.优选的,所述临时夹片和所述工具夹片分别由若干分夹片组合而成。
9.优选的,所述卸锚叉包括叉头和与所述叉头底面中部固接的叉杆;所述叉头为匚字形结构;所述叉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环底面与所述锚板顶面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环底面与所述锚板顶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10mm。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环的厚度为3mm

10mm。
12.优选的,所述临时夹片和所述工具夹片内侧壁开设有摩擦螺纹。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临时夹片顶部设置第一法兰环,使得临时夹片在取出时受力明确,有效避免了现场施工人员用撬棍或钢筋等非专业工具因找不到恰当受力点而打滑甚至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
15.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卸锚叉,在卸锚时,张拉钢绞线使卸锚顶端部工具夹片受力后,用卸锚叉向松弛预应力方向挑出此易卸的临时夹片,再使卸锚顶回缩放松预应力,从而达到了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临时拉索的结构体系便于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卸锚顶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卸锚叉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工具夹片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卸锚时初始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卸锚时夹片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卸锚时卸锚顶回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卸锚时一次进程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工具夹片和临时夹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临时夹片和锚板配合工作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其中,卸锚叉

1,叉头

11,叉杆

12,钢绞线

2,卸锚顶

3,卸锚组件

4,锚板

41,临时夹片

42,辅助单元

43;工具夹片

431,第二法兰环

432,第一通孔

44,第一法兰环

45,第二通孔

46,第三通孔

47,分夹片

5。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参照图1

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改进式易卸锚夹片装置,包括钢绞线2,卸锚顶3和与卸锚顶3配合的卸锚组件4,卸锚组件4包括锚板41,临时夹片42和辅助单元43;
32.锚板41顶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44;临时夹片42顶部侧面固接有第一法兰环45的内侧壁;第一法兰环45底面与锚板41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卸锚叉1;临时夹片42的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46;钢绞线2的分束线分别贯穿第一通孔44和第二通孔46;钢绞线2的分束线贯穿第二通孔46,并与临时夹片42内壁相抵触;临时夹片42外侧面与第一通孔44相抵触;锚板41顶面与卸锚顶3底面相抵触;辅助单元43外侧面与卸锚顶3顶面的锚接孔相适配,且辅助单元43内腔与钢绞线2的分束线抵接。
33.进一步的优化方案,辅助单元43包括与卸锚顶3顶部中心相适配的工具夹片431;工具夹片431外侧面与卸锚顶3顶面的锚接孔相适配,工具夹片431顶部侧面固接有第二法兰环432的内侧壁,工具夹片431的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卸锚顶3内腔相连通;工具夹片431内壁与钢绞线2的分束线抵接;钢绞线2的分束线分别贯穿卸锚顶3顶面和底面。
34.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临时夹片42和工具夹片431分别由若干分夹片5组合而成。
35.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卸锚叉1包括叉头11和与叉头11底面中部固接的叉杆12;叉头11为匚字形结构;叉头11分别与第一法兰环45底面与锚板41顶面可拆卸连接。
36.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第一法兰环45底面与锚板41顶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10mm。
37.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第一法兰环45的厚度为3mm

10mm。
38.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临时夹片42和工具夹片431内侧壁开设有摩擦螺纹。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将临时夹片42外侧面与与第一通孔44内侧面相适配,所述临时夹片42的内侧面与钢绞线2相适配,通过推进临时夹片42,缩短了第一法兰环45底面与锚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因为锚接孔是带有渐缩的锥形孔,临时夹片42内壁会牢固抱紧钢绞线2的侧面实现牢固安装,进一步的临时夹片42内还设置有摩擦螺纹(图中未表示出),这又极大的增加了临时夹片42内侧壁与钢绞线2外侧面的摩擦力,使得安装更加牢固,防止松脱。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预应力钢绞线2作为临时拉索的结构体系,预应力钢绞线2的伸长量δ可由公式1求出:
[0041][0042]
当公式2成立时,预应力钢绞线2可一次完成卸锚。
[0043][0044]
当公式3成立时,预应力钢绞线2不可一次完成卸锚,需多次重复操作完成卸锚。
[0045][0046]
为使得卸锚顶3能正常工作,在每一个进程用卸锚叉1挑出夹片的长度应满足公式4。
[0047]
a<l

f

e
ꢀꢀꢀꢀꢀꢀꢀꢀꢀꢀꢀꢀꢀꢀꢀꢀꢀꢀꢀꢀ
公式4
[0048]
在第i个进程结束后,剩余钢绞线2伸长量满足公式5
[0049]
δ
i
=δ

i(a e)
ꢀꢀꢀꢀꢀꢀꢀꢀꢀꢀꢀꢀꢀꢀꢀꢀꢀ
公式5
[0050]
其中:f—预应力钢绞线2的索力值,kn;
[0051]
a—预应力钢绞线2的截面积,mm2;
[0052]
e—预应力钢绞线2的弹性模量,mpa;
[0053]
l

—预应力钢绞线2的长度,mm;
[0054]
l—卸锚顶3可用行程,mm;
[0055]
f—卸锚顶3在安装时留有起始预留量,f可取50mm;
[0056]
e—锚固回缩量(在每一个进程中从临时夹片42开始受力到临时夹片42与锚板41形成锁死结构预应力钢绞线2的滑移量,一般e取30mm);
[0057]
a—每一个进程用卸锚叉1挑出临时夹片42的长度,mm;
[0058]
δ
i
—第i个进程结束后,剩余钢绞线2伸长量,mm;
[0059]
对于实际工程而言,预应力钢绞线2伸长量较大,由于卸锚顶3可用行程的限制,预应力钢绞线2并不能一次完成卸锚,否则卸锚顶3在回缩过程中会与锚板41形成锁死结构,不能达到拆卸的目的,故需多次循环往复操作取出临时夹片42。为保证卸锚顶3在安装后能正常张拉,使预应力钢绞线2的受力端从结构本身转移到卸锚顶3上,需要在卸锚顶3安装时留有起始预留量,同时为减少循环往复的次数,每一进程中卸锚叉1挑出临时夹片42的长度应接近除去因锚固损失的锚固回缩量外卸锚顶3可使用的剩余量程。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行安装使用;在使用完成后,需要拆卸锚具时,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0061]
步骤1:按如图1所示的布置方式,将预应力钢绞线2从卸锚顶3内部穿出,然后在卸锚顶3的远离临时夹片42一端设置完成工具夹片431。如图6所示,使得卸锚顶3在安装时留有起始预留量为f,完成卸锚前的安装准备工作。
[0062]
步骤2:如图7所示,使卸锚顶3起顶至临时夹片42产生松动,此时预应力钢绞线2的受力位置从锚板41上的临时夹片42转移到卸锚顶3端部的工具夹片431上,然后用配套设计的叉子6从卸锚顶3顶端的豁口中伸入到此第一法兰环45与锚板41的缝隙中,向松弛预应力方向移动临时夹片42。
[0063]
步骤3:如图8所示,使卸锚顶3回缩,此时临时夹片42重新受力。
[0064]
步骤4:如图9所示,在卸锚顶3回缩到使此临时夹片42完全受力后,继续使卸锚顶3回缩拆除端部工具夹片431,完成这一进程的夹片拆卸。
[0065]
步骤5:当剩余预应力钢绞线2的伸长量δ
i
=δ

i(a e)>l

f

e,重复上述步骤1

4。
[0066]
步骤6:当剩余预应力钢绞线2的伸长量δ
i
=δ

i(a e)<l

f

e,可一次完成临时夹片42拆卸。
[0067]
步骤7:按上述步骤拆卸锚板41上其他孔道的临时夹片42。
[006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9]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