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总成是冷却系统关键总成部件,可起到对发动机高温冷却液降温的作用,散热器总成两端设有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能将总成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的车架上。目前,大多数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为不可调节型式,这样就限制了散热器总成与发动机风扇中心的纵向的相对位置。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发动机各大总成间存在公差积累及制造误差,会产生实际产品与理论值不一致,产生散热器总成与发动机风扇中心的纵向的相对位置误差过大。造成装配困难和总成废品率过高;另外,由于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的不可调节,一款散热器总成对应一款车型,不同车型间通用性降低;在维修服务领域也存在互换性低以及不能调整、不可替代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以解决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的不可调节、通用性低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包括:
6.侧片总成,包括左侧片和右侧片,所述左侧片和所述右侧片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条形孔,所述左侧片和所述右侧片的下部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7.一对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左侧片和所述右侧片上的任一所述第一条形孔中;及
8.一对拉紧机构,螺纹连接于所述左侧片和所述右侧片上任一所述第二条形孔中。
9.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条形孔包括第一条形孔本体和第一端部孔,所述第一端部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端部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条形孔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条形孔本体内卡接有上连接件,且所述上连接件能沿所述第一条形孔本体滑动并从所述第一端部孔取出。
10.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包括:
11.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竖直部与所述上连接件螺纹连接;及
12.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套设在所述固定架的水平部上。
13.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14.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外壳通孔,所述固定架穿设所述外壳通孔;
15.橡胶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及
16.软垫层,设置在所述橡胶层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
17.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减震机构之间设有卡簧,以限制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减震机构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18.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条形孔包括第二条形孔本体和第二端部孔,所述第二端部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条形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端部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条形孔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二条形孔本体内卡接有下连接件,且所述下连接件能沿所述第二条形孔本体滑动并从所述第二端部孔取出。
19.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拉紧机构包括:
20.拉板,所述拉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及
21.支架,连接在所述拉板的第二端,所述支架用于固定连接车架。
22.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拉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间隔距离。
23.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呈直角面,所述支架的其中一个直角面与所述拉板的第二端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减震套筒。
24.作为上述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条形孔之间以及所述下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孔均设置为燕尾配合。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对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分别螺纹连接于左侧片和右侧片上的任一第一条形孔中,从而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调整装配位置,一对拉紧机构螺纹连接于左侧片和右侧片上任一第二条形孔中,从而能够在纵向上调整装配位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安装在散热器总成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左侧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
[0031]1‑
散热器总成;11

上水室;12

下水室;
[0032]2‑
侧片总成;21

左侧片;22

右侧片;201

第一条形孔;202

第二条形孔;2011

上连接件;2021

下连接件;
[0033]3‑
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31

固定架;32

减震机构;320

外壳;321

橡胶层;322

软垫层;
[0034]4‑
拉紧机构;41

拉板;42

支架;43

减震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8]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用在散热器总成1上,散热器总成1包括上水室11和下水室12,上水室11位于下水室12的上方,上水室11和下水室12间隔设置。
[0040]
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包括侧片总成2、一对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3和一对拉紧机构4。
[0041]
侧片总成2包括左侧片21和右侧片22,左侧片21沿竖直方向布置,左侧片21的上端连接在上水室11的左端,左侧片21的下端连接在下水室12的左端,右侧片22也沿竖直方向布置,右侧片22的上端连接在上水室11的右端,右侧片22的下端连接在下水室12的右端。
[0042]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冷却系模块化悬置装置的左侧片21的结构示意图,左侧片21和右侧片22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条形孔20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条形孔201共有四个,每侧各两个。左侧片21和右侧片22的下部设有第二条形孔202,第一条形孔201和第二条形孔20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0043]
一对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3分别螺纹连接于左侧片21和右侧片22上的任一第一条形孔201中。从而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调整装配位置。
[0044]
一对拉紧机构4螺纹连接于左侧片21和右侧片22上任一第二条形孔202中。从而能够在纵向上调整装配位置。
[0045]
第一条形孔201包括第一条形孔本体和第一端部孔,第一端部孔设置在第一条形孔本体的顶部,第一端部孔的内径大于第一条形孔本体的宽度。
[0046]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

图3,第一条形孔本体内卡接有上连接件2011,且上连接件2011能沿第一条形孔本体滑动并从第一端部孔取出。悬置减震及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架31和减震机构32,固定架31包括呈直角连接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水平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固定架31的竖直部与上连接件2011螺纹连接,上连接件20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条形孔本体进而使自身以及固定架31位于不同高度,减震机构32套设在固定架31的水平部上,减震机构32通
过固定架31连接上连接件2011调整连接高度。
[0047]
进一步,减震机构32包括外壳320、橡胶层321和软垫层322。其中,外壳320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外壳通孔(图中未示出),固定架31穿设外壳通孔,橡胶层321设置在外壳320的内侧,软垫层322设置在橡胶层321背离外壳320的一侧,橡胶层321和软垫层322均具有一定弹性。
[0048]
进一步,为了提高固定架31和减震机构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固定架31和减震机构32之间设有卡簧33,以限制固定架31和减震机构3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0049]
第二条形孔202包括第二条形孔本体和第二端部孔,第二端部孔设置在第二条形孔本体的顶部,第二端部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条形孔本体的宽度。
[0050]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2和图4,第二条形孔本体内卡接有下连接件2021,且下连接件2021能沿第二条形孔本体滑动并从第二端部孔取出。拉紧机构4包括拉板41和支架42,拉板41的第一端与下连接件2021连接,支架42连接在拉板41的第二端,支架42用于固定连接车架。
[0051]
拉板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间隔距离。可以理解为,拉板4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条形孔202,拉板41的第二端相比拉板41的第一端远离第二条形孔202,并且拉板41的第二端的高度和拉板41的第一端的高度不同,从而使支架42能够有更大空间连接支架。
[0052]
支架42呈直角面,支架42的其中一个直角面与拉板41的第二端平行,且两者之间设有减震套筒43。减震套筒43用于抵消外界对支架42和拉板41的挤压力。减震套筒43可以设置为橡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螺栓连接支架42和拉板41,螺栓同时穿设减震套筒43。
[005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连接件2011和第一条形孔201之间以及下连接件2021和第二条形孔202均设置为燕尾配合,采用燕尾配合达到运动精度高,稳定的效果。
[0054]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