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起身助力座椅及分体式轮椅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身助力座椅及分体式轮椅。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功能性电动轮椅,通常具备行驶、转弯、倒车、停车和驻车等功能,给腿部力量、机能较弱的病患或高龄老人的活动提供了行动的便利。但在轮椅的使用过程中,这类人群通常需要在他人的搀扶下才能坐到轮椅上或从轮椅上站起,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轮椅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坐下、起身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起身助力座椅及采用该起身助力座椅的分体式轮椅。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起身助力座椅,包括第一框架、座板、连杆机构和驱动件;
6.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和第三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一端与座板前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框架前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框架前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组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另一端与座板后端铰接;
7.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板组件另一端朝座板方向设置,所述驱动件一端与第一框架后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组件朝座板方向设置的一端铰接。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与座板分别在第一框架两侧组成两组四连杆机构。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与座板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框架之间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框架上的同一位置处。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驱动件与支撑杆之间铰链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沿其轴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于安装孔内。
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撑杆。
13.本实用新型中还涉及一种分体式轮椅,包括轮椅底座和起身助力座椅,所述起身助力座椅设置在轮椅底座上,所述轮椅底座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板,所述第一框架设
置在安装板上,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快拆销连接。
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底部,另一端分别朝第二框架内部设置。
1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轮椅底座上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与第二框架之间通过折背器连接。
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轮椅底座前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轮椅底座后端设置有电动轮,所述轮椅底座后侧设置有电器控制箱。
18.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9.1)该起身助力座椅采用四连杆机构和驱动件对座板进行驱动,通过对四连杆机构的结构进行设置,能够很好地拟合人体起身站立时髋关节的运动轨迹,能够更好地符合人体起身站立过程的运动姿态,在助力起身的同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0.2)该起身助力座椅采用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四连杆机构对座椅进行支撑,很好地保证了在起身过程中对人体辅助支撑的稳定性。
21.3)该分体式轮椅采用快拆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地将轮椅拆成两个部分,从而方便轮椅的运输与携带,同时在使用时两部分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兼顾了轮椅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身助力座椅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身助力座椅升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轮椅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轮椅的轮椅底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起身助力座椅,101、第一框架,102、座板,103、驱动件,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第三连杆,107、连接板,108、支撑杆,109、扶手,110、安装孔;
27.200、轮椅底座,201、第二框架,202、安装板,203、靠背,204、折背器,205、万向轮,206、电动轮,207、电器控制箱,208、手动刹车,209、脚踏板;
28.300、快拆销。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起身助力座椅100,包括第一框架101、座板102、连杆机构和驱动件103。
32.其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和第三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一端与座板102前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框架101前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框架101前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组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另一端与座板102后端铰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104,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105,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三连杆106,所述第一连杆104、第二连杆105、第三连杆106与座板102分别在第一框架101两侧组成两组四连杆机构。在第一框架和座板之间设置两组四连杆机构,能够实现对座板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支撑,保证座椅在
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
33.这里两组四连杆机构在第一框架上对称设置,其中任一四连杆机构中第一连杆与第一框架之间的铰接点、第二连杆与第一框架之间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框架上的同一位置处,这样驱动件在推动该四连杆机构运动时,使座板能够绕该铰接点向前运动,使座板具有更优化的运动轨迹。
34.第二连杆组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板组件另一端朝座板方向设置,所述驱动件103一端与第一框架101后端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组件朝座板方向设置的一端铰接。相应地,这里的连接板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107,所述连接板107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杆105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08,所述驱动件103与支撑杆108之间铰链连接。两个连接板与支撑杆之间形成框架式结构,可进一步将两组四连杆机构进行连接,使两组四连杆机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35.起身时,控制驱动件动作,这里驱动件采用电动撑杆,控制电动撑杆伸长,电动撑杆驱动四连杆机构动作,在控制座板升起的同时,控制座板的倾斜角度,使座板朝前方运动,实现对人体起身过程的助力操作。
36.本实施例中通过座板与第一框架之间采用四连杆机构和驱动件连接,通过对四连杆机构与座板、第一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四连杆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和四连杆机构自身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座板在起升过程中,座板前端和后端升起高度不同,从而改变座板的倾斜角度,同时使座板整体朝前方运动,能够为人体起身提供更好的助力,以更好地符合人体起身站立过程的运动姿态,座椅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37.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板107上沿其轴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0,支撑杆108两端分别设置于安装孔110内。通过将支撑杆设置在不同的安装孔内,调节支撑杆的安装位置,可实现对座板不同起升高度、倾斜角度的控制,以适应于不同使用者的身体特征,调节方便,能够很好地适应差异化的用户需求。
38.在座板102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109,用于对使用者在起身过程中的辅助支撑。
39.实施例二
40.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轮椅,包括轮椅底座200和起身助力座椅100,所述起身助力座椅100设置在轮椅底座200上,所述轮椅底座200包括第二框架201,所述第一框架101与第二框架20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1.在起身助力座椅与轮椅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为方便起身助力座椅在轮椅底座上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框架2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02,所述第一框架101设置在安装板202上,与安装板202之间通过快拆销300连接。这里的快拆销为现有市售通用零件,能够实现对两个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卸,以方便部件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42.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02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201底部,另一端分别朝第二框架201内部设置。在安装时,将起身助力座椅放置到第二框架上的安装板上,此时第一框架设置于第二框架内,第一框架在第二框架内进行限位。安装板和第一框架上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连接的孔,在第一框架和各个安装板之间安装快拆销,即可将起身助力座椅固定安装到轮椅底座上。拆卸时,只需拆下各个快拆销,即可方便地将起身助力座椅与轮椅底座分离,方便轮椅的运输、携带。
43.本实施例中的轮椅底座上设置有靠背203,靠背203与第二框架201之间通过折背器204连接。这里折背器为现有市售通用零件,能够方便对靠背的快速折叠操作,从而方便对轮椅底座的收纳。
44.在轮椅底座200前端设置有万向轮205,轮椅底座200后端设置有电动轮206,轮椅底座后侧设置有电器控制箱207,电器控制箱内设置有电源和控制部件,为轮椅提供运动和动作所需的电源,及对轮椅的动作进行控制。通过电器控制箱控制电动轮,驱动轮椅运动,实现轮椅运动的电动控制;同时,电器控制箱控制电动撑杆动作,实现对轮椅座椅的起升控制。
45.在轮椅底座200两侧还设置有手动刹车208,用于辅助刹车操作;轮椅底座200上还设置有可折叠、可拆卸的脚踏板209。
46.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