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3: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少噪音和锐度且用于容易将覆盖主体的盖分离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送风机是通过驱动风扇来产生空气的流动的机械装置。现有的送风机设置有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风扇,通过马达使所述风扇旋转来产生风。
3.使用轴流式风扇的现有的风扇具有提供较宽范围的风的优点,但是存在无法集中地向较窄的区域吹送风的问题。
4.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记载了一种利用康达效应来向用户吹送风的风扇。
5.另外,现有的风扇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吐出口之间存在规定以上的距离,并且在送风风扇和空气吐出口之间设置有规定尺寸以下的空气流路。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可在所述空气流路上配置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的空间不充分。
6.另外,就现有的风扇而言,在主体形成有用于覆盖插入过滤器的过滤器插入口的盖时,需要增大盖和主体的间隙,或在盖或主体形成能够使用户的手进入的空间,以使盖和主体容易分离,这样一来会给用户带来印象不好的外观,并且这种空间会成为向过滤器流入的空气的阻力,因此存在使整体效率下降的问题。
7.另外,就现有的风扇而言,为了提高美感,以磁力或钩的方式结合盖和主体,以使盖和主体之间没有间隙,这样一来,由于没有供用户的手进入的空间,也没有额外的把手,因此存在难以从主体分离盖的问题。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结合,在分离盖和主体时能够轻松地通过对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来分离主体和盖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2.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将盖制作成两个,在从主体分离盖时,通过一个盖分离单元将两个盖中的任意一个盖分离,使得用户通过因两个盖中的一个盖被分离而出现的间隙将另一盖分离,由此能够轻松地通过一个盖分离单元将圆筒形状盖分离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3.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若杆向主体的外表面露出沿主体的外表面滑动,则与杆连接的推动件被主体引导,而在主体和盖之间推动盖,因此在杆动作时不向外部凸出,推动件被盖遮挡而无法从外部看到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4.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配置有两个在上侧和下侧配置的用于从主体分离盖的推动件,由此使盖稳定地从主体分离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5.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康达效应来向用户提供空气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6.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在空气流路上配置加热器来提供制热模式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7.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配置有加热器且最大限度地确保流路面积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盖分离单元,所述盖分离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壳体,通过外力而移动,通过被底座壳体引导来推动所述盖。
19.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部;塔壳体,配置于所述底座壳体的上侧,在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具有空气流路,向外部吐出空气;盖,与所述底座壳体的外表面结合,至少覆盖吸入部的一部分;以及盖分离单元,使所述盖从所述底座壳体分离;所述盖分离单元包括:杆,设置于所述塔壳体,沿所述塔壳体的外表面滑动;上部盖推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杆结合,通过旋转来推动所述盖;以及上部旋转引导件,在所述上部盖推动件沿所述底座壳体的外表面移动时,引导所述上部盖推动件朝一个方向旋转。
20.作为另一例子,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部和将吸入的空气吐出的吐出口;盖,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结合,至少覆盖吸入部的一部分;以及盖分离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使所述盖分离;所述盖分离单元包括:杆,设置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滑动;以及上部盖推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杆结合,通过被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引导来推动所述盖。
21.所述盖分离单元还可以包括:滑动件,从所述上部盖推动件隔开,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壳体;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杆;下部盖推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滑动件结合,通过旋转来推动所述盖;以及下部旋转引导件,在所述下部盖推动件沿所述底座壳体的外表面移动时,引导所述下部盖推动件朝一个方向旋转。
22.所述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向所述塔壳体的外表面露出。
23.所述杆可以配置于比所述盖更靠上部的位置。
24.所述上部盖推动件可以配置于,所述底座壳体中所述盖和所述底座壳体结合的结合区域。
25.所述上部盖推动件可以位于所述盖和所述底座壳体之间。
26.所述上部盖推动件可以铰链结合于所述杆的下端。
27.所述上部旋转引导件可以包括上部引导面,所述上部引导面倾斜于所述底座壳体的外表面且引导所述上部盖推动件。
28.所述上部旋转引导件还包括容纳所述上部盖推动件的上部推动件容纳槽。
29.所述上部旋转引导件可以形成于所述底座壳体。
30.所述下部盖推动件和所述滑动件可以位于比所述上部盖推动件更靠下部的位置。
31.所述下部盖推动件和所述滑动件可以位于所述底座壳体和所述盖之间。
32.所述下部旋转引导件可以包括容纳所述滑动件和所述下部盖推动件的下部推动件容纳槽。
33.所述下部旋转引导件还可以包括下部引导面,所述下部引导面倾斜于所述底座壳
体的外表面且引导所述下部盖推动件。
34.所述塔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塔和第二塔,内部具有空气流路;吹风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塔和第二塔之间;第一吐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塔,向所述吹风间隙吐出所吸入的空气;以及第二吐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塔,向所述吹风间隙吐出所吸入的空气。
35.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风扇,配置于所述底座壳体的内部,形成空气流动;以及过滤器,配置于所述底座壳体的内部,对利用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36.所述盖分离单元还可以包括向所述杆提供恢复力的复位弹簧。
37.所述盖分离单元还可以包括:滑动件,从所述盖推动件隔开,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杆连接;以及下部盖推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滑动件结合,通过被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引导来推动所述盖。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39.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
40.图3是图2的主视图。
41.图4是图3的俯视图。
42.图5是图2的右视剖视图。
43.图6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
44.图7是示出图2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45.图8是图7的右视图。
46.图9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图1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47.图10是示出从图9的壳体分离出过滤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48.图11是沿图9的a

a’线剖开的立体图。
49.图12是示出图11的动作状态的图。
50.图13是示出盖和壳体结合的状态下的图9的动作的图。
51.图14是图3的
ⅸ‑ⅸ
线俯视剖视图。
52.图15是图3的
ⅸ‑ⅸ
线仰视剖视图。
53.图16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第二位置的立体图。
54.图17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第一位置的立体图。
55.图18是气流转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56.图19是示出气流转换器中省略了引导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57.图20是示出在图19中设置了引导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58.图21是气流转换器的侧剖视图。
59.图22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第二凸起的放大图。
60.图23是示出第二凸起插入到第二狭缝的状态下的气流转换器的剖视图。
61.图24是概略示出根据引导板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俯视剖视图。
62.图2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2的主视剖视图。
63.图26是示出图25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64.图27是图26的右视图。
65.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水平气流的示例图。
66.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上升气流的示例图。
67.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风扇的立体图。
68.图31是将图30的前缘部分放大的图。
69.图32是图31的c1

c1’线剖视图。
70.图33是示出在图30中经由前缘的切口部分的空气的流向的图。
71.图34是示出了针对比较例和实施例进行的比较根据风量而发生变化的锐度(sharpness)的实验数据。
72.图35是示出了针对比较例和实施例进行的比较根据风量而发生变化的噪音的实验数据。
73.图36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流转换器的俯视剖视图。
74.图37是图36所示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75.图38是从图37的相反侧观察到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76.图39是图37的俯视图。
77.图40是图37的仰视图。
78.图4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引导件的图2的主视剖视图。
79.图42是用于说明图41的空气引导件的图。
80.图4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右视剖视图。
81.图4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右视剖视图。
82.图45是示出图44的第二塔的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83.图4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入栅格的立体图。
84.图47是图46的俯视图。
85.图48是图46的栅格线的俯视图。
86.图4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吸入栅格和现有技术之间的效果差异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87.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在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提供实施例是为了完善公开并且用于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开本发明的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同的元件。
88.如图所示,作为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的“之下(below)”,“下方(beneath)”,“下部(lower)”,“上(above)”,“上部(upper)”等,可以为了便于说明一个构成要素和另一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使用。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除了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之外,还应该理解为包括在使用时或动作时构成要素的彼此不同的方向的术语。例如,在将附图中图示的构成要素倒转的情况下,描述为位于另一构成要素“之下(below)”或“下方(beneath)”的构成要素可以安放于另一构成要素的“上方(above)”。因此,作为示例性术语的“下方”可以将下方和上方均包括。构成要素可以沿其他方向取向,因此,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可以根据取向来解释。
89.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到的术语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
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在说明书中使用到的“包含(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表示除了提及到的构成要素、步骤和/或动作之外,存在或追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和/或动作。
90.除非另有其他定义,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到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作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通理解的意思使用。另外,除非有明确的特别定义,否则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不应被理想化或夸大解释。
91.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和说明的明确性,各个构成要素的厚度或尺寸被夸大或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各个构成要素的尺寸和面积并不完全反应实际尺寸或面积。
9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9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94.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包括:提供外观的壳体100。壳体100包括:供过滤器200设置的底座壳体150;以及通过康达效应来吐出空气的塔壳体140。
95.并且,塔壳体140包括以两个柱形状分开配置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塔110配置于左侧,第二塔120配置于右侧。
96.在本说明书中,将上下方向定义为与风扇320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部方向(竖直方向)是指在壳体100中塔壳体140所处的方向,下部方向是指在壳体100中底座壳体150所处的方向。
97.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彼此隔开,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105。
98.在本实施例中,吹风间隙105的前方、后方以及上方开口,吹风间隙105的上端和下端的间隔相同。
99.包括第一塔、第二塔以及吹风间隙的塔壳体140形成为圆台形状。
100.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分别配置的吐出口117、12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空气。在需要区分吐出口的情况下,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吐出口称作第一吐出口117,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吐出口称作第二吐出口127。
101.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在吹风间隙的高度内配置,将穿过吹风间隙105的方向定义为空气吐出方向。
102.由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左右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吐出方向可以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形成。
103.即,穿过吹风间隙105的空气吐出方向包括沿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和沿上下方向形成的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
104.将沿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流动的空气称作水平气流,将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流动的空气称作上升气流。
105.应当理解为,与其说水平气流是使空气仅沿水平方向流动,不如说是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的量更多。同样地,应当理解为,与其说上升气流是使空气仅朝上侧方向流动,不如说是朝上侧方向流动的空气的量更多。
106.在本实施例中,吹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和下端间隔相同。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吹
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也可以小于或大于下端间隔。
107.通过形成为吹风间隙105的左右宽度恒定,能够使在吹风间隙前方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较均匀。
108.例如,在上侧的宽度和下侧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在较宽的一侧流动速度较低,以上下方向为基准会产生速度的偏差。在空气的流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空气的到达距离会不同。
109.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可以在吹风间隙105合流之后向用户流动。
110.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不是单独地流向用户,而是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之后提供给用户。
111.吹风间隙105可以用作使吐出空气合流并混合的空间。另外,因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的吐出空气,可以使吹风间隙后方的空气也流向吹风间隙。
112.通过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另外,通过使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使第一塔和第二塔周边的空气也间接地朝空气吐出方向流动。
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为从后向前的方向,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为从下到上的方向。
114.为了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第一塔110的上侧端111和第二塔120的上侧端121隔开。即,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吐出的空气不会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壳体发生干扰。
115.并且,为了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隔开,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也隔开。
116.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将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内侧面,将不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外侧面。
117.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配置为朝向彼此相反,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彼此面对。
118.在需要区分内侧壁115、125的情况下,将第一塔的内侧面称作第一内侧壁115,将第二塔的内侧面称作第二内侧壁125。
119.同样地,在需要区分外侧壁114、124的情况下,将第一塔的外侧面称作第一外侧壁114,将第二塔的外侧面称作第二外侧壁124。
120.第一外侧壁114形成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方。在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一内侧壁115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第二外侧壁124形成于第二内侧壁125的外侧方。在第二外侧壁124和第二内侧壁125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121.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形成为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呈流线型。
122.具体地说,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一外侧壁11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第二内侧壁125和第二外侧壁12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
123.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内侧壁125。
124.将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的最短距离定义为b0。吐出口117、127位于最短距离b0的后方侧。
125.将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的间隔定义为第一间隔b1,将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的间隔定义为第二间隔b2。
126.在本实施例中,b1和b2相同。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地,b1和b2中的任意一个更长。
127.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在b0和b2之间。
128.优选,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比b0更接近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的位置。
129.吐出口117、127越靠近后端113、123,后述的基于康达效应的气流控制越容易。
130.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直接提供康达效应,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间接提供康达效应。
131.内侧壁115、125直接将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引导至前端112、122。
132.即,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直接提供水平气流。
133.由于空气在吹风间隙105流动,因此在外侧壁114、124也形成间接的空气流动。
134.外侧壁114、124对间接的空气流动引发康达效应,并将间接的空气流动引向前端112、122。
135.虽然吹风间隙的左侧被第一内侧壁115封堵,吹风间隙的右侧被第二内侧壁125封堵,但是吹风间隙105的上侧开放。
136.后述的气流转换器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可以向吹风间隙的开放的上侧流动。上升气流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向用户,并且能够使室内空气积极地对流。
137.另外,可以通过在吹风间隙合流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吐出空气的宽度。
138.可以通过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下长度远大于吹风间隙的左右宽度b0、b1、b2,来引导第一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
139.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壳体100包括:底座壳体150,过滤器可拆装地设置于该底座壳体150;以及塔壳体14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上侧,被支撑在底座壳体150。
140.塔壳体140包括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141.在本实施例中,先配置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塔底座130,之后将塔底座130组装于底座壳体150。塔底座130可以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一体地制造。
142.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没有塔底座130而直接组装于底座壳体150,也可以与底座壳体150制造成一体。
143.底座壳体150形成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下部,塔壳体140形成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上部。
144.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从底座壳体150吸入周边空气,并从塔壳体140吐出已过滤的空气。塔壳体140可以在高于底座壳体150的位置吐出空气。
145.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是越接近上部直径越小的柱形状。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是整体上呈锥体或圆台(truncated cone)的形状。
146.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将配置有两个塔的形状均包括。
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不是越接近上侧截面越窄的形状。
147.但是,在像本实施例一样越接近上侧截面越窄的情况下,具有重心变低、降低因外部冲击而翻到的危险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组装的便利性,将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分开制造。
148.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例如,也可以将底座壳体和塔壳体一体地制造成前壳体和后壳体形状之后进行组装。
149.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壳体150形成为随着接近上端其直径逐渐变小。塔壳体140也形成为随着接近上端其直径逐渐变小。
150.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的外侧面连续地形成。尤其,塔底座130的下端和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紧贴,塔底座130的外侧面和底座壳体150的外侧面形成连续的面。
151.为此,塔底座130的下端直径可以等于或稍微小于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直径。
152.塔底座130分配从底座壳体150接收到的过滤空气,并将分配的空气提供给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153.塔底座130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吹风间隙105配置于塔底座130的上侧。
154.另外,在塔底座130的上侧配置有吐出口117、127,上升气流和水平气流在塔底座130的上侧形成。
155.为了最小化与空气的摩擦,塔底座130的上侧面131可以形成为曲面。尤其,上侧面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曲面,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上侧面131的一侧131a与第一内侧壁115连接,上侧面131的另一侧131b与第二内侧壁125连接。
156.参照图4,当俯视时,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

l'为基准左右对称。尤其,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以中心线l

l'为基准左右对称配置。
157.中心线l

l'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的假想线,在本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配置,并且经过上侧面131。
158.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以非对称的形态形成。但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

l'为基准对称配置,更有利于水平气流和上升气流的控制。
159.图5是图2的右视剖视图,图6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
160.参照图1、图5或图6,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包括:过滤器200,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以及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使空气流向吐出口117、127。
161.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200和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壳体150形成为圆台形状,并且上侧开口。
162.底座壳体150包括:底座151,安置于地面;以及底座外壳152,与底座151的上侧结合,在所述底座外壳15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形成有吸入部155。
163.当俯视时,底座151呈圆形。底座151的形状可以不同地形成。
164.底座外壳152形成为上侧和下侧开口的圆台形状。另外,底座外壳152的侧面一部分形成为开口。将底座外壳152的开口的部分称作过滤器插入口154。
165.壳体100还包括遮蔽过滤器插入口154或/和吸入部155的盖153。盖153可以可装拆地组装于底座外壳152。本实施例具有将盖153和过滤器插入口154一起遮蔽的结构。
166.用户可以将盖153分离,之后将过滤器200引出至壳体100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使
盖153分离的盖分离单元。关于盖分离单元,在图9至图14进行详细的说明。
167.吸入部155可以形成于底座外壳152和盖153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外壳152和盖153可以均形成有吸入部155,并且在壳体100的周边以360度全方位吸入空气。
168.在本实施例中,吸入部155形成为孔形态,吸入部155可以以不同地形态形成。
169.过滤器200形成为在内部形成有上下方向的中空的圆筒形状。过滤器200的外侧面可以与吸入部155相对。
170.室内的空气从过滤器200的外侧向内侧贯穿而流动,在该过程中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物或有害气体。
171.风扇装置300配置于过滤器200的上侧。风扇装置300能够使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流向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172.风扇装置300包括:风扇马达310;以及通过风扇马达310来旋转的风扇320;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
173.风扇马达310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靠上侧的位置,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与配置于下侧的风扇320结合。
174.在风扇320的上侧配置有设置风扇马达310的马达罩体330。
175.在本实施例中,马达罩体330形成为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的形状。由于马达罩体330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因此能够降低与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176.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形成为仅包围风扇马达310的下部的形状。
177.马达罩体330包括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00结合。
178.在本实施例中,下马达罩体332与壳体100结合。在将风扇马达310设置于下马达罩体332的上侧之后,通过覆盖上马达罩体334来包围风扇马达310。
179.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贯穿下马达罩体332,并组装于在下侧配置的风扇320。
180.风扇320可以包括:毂,风扇马达的轴与所述毂结合;护罩,与所述毂隔开配置;以及复数个叶片,连接毂和护罩。
181.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向护罩内侧吸入,之后被旋转的叶片加压而流动。毂配置于叶片的上侧,护罩配置于叶片的下侧。毂可以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碗(bowl)形状,下马达罩体332的下侧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毂中。
182.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20使用斜流式风扇。斜流式风扇的特征在于,沿轴中心吸入空气并径向吐出空气,所吐出的空气相对于轴向倾斜。
183.由于整体的空气流动是从下侧流向上侧,因此,在如普通离心风扇那样沿径向吐出空气的情况下,因流动方向转换而产生非常大的流动损失。斜流式风扇可以通过朝径向上侧吐出空气来最小化空气的流动损失。
184.另一方面,在风扇320的上侧还可以配置有扩散器340。扩散器340向上侧方向引导基于风扇320的空气流动。
185.扩散器340起到减少空气流动中径向分量,而加强流向上侧方向的空气的流动分量的作用。马达罩体330配置在扩散器340和风扇320之间。为了最小化马达罩体的上下方向设置高度,马达罩体330的下端可以插入到风扇320,并且与风扇320重叠。另外,马达罩体330的上端可以插入到扩散器340,并且与扩散器340重叠。
186.在此,马达罩体330的下端配置为高于风扇320的下端,马达罩体330的上端配置为低于扩散器340的上端。
18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马达罩体330的设置位置,马达罩体330的上侧配置于塔底座130的内部,马达罩体330的下侧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配置于塔底座130或底座壳体150的内部。
188.另一方面,在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可以配置有吸入栅格350。当分离了过滤器200时,吸入栅格350可以通过阻断用户的手指进入风扇320侧,来保护用户和风扇320。
189.在吸入栅格350的下侧配置有过滤器200,在吸入栅格350的上侧配置有风扇320。吸入栅格350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复数个通孔,以使空气能够流动。
190.将壳体100内部中的吸入栅格350的下侧空间定义为过滤器设置空间101。将壳体100内部中的吸入栅格350和吐出口117、127之间的空间定义为送风空间102。将壳体100内部中配置有吐出口117、127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内部空间定义为吐出空间103。
191.室内空气通过吸入部155流入到过滤器设置空间101,之后经由送风空间102和吐出空间103从吐出口117、127吐出。
192.接着,参照图5或图8,本实施例的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一吐出口117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后端113之间,并且靠近后端113。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可以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一内侧壁115流动,并流向前端112。
193.第一吐出口117包括: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的第一边界117a;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的后端)边缘的第二边界117b;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上侧边缘的上侧边界117c;以及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下侧边缘的下侧边界117d。
19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配置为彼此平行。上侧边界117c和下侧边界117d配置为彼此平行。
195.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另外,第一塔110的后端113也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196.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竖直方向v,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的倾斜度a1为4度,后端113的倾斜度a2为3度。即,吐出口117的倾斜度a1大于塔的外侧面的倾斜度。
197.第二吐出口127和第一吐出口117左右对称。
198.第二吐出口127包括: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的第一边界127a;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的后端)边缘的第二边界127b;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边缘的上侧边界127c;以及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下侧边缘的下侧边界127d。
199.第一边界127a和第二边界127b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第一塔110的后端113也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并且,吐出口127的倾斜度a1大于塔的外侧面的倾斜度a2。
200.以下,对使盖153从底座壳体150分离的盖分离单元600进行详细的说明。
201.参照图9和图10,本发明的盖153为了给用户提供美感,与壳体100无缝结合。具体而言,盖153和壳体100可以利用磁性而结合,在盖153和壳体100可以设置有磁铁(未图示)。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下说明到的方向是指盖153结合于壳体100的状态下的方向。
202.另外,盖153具有包围整个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详细而言,外周面)的形状。因
此,盖153具有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对应的圆筒形状。另外,为了分离的便利性和减小结合时产生的间隙,盖153可以被分离成两块。
203.具体而言,盖153可以包括:覆盖底座壳体150正面的正面盖153a;以及覆盖除了底座壳体150的正面之外的剩余的面的背面盖153b。正面盖153a和背面盖153b是半圆筒形状。因此,盖153将形成于底座壳体150的过滤器插入口154和吸入部155均遮蔽,从而给用户提供优异的美感。
204.另外,盖153的外表面与延伸塔壳体140的外表面的面或线一致。因此,当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时,视觉上有与塔壳体140形成为一体的感觉,没有间隙。在此情况下,虽然给用户带来了美感,但是没有供用户的手插入的空间,因此用户难以从底座壳体150分离出盖153。
205.本发明为了用户能够轻松地从底座壳体150分离盖153而提供盖分离单元600。
206.盖分离单元600设置于壳体100,并使盖153从底座壳体150分离。作为一例,盖分离单元600可以包括杆610和上部盖推动件620。作为另一例,盖分离单元600可以包括杆610、上部盖推动件620、滑动件630和下部盖推动件640,以同时分离盖153的上部和下部。
207.参照图11和图12,杆610设置于壳体100,并沿壳体100的外表面滑动。杆610可以设置于底座壳体150或塔壳体140。在本实施例中,盖153覆盖整个底座壳体150,杆610设置于塔壳体140并且沿塔壳体140的外表面滑动。
208.杆610将外力传递给上部盖推动件620或/和下部盖推动件640。杆610的至少一部分向壳体100的外表面露出。在本实施例中,杆610的至少一部分向塔壳体140的外表面露出。杆610可以配置于比盖153更靠上部的位置。
209.杆610向塔壳体140的一面露出并借助外力而上下移动。因此,用户无需过度弯腰就能够操作杆610,并且,由于杆610沿壳体100的外表面移动,因此当杆610移动时不会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因此,能够减少在使用杆610时杆610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导致杆610受损的可能性。
210.杆610可以被容纳于在壳体100形成的杆容纳槽1310。杆容纳槽1310可以形成于塔壳体140或底座壳体150。
211.在本实施例中,杆容纳槽1310通过塔壳体140的外周面朝中心方向凹陷而形成。另外,杆容纳槽1310可以与后述的推动件容纳槽1521连通。即,杆容纳槽1310的下部开放并与推动件容纳槽1521连通。杆容纳槽1310容纳杆610,并提供使杆610移动的空间。
212.在杆容纳槽1310形成有引导狭缝1311。引导狭缝1311对杆610进行引导,并且防止杆610从壳体100脱离。在杆610还可以形成有保持器611。
213.保持器611的一端通过引导狭缝1311与杆610连接,保持器611的另一端位于塔壳体140的内部,保持器611的宽度大于引导狭缝1311的宽度。因此,即便杆610上下移动,仍然防止杆610从壳体100脱离。
214.盖分离单元600还包括复位弹簧660,所述复位弹簧660对杆610提供恢复力。复位弹簧660向杆610提供上部方向恢复力。具体而言,复位弹簧66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而另一端与杆610连接。更详细地说,复位弹簧660的一端与塔壳体140的内侧面连接,而另一端与保持器611连接。
215.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并且通过被壳体100的外表面引导来推
动盖153。因此,若对杆610施加外力,则通过上部盖推动件620使盖153从壳体100分离。
216.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的情形包括:上部盖推动件620与杆610铰链结合而旋转的情形;以及上部盖推动件620可弯曲地连接于杆610的一端而旋转的情形。另外,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的情形还包括:上部盖推动件620作为柔软的材质而整体弯曲时,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动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盖推动件620与杆610的下端铰链结合。
217.上部盖推动件620可以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结合区域。在此,结合区域是指在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位置。结合区域可以是底座壳体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底座壳体150。
218.上部盖推动件620位于盖153和底座壳体150之间。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上部盖推动件62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上部盖推动件620位于在后述的底座壳体150形成的推动件容纳槽1521。
219.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状态下,由于上部盖推动件620被盖153遮挡,因此能够提高给用户带来的美感。另外,由于不需要供上部盖推动件620旋转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具有能够实现紧凑的产品的优点。
220.在上部盖推动件620沿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移动时,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以使其朝一个方向旋转。另外,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
221.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可以包括上部引导面1522,所述上部引导面1522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沿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具有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呈大于零度的倾斜角。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随着从底座壳体150的内侧靠近外侧而向下倾斜。
222.此时,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621可以与上部引导面1522对应地形成为随着从内侧靠近外侧而向下倾斜。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621可以具有与上下方向呈规定的角度的倾斜角。因此,若上部盖推动件620被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621和上部引导面1522的干扰而向下移动,则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下端向外侧凸出。
223.上部引导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和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在结合有过滤器的状态下,上部引导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与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224.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形成于底座壳体150。具体而言,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区域。因此,在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情况下,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225.更具体地说,底座壳体150包括内底座壳体150a以及配置为包围内底座壳体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壳体150b,上部引导面1522形成于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表面。
226.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还可以包括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在杆610向下移动时,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可以容纳杆610的一部分。
227.在杆610未动作的情况下,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在杆61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的移动的同时,引导杆610的移动。
228.在本实施例中,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通过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周面朝内侧方向凹陷而形成。即,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从外底座壳体150b朝外侧方向开放。另外,为了在杆610向下移动时容纳并引导杆610,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形成为其上部方向开放并且与杆容纳槽1310的下部连通。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和杆容纳槽1310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229.在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的一面形成有上部引导面1522。上部引导面1522形成于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的下侧面。沿着上部引导面1522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从推动件容纳槽1521向外部脱离。
230.滑动件630与上部盖推动件620隔开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0,并且与杆610连接。滑动件630的移动受杆610的限制。滑动件630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壳体150。滑动件630将从杆610接收到的外力传递给下部盖推动件640。
231.滑动件630可以容纳于在壳体100形成的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滑动件630在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内移动,并且其移动方向被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引导。
232.滑动件630可以位于比上部盖推动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滑动件630可以位于底座壳体150和盖153之间。因此,具有在盖153与壳体100结合的状态下无法从外部看到滑动件630的优点。
233.在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形成有滑动狭缝1534。滑动狭缝1534引导滑动件630,并且防止滑动件630从壳体100脱离。
234.在滑动件630还可以形成有滑动保持器631。滑动保持器631的一端通过滑动狭缝1534与滑动件630连接,滑动保持器631的另一端位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滑动保持器631的宽度大于滑动狭缝1534的宽度。因此,即便滑动件630上下移动,仍然防止滑动件630从壳体100脱离。
235.滑动件630和杆610通过连接件650而连接。连接件650的一端与保持器611连接,连接件650的另一端与滑动保持器631连接。连接件650随着杆610的移动而与杆610一起移动。
236.连接件650可以位于壳体10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50可以位于内底座壳体150a和外底座壳体150b之间的空间,并且被内底座壳体150a和外底座壳体150b引导。
237.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并且通过被壳体100的外表面引导来推动盖153。因此,若对滑动件630施加外力,则通过下部盖推动件640使盖153从壳体100分离。
238.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的情形包括:下部盖推动件640与滑动件630铰链结合而旋转的情形;以及下部盖推动件640可弯曲地连接于滑动件630的一端而旋转的情形。另外,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的情形还包括:下部盖推动件640作为柔软的材质而整体弯曲时,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动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盖推动件640与滑动件630的下端铰链结合。
239.下部盖推动件640可以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结合区域。在此,结合区域是指在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位置。结合区域可以是底座壳体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底座壳体150。
240.下部盖推动件640位于盖153和底座壳体150之间。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下部盖推动件64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下部盖推动件640位于在后述的底座
壳体150形成的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
241.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状态下,由于下部盖推动件640被盖153遮挡,因此能够提高给用户带来的美感。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下部盖推动件640旋转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具有能够实现紧凑的产品的优点。
242.下部盖推动件640可以位于比上部盖推动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在杆610动作时,通过上部盖推动件620和下部盖推动件640,盖153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分离,从而使盖153稳定地分离。
243.在下部盖推动件640沿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移动时,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以使其沿一个方向旋转。另外,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
244.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可以包括下部引导面1532,所述下部引导面1532相对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外周面)倾斜并且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
245.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沿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具有不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平行的倾斜。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随着从底座壳体150的内侧接近外侧而向下倾斜。
246.此时,与下部引导面1532对应地,下部盖推动件640的底面641可以随着从内侧接近外侧而逐渐向下倾斜。因此,若下部盖推动件640被下部盖推动件640的底面641和下部引导面1532的干扰而向下移动,则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下端向外侧凸出。
247.下部引导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在结合有盖153的状态下,下部引导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248.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形成于底座壳体150。具体而言,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区域。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249.更具体地说,底座壳体150包括内底座壳体150a以及配置为包围内底座壳体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壳体150b,下部引导面1532形成于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表面。
250.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还可以包括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时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也可以容纳滑动件630的一部分。
251.在滑动件630未动作的情况下,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和滑动件630,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和滑动件630的移动。
252.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通过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周面朝内侧方向凹陷而形成。即,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从外底座壳体150b朝外侧方向开放。另外,为了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时容纳并引导滑动件630,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形成为其上部方向开放并且与滑动件容纳槽的下部连通。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和滑动件容纳槽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253.在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的一面形成有下部引导面1532。下部引导面1532形成于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的下侧面。沿着下部引导面1532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从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向外部脱离。
254.盖分离单元600的位置不受限制。优选,由于用户普遍将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后方靠墙壁配置,因此盖分离单元600配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背面。
255.具体而言,盖分离单元600配置于其至少一部分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杆610的至少一部分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杆610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下部。另外,上部盖推动件620、下部盖推动件640以及滑动件630可以配置于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256.图14是图3的
ⅸ‑ⅸ
线俯视剖视图,图15是图3的
ⅸ‑ⅸ
线仰视剖视图。
257.参照图5、图14或图15,第一塔110的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为朝向第二塔120,第二塔120的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朝向第一塔110。
258.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流动。从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流动。
25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吐出壳体170和第二吐出壳体180。
260.第一吐出口117形成于第一吐出壳体170,第一吐出壳体170组装于第一塔110。第二吐出口127形成于第二吐出壳体180,第二吐出壳体180组装于第二塔120。
261.第一吐出壳体170设置为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壳体180设置为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
262.在第一塔110形成有供第一吐出壳体170设置的第一吐出开口部118,在第二塔120形成有供第二吐出壳体180设置的第二吐出开口部128。
263.第一吐出壳体17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侧;以及第二吐出引导件174,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264.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2a、174a提供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中的一部分。
265.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而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而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
266.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可以形成为曲面。外侧面172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尤其,外侧面172a形成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面连续的曲面。
267.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4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可以形成为曲面。尤其,内侧面174b形成与第一外侧壁115的内侧面连续的曲面,由此可以将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
268.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之间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经由第一吐出口11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
269.具体地说,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吐出,将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定义为吐出间隔175。吐出间隔175形成规定的通道。
270.吐出间隔175形成为中间部分175b的宽度相比于入口175a和出口175c较窄。中间部分175b可以定义为第二边界117b和外侧面172a的最短距离。
271.从吐出间隔175的入口到中间部分175b截面积逐渐变窄,从中间部分175b到出口
175c截面积重新变宽。中间部分175b位于第一塔110的内侧。在从外部观察时,可能将吐出间隔175的出口175c视为吐出口117。
272.为了引起康达效应,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半径。
273.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中心位于比外侧面172a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内部。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内部。
274.第二吐出壳体18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侧;以及第二吐出引导件184,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275.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84之间形成有吐出间隔185。
276.由于第二吐出壳体180与第一吐出壳体170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277.另一方面,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还可以包括转换吹风间隙105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气流转换器400(air flow converter)。气流转换器400是通过向吹风间隙105凸出来转换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的方向的构成要素。在本实施例中,气流转换器400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
278.图16和图17是气流转换器400的立体图。更详细地说,图16是示出通过封堵吹风间隙105的前方来实现上升气流的气流转换器400的图,图17是示出通过打开吹风间隙105的前方来实现前方吐出气流的气流转换器400的图。图1至图6以盒子(box)形态示出了气流转换器400,示出了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第一塔110的上部或第二塔120的上部的情形。
279.参照图7,气流转换器40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40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402。第一气流转换器401和第二气流转换器402左右对称,并且构成相同。
280.气流转换器400包括:引导板410(guide board),配置于塔,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马达420,为引导板410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以及板引导件430,配置于塔内部,引导引导板410的移动。
281.引导板410是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的至少一个,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且选择性地改变吹风间隙的前方的吐出面积的构成要素。引导板410通过板狭缝119、129向吹风间隙105的前方凸出。
282.引导板410可以隐藏于塔内部,而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可以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283.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板41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引导板41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引导板412。
284.为此,分别形成有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的板狭缝119,和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的板狭缝129。
285.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板狭缝119称作第一板狭缝119,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板狭缝称作第二板狭缝129。
286.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配置为左右对称。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287.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一板狭缝119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二板狭缝129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
288.引导板410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状。引导板410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289.引导板410可以包括朝径向凸出的曲面部。
290.引导板410可以通过横挡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将流动方向转换成朝上侧方向。
29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和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接触或接近来产生上升气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一个引导板410紧贴于相对侧的塔来产生上升气流。
292.当气流转换器400未动作时,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封堵第一板狭缝119,而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封堵第二板狭缝129。
293.当气流转换器400动作时,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而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贯穿第二板狭缝12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29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通过旋转动作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是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中的至少一个以滑动方式直线移动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295.当俯视时,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形成为弧形状。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形成为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而曲率中心位于吹风间隙105。
296.优选,当引导板410被隐藏于塔内部的状态时,引导板410的径向内侧的体积大于径向外侧的体积。
297.引导板41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也可以在引导板410配置如led的发光部件,并利用从发光部件射出的光使整个引导板410发光。发光部件可以配置于塔内部的吐出空间103,并且可以配置于引导板410的外侧端。
298.引导马达420是向引导板410提供驱动力的构成要素。引导马达420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的至少一方。引导马达420配置于比引导板410更靠上方的位置。
299.引导马达420包括:向第一引导板411提供旋转力的第一引导马达421;以及向第二引导板412提供旋转力的第二引导马达422。
300.第一引导马达421可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一引导马达421和下侧第一引导马达421。
301.第二引导马达422也可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二引导马达422和下侧第二引导马达422。
302.引导马达420被紧固在气流转换器盖440。更详细地说,引导马达420与气流转换器盖440的马达支撑板443结合。马达支撑板443配置于气流转换器盖440的上端。更详细地说,马达支撑板443从第一盖441的上端向上部凸出。
303.引导马达420通过马达支撑构件421与气流转换器盖440紧固。马达支撑构件421可以在引导马达420一侧凸出而形成。在马达支撑板443的侧方形成有紧固部以支撑引导马达420,马达支撑构件421与紧固部紧固。紧固部可以形成有复数个。马达支撑构件421可以从
引导马达420的上端向上方凸出,也可以从引导马达420的下端向下方凸出。
304.引导马达420包括轴422。轴422水平配置。引导马达的轴422可以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垂直配置。
305.引导马达420包括小齿轮423。小齿轮423与引导马达的轴422结合。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小齿轮423旋转。小齿轮竖直配置。小齿轮423可以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306.板引导件430是将引导马达420的驱动力传递给引导板410的构成要素。板引导件430配置于引导马达420的前方,并且配置于引导板410的后方。板引导件430与引导板410连接,并且沿与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307.将配置于第一塔110的板引导件430定义为第一板引导件,将配置于第二塔120的板引导件430定义为第二板引导件。
308.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引导板410平行。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309.板引导件430的正面可以形成为曲面。板引导件430的正面与引导板410的背面相邻。在引导板410的背面形成为弧形状的情况下,板引导件430的正面形成为曲面,由此引导板410能够沿板引导件430的正面滑动。
310.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可以形成为平面。板引导件430的背面与第一盖441的正面相邻。板引导件430可以沿第一盖441滑动。
311.板引导件430的上端配置于比引导板410更靠上部的位置。在形成有将吐出空间103a、103b和引导马达420隔开的板的情况下,引导板41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低于这个板,而板引导件43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高于这个板。
312.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一狭缝432。引导板410的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在板引导件430移动时使引导板410移动。
313.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二狭缝434。气流转换器盖440的第二凸起444插入到第二狭缝434,板引导件430随着第二凸起444滑动。
314.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齿条436。齿条436以机械方式与引导马达420连接,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使板引导件430移动。
315.下面,参照图16至图23,对引导板410的驱动机制进行说明。
316.气流转换器400包括结合于引导马达的轴422的小齿轮423。气流转换器400包括齿条436,所述齿条436与小齿轮423连接,并且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使引导板410上升。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小齿轮423进行旋转运动,与小齿轮423连接的齿条436进行平移运动。
317.引导马达420的轴422水平配置。在与轴422结合的小齿轮423旋转的情况下,与小齿轮423连接的齿条436上下升降。例如,在左侧观察时,在使第一引导马达421沿顺时针方向动作的情况下第一板引导件430下降,在使第一引导马达421沿逆时针方向动作的情况下第一板引导件430上升。同样地,在右侧观察时,在使第二引导马达422沿逆时针方向动作的情况下第二板引导件430下降,在使第二引导马达422沿顺时针方向动作的情况下第二板引导件430上升。
318.齿条436配置于第一狭缝432的上部。板引导件430配置于引导马达420的前方,齿条436形成于板引导件430的背面。板引导件430贯穿划分引导马达420和吐出空间103a、
103b的板并进一步向上方凸出。引导马达的小齿轮423与形成于板引导件的背面的齿条436啮合。
319.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板引导件430沿与空气吐出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移动。在板引导件430移动时,引导板410朝与空气的吐出方向和板引导件430的移动方向均交叉的第二方向凸出。
320.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向前方流动。板引导件430向上方或下方移动以与空气吐出方向交叉。若板引导件430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平行,则可以沿第一板狭缝119的长度方向上升或下降。
321.在板引导件430移动的情况下,引导板410向侧方移动以与空气的吐出方向和板引导件430的移动方向均交叉,并且通过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向塔壳体140外部凸出。若引导板410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平行,则引导板410可以与第二板狭缝129的长度方向垂直地横向移动。在引导板410向塔壳体140外部凸出的情况下,引导板410可以上升的同时凸出,在引导板410被退回到塔壳体140内部的情况下,引导板410可以下降的同时退回。
322.第一塔110、第二塔120以及吹风间隙105可以整体上形成为圆台形状。引导板410可以沿圆台的圆周方向移动。第一塔110的外侧壁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可以形成为圆台形状,第一引导板411可以沿第一塔110的外侧壁的内表面朝圆周方向移动,第二引导板412可以沿第二塔120的外侧壁的内表面朝圆周方向移动。
323.引导板410可以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虽然引导板410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垂直,但是优选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在引导板410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的情况下,引导板410可以在凸出时从地面上升的同时凸出。相反,引导板410可以在退回时向地面下降的同时退回。在板狭缝形成为与地面呈4度的倾斜度的情况下,引导板410也配置为与地面呈4度的倾斜度。
324.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虽然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地面垂直,但是优选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在引导板410配置为与板狭缝平行的情况下,防止在引导板410凸出时产生间隙,从而会被更紧密地连接。在板狭缝形成为与地面呈4度的倾斜度的情况下,板引导件430也配置为与地面呈4度的倾斜度。
325.引导板410包括朝径向凸出的曲面。引导板410可以以弧形状形成为其曲率中心在内部。第一塔110的外侧壁或第二塔120的内侧壁的内表面包括曲面。引导板410形成与上述曲面对应的朝径向凸出的曲面。板引导件430的前方面形成曲面以与引导板410的后方面的曲面对应。
326.如图16所示,板引导件430的前方面的曲面可以形成为左右对称,并且如图24所示,可以使该曲面形成为一侧比另一侧厚。板引导件430的前端内侧、第二盖442的前端以及第一狭缝432的后端可以配置在同一延伸线上。板引导件430的前端内侧、第二盖442的前端以及第一狭缝432的后端可以同时与引导板410的背面接触。因此,能够稳定地引导凸出的引导板410。
327.第一狭缝432在板引导件430的一侧贯穿形成,并引导引导板410的移动。第一凸起4111在引导板410的一侧凸出形成,并且其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并沿第一狭缝432滑动。
328.第一狭缝432形成于板引导件430。第一狭缝432的左侧端配置为靠近板引导件430的左侧端,第一狭缝432的右侧端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右侧端。
329.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狭缝432的上端更靠外侧的位置。例如,参照图16,形成于第一板引导件430的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狭缝432的上端更靠左侧的位置。同样地,虽然未图示,形成于第二板引导件430的第二狭缝434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二狭缝434的上端更靠右侧的位置。
330.第一狭缝432包括倾斜部4321,所述倾斜部4321中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倾斜部4321包括朝内侧向上的倾斜面。例如,参照图16,形成于第一板引导件430的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左侧,其相当于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的另一端。形成于第一板引导件430的第一狭缝432的上端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右侧,其相当于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的一端。同样地,虽然未图示,形成于第二板引导件430的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右侧,其相当于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的另一端。形成于第二板引导件430的第一狭缝432的上端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左侧,其相当于引导板410的凸出方向的一端。
331.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位置随着板引导件430上升下降而上下发生变化。若板引导件上升,则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下端移动。相反,若板引导件下降,则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上端移动。
332.参照图16和图21,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可以形成有台阶。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可以形成为其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第一凸起4111可以形成有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台阶对应的卡止台阶4111b。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阶4111b配置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后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会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脱离。
333.第一狭缝432包括竖直部4322,所述竖直部4322的下端配置于倾斜部4321的上端,并且向竖直上方延伸。在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的下端和倾斜部4321的上端之间可以形成有弯折部。
334.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发挥止动件的功能。即,第一凸起4111的上方最大移动距离是倾斜部4321的上端,不会沿竖直部4322滑动。
335.参照图16和图21,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可以形成台阶。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可以形成为其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第一凸起4111与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的台阶对应地形成有卡止台阶4111b。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阶4111b配置于第一狭缝的竖直部4322的后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会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脱离。
336.第一狭缝包括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所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配置于竖直部4322的上端,使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内。
337.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凸起4111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
338.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凸起4111的直径。更详细地说,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的直径。
339.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引导板410通过第一凸起4111沿竖直部4322下降,而紧固在板引导件430。引导板410通过第一凸起4111沿倾斜部4321向下滑动或向上滑动而移动。
340.第一狭缝432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参照图18,在板引导件430形成有三个第一狭缝
432。在第一狭缝432之间形成有第二狭缝434。第一狭缝432的数量不限于图18所示的数量,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在可采纳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341.第一凸起4111形成于引导板410。更详细地说,第一凸起4111形成于引导板410的背面。参照图18,第一凸起4111形成于引导板410的左侧。然而不限于此,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在可采纳的范围内对第一凸起4111的位置进行变更。
342.第一凸起4111可以形成有卡止台阶4111b。参照图21,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从第一凸起4111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凸出。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通过卡在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或竖直部4322的台阶,从而不会脱离。
343.在板引导件430和第一狭缝432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和引导板410退回或凸出。在板引导件430上升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位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1的下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于倾斜部4321的下端的情况下,引导板410沿圆周方向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板狭缝119退回到塔壳体140内部。在板引导件430下降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位于第一狭缝的倾斜部432的上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于倾斜部4321的上端的情况下,引导板410沿圆周方向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板狭缝119向塔壳体140外部凸出。
344.板引导件430包括在一侧贯穿而形成的第二狭缝434。气流转换器盖440包括在一侧凸出而形成的第二凸起444,所述第二凸起444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二狭缝434。
345.第二狭缝434形成于板引导件430。第二狭缝434沿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延伸。参照图18,第二狭缝434沿板引导件430的上下方向延伸。
346.参照图18,第二狭缝434配置在一个第一狭缝432和另一个第一狭缝432之间。第二狭缝434和第一狭缝432交叉配置。通过将第二狭缝434和第一狭缝432交叉配置,可以分散力并且抵消板引导件430的弯曲应力。
347.板引导件430随着第二凸起444滑动。第二狭缝434的内侧面和第二凸起444的外侧面彼此接触,并且在板引导件430上升或下降时,沿第二凸起444的外侧面滑动。
348.参照图18和图23,在第二狭缝434可以形成有第二狭缝条435。第二狭缝条435配置在第二狭缝434的内侧面之间。第二狭缝条435从第二狭缝434的一侧壁向第二狭缝434的另一侧壁延伸。更详细地说,第二狭缝条435在第二狭缝434的中间水平延伸而形成。第二狭缝条435插入到第二凸起槽。第二狭缝条435沿第二凸起槽滑动,第二狭缝434的内侧面沿第二凸起444的外侧面滑动,由此板引导件430可以通过第二凸起444进一步稳定地升降。
349.第二凸起444形成于气流转换器盖440。更详细地说,第二凸起444形成于第一盖441的正面。第二凸起444从第一盖441向前方凸出而形成。
350.第二凸起444的侧面沿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延伸。参照图18,第二凸起444沿上下方向延伸。
351.参照图23,第二凸起444插入到第二狭缝434。第二凸起444的上下方向长度小于第二狭缝条435和第二狭缝43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第二凸起444的凸出长度小于第二狭缝434的宽度。第二凸起444的前端配置于比板引导件430的前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352.参照图22,第二凸起444还包括第二凸起槽4441。第二凸起槽4441凹陷形成为使第二狭缝条435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插入。
353.第二凸起槽4441可以形成为上部开口,并且向下侧凹陷。第二凸起槽4441可以形成为“u”形状。第二凸起槽4441形成为上部和两侧部开口。第二凸起槽4441的凹陷的深度小
于从第二狭缝条435到第二狭缝434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第二狭缝条435仅能够下降到第二凸起槽4441的下端,这是板引导件430可下降最大的位置。因此,二凸起槽4441起到止动件的作用。
354.参照图16,气流转换器400包括引导板410、引导马达420以及包围板引导件430的气流转换器盖440。气流转换器盖440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后方。气流转换器盖440由第一盖441、第二盖442以及马达支撑板443构成。以下,参照图16对配置于第一塔110的气流转换器盖440进行说明,并省略关于配置于第二塔120的气流转换器400的说明。
355.第一盖441支撑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并引导板引导件430的滑动。第一盖441的左侧端,换言之第一盖441的外侧端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第一盖441的右侧端,换言之第一盖441的内侧端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
356.参照图24,第一盖441的外侧端的厚度小于右侧端的厚度。第一盖441的外侧端配置于比第一盖441的内侧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357.第二盖442支撑板引导件430一侧面,并引导板引导件430的滑动。
358.第二盖442配置于第一盖441的前方面的内侧。第二盖442可以从第一盖441的内侧端向前方凸出而形成。第二盖442可以沿第一塔110的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塔120的第二内侧壁125的内部面延伸。
359.第二盖442的前端可以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的后端一致。引导板410的背面可以与第二盖442的前端和第一板狭缝119、第二板狭缝129的后端相接。由此,第二盖442与板狭缝一起对引导板410进行引导。
360.第二盖442的内侧端与第一内侧壁115的内部面或第二内侧壁125的内部面相接。
361.第二盖442的外侧端与板引导件430的内侧面相接。因此,板引导件430可以沿第二盖442的外侧面滑动。第三凸起4411可以与板引导件430中与第二盖442的外侧端相反的外侧面相接。
362.马达支撑板443配置于第一盖441的上端,马达支撑板443的一面支撑引导马达420,而另一面支撑板引导件430。
363.马达支撑板443可以从第一盖441的上端向上部凸出而形成。马达支撑板443配置于第二盖442的外侧方。
364.马达支撑板443的上端配置于比马达更靠上方的位置。更详细地说,马达支撑板443的上端配置于比小齿轮423更靠上方的位置。
365.马达支撑板443的一面支撑引导马达420。马达支撑板443的一面可以凸出形成有供引导马达420结合的结合部。引导马达420的马达支撑构件421结合于结合部。
366.马达支撑板443的另一面支撑板引导件430。马达支撑板443的另一面与第一盖441的前方面配置在同一线上。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同时与第一盖441的前方面和马达支撑板443的另一面接触。板引导件430的上部被马达支撑板443的另一面支撑并且与小齿轮423啮合。
367.在第一盖441可以形成有第三凸起4411。第三凸起4411配置于第一盖441的外侧。第三凸起4411的侧面和板引导件430的外侧彼此面对。板引导件430可以沿第三凸起4411滑动。在第三凸起4411的前方面可以形成有结合孔,所述结合孔用于与第一外侧壁114或第二外侧壁124紧固。
368.板引导件430的背面被第一盖441支撑。另外,板引导件430的背面还可以被马达支撑板443支撑。板引导件430的一侧面被第二盖442支撑。板引导件430的另一侧面被形成于第一盖441的第三凸起4411支撑。由于板引导件430的三个面被支撑,从而能够稳定地升降。
369.以空气吐出方向为基准,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比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更靠前方的位置。空气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向前方吐出。在空气经由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时产生康达效应。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并选择性地改变风向。气流转换器400可以根据凸出程度来实现广域风、集中风或上升气流。
370.下面,对气流转换器40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371.参照图16、图17以及图21,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小齿轮423旋转,与小齿轮423啮合的齿条436移动,板引导件430升降。参照图21,在引导马达420沿顺时针方向动作时板引导件430下降,在引导马达420沿逆时针方向动作时板引导件430上升。
372.图16和图20示出了引导板410凸出的情形。在图21中,在引导马达420沿顺时针方向动作时板引导件430下降。在板引导件430下降时第一狭缝432和第二狭缝434的位置也变低。第二狭缝434沿着第二凸起444滑动下降,第二狭缝条435沿第二凸起的槽4441滑动下降。随着第一狭缝432的位置变低,第一凸起4111逐渐向右侧移动,引导板410贯穿板狭缝并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373.图17和图19示出了引导板410退回的情形。在图21中,在引导马达420沿逆时针方向动作时板引导件430上升。在板引导件430上升时第一狭缝432和第二狭缝434的位置也变高。第二狭缝434沿第二凸起444滑动上升,第二狭缝条435沿第二凸起的槽4441滑动上升。随着第一狭缝432的位置变高,第一凸起4111逐渐向左侧移动,而引导板410通过板狭缝被退回到塔壳体140内部。
374.下面,对设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加热器500进行说明。
375.加热器500设置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或第二吐出空间103b,是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构成要素。加热器500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向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外部吐出被加热的空气。
376.参照图1和图2,加热器500可以配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
377.加热器500沿上下方向长长地配置。加热器500沿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配置。加热器500配置于气流转换器400的下方。
378.参照图3,加热器500可以分别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将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加热器500称作第一加热器501,可以将配置于第二塔120的加热器500称作第二加热器502。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对称形成,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对称配置。
379.加热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引导板410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加热器500的下端可以配置于比引导板41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380.参照图4,当俯视时,加热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
381.参照图5,加热器500的上端配置于比加热器500的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换句话
说,加热器500倾斜配置为其下端位于比上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382.加热器500配置于塔壳体140的内部,并且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上游。上游是指以空气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于空气流入侧。即,加热器500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空气流入侧。更详细地说,加热器500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前方。
383.加热器500包括产生热的发热管520以及传递来自发热管520的热的翘片(fin)530。
384.发热管520是接收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而发热的构成要素。发热管520可以通过与电装置连接来接收电能,并通过由电阻构成而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或者,也可以在发热管520的内部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并通过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和在外部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空气。除此之外,发热管520包括普通技术人员容易作出变更的范围内的发热元件。
385.发热管520可以倾斜形成。更详细地说,发热管52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386.发热管520可以是“u”形状。翘片530与发热管520连接,是传递来自发热管520的热的构成要素。翘片530具有较宽的表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向流动空气传递从发热管520接收到的热。
387.翘片530转换空气流动方向,并将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参照图5,吸入部配置于下方,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配置于上方。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内部,空气形成从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动。翘片530将从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动转换为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流动。
388.加热器500包括支撑构件510。支撑构件510是支撑加热器500的构成要素。支撑构件510包括上部水平板511、竖直板512以及下部水平板513。
389.竖直板512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
390.在竖直板512固定有复数个翘片530。复数个翘片530沿与竖直板5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例如,竖直板512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复数个翘片530可以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
391.发热管520沿竖直板512的延伸方向长长地配置。发热管520可以配置为与竖直板512平行。或者,发热管520也可以与竖直板512接触。
392.竖直板512可以倾斜形成。更详细地说,竖直板512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393.上部水平板511配置于竖直板512的上端。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上部可以形成有遮蔽引导马达420的板,上部水平板511可以固定于这个板并支撑加热器500。在遮蔽引导马达420的板与地面平行的情况下,上部水平板511可以配置为与这个板一起平行于地面。参照图5,当从侧方观察时,上部水平板511不与竖直板512垂直。参照图6,当从前方或后方观察时,上部水平板511与竖直板512垂直。
394.下部水平板513配置于竖直板512的下端。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上部面连接有竖直板512,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下部面配置有流路阻断构件540。与上部水平板511不同地,下部水平板513与竖直板512垂直。参照图5,当从侧方观察时,下部水平板513与竖直板512垂直,
而不与地面平行。参照图6,当从前方观察时,下部水平板513也与竖直板512垂直。
395.参照图5,第一吐出口117沿第一塔11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二吐出口沿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翘片530沿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可以沿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上下长长地形成。加热器50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配置有复数个,也可以沿第二吐出口配置有复数个。由于加热器500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配置有复数个,从而能够向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均匀地吐出空气。
396.参照图5,翘片530沿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参照图5,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从上端中央向右侧下端长长地延伸。复数个翘片530从中央向右侧上端延伸。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复数个翘片530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更详细地说,翘片530可以沿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397.翘片53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并且沿与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翘片530的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朝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侧转换,并以均等的量分散向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的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流动。
398.发热管52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翘片530可以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399.参照图5,发热管52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部。发热管520从加热器500的上部向下方延伸。发热管520可以在与竖直板512隔开的状态下与竖直板512平行配置,也可以在与竖直板512接触的状态下延伸。发热管520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
400.参照图5,翘片530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例如,在发热管520与竖直轴v之间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的情况下,翘片530可以与地面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此时,翘片530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401.参照图5,在侧方观察时,发热管520倾斜配置为在发热管520和竖直轴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竖直板512也倾斜配置为在竖直板512和竖直轴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发热管520和竖直板512平行地配置。另外,上部水平板511与地平面平行地配置。下部水平板513倾斜配置为在下部水平板513和地平面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翘片530倾斜配置为在翘片530和地平面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并且与下部水平板平行配置。
402.参照图5,加热器500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平行。
403.加热器500可以倾斜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具有a3左右的倾斜度(角度)。例如,加热器500可以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相对于竖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为基准倾斜配置。参照图5,第二吐出口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配置为具有a1左右的倾斜度。例如,第二吐出口可以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相对于竖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为基准倾斜配置。虽然未在图5示出,但是第一吐出口117也可以以a1的倾斜度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配置。
404.加热器500的倾斜度a3可以对应于下面的值:相对于地面的竖直轴v和竖直板512形成的倾斜度;相对于地面的竖直轴v和发热管520形成的倾斜度;上部水平板511和竖直板
512形成的倾斜度;翘片530和上部水平板511形成的倾斜度;翘片530和地面形成的倾斜度;下部水平板513和地面形成的倾斜度。
405.加热器500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平行。换句话说,加热器500相对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度a3和第一吐出口117/第二吐出口127相对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度a1可以相同。由于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平行,因此被翘片530引导的空气能够以均等的量流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
406.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塔110包括第一内侧壁115,所述第一内侧壁115朝向吹风间隙105,并且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第二塔120包括第二内侧壁125,所述第二内侧壁125朝向吹风间隙105,并且形成有第二吐出口。加热器500与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中至少一个的内侧面隔开配置。在加热器500和第一内侧壁115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在加热器500和第二内侧壁125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由于空气在加热器500和内侧面之间流动,从而形成空气壁。因此,从加热器500放出的热不能对流到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防止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过热。
407.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塔110包括形成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方的第一外侧壁114。第二塔120包括形成于第二内侧壁125的外侧方的第二外侧壁124。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外侧壁114或第二外侧壁124的内侧面隔开。在加热器500和第一外侧壁11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在加热器500和第二外侧壁12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由于空气在加热器500和外侧壁的内侧面之间流动,从而形成空气壁。因此,从加热器500放出的热不能对流到第一外侧壁114或第二外侧壁124,防止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二外侧壁124过热。
408.参照图14和图15,加热器500配置于比第一外侧壁114更靠近第一内侧壁115的位置。加热器500配置于比第二外侧壁124更靠近第二内侧壁125的位置。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在第一内侧壁115快速流动,从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第二内侧壁125快速流动。由于空气在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快速流动,从而产生强制对流,能够较快速冷却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但是,因间接的康达效应,空气在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二外侧壁124以缓慢的速度流动。因此,第一外侧壁114的冷却速度比第一内侧壁115的冷却速度慢,第二外侧壁124的冷却速度比第二内侧壁125的冷却速度慢。因此,通过将加热器500配置于更靠近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的位置,能够较有效地防止塔壳体140的过热。
409.参照图5,加热器500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近后方下端的位置。因此,吐出空间103的截面积的下部大于上部。
410.在第一塔或第二塔120的下端流动的空气的量最大,随着靠近上部经由加热器500而向吹风间隙105吐出,在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上端流动的空气的量最小。加热器500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后方下端的位置,由此能够形成与空气流量相应的吐出空间103。因此,可以补偿压力差异,防止压力损失,提高效率。
411.加热器500还包括流路阻断构件540,所述流路阻断构件540阻断空气在翘片530和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之间流动。参照图5,流路阻断构件54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下端,并且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下端延伸。
412.流路阻断构件540配置于塔壳体140的内部。流路阻断构件540的下端比吸入栅格配置在更靠上部。
413.流路阻断构件540倾斜形成为其后端比前端更靠上部。
414.流路阻断构件540向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后端延伸。
415.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下端配置于流路阻断构件540的上部。
416.如图7所示,流路阻断构件540从下部水平板513的前端向左侧或右侧延伸,也向后方延伸。因此,也可以形成为半圆形状。或者,如图5所示,流路阻断构件540的宽度可以与下部水平板513的宽度相同,并且也可以向后端延伸。
417.流路阻断构件540防止在第一吐出空间103a或第二吐出空间103b流动的空气不经由加热器500而直接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吐出。更详细地说,流路阻断构件540阻断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以及第一塔110的内侧面,并且遮蔽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以及第二塔120的内侧面。因此,通过阻断空气从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直接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吐出,来提高效率。
418.参照图25至图2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除了加热器500之外还可以包括空气引导件160,所述空气引导件160将方向得到转换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
419.空气引导件160是在吐出空间103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构成要素。空气引导件16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
420.空气引导件160使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而得到方向转换的空气向吐出口117、127流动。
421.在需要区分空气引导件160的情况下,将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的称作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将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的称作第二空气引导件162。
422.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外侧端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内侧端与第一加热器501相邻。
423.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前方侧端靠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前方侧端可以与靠近第一吐出口117的内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后方侧端与第一塔110的后端隔开。
424.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低于前方侧端。
425.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可以划分为曲面部161f和平面部161e。
426.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平面部161e的后端靠近第一吐出引导件。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1e向前方延伸,更详细地说,可以与地面平行地延伸。
427.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后端配置于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形成曲面并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配置为低于后端。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可以是10mm~20mm。将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定义为曲率长度。即,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的曲率长度可以是10mm~20mm。
428.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将入口角a4定义为
是相对于地面的竖直线和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
429.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右侧端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器500的外侧相邻,而剩余的部分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左侧端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
430.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端向前端流动。换句话说,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上升,并得到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引导向后方流动。
431.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左右对称。
432.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外侧端与第二塔120的外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内侧端与第二加热器502相邻。
433.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前方侧端靠近第二吐出口127。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前方侧端可以与靠近第二吐出口的内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方侧端与第二塔120的后端隔开。
434.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二吐出口127,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低于前方侧端。
435.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可以划分为曲面部162f和平面部162e。
436.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2e的后端靠近第二吐出引导件。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向前方延伸,更详细地说,可以与地面平行地延伸。
437.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后端配置于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2e的前端。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形成曲面并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配置为低于后端。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为10mm~20mm。将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定义为曲率长度。即,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曲率长度可以是10mm~20mm。
438.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将入口角a4定义为是相对于地面的竖直线和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的前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
439.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左侧端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加热器502的外侧相邻,而剩余的一部分与第二塔120的内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右侧端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二塔120的外侧壁。
440.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端向前端流动。换句话说,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上升,并得到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引导向后方流动。
441.在设置有空气引导件160的情况下,将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因此,具有能够从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的空气吐出口吐出均匀流量的空气的优点。另外,还具有能够沿水平方向吐出空气的效果。
442.在空气引导件160的入口角a4大或曲率长度长的情况下,空气引导件作为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空气的阻力发挥作用,导致使噪音增加。相反,在空气引导件的曲率长度小的情况下,起不到引导空气的作用,导致不可能水平吐出。因此,当按照本发明的入口角a4设置或以本发明的曲率长度形成的情况下,具有增加风量并且降低噪音的效果。
443.气流转换器40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更详细地说,引导马达42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引导马达420产生驱动力,引导板410使吐出的空气发生变化,板引导件430将引导马达420的驱动力传递给引导板410。虽然引导板410和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前方,但是引导马达42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由此,可以有效地使用空间,并且防止引导马达420妨碍吐出空间103内部的空气流动。引导马达420是产生热的构成要素,因此存在不耐热的缺点。因此,将引导马达42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而不配置在空气流路上,由此能够防止加热器500的热向引导马达420对流。
444.下面,参照图24,对从上部观察到的在加热器周边流动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在加热器前方上升。在加热器前方上升的空气其流动方向转换为朝后方。大部分空气通过加热器时被加热,从而会向吹风间隙吐出暖空气。一部分空气在加热器和外侧壁114、124之间的空间流动。该空气在加热器和外侧壁之间形成空气幕,由此防止加热器的热向外侧壁对流。另一部分空气在加热器和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流动。该空气在加热器和内侧壁之间形成空气幕,由此防止加热器的热向内侧壁对流。
445.图2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水平气流的例子。
446.参照图28,在提供水平气流的情况下,第一引导板411被隐藏于第一塔110内部,第二引导板412被隐藏于第二塔120内部。
447.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并经由前端112、122流向前方。
448.并且,吹风间隙105后方的空气可以在被引导到吹风间隙105内部之后,流向前方。
449.另外,第一塔11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一外侧壁114向前方流动,第二塔12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二外侧壁124向前方流动。
450.由于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配置为左右对称,因此能够使在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流动的空气和在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下侧流动的空气较均匀地形成。
451.另外,通过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能够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并且能够使空气流动至较远的位置。
452.图29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上升气流的示例图。
453.参照图29,在提供上升气流的情况下,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封堵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454.随着吹风间隙105的前方被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封堵,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沿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的背面上升,并从吹风间隙105的上部吐出。
455.通过在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中形成上升气流,能够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向用户。另外,当要使室内空气循环时,可以使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以上升气流动作。
456.例如,在同时使用空调机和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以上升气流动作来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由此能够较迅速地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
457.下面,对用于降低噪音和噪音的锐度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320进行详细的说明。
458.参照图30,本发明的风扇320包括:毂328,与旋转轴ax连接;复数个叶片325,在毂
328的外周面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以及护罩32,配置为与毂328隔开并且包围毂328,与复数个叶片325的一端连接。
459.风扇320还可以包括背板324,所述背板324设置有用于供旋转中心轴结合的毂328。根据实施例,可以省略背板324和护罩32。毂328的外周面是与旋转轴ax平行的圆筒形状。
460.可以设置有从背板324延伸的复数个叶片325。叶片325可以延伸为叶片325的外廓线呈曲线。
461.叶片325构成风扇320的旋转臂,并执行将风扇320的动能传递给流体的功能。叶片325可以隔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在背板324上以放射状排列。复数个叶片325的一端与毂328的外周面连接。
462.另外,护罩32与叶片325的一端连接(结合)。护罩32形成于与背板324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是圆形的环形状。护罩32和毂328将旋转轴ax作为中心共享。
463.护罩32具有供流体流入的吸入端部321和供流体吐出的吐出端部323。护罩32可以弯曲形成为从吐出端部323越靠近吸入端部321侧其直径越小。
464.即,可以包括以曲线连接吸入端部321和吐出端部323之间的连接部322。连接部可以以使护罩32的内侧截面积变大的曲率弯曲。
465.这种护罩32可以与背板324和叶片325一起形成流体的移动通路。观察流体的移动方向,可以知道沿中心轴方向流入的流体因叶片325的旋转而沿风扇320的圆周方向流动。
466.即,风扇320可以借助离心力来增加流速,沿风扇320的径向吐出流体。
467.与叶片325的端部结合的护罩32可以与背板324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护罩32可以设置为具有与背板324平行面对的面。
468.下面,对叶片325和形成于叶片325的切口40进行详细的说明。
469.参照图31和图32,各个叶片325包括:前缘33,限定毂328旋转的方向的一面;后缘37,限定与前缘33相对方向的一面;负压面34,连接前缘33的上端和后缘37的上端,具有比前缘33和后缘37大的面积;以及压力面36,连接前缘33的下端和后缘37的下端,面向负压面34。
470.即,各个叶片325为板形状,负压面34、压力面36是叶片325中最宽的上下面,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叶片325的两侧面,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图32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形成前缘33和后缘37。后缘37和前缘33的面积小于负压面34和压力面36的面积。
471.前缘33比后缘37位于上部(图32基准)。
472.在各个叶片325形成有复数个切口40,以减少在风扇产生的噪音和噪音的锐度。
473.各个切口40可以形成在前缘33的一部分和负压面34的一部分。另外,各个切口40也可以通过前缘33和负压面34相交的角落35向下部方向凹陷而形成。即,各个切口40可以形成于前缘33的中上端部分和负压面34中与前缘33相邻的一部分区域。
474.切口40的截面形状没有限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为了风扇的效率和降低噪音,优选切口40的截面形状是“u”形状或“v”形状。关于切口40的形状,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475.切口40的宽度w可以随着从下部接近上部而扩张。切口40的宽度w可以随着靠近上部而逐渐或阶段式地扩张。
476.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切线方向。在此,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指切口40的长度l11方向。即,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形状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延伸。
477.切口40可以沿以风扇320的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弧形成。即,切口40可以是曲线形状。具体而言,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沿圆周形成。
478.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随着远离前缘33和负压面34相交的部位而变小。切口40的深度h11呈中央高而随着靠近长度方向两端变低。
479.下面,对各个切口40的形状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切口40的截面形状为“v”形状。
480.具体而言,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倾斜面42;第二倾斜面43,面向第一倾斜面42,与第一倾斜面42的下端连接;以及底线41,连接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
481.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的间隔距离随着靠近上部而逐渐变大。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的间隔距离可以逐渐或以阶段式地变大。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可以是三角形。
482.底线41可以沿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切线方向延伸。作为另一例子,也可以沿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延伸。即,底线41可以形成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弧。
483.底线41的长度与切口40的长度l11相同。底线41的方向是指切口40的方向。底线41的方向可以是用于减少在前缘33和负压面34产生的流动分离,减少空气阻力的方向。
484.具体而言,底线41可以具有与垂直于旋转轴ax的水平面呈0度至10度的倾斜度。优选,底线41可以与垂直于旋转轴ax的水平面平行。因此,叶片325旋转时可以通过切口40来减小阻力。
485.底线41的长度l11可以大于前缘33的高度h22。这是因为,若底线41的长度l11过小,则无法减少在负压面34产生的流动分离,若底线41的长度l11过大,则风扇的效率下降。
486.切口40的长度l11(底线41的长度l11)可以大于切口40的深度h11和切口40的宽度w。优选,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5mm至6.5mm,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是1.5mm至2.0mm,切口40的宽度w可以是2.0mm至2.2mm。
487.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深度h11的2.5倍至4.33倍,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宽度w的2.272倍至3.25倍。
488.底线41的一端位于前缘33,底线41的另一端位于负压面34。优选,底线41的一端在前缘33中所处的位置是前缘33的中间高度。
489.底线41的一端在前缘33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落35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底线41的另一端在负压面34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落35之间的间隔。
490.优选,底线41的另一端在负压面34中所处的位置,位于负压面34的宽度的1/5处到1/10处之间。
491.底线41及负压面34形成的角度a11和底线41及前缘33形成的角度a12没有限制。优选,底线41和负压面34形成的角度a11小于底线41和前缘33形成的角度a12。
492.优选,设置有三个切口40。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切口40;第二切口40,位于比第一切口40更远离毂328的位置;以及第三切口40,位于比第二切口40更远离毂328的位置。优选,各个切口40之间的间隔是6mm至10mm。各个切口40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切口40的深度
h11和切口40的宽度w。
493.前缘33可以以中心为基准划分为与毂328相邻的第一区域s1和与护罩32相邻的第二区域s2,三个切口40中的两个位于第一区域s1,而剩余的切口40位于第二区域s2。
494.具体而言,第一切口40和第二切口40可以位于第一区域s1,第三切口40可以位于第二区域s2。更具体地说,第一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19%至23%,第二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40%至44%,第一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65%至69%。
495.复数个切口40中从毂328隔开距离最大的切口40可以具有最长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三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大于第二切口40的长度l11,第二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大于第一切口40的长度l11。
496.通过这种切口40的形状、配置以及数量,能够减少在风扇的叶片325发生的流动分离,其结果,能够降低在风扇产生的噪音。
497.参照图33,由于通过了前缘33的流体中的一部分通过了切口40之后引起湍流,沿臂表面形成流动,并与通过了前缘33的流体混合,因此不会在臂表面发生流动分离,而是沿表面形成流动,由此噪音得到改善。
498.参照图34和图35,在相同环境下,对一般风扇(比较列)和实施例的噪音以及锐度进行实验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噪音和锐度的减少。
499.参照图36至图40,对可形成上升气流的另一实施例的气流转换器7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气流转换器700与图16至图22的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未作出特别说明的构成与图16至图22的实施例相同。
500.在本实施例中,气流转换器700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
501.气流转换器70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70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702。第一气流转换器701和第二气流转换器702左右对称,并且构成相同。
502.气流转换器700包括:引导板710,配置于塔,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马达720,为引导板710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动力传递构件730,将引导马达720的驱动力提供给引导板710;以及板引导件740,配置于塔内部,引导引导板710的移动。
503.引导板710可以隐藏于塔内部,并且可以在引导马达720动作时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板71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引导板71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引导板712。
5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板711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同样地,第二引导板712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505.为此,形成有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的板狭缝119,形成有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的板狭缝129。
506.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板狭缝119称作第一板狭缝119,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板狭缝称作第二板狭缝129。
507.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配置为左右对称。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
129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508.第一引导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向第一板狭缝119露出,第二引导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向第二板狭缝129露出。
509.优选,内侧端711a、712a不从内侧壁115、125凸出。在内侧端711a、712a从内侧壁115、125凸出的情况下可引起追加的康达效应。
510.当将竖直方向设定为0度时,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第一倾斜度形成,第一板狭缝119以第二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也以第一倾斜度形成,第二板狭缝129以第二倾斜度形成。
511.第一倾斜度可以是竖直方向和第二倾斜度之间,第二倾斜度需要大于水平方向。第一倾斜度可以与第二倾斜度相同,或者第二倾斜度可以大于第一倾斜度。
512.以竖直方向为基准,板狭缝119、129可以配置为比前端112、122更倾斜。
513.第一引导板711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平行,第二引导板712配置为与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514.引导板710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状。引导板710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以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515.引导板710可以通过横挡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将流动方向转换为朝上侧方向。
51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引导板711的内侧端711a和第二引导板712的内侧端712a接触或靠近来形成上升气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一个引导板710紧贴于相对侧的塔来形成上升气流。
517.在气流转换器700未动作时,第一引导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封堵第一板狭缝119,第二引导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封堵第二板狭缝129。
518.在气流转换器700动作时,第一引导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第二引导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贯穿第二板狭缝12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519.通过第一引导板711封堵第一板狭缝119,可以阻断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泄漏。通过第二引导板712封堵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阻断第二吐出空间103b的空气泄漏。
5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板711和第二引导板712通过旋转动作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第一引导板711和第二引导板712中的至少一个以滑动方式直线移动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521.当俯视时,第一引导板711和第二引导板712可以呈弧形状。第一引导板711和第二引导板712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并且曲率中心位于吹风间隙105。
522.优选,当引导板710处于隐藏在塔内部的状态时,引导板710的径向内侧的体积大于径向外侧的体积。
523.引导板71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可以在引导板710设置如led的发光部件750,并借助从发光部件750射出的光使整个引导板710发光。发光部件750可以配置于塔内部的吐出空间103,并且可以配置于引导板710的外侧端712b。
524.发光部件750可以沿引导板710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
525.引导马达720包括:向第一引导板711提供旋转力的第一引导马达721;以及向第二引导板712提供旋转力的第二引导马达722。
526.第一引导马达721可以在第一塔的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一引导马达721和下侧第一引导马达721。上侧第一引导马达配置于比第一塔110的上侧端111更低的位置,下侧第一引导马达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高的位置。
527.第二引导马达722也可以在第二塔内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二引导马达722a和下侧第二引导马达722b。上侧第二引导马达配置于比第二塔120的上侧端121更低的位置,下侧第二引导马达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高的位置。
5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马达721和第二引导马达722的旋转轴沿竖直方向配置,并且为了传递驱动力而使用齿条

小齿轮结构。动力传递构件730包括与引导马达720的马达轴结合的驱动齿轮731以及与引导板710结合的齿条732。
529.驱动齿轮731使用小齿轮,并朝水平方向旋转。齿条732与引导板710的内侧面结合。齿条732可以以与引导板710对应的形状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齿条732形成为弧形状。齿条732的齿形配置为朝向塔的内侧壁。
530.齿条732可以配置于吐出空间103,并且与引导板710一起进行回旋运动。
531.板引导件740可以引导引导板710的回旋运动。在引导板710进行回旋运动时,板引导件740可以支撑引导板710。
532.在本实施例中,以引导板710为基准,板引导件740配置于齿条732的相反侧。板引导件740可以支撑来自齿条732的力。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在板引导件740形成与引导板的回旋半径对应的槽,并使引导板沿槽移动。
533.板引导件740可以组装于塔的外侧壁114、124。以引导板710为基准,板引导件740可以配置在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吐出空间103流动的空气的接触。
534.板引导件740包括移动引导件742、固定引导件744以及摩擦减小构件746。移动引导件742可以和与引导板一起移动的结构物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引导件742可以与齿条732或引导板710结合,并且可以与齿条732或引导板710一起旋转。
535.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引导件742配置于引导板710的外侧面710b。当俯视时,移动引导件742呈弧形状,并且以与引导板710相同的曲率形成。
536.移动引导件742的长度小于引导板710的长度。移动引导件742配置在引导板710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移动引导件742的半径大于引导板710的半径且小于固定引导件744的半径。
537.移动引导件742的移动可以通过与固定引导件744形成卡位而被限制。固定引导件744配置于比移动引导件74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可以支撑移动引导件742。
538.在固定引导件744形成有引导槽745,移动引导件742插入所述引导槽745移动。引导槽745可以与移动引导件742的旋转半径和曲率对应地形成。
539.引导槽745形成为弧形状,移动引导件74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引导槽745中。引导槽745形成为朝下侧方向凹陷。移动引导件742插入到引导槽745中,引导槽745可以支撑移动引导件742。
540.在移动引导件742旋转时,可以通过移动引导件742被支撑在引导槽745的前方侧端745a来限制移动引导件742的一侧方向(向吹风间隙凸出的方向)旋转。
541.在移动引导件742旋转时,可以通过移动引导件742被支撑在引导槽745的后方侧端745b来限制移动引导件742的另一侧方向(用于向塔内部收纳的方向)旋转。
542.并且,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降低移动引导件742移动时在移动引导件742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产生的摩擦。
543.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减小构件746使用滚子,所述滚子在移动引导件742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提供滚动摩擦。滚子的轴沿上下方向形成并且与移动引导件742结合。
544.通过摩擦减小构件746,能够降低摩擦和运转噪音。摩擦减小构件746的至少一部分向移动引导件742的径向外侧凸出。
545.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由弹性材质形成,并且在径向上被固定引导件744弹性支撑。
546.即,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替代移动引导件742来弹性支撑固定引导件744,并且在引导板710旋转时降低摩擦和运转噪音。
547.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减小构件746与引导槽745的前方侧端745a和后方侧端745b接触。
548.另一方面,还可以配置有马达架760,所述马达架760支撑引导马达720,用于将引导马达720安装于塔。
549.马达架760配置于引导马达720的下部,并支撑引导马达720。引导马达720组装于马达架760。
550.在本实施例中,马达架760与塔的内侧壁114、125结合。马达架760可以与内侧壁114、124制造成一体。
551.空气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
552.参照图41和图42,在吐出空间103配置有空气引导件160,所述空气引导件160用于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空气引导件16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
553.空气引导件160将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流向转换为水平方向,被转换方向的空气向吐出口117、127流动。
554.在需要区分空气引导件的情况下,将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的空气引导件称作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将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的空气引导件称作第二空气引导件162。
555.第一空气引导件161配置有复数个,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沿上下方向排列。第二空气引导件162配置有复数个,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沿上下方向排列。
556.当正视时,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可以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当侧视时,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方侧端161a靠近第一吐出口117,而前方侧端161b与第一塔110的前端隔开。
557.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以向第一吐出口117引导在下侧流动的空气。
558.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中的至少一个的前方侧端161b可以配置于比后方侧端161a更低的位置,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下侧流动的空气的阻力并向第一吐出口117引导空气。
559.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左侧端161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左侧壁。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右侧端161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
的右侧壁。
560.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前端向后端流动。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和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左右对称。
561.当正视时,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可以与第二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当侧视时,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方侧端162a靠近第二吐出口127,前方侧端162b与第二塔120的前端隔开。
562.为了向第二吐出口127引导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
563.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中的至少一个的前方侧端162b可以配置于比后方侧端162a更低的位置,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下侧流动的空气的阻力,并向第二吐出口127引导空气。
564.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左侧端162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二塔120的左侧壁。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右侧端162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右侧壁。
56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空气引导件162配置有四个,从下侧到上侧可以称作第2

1空气引导件162

1、第2

2空气引导件162

2、第2

3空气引导件162

3、第2

4空气引导件162

4。
566.第2

1空气引导件162

1和第2

2空气引导件162

2配置为其前端162b配置于比后端162a更低的位置,引导空气使其朝后方上侧流动。
567.相反,第2

3空气引导件162

3和第2

4空气引导件162

4配置为其后端162a位于比前端162b更低的位置,引导空气使其朝后方下侧流动。
568.如上所述的空气引导件的配置是为了使吐出空气向吹风间隙105的中间高度收敛,由此能够增大吐出空气的到达距离。
569.第2

1空气引导件162

1和第2

2空气引导件162

2可以分别形成为向上侧凸出的曲面,配置于下侧的第2

1空气引导件162

1可以形成为比第2

2空气引导件162

2更凸出。
570.第2

3空气引导件162

3和第2

4空气引导件162

4中配置于下侧的第2

3空气引导件162

3呈向上侧凸出的形状,而第2

4空气引导件162

4形成为平板状。
571.配置于下侧的第2

2空气引导件162

2形成为比第2

3空气引导件162

3更凸出的曲面。即,随着从下侧到上侧,空气引导件的曲面可以逐渐平坦化。
572.配置于最上侧的第2

4空气引导件162

4形成为其后端162a低于前端162b且平坦的形状。由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构成和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构成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573.参照图43,图4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
574.参照图43,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塔底座130的上侧面131的第三吐出口132。在第三吐出口132还配置有引导过滤空气的第三空气引导件133。
575.第三空气引导件133配置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第三空气引导件133的上侧端133a配置于前方,而下侧端133b配置于后方。即,上侧端133a配置于比下侧端133b更靠前方的位置。
576.第三空气引导件133包括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复数个叶片。
577.第三空气引导件133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并且配置于吹风间隙105
的下侧,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空气。将第三空气引导件133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度定义为空气引导件角度c。
578.下面,参照图44至图47,对吸入栅格350进行详细的说明。
579.吸入栅格350配置于空气流动的流路上。吸入栅格350由在风扇的吸入端帮助吸入空气的喇叭口353、支撑喇叭口353的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以及配置于喇叭口353的开口部并防止异物的流入的栅格线355构成。
580.在吸入栅格350的构成要素中,喇叭口353和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可以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单独形成之后结合。参照图44,根据本发明,假设喇叭口353和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形成为一体并进行说明。
581.根据本发明,喇叭口353和喇叭口支撑构件351是通过注塑工艺而形成为一体的注塑物。喇叭口353和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可以由abs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质形成。abs树脂具有易加工、耐冲击性强、耐热性好的优点。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材质不限于上述材质,可以在普通技术人员容易采纳的范围内由其他材质构成。通过注塑工艺将喇叭口和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制造成一体,使喇叭口353的上下高度最小,进而最小化空间占有率并且容易制造。
582.根据本发明,栅格线355独立于喇叭口353或喇叭口支撑构件351而形成。本发明的喇叭口353或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由abs树脂等塑料材质形成,相反,栅格线355由金属材质形成。由于栅格线355由金属材质形成,从而与通过注塑工艺制造相比,具有能够较薄地制造出栅格线的优点。
583.例如,在栅格线由abs树脂的材质注塑形成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不良,需要确保最小2mm以上的厚度。与此相反,本发明的栅格线355由1.5mm的直径的金属材质形成。即,通过由金属材质形成栅格线355,具有能够较薄地形成栅格线355的优点。因此,具有降低空气流动时的空气阻力的效果,并且还具有降低流动空气与栅格线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584.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上游。由于吸入部155配置于下部而空气向上方流动,因此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下部。在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下部的情况下,存在入侵用于配置过滤器的过滤器设置空间101的隐患。因此,在喇叭口353中与栅格线355重叠的部分形成有线槽3533,栅格线355的线引入到所述线槽3533中,从而具有吸入栅格350的高度能够变为较低的效果。最终,吸入栅格350不会入侵过滤器设置空间101,从而具有能够较有效地使用空间的效果。
585.线槽3533形成于喇叭口353的下端。更详细地说,线槽3533在与栅格线355上下重叠的位置向喇叭口353的上方凹陷而形成。更详细地说,线槽3533在竖线3552和喇叭口353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凹陷而形成。线槽3533朝竖线3552延伸的方向凹陷而形成,以能够引入竖线3552。
586.线槽3533可以凹陷的深度相当于栅格线355的直径。本发明的栅格线355的直径可以是1.5mm,线槽3533可以最少凹陷1.5mm以上。因此,即便在喇叭口353和栅格线355单独制造的情况下,吸入栅格350的上下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并能够确保过滤器设置空间101。
587.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开口部,是用于在装拆过滤器200时防止用户的手指进入到风扇导致受伤的构成要素。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上游,并紧固于喇叭口
支撑构件351。
588.图48是示出栅格线355的俯视图。栅格线355由复数个线构成。所述线中的至少一个由金属材质形成。栅格线355可以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横线3551;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竖线3552。横线3551和竖线3552中的至少一个由金属材质形成。优选,有可能配置为与喇叭口353上下重叠的竖线3552由金属材质形成。
589.横线3551沿左右方向延伸。横线3551与竖线3552至少交叉一次。横线3551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于竖线3552的两端。横线355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于竖线3552的中间。
590.竖线3552沿前后方向延伸。竖线3552与横线3551至少交叉一次。竖线3552的数量可以大于横线3551的数量。竖线355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延伸为长于其他竖线3552而形成桥线3553。
591.参照图47,在配置为与竖线3552重叠的喇叭口353可以形成有线槽3533。栅格线355中的竖线3552插入到线槽3533中。
592.可以从一部分竖线3552进一步延伸而形成桥线3553。桥线3553可以从竖线3552的端部向上方弯折。在所述弯折部中,桥线3553进一步向上方延伸。在桥线3553的上端形成有环,所述环位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紧固部3511,并设置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
593.栅格线355配置于比喇叭口353的下端3534更靠上部的位置。参照图44,栅格线355配置于喇叭口353的下部。在喇叭口的下端3534形成有线槽3533,以供栅格线355插入。线槽3533从喇叭口的下端3534向上部凹陷而形成。栅格线355从喇叭口的下部插入到所述线槽3533中。因此,栅格线355配置于比喇叭口353的下端3534更靠上方的位置。换句话说,优选,栅格线355的下端3555配置于比喇叭口353的下端3534更靠上方的位置。虽然未图示,但是至少栅格线355的下端3555配置在与喇叭口353的下端3534相同的高度上。
594.喇叭口353是在风扇的吸入端帮助吸入空气的构成要素。参照图46,在喇叭口353中央形成有开口部,开口部的下游侧直径小于上游侧直径。
595.参照图45和图46,喇叭口353形成为在其中央形成有开口部的环形状。形成于喇叭口353的中央的开口部配置在空气流路上,空气贯穿所述开口部流动。由于喇叭口353的直径随着从上游到下游而逐渐变小,因此能够使空气容易流入。
596.喇叭口353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连接。喇叭口353以环形状形成,在喇叭口353的外周面连接有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从喇叭口353的外周面朝径向外侧延伸。喇叭口支撑构件351沿塔壳体的内周面延伸。
597.喇叭口353可以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形成为一体。喇叭口353可以是通过注塑工艺而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一起形成为一体的注塑物。
598.喇叭口353包括第一延伸部3531和第二延伸部3532。当以下端3534为基准时,喇叭口353向上方延伸。第一延伸部3531从喇叭口353的下端向内侧上方延伸,第二延伸部3532从喇叭口353的下端向外侧上方延伸。因此,参照图44,喇叭口353的截面可以是上部开口的“u”形状。换句话说,由于空气从下部流入而从上部吐出,从而喇叭口353形成为向空气流入方向凸出的“u”形状。
599.参照图44,喇叭口353的端部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喇叭口353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321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更详细地说,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风扇
320可以是斜流式风扇。在斜流式风扇的情况下,在空气流入端(下端)沿空气流路的外周面形成有护罩321。护罩可以包括:具有均一的直径并且上下延伸的面;以及使直径变大的倾斜面。此时,喇叭口353的下端可以配置在护罩的水平延伸线上,喇叭口353的端部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喇叭口353的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600.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以喇叭口353的下端为基准,第一延伸部3531朝护罩的下端的内侧上方延伸,第二延伸部3532朝护罩的外侧上方延伸。第一延伸部3531和第二延伸部3532可以配置为包围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
601.参照图44,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下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于第一延伸部3531朝风扇320的径向内侧延伸,因此流入的空气流向风扇320。第二延伸部3532朝风扇320的径向外侧延伸。第一延伸部3531、风扇320的护罩以及第二延伸部3532可以形成迷宫式密封(labyrinth seal),由此具有防止空气在风扇320和喇叭口353之间的缝隙分散的效果。
602.参照图44,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和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更靠上部的位置。由于第一延伸部3531的上端和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配置于比风扇320的护罩的下端更靠上部的位置,从而形成在风扇320和喇叭口353之间的缝隙的流路会急剧的弯曲。因此,具有更有效地防止空气在风扇320和喇叭口353之间的缝隙分散的效果。
603.吸入栅格350配置在风扇320和过滤器200之间。喇叭口353的下端配置于比过滤器200的内侧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参照图44,当假设过滤器200的内侧面形成的假想的竖直线时,喇叭口353的下端可以配置于比所述假想的竖直线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经由喇叭口353的下端,并沿第一延伸部3531流入到风扇。
604.喇叭口353可以包括线槽3533,所述线槽3533在喇叭口353的与栅格线355上下重叠的位置凹陷而形成。参照图46,喇叭口353形成有复数个线槽3533,所述线槽3533用于栅格线355插入。
605.线槽3533在竖线3552和喇叭口353上下重叠的位置凹陷而形成。线槽3533凹陷深度相当于竖线3552的直径。竖线355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而与线槽3533结合。
606.线槽3533的截面形状与栅格线355的截面形状一致。例如,在栅格线35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线槽353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形状。
607.通过竖线3552与线槽3533结合,栅格线355的下端不会向喇叭口353的下端的下部凸出。因此,吸入栅格350的总高度没有变化,从而具有能够确保过滤器设置空间101的效果。
608.喇叭口支撑构件351是支撑喇叭口353的构成要素。参照图45,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与喇叭口353的外周面结合,并沿径向外侧延伸。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向塔壳体140延伸。
609.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外侧端可以形成有结合部,以与塔壳体140或底座壳体150结合。参照图45,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外周面的上端可以形成有槽,以装载塔壳体140。参照图46,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外周面的下端可以形成有用于与底座壳体150结合
的紧固孔或槽。
610.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与喇叭口353的上部连接。以经过喇叭口353的中央的假想的水平线为基准,喇叭口支撑构件351配置于上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配置于偏向喇叭口353的上侧的位置。由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和过滤器200的上端之间的缝隙的尺寸远大于喇叭口353和过滤器200的上端之间的缝隙的尺寸,因此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和过滤器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空间形成收集部,防止空气从吸入栅格350和过滤器200之间的缝隙泄漏。
611.喇叭口支撑构件351与喇叭口353的第二延伸部3532的外周面连接。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可以与喇叭口353形成为一体,此时,从第二延伸部353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
612.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和喇叭口353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栅格线355的桥线3553的长度。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和喇叭口353下端之间形成有充分的距离,由此能够确保可紧固栅格线355的充分的空间。
613.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和第二延伸部3532之间的连接部配置于比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44,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在比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在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内侧端形成以环形状向上方凸出的凸起。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形成的凸起具有阻断从风扇吐出但因负压而从风扇的外侧返回的空气的效果。第二延伸部3532的上端不仅能够迷宫式密封,而且还通过阻断返回的空气来提高效率。
614.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包括紧固部3511,所述紧固部3511形成于喇叭口支撑构件351的下部面,栅格线355紧固于所述紧固部3511。参照图47,喇叭口支撑构件351形成有用于与栅格线355的紧固环3554紧固的紧固部3511。紧固部3511可以形成为孔,可以借助螺钉与栅格线355的紧固环3554一起紧固。
615.图4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吸入栅格和现有技术之间的效果差异的曲线。
616.图49的上部的曲线是表示根据吸入栅格的形状而发生变化的风扇的旋转速度对比吐出的风量的图。当风扇的旋转速度低时没有大的差异,然而在风扇的旋转速度增大的情况下,吐出的风量出现了差异。例如,在风扇的旋转速度为2500rpm的情况下,从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吐出的流量为13cmm左右,而从本发明的具有吸入栅格的空气净化风扇吐出的流量为13.97cmm左右。当以相同的rpm为基准时,本发明的风扇具有比现有技术的风扇增加约7.5%左右的风量的效果。
617.图49的下部曲线是表示根据吸入栅格的类型而发生变化的风扇的风量对比产生的噪音的图。在吐出的风量少时没有大的差异,然而在风量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噪音出现了差异。例如,在风量为13cmm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产生的噪音是48db左右,在本发明的具有吸入栅格的空气净化风扇产生的噪音是约45.2db左右。当以相同的风量为基准时,本发明具有与现有技术产生的噪音相比降低约2.8db左右的噪音的效果。
618.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和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点。
619.第一、本发明使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结合,由此能够在盖和主体结合的状态下提高带给用户的美感。并且在分离盖和主体时,能够通过对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而轻松地分离主体和盖。
620.另外,本发明将盖制作成两个,在从主体分离盖时,通过一个盖分离单元将两个盖中的任意一个盖分离,使用户通过因两个盖中的一个盖被分离而出现的间隙来分离另一个盖,由此能够轻松地分离圆筒形状的盖,用户能够仅用一只手来分离盖。
621.另外,本发明为了利用杆分离一个盖,而另一个盖通过间隙来分离,将圆筒形状盖制造成两个,从而盖的制造简单。
622.另外,本发明仅使杆向主体的外表面露出,并且沿主体的外表面滑动,由此即便在杆移动时,杆也不会向主体的外部凸出,并且通过与杆连接的推动件被主体引导使得所述推动件在主体和盖之间推动盖,因此推动件被盖遮挡,从而无法在外部看到。
623.另外,本发明配置有两个上下配置的用于从主体分离盖的推动件,由此能够稳定地从主体分离盖。
624.另外,在本发明中,使推动件动作的杆仅位于壳体的背面,并且推动件位于主体的内部而被盖遮挡,因此给用户带来优秀的美感。
625.另外,根据本发明,加热器配置为其下端向后方的空气吐出口侧倾斜,由此使吐出空气的流量最大,使均一流量的空气流向空气吐出口。
626.另外,根据本发明,配置于加热器的各个翘片起到将上升的空气流动沿水平方向引导的作用,由此有效地使用空间,进而使产品小型化。
627.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加热器的下端配置有流路阻断构件,由此防止不经由加热器而直接吐出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效率。
628.另外,根据本发明,吸入室内空气并能够通过配置于内部的过滤器来进行过滤,之后利用康达效应向用户吐出过滤空气。
629.另外,根据本发明,分别对从第一塔吐出的空气和从第二塔吐出的空气引起康达效应,之后在吹风间隙合流并吐出,由此能够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和到达距离。
630.另外,本发明的吸入栅格包括金属材质的线,因此厚度变薄,由此使空气阻力最小,使噪音的发生最小。
631.另外,本发明的吸入栅格,由于支撑构件配置于喇叭口的上端,从而确保了用于设置栅格线的空间,由此通过使吸入栅格的上下宽度最小来有效地使用空间。
632.另外,本发明的吸入栅格,在喇叭口形成有用于设置栅格线的槽,由此防止噪音的发生,并且有效地使用空间。
633.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主张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这样的变形实施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单独地加以理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