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0: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艺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2.传统腰梁钢筋、模板结构工艺需要单独进行顶筋施工和模板竖向支撑施工,两种工序由于相互的工艺条件限制需要穿插进行,这种施工方法会造成的较长时间的停工闲置,极大的影响了施工效率。而现有钢筋模板同步施工工艺,由于钢筋在基础结构上的结合强度不足,会导致浇筑过程中模板脱落、钢筋移位,以及成梁后梁体与基础结构结合不牢固、梁体强度不达标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腰梁钢筋、模板结构顶筋和模板竖向支撑施工穿插进行造成的施工效率低下问题,及现有钢筋模板同步施工工艺,由于钢筋在基础结构上的结合强度不足所导致梁体结构强度与结合强度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其通过在灌注桩上直接引入用于钢筋搭载和模板支撑的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植筋,不但达到了传统钢筋、模板承重的效果,而且消除了施工工序穿插对施工效率对影响,同时解决了模板下作业支撑点受力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腰梁钢筋、模板的成型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材料投入和人工消耗,同时保证了施工效率和结构质量。
4.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灌注桩上的拖钢筋笼植筋和托模植筋、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上结构钢筋笼、可拆卸式搭建在拖钢筋笼植筋和托模植筋上的模板,其中,所述拖钢筋笼植筋主体部分自上而下沿灌注桩渐离式倾斜,拖钢筋笼植筋主体部分上端向内弯折形成水平向的裸平筋,拖钢筋笼植筋主体部分下端向内弯折形成斜向的斜拉筋,拖钢筋笼植筋主体部分于所述裸平筋下方焊接有与裸平筋平行的模内平筋;所述托模植筋斜向固定在所述拖钢筋笼植筋下方,并与所述斜拉筋平行布设;所述结构钢筋笼垂直于所述拖钢筋笼植筋布设,并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内侧;结构钢筋笼等间隔均匀焊接并捆扎在拖钢筋笼植筋主体部分、斜拉筋以及模内平筋上;所述模板支设在托模植筋上方,模板底部托在托模植筋上,模板上方部分依附于拖钢筋笼植筋的主体部分和模内平筋外侧;所述拖钢筋笼植筋的裸平筋和模内平筋端部设有反爪端锚,拖钢筋笼植筋的斜拉筋端部设有尖头端锚,所述托模植筋端部设有尖头端锚,托模植筋的另一端设有箍紧铁丝,所述箍紧铁丝箍套在所述模板外侧,并向上延伸连接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的裸平筋上。
5.为实现拖钢筋笼植筋在灌注桩上的牢固固定,以保证其搭载钢筋笼所需的拉拔强度,并配合其类梯形构型满足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承重需求,所述反爪端锚焊接在所述裸平筋和模内平筋的端部,反爪端锚包括螺旋锚头,螺旋锚头的内、外部均布设有反向倾斜的反爪齿。
6.进一步的,所述灌注桩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裸平筋和模内平筋端部反爪端锚的平
开大孔和用于容纳所述斜拉筋和托模植筋端部尖头端锚的斜开小孔。进一步的,所述平开大孔内填充有c30混凝土封堵料。裸平筋和模内平筋除搭载钢筋笼外,还需要承担浇筑过程和成梁后的拉拔力,保证梁体强度,因此采用反向内外防脱倒齿结构,外部倒齿用于钩挂灌注桩水平打空内壁,内部倒齿用于钩挂混凝土填充料,螺旋锚头用于增大整个端锚与填充料的一体性;斜拉筋和托模植筋依靠端部尖头端锚,利用大锤斜向楔入,由于其主要承担托举力而不承担拉拔力,且后期托膜植筋需要快速拔除,故采用斜向箭头的结构,在保证托举和搭载强度的同时,便于在浇筑完成后,配合模板快速整体移除。
7.进一步的,所述模板为竹胶板模板,模板底部与托模植筋之间布设有横向木龙骨,所述横向木龙骨垂直捆扎在所述托模植筋上。木龙骨与托模植筋垂直排布构成下部承托网格,竹胶板模板便于拆装。
8.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的施工工法,其特征是:所述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所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放点打孔:将目标灌注桩上抄平放点,根据放好的点位进行水平和斜向打孔,水平大孔打好后,将孔内灰尘用吹风机吹净;
10.s2植筋封孔:先将拖钢筋笼植筋下端的尖头锚端对准对应斜孔口并用大锤楔入孔内,至拖钢筋笼植筋上端的反爪端锚对准水平大孔孔口,用大锤将反爪端锚楔入孔内,至各反爪锚端楔进至水平打孔孔底盲端,向水平大孔内充入c30 混凝土将孔封堵;
11.s3钢筋连接:将结构钢筋逐条单面焊接在拖钢筋笼植筋内侧形成钢筋笼,用镀锌铁丝对焊点进行捆扎保护;
12.s4模板支设与混凝土浇筑:自托模植筋拉出若干道箍紧铁丝,在托模植筋上铺设横向龙骨并捆扎,在横向龙骨上支设竹胶板模板,并将箍紧铁丝斜拉至拖钢筋笼植筋上端固定,将混凝土缓慢注入模板内;
13.s5模板拆除:解开横向木龙骨捆扎,抽出托模植筋并拆除横向木龙骨,用钳子自上端拖钢筋笼植筋侧剪断箍紧铁丝,拆除整个模板。
14.本发明一种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克服了传统腰梁钢筋、模板结构顶筋和模板竖向支撑施工穿插进行造成的施工效率低下问题,及现有钢筋模板同步施工工艺,由于钢筋在基础结构上的结合强度不足所导致梁体结构强度与结合强度不足的缺陷,其通过在灌注桩上直接引入用于钢筋搭载和模板支撑的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植筋,不但达到了传统钢筋、模板承重的效果,而且消除了施工工序穿插对施工效率对影响,另外其解决了模板下作业支撑点受力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腰梁钢筋、模板的成型稳定性,在减少了材料投入和人工消耗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施工效率和结构质量。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部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是图1中b部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图1中c部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施工工法的具体流程框图。
21.图中:
[0022]0‑
灌注桩;
[0023]1‑
拖钢筋笼植筋;11

裸平筋、12

斜拉筋、13

模内平筋、14

反爪端锚、15

c30 混凝土封堵料;141

螺旋锚头、142

反爪齿;
[0024]2‑
托模植筋;21

箍紧铁丝;
[0025]3‑
结构钢筋笼;
[0026]4‑
模板;
[0027]5‑
横向木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0]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
[0031]
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灌注桩0上的拖钢筋笼植筋1和托模植筋2、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1上结构钢筋笼3、可拆卸式搭建在拖钢筋笼植筋1和托模植筋2上的模板4,其中,所述拖钢筋笼植筋1主体部分自上而下沿灌注桩0渐离式倾斜,拖钢筋笼植筋1主体部分上端向内弯折形成水平向的裸平筋11,拖钢筋笼植筋1主体部分下端向内弯折形成斜向的斜拉筋12,拖钢筋笼植筋1主体部分于所述裸平筋11下方焊接有与裸平筋11平行的模内平筋13;所述托模植筋2斜向固定在所述拖钢筋笼植筋1下方,并与所述斜拉筋12平行布设;所述结构钢筋笼3垂直于所述拖钢筋笼植筋1布设,并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1内侧;结构钢筋笼3等间隔均匀焊接并捆扎在拖钢筋笼植筋1主体部分、斜拉筋12以及模内平筋13上;所述模板4支设在托模植筋2上方,模板4底部托在托模植筋2上,模板4上方部分依附于拖钢筋笼植筋1的主体部分和模内平筋13外侧;所述拖钢筋笼植筋1的裸平筋11和模内平筋13端部设有反爪端锚14,拖钢筋笼植筋1的斜拉筋12端部设有尖头端锚,所述托模植筋2端部设有尖头端锚,托模植筋2的另一端设有箍紧铁丝21,所述箍紧铁丝21箍套在所述模板4外侧,并向上延伸连接固定在拖钢筋笼植筋1的裸平筋11上。所述模板4为竹胶板模板,模板4底部与托模植筋2之间布设有横向木龙骨5,所述横向木龙骨5垂直捆扎在所述托模植筋 2上。木龙骨与托模植筋2垂直排布构成下部承托网格,竹胶板模板便于拆装。
[0032]
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为实现拖钢筋笼植筋在灌注桩上的牢固固定,以保证其搭
载钢筋笼所需的拉拔强度,并配合其类梯形构型满足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承重需求,所述反爪端锚14焊接在所述裸平筋11和模内平筋13的端部,反爪端锚14包括螺旋锚头141,螺旋锚头141的内、外部均布设有反向倾斜的反爪齿142。所述灌注桩0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裸平筋11和模内平筋13端部反爪端锚14的平开大孔和用于容纳所述斜拉筋12和托模植筋2端部尖头端锚的斜开小孔。进一步的,所述平开大孔内填充有c30混凝土封堵料15。裸平筋和模内平筋除搭载钢筋笼外,还需要承担浇筑过程和成梁后的拉拔力,保证梁体强度,因此采用反向内外防脱倒齿结构,外部倒齿用于钩挂灌注桩水平打空内壁,内部倒齿用于钩挂混凝土填充料,螺旋锚头用于增大整个端锚与填充料的一体性;斜拉筋和托模植筋依靠端部尖头端锚,利用大锤斜向楔入,由于其主要承担托举力而不承担拉拔力,且后期托膜植筋需要快速拔除,故采用斜向箭头的结构,在保证托举和搭载强度的同时,便于在浇筑完成后,配合模板快速整体移除。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例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0033]
实施方式1:如图5所示,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s1放点打孔:将目标灌注桩上抄平放点,根据放好的点位进行水平和斜向打孔,水平大孔打好后,将孔内灰尘用吹风机吹净;
[0035]
s2植筋封孔:先将拖钢筋笼植筋下端的尖头锚端对准对应斜孔口并用大锤楔入孔内,至拖钢筋笼植筋上端的反爪端锚对准水平大孔孔口,用大锤将反爪端锚楔入孔内,至各反爪锚端楔进至水平打孔孔底盲端,向水平大孔内充入c30 混凝土将孔封堵;
[0036]
s3钢筋连接:将结构钢筋逐条单面焊接在拖钢筋笼植筋内侧形成钢筋笼,用镀锌铁丝对焊点进行捆扎保护;
[0037]
s4模板支设与混凝土浇筑:自托模植筋拉出若干道箍紧铁丝,在托模植筋上铺设横向龙骨并捆扎,在横向龙骨上支设竹胶板模板,并将箍紧铁丝斜拉至拖钢筋笼植筋上端固定,将混凝土缓慢注入模板内;
[0038]
s5模板拆除:解开横向木龙骨捆扎,抽出托模植筋并拆除横向木龙骨,用钳子自上端拖钢筋笼植筋侧剪断箍紧铁丝,拆除整个模板。
[0039]
应用实例1:青岛天泰美家专属服务公寓工程,本工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137号。建筑物为1栋18层的住宅楼,2层地下室,1~2层为商业网点,标准层高为2.9米。工程开工日期2011年11月1日,竣工日期2012年12月 20日,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0545.83平米,保温面积为9174.87平米。采用本工法技术,既保证了施工效率、平整度又解决了外墙保温粘结度、外墙保温防水性能,保证了外墙保温脱落、漏水的历史难题。对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交底,严格按照本工法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保温固定、校验、浇筑。经过现场试验发现未出现漏水、粘结不牢、不平整等现象,外墙保温粘结牢固、防水性能极好无一渗漏现象、稳定性好,均达到设计要求。经检测,保温性能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总计节约造价66.51万元,节约工期 65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建设单位称赞及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0040]
应用实例2:中启广场
·
云店工程,总建筑面积28029.53平米,保温面积为24105平米。地下1层,地下建筑面积6607.94平米,地上3层。开工时间为 2013年11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14年11月15日。采用本工法技术,既保证了施工效率、平整度又解决了外墙保温粘结度、外墙保温防水性能,保证了外墙保温脱落、漏水的历史难题。对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
员在施工前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交底,严格按照本工法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保温固定、校验、浇筑。经过现场试验发现未出现漏水、粘结不牢、不平整等现象,外墙保温粘结牢固、防水性能极好无一渗漏现象、稳定性好,均达到设计要求。经检测,保温性能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总计节约造价174.7万元,节约工期57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建设单位称赞及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0041]
本腰梁悬浮钢筋、模板速成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克服了传统腰梁钢筋、模板结构顶筋和模板竖向支撑施工穿插进行造成的施工效率低下问题,及现有钢筋模板同步施工工艺,由于钢筋在基础结构上的结合强度不足所导致梁体结构强度与结合强度不足的缺陷,其通过在灌注桩上直接引入用于钢筋搭载和模板支撑的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植筋,不但达到了传统钢筋、模板承重的效果,而且消除了施工工序穿插对施工效率对影响,另外其解决了模板下作业支撑点受力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腰梁钢筋、模板的成型稳定性,在减少了材料投入和人工消耗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施工效率和结构质量。
[0042]
以上描述显示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细节,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应将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看作示范性的,且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