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钢筋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2.钢材加工通常是在外部拉力作用下,迫使钢材胚料通过模孔,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成品钢材。目前市场上的拉拔装置需要人工上料,人工引链上料耗费的原材料较多,增加了成本,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下料,由于钢材重量大不易控制,容易造成人身的伤害,人工成本高,而且需要停机进行操作,再次进行拉拔时,由于旋转卷筒的停止转动和重新启动,造成线速度的变化,会导致其首端的外径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稳固有效,解除夹持方便,结构简单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应用于圆钢拉拔时,浪费的原材料少、拉拔效率高、拉拔效果好。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卡爪,设于主体内,用于夹持物体;动力组件,包括与卡爪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辅助装置,包括设于第二部分的导向轨道,和与导向轨道相连的活动件;所述夹持机构至少具有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于第一行程,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活动,卡爪夹持物体,活动件与卡爪相抵;于第二行程,第一部分相对静止,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移动,导向轨道驱动活动件转动形成供卡爪放松物体的活动间隙。
5.本发明在第一行程夹持物体,夹持稳固,物体不会轻易滑脱,在松开物体时,由于卡爪和物体之间相互嵌入,无法轻易分离,通过第二行程中第二部分的移动,使得活动件和卡爪之间产生间隙,给卡爪和物体的分离提供了活动间隙,从而物体能轻松脱离卡爪;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物体可以自动脱离夹持机构,无需人工对物体进行下料操作,避免物体对工人造成的伤害,安全性能更高;夹持机构接触的物体体积小,不会造成物料的较大损失,加工成本降低。
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靠近卡爪的侧壁端部形成切削面,该切削面与卡爪形成避让空间。切削面的设计避免活动件转动后对卡爪产生干涉,同时保证夹持状态时活动件对卡爪的辅助压紧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通过转轴与主体转动相连,于活动件第一端部沿导向轨道移动时,活动件第二端部以转轴为支点旋转,使得活动件第一端部远离卡爪,形成活动件和卡爪之间的活动间隙。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道呈弧形,其外弧面靠近卡爪。导向轨道限制了活动件的活动范围,当活动件的第一端移动至导向轨道的一端时,活动件与卡爪紧密贴合,当活动件的
第一端沿着导向轨道移动至其另一端时,活动件远离卡爪,提供卡爪分开物体的活动间隙,由于活动件抵在导向轨道的端部,弧形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加活动的顺滑性,还可以将活动件保持在该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和主体弹性相连。弹性连接的第二部分在松开物体后可以自动复位,无需人工复位。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与主体平行的安装板,垂直于安装板的导向滑道,及可与主体上的台阶结构相抵的导向块,所述导向轨道设于该导向块。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穿过导向滑道后与卡爪相连的活塞,和用于推动活塞平移的油缸,该油缸与安装板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形成基座,连杆自基座穿出后与主体相连,基座内套设于连杆的复位件一端与主体相抵。基座保证复位件不会随意偏移,连杆保证安装板的直线平移。
13.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包括卡爪一和卡爪二,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卡爪一所在侧的第一辅助装置,和设于卡爪二所在侧的第二辅助装置,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对称布设。对称设置的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使得卡爪两侧受力均衡,对物体的夹持更加稳定。
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形成与卡爪配合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和卡爪外壁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夹持物体的力量大,夹持稳固,需要脱开物体时,先提供卡爪和物体分离的活动间隙,使得无需施加外力或施加较小的外力下,物体能轻松脱离卡爪;2)整个过程自动化进行,无需进行上料和下料的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安全性能提高;3)夹持物体的体积小,报废物料少,损耗的原材料减少,节约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17.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18.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三。
19.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四。
20.图5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图。
23.图8为本发明初始状态剖视图。
24.图9为本发明夹紧物体后状态剖视图。
25.图10为本发明松开物体后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

7所示,一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内的卡爪2,与卡爪2相连的动力组件,及设置在主体1内、与卡爪2配合的辅助装置。
28.卡爪2包括可活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卡爪一21和卡爪二22,为了牢固地夹持物体,卡爪一21靠近卡爪二22一侧侧壁上形成锯齿状结构,卡爪二22靠近卡爪一21一侧侧壁上也形状锯齿状结构。卡爪一21远离卡爪二22一侧侧壁带有斜面,主体1内形成倾斜面13,该倾斜面13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与斜面相同,卡爪二22具有相同结构,不再赘述,从而卡爪一21和卡爪二22沿主体1向上(以图5所示方向为参照)平移时,两个倾斜面13形成的开口越来越小,对卡爪2的挤压作用力越来越大。
29.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卡爪一21所在侧的第一辅助装置401,和设置在卡爪二22所在侧的第二辅助装置402,第一辅助装置401和第二辅助装置40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设。
30.以辅助装置为例说明第一辅助装置401和第二辅助装置402的结构,其包括导向轨道41和活动件42;导向轨道41呈弧形,其外弧面靠近卡爪2,以图5所示方向为参照,导向轨道41自下而上、自外向内弧形延伸,且为凹弧结构;活动件42包括第一端部425和第二端部426,第二端部426通过转轴11与主体1转动相连,第一端部425垂直延伸有凸柱,凸柱垂直伸入导向轨道41内,实现活动件42和导向轨道41的连接。
31.为了避免产生干涉,活动件42第二端部426靠近卡爪2的侧壁形成切削面6,该切削面6与卡爪2之间形成避让空间63。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在活动件42第二端部426绕着转轴11的半周左右形成弧形面427,主体1内形成与弧形面427贴合的弧面。当然,活动件42的数量与辅助装置的数量相同,包括第一活动件421和第二活动件422。
32.动力组件包括与卡爪2相连的第一部分31,和与主体1弹性相连的第二部分32;具体的,第二部分32包括安装板321,与安装板321相垂直的导向滑道322,及导向块323,安装板321为与主体1一侧面相平行的板状体,上述的导向轨道41就设置在导向块323上;为了限制第二部分32的平移形成,在主体1上形成台阶结构12,导向块323可活动至与台阶结构12相抵。
33.第一部分31包括穿过导向滑道322后与卡爪2相连的活塞311,和用于推动活塞311平移的油缸312,油缸31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321远离主体1的外侧。
34.第二部分32通过复位件73与主体1弹性相连,具体的,安装板321远离主体1的外侧形成基座71,一连杆72穿过基座71和安装板321后与主体1连接,套设在连杆72外的复位件73大部分位于基座71内,其一端与基座71内壁相抵,另一端与主体1外侧壁相抵。
35.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固性,在安装板321的油缸312两侧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基座711和第二基座712;第一连杆721穿过第一基座711和安装板321后与主体1相连,第一复位件731套设在第一连杆721外,一端与第一基座711内壁相抵,另一端与主体1外侧壁相抵;第二连杆722穿过第二基座712和安装板321后与主体1相连,第二复位件732套设在第二连杆722外,一端与第二基座712内壁相抵,另一端与主体1外侧壁相抵。
36.本发明的夹持机构可以应用在圆钢的拉拔牵引上,如图8所示,初始状态时,卡爪一21和卡爪二22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以供物体端部,于本实施例中物体为圆钢,穿过拉拔模具后插入;此时第一活动件421的第一端部425落在第一轨道411的上端,第一活动件421靠近卡爪一21的侧壁与卡爪一21上的斜面相贴合,第二活动件422的第一端部落在第二
轨道412的上端,第二活动件422靠近卡爪二22的侧壁与卡爪二22上的斜面相贴合;第一复位件731和第二复位件732都处于伸展状态。
37.如图9所示,油缸312推动活塞311向上平移第一行程,也就是说动力组件的第一部分31相对第二部分32平移活动,带动卡爪2上移,在主体1内倾斜面13的配合下,卡爪一21和卡爪二22相互靠近夹持圆钢3,此时第二部分32保持相对静止,活动件42和卡爪2保持相贴合状态;当完成圆钢的拉拔后,需要将圆钢端部脱离夹持机构,此时由于圆钢端部被卡爪2挤压变形,导致圆钢外壁部分嵌入卡爪2的锯齿状结构内,从而卡爪2和圆钢之间紧密咬合,且活动件42抵着卡爪2使其无法活动,圆钢无法沿轴向移动;而且由于圆钢对卡爪2的反向拉拔力存在,活塞311无法向下平移,即第一部分31无法复位;如图10所示,在圆钢的拉拔力作用下,第一部分31相对静止不动,第二部分32相对第一部分31平移,即第二部分32向上平移第二行程,也就是说第二部分32上的导向轨道41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复位件731和第二复位件732都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凸柱423沿着第一轨道411移动,驱动第一活动件421的第二端部426绕着第一转轴111顺时针旋转,第一活动件421的第一端部425朝远离卡爪一21方向转动,配合第一切削面61形成第一活动件421和卡爪一21之间的第一活动间隙51;第二凸柱424沿着第二轨道412移动,驱动第二活动件422的第二端部绕着第二转轴112逆时针旋转,第二活动件422的第一端部朝远离卡爪二22方向转动,配合第二切削面62形成第二活动件422和卡爪二22之间的第二活动间隙52;由于第一活动间隙51和第二活动间隙52组成的活动间隙5的存在,给卡爪一21和卡爪二22相互分离提供了活动空间,从而圆钢可以脱离卡爪2;圆钢脱离卡爪2后,第一复位件731和第二复位件732伸展复位,带动第二部分32向下移动复位,由于主体1内第一台阶结构121和第二台阶结构122的存在,动力组件的导向块323与台阶结构12相抵,限制了第二部分32向下平移的行程。
3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