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与流程

2021-12-07 21: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


背景技术:

2.lcm(lcd module)是lcd显示模组的简称,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3.lcm有麦拉包边和铁框包边两种结构。其中铁框包边类的lcm,上铁框和lcm的玻璃有间隙。贴合光学胶涂布至lcm上时需要先把lcm和上铁框的缝隙填充,以避免光学胶通过缝隙流至lcm的背光模组。因此需要把上铁框拆除,把rtv胶涂布在lcm外侧,然后再扣上上铁框,上述过程一般称为拆装上铁框并内封。
4.由于lcm的边框较窄,拆上铁框时很容易由于拆上铁框的方法不当造成上铁框变形,现有技术中,通常从上铁框第二短窄边开始拆装上铁框,极易产生上铁框变形;而且在涂布胶时,由于点胶起始位置的点胶量会多一点,不易掌控,而胶收缩会引起lcm形变,或者胶量过多时贴合受压容易导致背光内的膜材受压变形,导致lcm漏光。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拆装上铁框导致上铁框变形及点胶导致lcm漏光的问题。
6.本技术提供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所述lcm包括第一长宽边、第一短宽边、第一长窄边和第一短窄边,所述上铁框包括第二长宽边、第二短宽边、第二长窄边和第二短窄边,所述第二长宽边、第二短宽边、第二长窄边和第二短窄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长宽边、第一短宽边、第一长窄边和第一短窄边一一对应;
7.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从所述第二长宽边开始拆解,将包裹所述lcm的所述上铁框拆除;
9.从所述第一长宽边或所述第一短宽边开始,沿所述lcm的外边缘涂胶;
10.将所述上铁框包裹所述lcm,按压扣合,得到成品。
11.通过上述工艺方法,从上铁框的第二长宽边开始拆上铁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从上铁框第二短窄边开始拆上铁框,降低了在拆解上铁框时上铁框变形的风险。具体来说,当拆解上铁框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对上铁框的挤压力,若窄边受到挤压力,挤压力超过窄边能够承受的力时就会变形,但由于宽边相比窄边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宽边在承受窄边变形时所受到的挤压力并不会导致宽边变形,在拆解上铁框时所能使用的挤压力范围变大,使其更不易产生变形,也就降低了在拆解上铁框时上铁框变形的风险。
12.同时,在涂胶时,从lcm的第一长宽边或第一短宽边开始,从而降低胶水收缩引起lcm形变而导致lcm漏光的风险,也避免了胶量过多时背光内膜材变形的问题。具体来说,宽边的外边缘比窄边的外边缘距离lcm的va区更远,在宽边的外侧胶量稍多对lcm的影响风险没有在窄边的外侧胶量稍多对lcm的影响风险大,即使胶收缩造成lcm的形变,宽边的外侧
相对窄边外侧对lcm的影响有限,对背光内的膜材影响也较小,从而降低了胶收缩引起lcm形变而导致lcm漏光的风险,也避免了胶量过多时背光内膜材变形的问题。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上铁框的第二长宽边开始拆解,将包裹lcm的所述上铁框拆除包括:
14.利用工具打开所述第二长宽边近所述第二短窄边一端的卡扣;
15.利用工具打开所述第二短窄边的卡扣;
16.利用工具打开与所述第二短窄边相邻的所述第二长窄边的卡扣;
17.利用工具打开所述第二长宽边的卡扣。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具为撬棍,所述卡扣的打开方式为撬开。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lcm的第一长宽边或第一短宽边开始,沿所述lcm的外边缘涂胶包括:
20.设定点胶工艺参数;
21.以所述第一长宽边和所述第一短宽边的交点为起始点,开始点胶;
22.点胶针沿所述lcm的外边缘顺时针或逆时针点胶一周,获得内封胶层。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胶工艺参数至少包括:气压0.5mpa,和/或,胶速50

90mm/min,和/或,所述点胶针的针孔直径为4.7mm。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速包括:
25.所述点胶针位于所述第一长宽边和/或所述第一短宽边时,胶速50

60mm/min;
26.所述点胶针位于第一长窄边和/或第一短窄边时,胶速85

90mm/min。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封胶层的点胶宽度包括:所述第一长宽边和/或所述第一短宽边的所述点胶宽度≤1.6mm;所述第一长窄边和/或所述第一短窄边的所述点胶宽度≤1mm。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上铁框包裹所述lcm,按压扣合,得到成品包括:
29.将所述第二短窄边利用卡扣轻扣所述第一短窄边;
30.按压所述第二长宽边和所述第二长窄边,使所述第二长宽边和所述第二长窄边分别扣合所述第一长宽边和所述第一长窄边;
31.按压所述第二短窄边和第二短宽边,使所述第二短窄边和所述第二短宽边分别扣合所述第一短窄边和所述第一短宽边。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为rtv胶。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4.所述成品外观检验;
35.所述成品点亮后品质检验。
附图说明
3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3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的流程图;
39.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上铁框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lcm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10、上铁框;111、第二长宽边;112、第二短宽边;113、第二长窄边;114、第二短窄边;120、lcm;121、第一长宽边;122、第一短宽边;123、第一长窄边;124、第一短窄边。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拆装上铁框导致上铁框变形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出发,人们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采用无需拆装的上铁框,使上铁框固定在lcm外时直接使用uv胶(紫外光固化胶)或者rtv胶(室温硫化型硅橡胶)进行边封。但这种解决方案,对上铁框的要求很高,应用范围较窄。这样的解决方法并没有直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不适用于全面推广,显然不能够作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45.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发明人提出了一种lcm拆装上铁框并内封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4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lcm120包括fog(fpc on glass,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玻璃电路板的拼装)、胶框、膜材和下铁框,下铁框固定连接在lcm远fog的一侧,边缘向上翻折用于扣合连接上铁框。上铁框110的边缘翻折,并与下铁框扣合。一般地,lcm120的vv区(不可视区)包含两个相邻的宽边和两个相邻的窄边,且根据长度可以具体分为第一长宽边121、第一短宽边122、第一长窄边123和第一短窄边124。第一长宽边121与第一长窄边123的长度相等,第一长宽边121的宽度大于第一长窄边123的宽度;第一短宽边122与第一短窄边124的长度相等,第一短宽边122的宽度大于第一短窄边124的宽度。上铁框110包覆lcm120的vv区,但不进入lcm120的va区(view area,可视区),因此,上铁框110同样包含两个相邻的宽边和两个相邻的窄边,具体地,上铁框110包含第二长宽边111、第二短宽边112、第二长窄边113和第二短窄边114,其中第二长宽边111、第二短宽边112为两个相邻的宽边,第二长窄边113和第二短窄边114为两个相邻的窄边。上铁框110套设在与lcm120的下铁框的外部,上铁框110的第二长宽边111、第二短宽边112、第二长窄边113和第二短窄边114分别与lcm120的第一长宽边121、第一短宽边122、第一长窄边123和第一短窄边124一一对应。
4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lcm120拆装上铁框110和内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0:从上铁框110的第二长宽边111开始拆解,将包裹lcm120的上铁框110拆除。
49.在一实施例中,s10:从上铁框110的第二长宽边111开始拆解,将包裹lcm120的上铁框110拆除包括:
50.s11:利用工具打开第二长宽边111近第二短窄边114一端的卡扣。
51.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工具为撬棍,卡扣的打开方式为撬开。
52.需要说明的是,撬棍的一端设置为较薄的扁铲结构,撬棍的材料为不锈钢。同样地,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使卡扣打开的方式和工具将卡扣打开。
53.请继续参阅图2,在s11中,将lcm120和上铁框110立起来,使第二长宽边111位于上方,与第二长宽边111相邻的第二短宽边112和第二短窄边114均与工作台垂直。再将撬棍的扁铲结构的一端塞入第二长宽边111近第二短窄边114的一端,使第二长宽边111与lcm120之间产生缝隙,第二长宽边111近第二短窄边114一端的卡扣被撬开,并将该撬棍保持在塞入第二长宽边111与lcm120之间的状态。
54.s12:利用工具打开第二短窄边114的卡扣。
55.在s12中,将另一个撬棍塞入第二短窄边114近第二长宽边111的一端,由上至下,垂直拆解,使第二短窄边114的卡扣全部打开。
56.s13:利用工具打开与第二短窄边114相邻的第二长窄边113的卡扣。
57.请继续参阅图2,在s13中,将lcm120和上铁框110翻转,使第二长窄边113位于上方,与第二长窄边113相邻的第二短窄边114和第二短宽边112均与工作台垂直。将撬棍插入第二长窄边113与第二短窄边114相邻的一端,由近第二短窄边114的一端向近第二短宽边112的一端,水平拆解,使第二长窄边113的卡扣全部打开。
58.s14:利用工具打开第二长宽边111的卡扣。
59.在s14中,将lcm120和上铁框110翻转,使第二短窄边114位于上方,与第二短窄边114相邻的第二长窄边113和第二长宽边111均与工作台垂直。利用s11中塞入第二长宽边111与lcm120之间的撬棍,由上至下,垂直拆解,使第二长宽边111的卡扣全部打开。
60.此时,第二短窄边114、第二长窄边113和第二长宽边111的卡扣已全部打开,在没有了其他三边的卡扣作用后,第二短宽边112的卡扣自然打开,完成上铁框110的拆解。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拆解上铁框110时,撬棍从边框的一端塞入上铁框110和lcm120之间,再沿着边框方向水平或垂直拆解,并不是向外撬起。
62.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始步骤s10之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静电防护。具体来说,在操作之前,可以先打开离子风机,佩戴手套以及静电环。其中离子风机和静电环均具有除静电的作用。
63.s20:从lcm120的第一长宽边121或第一短宽边122开始,沿lcm120的外边缘涂胶。
64.在一实施例中,胶为rtv胶。
65.需要说明的是,rtv胶是补强胶的一种,是一种室温硫化型硅橡胶,rtv是室温下能硫化的硅橡胶。rtv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具有良好电绝缘和抗电弧性能,耐老化、防潮。
66.需要说明的是,内封是指通过沿lcm120的外边缘涂胶以填充lcm和上铁框缝隙,从而避免贴合工艺中涂布水胶时水胶渗入lcm。在本实施例中,内封指步骤s20。
67.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s20:从lcm120的第一长宽边121或第一短宽边122开始,沿lcm120的外边缘涂胶包括:
68.s21:设定点胶工艺参数。
69.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点胶工艺参数至少包括:气压0.5mpa,和/或,胶速50

90mm/min,和/或,点胶针的针孔直径为4.7mm。
70.需要说明的是,胶速是指在点胶过程中,点胶针移动的速度,也就是胶移动的速
度。
71.以上设定的工艺参数,共同实现调节出胶量的目的。单位距离出胶量可以通过调整点胶针的针孔直径和胶速来调节。具体来说,胶宽与点胶针的针孔直径正相关,与胶速负相关。同时,单位时间出胶量又对应点胶所需时间,对生产周期有很大影响。而单位时间出胶量与设定气压正相关,与点胶针针孔直径正相关。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在能够管控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生产速度,即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时间出胶量。
72.同样地,当点胶设备确定后,设定气压参数可调节空间不大,通常通过更换不同针孔直径的点胶针,或者更改胶速设定值来调节单位距离出胶量。当所需的单位时间出胶量确定时,点胶针针孔直径和胶速正相关,即点胶针针孔的直径越大,胶速越快。同时,针对不同型号的lcm120边宽不一致,和/或,rtv胶的状态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点胶针的针孔直径和/或胶速对应调整。
73.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胶速包括:
74.点胶针位于第一长宽边121和/或第一短宽边122时,胶速50

60mm/min;
75.点胶针位于第一长窄边123和/或第一短窄边124时,胶速85

90mm/min。
76.需要说明的是,在气压、点胶针的针孔直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点胶针位于宽边或窄边的胶速,以改变点胶宽度。具体地,在单位时间出胶量一定的情况下,胶速与点胶宽度负相关,即胶速越快,点胶宽度越小,胶速越慢,点胶宽度越大。当点胶针位于第一长宽边121和/或第一短宽边122时,所需点胶宽度较宽,相对的胶速较慢;当点胶针位于第一长窄边123和/或第一短窄边124时,所需的点胶宽度较窄,胶速相对较快。
77.s22:以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短宽边122的交点为起始点,开始点胶。
78.明显地,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短宽边122的交点是各个边框的交点中面积最大的交点。尽管在点胶程序设定中,点胶一圈完成后,会自动停止出胶,但在等待下一个待点胶产品进入工作台时,点胶针针头或针管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残留胶,这就使得在点胶起始位置的点胶量会多一点。这份多余的点胶量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容易把控,而把点胶的起始点设置在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短宽边122的交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多余点胶量对lcm120的影响。
79.具体来说,宽边的外边缘比窄边的外边缘距离lcm120的va区更远,在宽边的外侧胶量稍多对lcm120的影响风险没有在窄边的外侧胶量稍多对lcm120的影响风险大,即使胶收缩造成lcm120的形变,宽边的外侧相对窄边外侧对lcm120的影响有限,对背光内的膜材影响也较小,从而降低了胶收缩引起lcm120形变而导致lcm120漏光的风险,也避免了胶量过多时背光内膜材变形的问题。
80.s23:点胶针沿lcm120的外边缘顺时针或逆时针点胶一周,获得内封胶层。
81.请继续参阅图3,在s23中,点胶针从以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短宽边122的交点为起始点,可以逆时针点胶一周,即依次沿着第一长宽边121、第一短窄边124、第一长窄边123至第一短宽边122,也可以顺时针点胶一周,即依次沿着第一短宽边122、第一长窄边123、第一短窄边124至第一长宽边121。
82.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s23中点胶宽度包括:第一长宽边121和/或第一短宽边122的点胶宽度≤1.6mm;第一长窄边123和/或第一短窄边124的点胶宽度≤1mm。
83.明显地,相对来说,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短宽边122的最大点胶宽度要大于第一
长窄边123和第一短窄边124的最大点胶宽度,这和其自身的宽度相关,点胶宽度不能大于各个边框自身的宽度,以免胶进入到lcm120的va区。
84.s30:将上铁框110包裹lcm120,按压扣合,得到成品。
85.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将上铁框110包裹lcm120,按压扣合,得到成品包括:
86.s31:将第二短窄边114利用卡扣轻扣第一短窄边124。轻扣是指,将第二短窄边114与第一短窄边124的卡扣位置对齐,但并没有按压固定。
87.s32:按压第二长宽边111和第二长窄边113,使第二长宽边111和第二长窄边113分别扣合第一长宽边121和第一长窄边123。
88.在s32中,按压第二长宽边111和第二长窄边113时,可以由近第二短窄边114的一端向远第二短窄边114的一端依次按压卡扣,将卡扣按压固定,此时上铁框110和lcm120在长度方向上位置固定。
89.s33:按压第二短窄边114和第二短宽边112,使第二短窄边114和第二短宽边112分别扣合第一短窄边124和第一短宽边122。
90.在s33中,按压第二短窄边114和第二短宽边112时,可以由第二短窄边114和第二短宽边112的同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按压卡扣,将卡扣按压固定,此时上铁框110和lcm120在宽度方向上位置固定,完成将上铁框110包裹lcm120,得到成品。
91.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上铁框110和lcm120各个边框扣合完成后,需要确认卡扣是否按压到位,若按压不到位还需要重新按压确认。确认各个边框均扣合到位后,还需要进行外观检验。通常利用探照灯辅助观察,确认rtv胶是否均匀溢出、填充是否饱满、是否缺胶等问题,同时还需要确认上铁框110的外观是否有变形。
92.通过上述工艺方法,从上铁框110的第二长宽边111开始拆上铁框11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从上铁框110第二短窄边开始拆上铁框110,降低了在拆解上铁框110时上铁框110变形的风险。具体来说,当拆解上铁框110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对上铁框110的挤压力,若窄边受到挤压力,挤压力超过窄边能够承受的力时就会变形,但由于宽边相比窄边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宽边在承受窄边变形时所受到的挤压力并不会导致宽边变形,在拆解上铁框110时所能使用的挤压力范围变大,使其更不易产生变形,也就降低了在拆解上铁框110时上铁框110变形的风险。
93.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lcm120拆装上铁框110和内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94.s40:成品外观检验。
95.在获得成品之后,需要检查成品的外观边角有无气泡、脏污、杂质等外观不良现象,如有脏污等外观不良需要确认,要使用无尘布沾酒精清洁确认。一般在进行成品外观检验时,需要借助手电筒等光源。
9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9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9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9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0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0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0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