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


背景技术:

2.生物质气化炉是将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进行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的一种设备。由于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所以生物质气化炉必须是密封,因为可燃性气体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非常容易被点燃甚至发生爆炸。
3.但是,生物质气化炉发酵一段时间后,内部的生物质原料就会被分解完,需要重新加入新的生物质原料,在加入生物质原料的过程中不得不打开原料仓,原料仓一旦打开就会有空气进入原料仓内,就会有原料仓发生爆炸的危险。
4.传统的方式在打开原料仓之间,将反应室内的燃气全部抽离再打开原料仓,重新加入原料之后,再将原料仓中的空气全部抽离,最后才能进行生物质原料的发酵来产生可燃性气体。这种方案虽然提高了安全性,但是操作繁琐、耗时长,生物质发酵过程会有间断,不利于生物质气化炉高效地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包括气化炉炉体,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内壁且靠近左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上侧密封弧板,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内壁且位于右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侧密封弧板;
7.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前后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等间隔排布的送料板;
8.四个所述送料板与上侧密封弧板和下侧密封弧板在气化炉炉体的内部构成四个功能室,左向和上方的两个所述送料板与上侧密封弧板之间构成空气排出室,上方和右向的两个所述送料板与上侧密封弧板和下侧密封弧板之间的开放口构成投料室,右向和下方的两个所述送料板与下侧密封弧板之间构成燃气排出室,下方和左向的两个所述送料板与下侧密封弧板和上侧密封弧板之间的开放口构成抛入室;
9.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内部且位于燃气排出室和抛入室的下方为生物质发酵室,所述下侧密封弧板对向生物质发酵室的侧面设置有燃气抽离泵,所述上侧密封弧板对向外界的侧面设置有空气抽离泵;
10.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前侧面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气化炉炉体的前侧面且位于电动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设备控制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燃气抽离泵的吸气端与燃气排出室的内部连通,所述燃气抽离泵的排气端与生物质发酵室的内部连通。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空气抽离泵的吸气端与空气抽离泵的内部连通,所述空气抽离泵的排气端与外界空气连通。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伸出气化炉炉体的转轴前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设备控制器的前侧面设置有工作数据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电动机、燃气抽离泵和空气抽离泵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通过将加料机构构造出四个工作空间,使得加料、排空气、投料和排燃气构成一个四阶段循环,很好地避免了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接触,不但提高了加料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原料加入的速度。
23.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通过设置自动控制模块,降低了循环加料过程中的控制繁杂度,简化了工人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正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左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图3的a

a处剖面线立体剖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的图2的b

b处剖视图。
29.图例说明:
30.1、设备控制器;2、气化炉炉体;3、工作数据显示屏;4、控制按钮;5、转轴;6、联轴器;7、电动机;8、电机安装板;9、上侧密封弧板;10、下侧密封弧板;11、空气排出室;12、投料室;13、燃气排出室;14、抛入室;15、送料板;16、生物质发酵室;17、燃气抽离泵;18、空气抽离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照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原料加料机构:包括气化炉炉体2,作为进行生物质气发酵的主体,气化炉炉体2的内壁且靠近左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上侧密封弧板9,气化炉炉体2的内壁且位于右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侧密封弧板10,确保加料过程中空气与燃气之间不会接触。
34.气化炉炉体2的前后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等间隔排布的送料板15,通过旋转的方式将生物质原料输送到气化炉炉体2内。
35.四个送料板15与上侧密封弧板9和下侧密封弧板10在气化炉炉体2的内部构成四个功能室,左向和上方的两个送料板15与上侧密封弧板9之间构成空气排出室11,完成空气抽离的工作空间,上方和右向的两个送料板15与上侧密封弧板9和下侧密封弧板10之间的开放口构成投料室12,从外部投放生物质原料的工作空间,右向和下方的两个送料板15与下侧密封弧板10之间构成燃气排出室13,完成燃气排入至生物质发酵室16的工作空间,下方和左向的两个送料板15与下侧密封弧板10和上侧密封弧板9之间的开放口构成抛入室14,将无空气的生物质原料投入至生物质发酵室16内。
36.气化炉炉体2的内部且位于燃气排出室13和抛入室14的下方为生物质发酵室16,完成原料发酵转换为生物质气的主要场所,下侧密封弧板10对向生物质发酵室16的侧面设置有燃气抽离泵17,燃气抽离泵17的吸气端与燃气排出室13的内部连通,燃气抽离泵17的排气端与生物质发酵室16的内部连通,用于将燃气排出室13中残存的燃气排入生物质发酵室16中,上侧密封弧板9对向外界的侧面设置有空气抽离泵18,空气抽离泵18的吸气端与空气抽离泵18的内部连通,空气抽离泵18的排气端与外界空气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11中残存的空气排至外界。
37.气化炉炉体2的前侧面通过电机安装板8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输出端与伸出气化炉炉体2的转轴5前端通过联轴器6固定连接,用于给投料的循环转动机构提供动力,气化炉炉体2的前侧面且位于电动机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设备控制器1,对加料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设备控制器1的前侧面设置有工作数据显示屏3和控制按钮4,用于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进程,同时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暂停和启动该加料机构。
38.电动机7、燃气抽离泵17和空气抽离泵18与设备控制器1之间电性连接,用于传递控制信号。
39.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备控制器1启动该加料机构,电动机7会通过转轴5带动送料板15进行逆时针旋转,用于生物发酵的原料首先被投入到投料室12中,然后会跟随送料板15进入空气排出室11,由于原料由投料室12进入到空气排出室11会携带空气,所以空气抽离泵18在空气排出室11完全闭合时启动,将空气排出室11中残余的空气抽出到外界空气中,在空气抽离泵18的功率较大,空气很快就被抽离干净,随后原料跟随送料板15到达抛
入室14,原料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落到生物质发酵室16内,随后一开始作为投料室12的原料板会携带燃气进入燃气排出室13,带燃气排出室13完全封闭后,燃气抽离泵17会启动,将燃气排出室13中残存的燃气重新输入到生物质发酵室16内,最后送料板15会重新来到投料室12内,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原料加料循环,当然,由于四块送料板15是连续同步旋转的,所以每两块送料板15都可以完成连续不断的原料加入,大大提高了生物质原料加入的效率。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