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pba”工法是:p一桩、b一梁、a一拱,即由边桩、中桩(柱)、顶梁、底梁、顶拱共同构成初期受力体系,承受施工过程的荷载;其主要思想是将盖挖及分步暗挖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顶盖的保护下可以逐层向下开挖土体,施作二次衬砌,可采用顺作和逆作两种方法施工,最终形成由初期支护十二次衬砌组合而成的永久承载体系。“pba”工法是浅埋暗法方法的一种,用于地铁暗挖车站,当地质条件差、断面特大时,一般设计成多跨结构,跨与跨之间、有梁、柱连接。
[0003]
目前,地铁钢管柱表面处理是决定管道防腐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防腐层与钢管能否牢固结合的前提。地铁钢管柱在长期使用时,其表面会出现严重的锈渍,进而严重影响钢管柱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包括储漆箱,所述储漆箱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立柱,且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底部两侧均与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且电动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环管,所述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且贯穿支撑圈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储漆箱的顶部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且储漆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开有活动槽,环管的底部与储漆箱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活动槽的喷漆机构。
[0007]
优选的,所述喷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漆箱底部内壁的抽液泵,且抽液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抽液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一端与排液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波纹管。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且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一端与另一个安装板的一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座,夹持座的中心位置与支撑圈的中心位置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0009]
优选的,所述夹持座呈圆台状,且夹持座的外壁均粘接有橡胶套。
[0010]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开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
有滑座,滑座的底部与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储漆箱的一侧底部开有排料口,且排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0012]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搅动架,搅动架呈连续弯折型。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通过设置的支撑圈、顶板、固定机构、正反转电机、双向螺杆、活动架、导向槽、滑座、夹持座和橡胶套,将地铁施工所需要的钢管柱穿过支撑圈的内部,利用固定机构对钢管柱进行固定夹持处理,即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双向螺杆进行转动,缩短两个活动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两个夹持座之间的距离,由于夹持座呈圆台状,可使得夹持座的端部缓慢延伸入钢管柱的内部,以至于橡胶套与钢管柱的内部完全接触,便于保持钢管柱的固定性能,使得后续操作更加简单。
[0015]
2.通过设置的储漆箱、抽液泵、抽液管、排液管、波纹管、导液管、活动槽、环管、连接管、喷头、支撑圈和电动滑轨,对储漆箱内注入适量的防腐防锈油漆,利用抽液泵和抽液管将其抽出,再通过排液管、波纹管、导液管、环管和喷头喷射在支撑圈的内部,利用电动滑轨带动支撑圈在钢管柱的外壁进行来回移动,便于对钢管柱进行防腐防锈油漆的喷涂处理,有效进行钢管柱的养护操作。
[0016]
3.通过设置的导液管、连接架和搅动架,当导液管在活动槽内来回移动时,可使得连接架和搅动架在储漆箱内来回移动,便于对防腐防锈油漆进行搅动处理,防止出现固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的夹持座和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的连接架和搅动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储漆箱、2支撑圈、3环管、4活动槽、5立柱、6活动架、7顶板、8双向螺杆、9电动滑轨、10正反转电机、11夹持座、12橡胶套、13抽液泵、14波纹管、15导液管、16喷头、17导向槽、18排液管、19安装板、20连接架、21搅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5]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实施例1
[0027]
参照图1

3,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包括储漆箱1,储漆箱1的顶部四角均焊接有立柱5,且立柱5的顶部焊接有顶板7,顶板7的底部两侧均与立柱5之间焊接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其中两个立柱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9,且电动滑轨9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圈2,支撑圈2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环管3,环管3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且贯穿支撑圈2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端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喷头16,储漆箱1的顶部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且储漆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有活动槽4,环管3的底部与储漆箱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贯穿活动槽4的喷漆机构。
[0028]
其中,喷漆机构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在储漆箱1底部内壁的抽液泵13,且抽液泵1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液管,抽液泵1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液管18,环管3的底部焊接有导液管15,导液管15的一端与排液管18的一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波纹管14。
[0029]
其中,固定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10,且正反转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双向螺杆8,双向螺杆8的一端与另一个安装板19的一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双向螺杆8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架6,活动架6的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夹持座11,夹持座11的中心位置与支撑圈2的中心位置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0030]
其中,夹持座11呈圆台状,且夹持座11的外壁均粘接有橡胶套12。
[0031]
其中,顶板7的底部中间位置开有导向槽17,且导向槽17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的底部与活动架6的顶部焊接。
[0032]
其中,储漆箱1的一侧底部开有排料口,且排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0033]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将地铁施工所需要的钢管柱穿过支撑圈2的内部,利用固定机构对钢管柱进行固定夹持处理,即通过正反转电机10带动双向螺杆8进行转动,缩短两个活动架6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两个夹持座11之间的距离,由于夹持座11呈圆台状,可使得夹持座11的端部缓慢延伸入钢管柱的内部,以至于橡胶套12与钢管柱的内部完全接触,便于保持钢管柱的固定性能,使得后续操作更加简单,对储漆箱1内注入适量的防腐防锈油漆,利用抽液泵13和抽液管将其抽出,再通过排液管18、波纹管14、导液管15、环管3和喷头16喷射在支撑圈2的内部,利用电动滑轨9带动支撑圈2在钢管柱的外壁进行来回移动,便于对钢管柱进行防腐防锈油漆的喷涂处理,有效进行钢管柱的养护操作。
[0034]
实施例2
[0035]
参照图4,一种应用于地铁pba工法施工的钢管柱养护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导液管15的外壁焊接有连接架20,且连接架20的两端均焊接有多个搅动架21,搅动架21呈连续弯折型。
[0036]
工作原理:当导液管15在活动槽14内来回移动时,可使得连接架20和搅动架21在
储漆箱1内来回移动,便于对防腐防锈油漆进行搅动处理,防止出现固化的问题。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