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2: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急剧增长,交通事故频发,人们更加注重汽车的安全性,所以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指标。
3.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较差,很多汽车在生产时为了减轻重量负担,并不安装过多的汽车保护缓冲装置,现有汽车的保护缓冲装置基本靠汽车前部的保险杠和车内的安全气囊,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因此在汽车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汽车,且现有的保险杠在遭遇强大冲击时不能很好地缓冲撞击力,保险杆容易被撞碎,保护效果一般,且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达到充分缓冲减震效果、可以根据车速而增强缓冲效果、能够对保险杠进行保护、能够承受强大的冲击力的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汽车的保护缓冲装置基本靠汽车前部的保险杠和车内的安全气囊只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不能很好的保护汽车、现有的保险杠在遭遇强大冲击时不能很好地缓冲撞击力的问题。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包括有车底盘,还包括有: 拱形架,车底盘顶面中央固定连接有拱形架,车底盘顶面中央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 电动推杆,滑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为伸缩部件用以提供驱动势能,滑动架用以为伸缩部件提供支撑; 第一复位弹簧,滑动架与拱形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在受到压缩时反弹对滑动架及电动推杆进行缓冲; 速度检测仪,车底盘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速度检测仪,速度检测仪用以对汽车行驶速度进行检测; 第一伸缩块,电动推杆伸缩轴一端焊接有第一伸缩块,第一伸缩块上转动式连接有两根第一转动轴; 第二伸缩块,车底盘顶面滑动式连接有两块第二伸缩块,第一转动轴穿过第二伸缩块; 第一固定块,第一转动轴上固接有第一固定块; 前保险杠,两根第一转动轴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前保险杠,前保险杠用于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对汽车进行保护; 扭力弹簧,第一固定块与第二伸缩块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用以对第一固定块进行缓冲; 第一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第二伸缩块顶部,第一缓冲机构用以对汽车进行缓冲减震; 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于前保险杠下方,翻转机构用以使前保险杠转动四十五度使其受力部位不同。
6.作为优选,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前保险杠的外板和缓冲材料为塑料制成,保险杠的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实现车身轻量化的设计,同时能够起到充分缓冲减震效果。
7.作为优选,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条、滑动板、第一滑块、弧形板、固定杆、第二复位弹簧和缓冲块,第二伸缩块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第一固定条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第一滑块同样滑动式连接于第一固定条上,第一滑块前端焊接有弧形板,前保险杠内侧上方对称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弧形板限位配合,第一滑块与滑动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车底盘顶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缓冲块,缓冲块与滑动板接触。
8.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齿条、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齿条、保护杠、触发板、第三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条、第二滑块、第一拉伸弹簧、第三齿条、第一楔形架和第三齿轮,第一伸缩块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车底盘顶面前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转轴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前保险杠下方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条前端焊接有保护杠,保护杠与前保险杠紧密贴合,保护杠中部滑动式连接有触发板,触发板与保护杠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触发板左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条,第二固定条与前保险杠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条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条之间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滑块底面固接有第三齿条,第二齿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架,第一楔形架与第三齿条相互接触,第一楔形架与第二滑块相互接触,其中一第一转动轴上固接有第三齿轮。
9.作为优选,触发板采用钢板冲压而成,能够充分接收外界冲击力,将冲击力传递至第二齿条上,同时起到减缓外界冲击力的作用。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添加机构,滑动板下方设有添加机构,添加机构包括有第二楔形架、刮板、第三固定条、橡胶块、磁条和磁板,滑动板下方固接有第二楔形架,刮板固接于滑动板下方,车底盘上对称焊接有第三固定条,第三固定条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滑动连接有橡胶块,相邻的两块橡胶块相互接触,橡胶块上固接有磁条,车底盘顶面对称固接有磁板,刮板与磁板接触。
11.作为优选,橡胶块采用合成橡胶制成块状,橡胶块厚度较厚,能够充分起到对滑动板进行缓冲的作用。
12.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缓速机构,第一固定块底面设置有缓速机构,缓速机构包括有摆动架、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二固定块、滑动块、第二拉伸弹簧、橡胶垫和推块,第一固定块底面固接有摆动架,两个摆动架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对称固接有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中部,车底盘底面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滑动块上设置有橡胶垫,第二转动轴上固接有两个推块。
13.作为优选,第二转动轮为长条辊齿状,能够增大第二转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第二转动轮能够顺利被摩擦力驱动。
14.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二缓冲机构,车底盘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有缓冲板、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车底盘顶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中部设置有气囊,左侧的滑动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15.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前保险杠被撞击时第一复位弹簧受到压缩并反弹,能够对滑动架及其上装置进行缓冲,第二复位弹簧同样受到压缩并反弹,可达到充分缓冲减震效果,同时第一滑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对滑动板进行冲击,缓冲块能够对滑动板进行缓
冲,进一步实现缓冲减震的作用。
16.通过速度检测仪会对汽车行驶速度进行检测,汽车车速越快时,电动推杆伸长越长,前保险杠会伸出汽车外部越多,第二复位弹簧被拉伸越长,从而能够根据车速而增强缓冲效果。
17.保护杠在被撞击时,保护杠能够对前保险杠进行保护,同时能够使前保险杠转动四十五度,使得前保险杠受力部位不同,在撞击物撞击至前保险杠上时,能够避免前保险杠被撞烂。
18.在前保险杠被撞击时,橡胶块能够对滑动板进行缓冲,汽车车速越快时磁板上吸附的磁条越多,使得并列的橡胶块数量增加进而能够增大缓冲力度,使设备能够承受强大的冲击力,充分达到对汽车进行缓冲减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第一缓冲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第一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部分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添加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添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发明添加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发明缓速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本发明缓速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9为本发明缓速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0为本发明第二缓冲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_车底盘,2_拱形架,3_滑动架,4_电动推杆,5_第一复位弹簧,6_速度检测仪,7_第一伸缩块,8_第一转动轴,9_第二伸缩块,10_第一固定块,11_前保险杠,12_扭力弹簧,13_第一缓冲机构,131_第一固定条,132_滑动板,133_第一滑块,134_弧形板,135_固定杆,136_第二复位弹簧,137_缓冲块,14_翻转机构,141_第一齿条,142_转轴,143_第一齿轮,144_第二齿轮,145_第二齿条,146_保护杠,147_触发板,148_第三复位弹簧,149_第二固定条,1411_第二滑块,1412_第一拉伸弹簧,1413_第三齿条,1414_第一楔形架,1415_第三齿轮,15_添加机构,151_第二楔形架,152_刮板,153_第三固定条,154_橡胶
块,155_磁条,156_磁板,16_缓速机构,161_摆动架,162_第二转动轴,163_第一转动轮,164_第二转动轮,165_第二固定块,166_滑动块,167_第二拉伸弹簧,168_橡胶垫,169_推块,17_第二缓冲机构,171_缓冲板,172_气囊,173_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1.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包括有车底盘1、拱形架2、滑动架3、电动推杆4、第一复位弹簧5、速度检测仪6、第一伸缩块7、第一转动轴8、第二伸缩块9、第一固定块10、前保险杠11、扭力弹簧12、第一缓冲机构13和翻转机构14,车底盘1顶面中央固定连接有拱形架2,车底盘1顶面中央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3,滑动架3上固定安装有伸缩驱动用的电动推杆4,滑动架3与拱形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车底盘1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速度检测仪6,速度检测仪6用以检测汽车行驶速度,电动推杆4伸缩轴一端焊接有第一伸缩块7,第一伸缩块7上转动式连接有两根第一转动轴8,车底盘1顶面滑动式连接有两块第二伸缩块9,第一转动轴8穿过第二伸缩块9,第一转动轴8上固接有第一固定块10,两根第一转动轴8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前保险杠11,前保险杠11用于对汽车内部零部件进行保护,第一固定块10与第二伸缩块9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12,用于对汽车进行缓冲减震的第一缓冲机构13设置在第二伸缩块9顶部,翻转机构14设于前保险杠11下方,翻转机构14用以控制前保险杠11转动四十五度改变受力面。
42.第一缓冲机构13包括有第一固定条131、滑动板132、第一滑块133、弧形板134、固定杆135、第二复位弹簧136和缓冲块137,第二伸缩块9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131,第一固定条13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132,第一滑块133同样滑动式连接于第一固定条131上,第一滑块133前端焊接有弧形板134,前保险杠11内侧上方对称焊接有固定杆135,固定杆135与弧形板134限位配合,第一滑块133与滑动板132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36,第二复位弹簧136用于对第一滑块133及其上装置进行缓冲,车底盘1顶面固定安装有两块缓冲块137,缓冲块137与滑动板132接触,缓冲块137用于对滑动板132进行缓冲。
43.翻转机构14包括有第一齿条141、转轴142、第一齿轮143、第二齿轮144、第二齿条145、保护杠146、触发板147、第三复位弹簧148、第二固定条149、第二滑块1411、第一拉伸弹簧1412、第三齿条1413、第一楔形架1414和第三齿轮1415,第一伸缩块7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41,车底盘1顶面前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142,转轴142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3,第一齿轮143与第一齿条141啮合,转轴14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44,前保险杠11下方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145,第二齿条145与第二齿轮144相互啮合,第二齿条145前端焊接有保护杠146,保护杠146与前保险杠11紧密贴合,保护杠146用于保护前保险杠11,保护杠146中部滑动式连接有触发板147,触发板147用于接收和缓解冲击力,触发板147与保护杠146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148,触发板147左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条149,第二固定条149与前保险杠11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条149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1411,第二滑块1411与第二固定条149之间连接有复位用的第一拉伸弹簧1412,第二滑块1411底面固接有
第三齿条1413,第二齿条14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架1414,第一楔形架1414与第三齿条1413相互接触,第一楔形架1414与第二滑块1411相互接触,第一楔形架1414用于推动第二滑块1411及第三齿条1413朝靠近拱形架2方向运动,其中一第一转动轴8上固接有第三齿轮1415。
44.此设备固定安装于新能源汽车底部前侧,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当前保险杠11被撞击时,撞击物会推动前保险杠11朝靠近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一复位弹簧5受到压缩并反弹,能够对滑动架3及其上装置进行缓冲,固定杆135会推动弧形板134及第一滑块133朝靠近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二复位弹簧136受到压缩并反弹,可达到缓冲减震效果,同时第一滑块13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36对滑动板132进行冲击,缓冲块137能够对滑动板132进行缓冲,进一步实现缓冲减震的作用。
45.速度检测仪6会对汽车行驶速度进行检测,速度检测仪6根据汽车行驶速度控制电动推杆4伸缩,使得第一伸缩块7及其上装置前后往复运动。汽车行驶速度过快时,速度检测仪6控制电动推杆4伸长,电动推杆4伸长带动第一伸缩块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缓冲块137方向运动,前保险杠11会伸出汽车外,第二复位弹簧136被拉伸,当前保险杠11被撞击时,第二复位弹簧136对第一滑块133及其上装置的缓冲性能增强。汽车车速越快时,电动推杆4伸长越长,前保险杠11伸出越多,从而能够根据车速而增强缓冲效果。
46.当第一伸缩块7带动第一齿条141朝远离缓冲块137方向运动时,第一齿条141会带动第一齿轮143及其上装置转动,第二齿轮144带动第二齿条145及保护杠146朝远离缓冲块137方向运动,根据第一齿轮143和第二齿轮144的齿数可知,第二齿条145运动行程为第一齿条141运动行程的2倍,使得保护杠146位于前保险杠11前方。当汽车被撞击时,撞击物会推动触发板147及其上装置朝靠近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一楔形架1414会推动第二滑块1411及第三齿条1413朝靠近拱形架2方向运动,使得第三齿条1413与第三齿轮1415啮合,随之第三齿条1413会带动第三齿轮1415及其上装置转动四十五度,使得前保险杠11转动四十五度,进而使得前保险杠11受力部位不同,接着撞击物会撞击至前保险杠11上,能够避免前保险杠11被撞烂。
47.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添加机构15,滑动板132下方设置有添加机构15,添加机构15用以进一步对汽车进行缓冲减震,添加机构15包括有第二楔形架151、刮板152、第三固定条153、橡胶块154、磁条155和磁板156,滑动板132下方固接有第二楔形架151,刮板152固接于滑动板132下方,车底盘1上对称焊接有第三固定条153,第三固定条153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滑动连接有橡胶块154,橡胶块154用于对汽车进行缓冲减震,相邻的两块橡胶块154相互接触,橡胶块154上固接有磁条155,车底盘1顶面对称固接有磁板156,磁板156用于将磁条155吸附,刮板152与磁板156接触,刮板152用以将磁板156上吸附的磁条155刮下。
48.当电动推杆4伸长,第一伸缩块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缓冲块137方向运动时,第二伸缩块9会带动第一固定条131及其上装置朝远离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二楔形架151会推动磁条155及橡胶块154向上运动,使得磁板156将磁条155吸附,使得橡胶块154与滑动板132接触,当前保险杠11被撞击时,橡胶块154能够对滑动板132进行缓冲。当汽车车速越快时,电动推杆4伸长越长,磁板156上吸附的磁条155越多,橡胶块154数量增加能够增大缓冲力
度,充分达到对汽车缓冲减震的目的。当电动推杆4收缩时,第一伸缩块7及其上装置朝靠近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二伸缩块9会带动第一固定条131及其上装置朝靠近缓冲块137方向运动,第二楔形架151与磁条155分离,刮板152推动磁条155向下运动,使得磁条155与磁板156分离。
49.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还包括有缓速机构16,第一固定块10底面设置有缓速机构16,缓速机构16用于对汽车进行缓冲使其减速,缓速机构16包括有摆动架161、第二转动轴162、第一转动轮163、第二转动轮164、第二固定块165、滑动块166、第二拉伸弹簧167、橡胶垫168和推块169,第一固定块10底面固接有摆动架161,两个摆动架161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62,第二转动轴162上对称固接有第一转动轮163,第一转动轮163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162,第二转动轮164固接于第二转动轴162中部,第二转动轮164同样用以驱动第二转动轴162,车底盘1底面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块165,第二固定块16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166,滑动块166与第二固定块165之间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167,滑动块166上设置有橡胶垫168,橡胶垫168用于增大自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二转动轴162上固接有两个推块169。
50.当第三齿轮1415及其上装置转动四十五度时,第一固定块10带动摆动架161向下摆动四十五度,使得第一转动轮163及第二转动轮164与地面接触,通过地面与第一转动轮163及第二转动轮16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转动轮163及第二转动轮164转动,从而第二转动轴162带动推块169转动,通过第二拉伸弹簧167的作用,推块169会推动滑动块166及橡胶垫168上下往复运动,橡胶垫168与地面接触摩擦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汽车减速。
51.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20所示,还包括有第二缓冲机构17,第二缓冲机构17用以起缓冲作用对汽车内部零件进行保护,车底盘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机构17,第二缓冲机构17包括有缓冲板171、气囊172和压力传感器173,车底盘1顶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71,缓冲板171用于对汽车进行缓冲,缓冲板171中部设置有气囊172,气囊172用以起到缓冲作用,左侧的滑动板132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3,压力传感器173用于检测外界撞击物带来的冲击力。
52.当前保险杠11转动四十五度时,缓冲板171会露出,随后撞击物会撞击在缓冲板171及气囊172上,缓冲板171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汽车内部零件损坏,压力传感器173感知到撞击物带来的冲击力,压力传感器173感知控制气囊172膨胀进一步达到缓冲目的,同时能够对汽车内部零件进行保护。
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