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1-12-03 23: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折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


背景技术:

2.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两节车厢之间,通常需要安装折棚总成,以实现让相邻的两车厢保持连通的前提下,让乘客能随时、安全、方便的穿行于两节车厢之间;折棚总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车厢在行驶过程中会与铁轨发生接触,导致会传出声音,现有技术中的折棚总成通常采用加装橡胶条进行隔音,但是其隔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折棚总成隔音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所述隔音型折棚总成包括折棚单元、踏板件和连接架件,所述连接架件设置于所述折棚单元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架件与所述折棚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踏板件则设置于所述折棚单元的内侧底部,且所述踏板件与所述折棚单元配合;所述折棚单元包括外折棚、内折棚和若干隔音管,所述外折棚套设于所述内折棚的外侧,且与所述内折棚配合,所述内折棚则与所述踏板件配合,若干所述隔音管则均设置于所述外折棚与所述内折棚之间,且若干所述隔音管均与所述外折棚螺纹连接。
5.利用所述外折棚配合所述内折棚,以实现空腔,再辅以所述隔音管,从而使得所述内折棚与所述外折棚能有效的隔绝因车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即有效提升折棚总成的舒适性。
6.其中,所述外折棚具有封闭囊体、螺钉安装框架和外棚布,所述螺钉安装框架设置于所述外棚布的两侧,且所述外棚布通过所述螺钉安装框架与所述内折棚连接,所述封闭囊体则设置于所述外棚布的上下两侧,且所述封闭囊体内填充惰性气体。
7.利用所述封闭囊体中填充惰性气体的方式来降低噪音,又利用所述螺钉安装框架,能使得所述内折棚与所述外折棚之间能形成封闭空间,进而尽量隔绝外界噪音问题。
8.其中,所述隔音管包括连接头、设有若干通孔的管体和若干吸音内芯,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侧,且所述管体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外折棚螺纹连接,若干所述吸音内芯则均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内侧,且均沿所述管体的厚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所述通孔则均贯穿所述管体。
9.利用所述连接头来将所述管体连接到所述外折棚上,所述管体则利用所述通孔来吸收外界噪音,再利用所述吸音内芯进一步的吸收噪音,从而实现对车厢外噪音的有效降低。
10.其中,若干所述吸音内芯均包括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和若干降噪管,所述第一芯体套设于所述第二芯体外侧,且所述第一芯体通过若干所述降噪管与所述第二芯体固定连
接,若干所述降噪管则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外侧。
11.利用所述第一芯体支撑所述第二芯体,利用所述降噪管来实现噪音的进一步降低,所述降噪管为中空管道,内部设有若干消音板,通过减少进入折棚总成的噪音的能量,来实现对噪音的降低。
12.其中,所述第二芯体具有空心球囊、环体和若干蜂窝孔,所述空心球囊嵌设于所述环体的内侧,所述环体则与所述第一芯体配合,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芯体的内侧,若干所述蜂窝孔则均布于所述空心球囊和所述环体上。
13.利用所述空心球囊来使得进入所述第二芯体的噪音能在所述空心球囊中反复折射,通过在所述空心球囊中的折射,从而实现对噪音的消弭,所述环体则用以卡接并限制所述空心球囊,所述环体和所述空心球囊还利用所述蜂窝孔,来进一步实现对噪音的消弭,从而减少噪音。
14.其中,所述内折棚包括骨架、连接件和内棚布,所述骨架设置于所述内棚布的外侧,且与所述内棚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内棚布的内侧,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踏板件配合。
15.利用所述骨架支撑所述内折棚,所述连接件则用以使得所述踏板件能安装在所述内折棚内,所述内棚布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从而提升所述内棚布的降噪效果。
16.本发明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利用所述外折棚与所述内折棚配合,通过形成隔离空间而实现对噪音的初步降噪,再配合所述隔音管,从而实现对进入折棚总成中的噪音进一步降噪,进而实现对行驶过程中车厢内部噪音的有效降低,提升折棚总成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隔音管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的隔音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1‑
折棚单元、2

踏板件、3

连接架件、11

外折棚、12

内折棚、13

隔音管、111

封闭囊体、112

螺钉安装框架、113

外棚布、121

骨架、122

连接件、123

内棚布、124

菱形连杆、125

固定头、131

连接头、132

管体、133

吸音内芯、1321

通孔、1331

第一芯体、1332

第二芯体、1333

降噪管、1334

空心球囊、1335

环体、1336

蜂窝孔、21

固定踏板、22

活动踏板、221

阻尼单元、222

板体、223

缓冲胶条、224

降噪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所述隔音型折棚总成包括折棚单元1、踏板件2和连接架件3,所述连接架件3设置于所述折棚单元1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架件3与所述折棚单元1固定连接,所述踏板件2则设置于所述折棚单元1的内侧底部,且所述踏板件2与所述折棚单元1配合;所述折棚单元1包括外折棚11、内折棚12和若干隔音管13,所述外折棚11套设于所述内折棚12的外侧,且与所述内折棚12配合,所述内折棚12则与所述踏板件2配合,若干所述隔音管13则均设置于所述外折棚11与所述内折棚12之间,且若干所述隔音管13均与所述外折棚11螺纹连接。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棚单元1用以实现对行驶过程中的噪音的降低,所述踏板件2则用以让乘客能在不同车厢间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架件3则用以让所述折棚单元1与车厢连接,所述外折棚11作为初步隔绝行驶过程中的噪音的结构,所通过与所述内折棚12配合形成空腔,再配合若干所述隔音管13,从而实现对折棚总成内部噪音的处理,所述内折棚12则配合所述踏板件2,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在车厢件进行自由的移动,也即利用所述外折棚11配合所述内折棚12,以实现空腔,再辅以所述隔音管13,从而使得所述内折棚12与所述外折棚11能有效的隔绝因车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即有效提升折棚总成的舒适性。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外折棚11具有封闭囊体111、螺钉安装框架112和外棚布113,所述螺钉安装框架112设置于所述外棚布113的两侧,且所述外棚布113通过所述螺钉安装框架112与所述内折棚12连接,所述封闭囊体111则设置于所述外棚布113的上下两侧,且所述封闭囊体111内填充惰性气体;所述隔音管13包括连接头131、设有若干通孔1321的管体132和若干吸音内芯133,所述连接头131设置于所述管体132的两侧,且所述管体132通过所述连接头131与所述外折棚11螺纹连接,若干所述吸音内芯133则均设置于所述管体132的内侧,且均沿所述管体132的厚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所述通孔1321则均贯穿所述管体132;若干所述吸音内芯133均包括第一芯体1331、第二芯体1332和若干降噪管1333,所述第一芯体1331套设于所述第二芯体1332外侧,且所述第一芯体1331通过若干所述降噪管1333与所述第二芯体1332固定连接,若干所述降噪管1333则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芯体1332的外侧;所述第二芯体1332具有空心球囊1334、环体1335和若干蜂窝孔1336,所述空心球囊1334嵌设于所述环体1335的内侧,所述环体1335则与所述第一芯体1331配合,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芯体1331的内侧,若干所述蜂窝孔1336则均布于所述空心球囊1334和所述环体1335上。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囊体111用以初步降低噪音,因所述封闭囊体111内填充惰性气体,声音虽然可通过空气传播,但是惰性气体能有效降低声音的能量,从而实现对噪音的初步降低,所述螺钉安装框架112则分别与所述内折棚12和所述外折棚11连接,使得所述内折棚12与所述外折棚11之间能形成空腔,再利用所述隔音管13,从而实现降低噪音,所述外棚布113则用以保护内部的各组件,所述连接头131用以将所述管体132设置在所述外折棚11上,所述管体132则利用所述通孔1321使得噪音进入到所述管体132,经过所述吸音内芯133的处理,使得噪音的能量降低,也即实现对噪音的有效降低,所述第一芯体1331
用以将所述第二芯体1332固定在所述管体132内,所述第二芯体1332则通过折射的方式降低噪音,所述降噪管1333利用内部空心和设置的消音板,从而实现对噪音的消弭,所述空心球囊1334则使得噪音在所述空心球囊1334的内部进行折射,进而实现对噪音的消弭,所述环体1335则用以安装所述空心球囊1334,同时,所述环体1335还用以通过所述降噪管1333与所述第一芯体1331实现连接,若干所述蜂窝孔1336则用以进一步的吸收噪音,使得噪音在进入到所述蜂窝孔1336后,能通过折射实现对噪音的降低,利用所述空心球囊1334来使得进入所述第二芯体1332的噪音能在所述空心球囊1334中反复折射,通过在所述空心球囊1334中的折射,从而实现对噪音的消弭,所述环体1335则用以卡接并限制所述空心球囊1334,所述环体1335和所述空心球囊1334还利用所述蜂窝孔1336,来进一步实现对噪音的消弭,从而减少噪音。
[0029]
进一步的,所述内折棚12包括骨架121、连接件122和内棚布123,所述骨架121设置于所述内棚布123的外侧,且与所述内棚布1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22设置于所述内棚布123的内侧,且所述连接件122与所述踏板件2配合;所述连接件122包括菱形连杆124和固定头125,所述固定头125设置于所述菱形连杆124的两侧,且所述固定头125均与所述内折棚12固定连接,所述菱形连杆124则与所述踏板件2固定连接。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121用以支撑所述内折棚12,从而使得所述内折棚12的结构能定型,所述连接件122则用以与所述踏板件2配合,从而使得所述踏板件2能设置在所述内折棚12内,从而便于乘客穿行,所述内棚布123用以保护乘客,所述菱形连杆124利用自身形变,从而可以随所述内折棚12的形变而变形,进而使得所述踏板件2也能随所述内折棚12的变形而移动,所述固定头125则用以固定所述菱形连杆124,利用所述骨架121支撑所述内折棚12,所述连接件122则用以使得所述踏板件2能安装在所述内折棚12内,所述内棚布12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从而提升所述内棚布123的降噪效果。
[0031]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件2包括固定踏板21和两块活动踏板22,所述固定踏板21与所述内折棚12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活动踏板22则设置于所述固定踏板21的两侧,且两块所述活动踏板22与所述固定踏板21搭接配合;两块所述活动踏板22均包括阻尼单元221、板体222、缓冲胶条223和若干降噪孔224,所述阻尼单元221设置于所述板体222靠近所述固定踏板21的一侧,所述缓冲胶条223则设置于所述板体222靠近所述固定踏板21的一侧,若干所述降噪孔224均布于所述板体222的下侧。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踏板21用以提升所述活动踏板22的稳定性,使得所述踏板件2能随所述内折棚12和所述外折棚11的移动而移动,所述阻尼单元221则用以减少所述活动踏板22与所述固定踏板21之间碰撞的激烈程度,也即有效降低车厢内部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所述缓冲胶条223作用与所述阻尼单元221类似,同时,所述缓冲胶条223还具有一定的吸收噪音的功能,所述降噪孔224则用以吸收外界噪音,从而进一步提升车厢内的舒适度。
[0033]
本发明的一种隔音型折棚总成,利用所述外折棚11与所述内折棚12配合,通过形成隔离空间而实现对噪音的初步降噪,再配合所述隔音管13,从而实现对进入折棚总成中的噪音进一步降噪,进而实现对行驶过程中车厢内部噪音的有效降低,提升折棚总成的使
用体验。
[003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