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4: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结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底壳(1)和第二底壳(2),第一底壳(1)和第二底壳(2)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结构,第一底壳(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底壳(2)的横截面面积,第一底壳(1)内壁底面自左向右且等距设置若干横梁(11),相邻的两个横梁(11)之间形成电池槽(12),每个横梁(11)的两端均还分别固接至第一底壳(1)内部侧壁,每个横梁(11)中心位置设有u型槽(13),每个电池槽(12)内壁底面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覆有第一加强单元(14)、第二加强单元(15),第二底壳(2)内壁底面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覆有第三加强单元、第四加强单元(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单元(14)、第二加强单元(15)、第三加强单元和第四加强单元(22)均为编织类制品,且材质均为碳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单元(14)、第三加强单元均通过纤维材料专用胶分别粘贴至电池槽(12)内壁底面、第二底壳(2)内壁底面,第二加强单元(15)、第四加强单元(22)分别通过纤维材料专用胶分别粘贴至第一加强单元(14)顶面、第三加强单元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单元(14)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第一加强片,若干第一加强片分别固接至电池槽(12)内壁底面,第三加强单元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第三加强片,若干第三加强片分别固接至第二底壳(2)内壁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单元(15)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第二加强片,若干第二加强片分别固接至第一加强单元(14)顶端,第四加强单元(22)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第四加强片,若干第四加强片分别固接至第三加强单元顶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单元(14)和第二加强单元(15)互相垂直,且两者之间形成若干第一矩形槽,第三加强单元和第四加强单元(22)互相垂直,且两者之间形成若干第二矩形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壳(1)两端外壁分别设有一个凸块(16),且凸块(16)为矩形板结构,凸块(16)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壳(1)、横梁(11)和第二底壳(2)顶面均分别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壳(1)和第二底壳(2)底端分别覆有一层防腐层,所述防腐层材质为pvc。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单元(14)、第三加强单元分别填充至每个电池槽(12)内壁底面、第二底壳(2)内壁底面,第二加强单元(15)、第四加强单元(22)分别填充至第一加强单元(14)顶面、第三加强单元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第一底壳内壁底面自左向右且等距设置若干横梁,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形成电池槽,每个横梁的两端均还分别固接至第一底壳内部侧壁,每个横梁中心位置设有U型槽,每个电池槽内壁底面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覆有第一加强单元、第二加强单元,第二底壳内壁底面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覆有第三加强单元、第四加强单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底壳加强结构,提升了其刚度,提高了电池安全性能,无需更改设计结构,工艺简单,不影响内部模组的安装;与碳纤维铝合金复合材料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成本大大降低。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昊 苏连朋 彭月猛 陈保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5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