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的益生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21: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主要是关于一种可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的益生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是指一种由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与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简称hmos)2
’-
岩藻糖基乳糖组成的营养组合物,该组合物可添加在各种健康食品以及保健食品中。


背景技术:

2.在上个千年,已有医学文献记载,未经母乳喂养的婴儿有较高的疾病率和死亡率。母乳不仅为婴儿提供所需营养,母乳中的活性成分更为婴儿的肠道发育和免疫力完善提供保障。母乳喂养的婴儿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更高,特别是双歧杆菌和乳酸菌。
3.母乳通过菌群的传递,加上母乳低聚糖和母乳中的细胞因子等活性成分,为新生儿建立起健康的肠道菌群。婴儿每天通过母乳摄入10
7-108个细菌,包括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这些菌通过母乳直接传递给婴儿,部分可在婴儿肠道定植,促进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对其肠道的发育,以及对健康和免疫系统有着短期,甚至终生的影响。
4.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简称hmos)属于母乳中除乳糖和脂肪外,含量第三丰富的物质。其总含量在泌乳期的各个阶段有变化,在成熟乳中大约是12-14g/l,而初乳中大约是20-24g/l。每一种母乳低聚糖的结构在还原端都有一个乳糖,大部分以聚乳糖胺作为结构主链,并在链端含有岩藻糖、唾液酸或二者均有。hmos的存在与含量存在个体差异,并与哺乳母亲的路易斯分泌型组成有关。由于婴幼儿配方粉的原料通常是牛乳,而牛乳中通常不含或含有很少这类低聚糖物质,hmos便成为了婴幼儿配方粉想要更加接近母乳成分所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
5.上世纪90年代,在大部分母乳中均含有的hmo,2-岩藻糖基乳糖(2
’-
fl)被发现可有效地减轻大肠杆菌中稳定毒素的毒性;到了2003年,该低聚糖被报道可抑制弯曲空肠杆菌的附着和感染。随后,母乳低聚糖的三大主要功能被逐步报道和发现:(1)抑制特定病菌的附着和感染;(2)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共生系统里面细菌的生长;(3)直接减缓粘膜在有毒刺激下的炎症反应。使用了2
’-
fl的首个临床干预试验证实了在低卡路里配方中加入这个特定成分不仅安全还可以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生长速率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可比性。2
’-
fl也被用作成年人的营养补充剂,缓解肠道应激性综合症或炎症性肠病,或被用作益生元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6.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对人类健康有重要作用,如可提供必需营养素,生成维生素k,辅助消化过程与促进血管生成和肠道神经作用。益生元与益生菌被视为改善机体健康的微生态管理工具,可改变、调节和重组已经存在的肠道菌群。
7.目前在婴幼儿配方粉、辅食及营养补充剂领域,需要有缓解婴幼儿肠道不适及提升自身免疫能力的解决方案。同时,在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领域,也需要维持肠道菌
群平衡,调节免疫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的营养组合物。
9.本案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与母乳低聚糖的组合,对于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具有协同作用。
10.从而,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组合物,其由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及母乳低聚糖组成。
11.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母乳低聚糖为2
’-
岩藻糖基乳糖。
[0012]2’-
岩藻糖基乳糖(2
’-
fucosyllactose,2
’-
fl或2-fl),为岩藻糖与乳糖形成的三糖结构,市售该物质通常为经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与人乳中发现的寡糖具有相同结构。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副干酪乳杆菌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139或dsm27447的副干酪乳杆菌、和/或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077的副干酪乳杆菌。
[0014]
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139或dsm27447的副干酪乳杆菌亦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k56菌株,已于2013年6月27日保存于德国微生物及细胞培养物收集中心(germ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cell cultures),保藏编号dsm27447;另外,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k56菌株也已于2017年12月29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15139。
[0015]
保藏编号cgmcc no.15077的副干酪乳杆菌在本发明中亦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et-22。该菌株已2017年12月1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保藏编号cgmcc no.15077。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与母乳低聚糖的比例为1
×
103cfu~1
×
10
12
cfu:5mg,优选为1
×
106cfu~1
×
10
10
cfu:5mg。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营养组合物中的应用量为1
×
103cfu~1
×
10
12
cfu/天,优选为1
×
106cfu~1
×
10
11
cfu/天。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母乳低聚糖在营养组合物中的应用量为1mg~15g/天。
[0019]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功效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所述具有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功效的食品或药品中的功效成分(即起到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功效的成分)为本发明的由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及母乳低聚糖组成的组合物。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应用中,所述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包括在肠道系统中抵御致病菌侵入,更具体包括降低致病菌epec 0119吸附到肠道细胞。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应用中,所述提高胃肠道免疫能
力包括降低肠道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8。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应用中,所述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包括降低肠道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p-10。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应用中,所述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包括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营养组合物可用于制备各种健康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等。具体地,所述食品可以为液体饮料、固体饮料、口服液、奶制品、片剂或胶囊等,例如可以是用于添加在婴幼儿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粉、辅食、营养补充剂),以及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营养补充剂或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优选地,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gmcc no.15139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为1
×
103cfu~1
×
10
12
cfu/天,进一步优选为1
×
106cfu~1
×
10
11
cfu/天。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gmcc no.15077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为1
×
103cfu~1
×
10
12
cfu/天,进一步优选为1
×
106cfu~1
×
10
11
cfu/天。母乳低聚糖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可为1mg-15g/天。
[0025]
本发明的包括所述营养组合物的食品或药品,因包括所述营养组合物而具有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功能。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显示母乳低聚糖2
’-
fl对受试致病菌epec存活率影响。
[0027]
图2显示副干酪乳杆菌k56与et-22菌株对受试致病菌epec存活率影响。
[0028]
图3显示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受试致病菌epec存活率影响。
[0029]
图4显示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受试致病菌epec存活率影响。
[0030]
图5显示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致病菌epec作用于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实验结果。
[0031]
图6显示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致病菌epec作用于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实验结果。
[0032]
图7显示在受到大肠杆菌etec侵袭的情况下,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肠道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p-10的影响。
[0033]
图8a和图8b显示在受到大肠杆菌etec侵袭的情况下,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肠道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8与ip-10的影响。
[0034]
图9a和图9b显示副干酪乳杆菌k56与et-22分别与母乳低聚糖2
’-
fl形成的组合对肠道屏障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具体实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外专门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都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
[0036]
本案发明人通过具体的实验证明了本发明的益生菌益生元组合物在调节胃肠道免疫能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0037]
各实施例及对照所用实验方法及受试物情况如下:
[0038]
1.实验准备步骤
[0039]
1.1培养基配置与受试益生元的储存和配置
[0040]
含有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培养基在每次实验当天于无菌环境中新鲜配置,并预热到37℃。受试的益生元/hmos被储存在干燥避光的室温环境中。实验中使用的浓度为5g/l(单独使用或与益生菌混合使用均为该浓度)。
[0041]
1.2益生菌培养、生长曲线绘制与活性鉴别
[0042]
益生菌粉在实验前以冷冻干燥的状态送到实验室。益生菌被接种到mrs-琼脂平板上,取单独的菌株群落用于16s鉴定,且用来制备甘油原液(储存在-80℃)。在每次实验前,从甘油原液中取出益生菌并在mrs平板上于37℃接种,在静止态下收获,并在实验前用mem培养基冲洗。在益生菌受试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拣系统测量益生菌活性与细胞数。实验中使用的益生菌浓度为1
×
108cfu/ml(单独使用或与益生元混合使用均为该浓度)。在37℃厌氧条件下培养副干酪乳杆菌k56或et-22,在实验前绘制生长曲线。在收到益生菌原料并在所有实验开始前,用流式细胞仪测试益生菌株的活性。16s测序被用来测定菌株身份。在益生菌具体各项实验的受试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拣系统测量益生菌活性与细胞数。
[0043]
副干酪乳杆菌et-22:
[0044]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et-22已2017年12月1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保藏编号cgmcc no.15077。
[0045]
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api细菌鉴定系统分析结果来确认et-22菌株在分类学上的特征。上具体如下:
[0046]
形态学特征:1.于mrs培养液培养时,菌体呈中短杆状,二端呈圆形,通常成链状,偶尔成对出现。2.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不生成孢子,不具触酶、氧化酶及运动性,在好氧及厌氧环境均能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
±
1℃,属于兼性异质发酵性菌株,葡萄糖代谢时不产生气体。
[0047]
et-22菌株的发酵条件为: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浸粉,5.0g;葡萄糖,20.0g;磷酸氢二钾,5.0g;柠檬酸氢二铵,2.0g;乙酸钠,5.0g;七水合硫酸镁,0.5g;四水合硫酸锰,0.2g;吐温80,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调整ph至6.2~6.4之间,121℃灭菌15分钟。
[0048]
副干酪乳杆菌et-22为微好氧菌,兼性厌氧环境生长较佳,产乳酸,具有耐酸性,可耐受ph值2.5的酸性环境及耐0.4%的胆盐环境4小时,嗜中温菌,生长温度范围在15~45℃,最适生长温度在37℃左右。
[0049]
1.3 caco-2细胞培养
[0050]
从dsmz(德国不伦瑞克)公司购得人结肠肿瘤细胞系(caco-2),并在有5%co2,37℃一定湿度条件下培养。第40-44代caco-2细胞被用于实验。mem培养基中加入了20%(体积/体积)的胎牛血清(fbs),1%的非必需氨基酸,1%的glutamax,1%的丙酮酸钠,添加或
未添加1%的青霉素-链霉素溶液,以及50ug/ml的庆大霉素(均从荷兰布雷达的invitrogen公司购得)。细胞在t75培养瓶中长到80%丰度,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获取。
[0051]
1.4致病菌etec和epec的培养
[0052]
此研究使用了两种致病菌,分别是肠毒性的大肠杆菌etec h10407和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epec serotype o119。这两种菌可用来模拟体外的小肠感染。这两种都是导致婴儿腹泻和旅行者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地区。etec h10407是一个体外实验中常用的、被较好的定义的模型菌株,且已被广泛用在其他评估益生菌和益生元对于致病菌吸附和炎症信号传导的研究中。此菌株也被用在动物试验中用于研发疫苗。epec serotype o119是从婴儿粪便分离的,益生元已被证明可减少其吸附。
[0053]
用bhi-b培养基(美国纽约默克公司)培养etec细胞株h10407(atcc35401)。在37℃厌氧条件下过夜培养后,致病菌在感染前被再次培养,以达到对数中期。离心收集细胞,冲洗并在实验前用pbs再悬浮。
[0054]
epec血清型o119株在冷冻干燥条件下从dsmz处购得(dsm8699)。用bhi-b培养基(美国纽约默克公司)培养菌株。在37℃厌氧条件下过夜培养后,致病菌在感染前被再次培养,以达到对数中期。离心收集细胞,冲洗并在实验前用pbs再悬浮。
[0055]
1.5数据分析
[0056]
如有可能,用三次重复(有时候可用六次重复)来进行每个单独测试的统计分析。抗粘附数据用10log转化。对于10log转化后的抗粘附数据和表皮信号传导数据用one-way anova来进行统计分析。用dunnett’s posthoc测试来鉴定与阴性对照(neg.control)或者用大肠杆菌刺激条件下的统计差异。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因dunnett’s posthoc测试用了anova msresidual用作差异的pooled评估,且用了修改的显著性数值用来调整比较的数目,所以同样的结果在一个图表中可能显著,而另一个图表中可能不显著。
[0057]
2.具体实验步骤
[0058]
2.1抗粘附测试
[0059]
在24孔板上培养caco-2细胞。在试验当天,用预热的pbs冲洗caco-2细胞。受试物质被以三倍平行重复加到caco-2细胞中。用受试物质培养细胞1小时。接着加入致病菌大肠杆菌,以感染倍数(moi)50:1加入(最终浓度为107cfu/ml),与受试物质在37℃共培养1小时。作为阴性对照,caco-2细胞在培养基中仅与致病菌一起培养。因被报道为可减少致病菌吸附,1mm氧化锌(zno)被用作阳性对照。在培养后,冲洗并裂解caco-2细胞,然后致病菌被接种在琼脂上。在37℃琼脂平板上培养过夜后,数细菌的cfu菌落数以衡量致病菌吸附。数生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数并记录为cfu/ml。与抗粘附测试平行的,将大肠杆菌(终浓度为)107cfu/ml添加到1ml受试的组合五种,并在37℃共培养1小时以测量活性。培养后,从每个样品离心收集大肠杆菌,再悬浮于pbs中,并在琼脂平板上接种。在37℃琼脂平板上培养过夜后,数细菌的cfu菌落数以衡量致病菌吸附。数生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数并记录为cfu/ml。
[0060]
2.2炎症因子释放测试
[0061]
益生元和益生菌能具有免疫调节(促进或者抗炎症)作用,能增加对于感染的抵抗力或者促进肠道健康。益生元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在存在或不存在促炎症刺激的情况下,测定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产生来衡量。用大肠杆菌菌株刺激caco-2细胞
并测定上清液中il-8和ip-10的产生,可筛选益生元和益生菌对于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产生的影响。il-8对于紧急的自身免疫反应很重要,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聚集。ip-10在免疫的二级应答中很重要。它可以吸引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包括th1细胞,这些对于清除感染有重要作用。促炎症的益生元和益生菌可以增加il-8和/或ip-10的生成,而抗炎症的益生元和益生菌可以减少il-8和/或ip-10的生成。
[0062]
将caco-2细胞在96孔板养到适合的丰度。在实验最初,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冲洗细胞一次。将单层细胞与受试物质在37℃下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共培养1小时,重复三次。加入大肠杆菌刺激细胞(moi 200:1)。在1小时培养后,单层细胞与致病菌共培养,并用含有受试物质和50ug/ml庆大霉素的培养液冲洗和培养过夜。作为空白对照,只用了培养液而没用大肠杆菌刺激。用大肠杆菌刺激但没用受试物质的培养液被用作大肠杆菌应答的对照。此外,作为caco-2细胞应答的对照,用含有rec tnfα(10ng/ml)以及rec ifnγ(5ng/ml)(均从英国阿宾顿的r&d systems购入)的混合物培养液刺激细胞。刺激24小时候收集上清液并储存于-20℃。按照生产商的使用指导,用bio-plex试剂盒(美国加州biorad公司)测试il-8,ip-10和rantes。
[0063]
2.3肠道屏障完整性测试
[0064]
理想的小肠上皮屏障功能是保护宿主免受致病菌侵入和/或致病菌来源毒素的先决条件。在此研究中,体外的屏障完整性通过测定肠道细胞层的跨表皮的电阻(teer)体现。食物成分可能具有保护感染后肠道屏障功能下降的功能(减轻感染后teer的下降)。为了研究益生元和益生菌对于感染的作用,测定了teer在大肠杆菌感染前和感染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0065]
caco-2细胞被接种到transwell聚碳酸酯细胞培养插入物中,平均孔径为0.4um,面积为0.33cm2直至完全分化(
±
1000ω)。用世界精准仪器购入的evom2表皮伏特测量器测量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以衡量屏障完整性。
[0066]
在测试当天,细胞被冲洗,并在37℃下用不含抗生素和血清,但含有受试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1小时。紧接着加入大肠杆菌到受试物质之上(感染倍数moi为200:1),并培养6小时。在实验开始前(t=-1),受试物质暴露1小时后及添加致病菌前(t=0),并在致病菌接触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和6小时分别测定teer。在与致病菌接触后单独条件下的teer值与其各自在t=0时的teer值相关,且被表述成δteer(ω.cm2)。阴性对照(只加入大肠杆菌)与未接触致病菌或受试物质的阳性对照也在实验组别中。所有条件重复测定三次,一些对照组被重复测定6次。
[0067]
3.受试物质对致病菌epec存活率影响测试
[0068]
为验证致病菌吸附的减少是否与致病菌活性有关,在益生元和益生菌培养后也检测了致病菌活性。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与其他受试益生菌或益生元类似,加入受试物质后k-56或2
’-
fl,或二者的组合后,未显著影响大肠杆菌epec 0119菌的存活率。与其他受试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类似,et-22或2
’-
fl,未显著影响epec 0119菌的存活率。而二者的组合未显著降低epec 0119菌的存活率。
[0069]
实施例1: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致病菌epec于肠道粘附实验结果
[0070]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k-56有正常
的生长曲线。
[0071]
通过常见致腹泻菌株(epec o119)研究了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阻止致病菌吸附到小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0072]
结果参见图5所示,单独的母乳低聚糖2
’-
fl对于致病菌大肠杆菌o119对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阳性对照氧化锌可显著的降低致病菌对肠道细胞的吸附(p<0.0001)。单独的益生菌k56对于致病菌大肠杆菌o119对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当益生元2
’-
fl与益生菌一同作为处理组受试物质,二者显著降低了致病菌epec 0119吸附到肠道细胞(p<0.001)。显示当二者形成组合物,具有协同效应。
[0073]
实施例2: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致病菌epec于肠道粘附实验结果
[0074]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et-22有正常的生长曲线。
[0075]
结果参见图6所示,单独的母乳低聚糖2
’-
fl对于致病菌大肠杆菌o119对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阳性对照氧化锌可显著的降低致病菌对肠道细胞的吸附(p<0.0001)。单独的益生菌et-22对于致病菌大肠杆菌o119对肠道细胞caco-2的粘附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当益生元2
’-
fl与益生菌一同作为处理组受试物质,二者显著降低了致病菌epec 0119吸附到肠道细胞(p<0.001)。显示当二者形成组合物,具有协同效应。
[0076]
实施例3: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肠道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p-10的影响
[0077]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k-56有正常的生长曲线。
[0078]
结果参见图7所示,在受到大肠杆菌etec侵袭的情况下,母乳低聚糖2
’-
fl不会影响ip-10的释放,k56能降低ip-10的释放,当二者的组合物加入时,该组合物能改变2
’-
fl本身对于ip-10释放无作用的情况,转而降低ip-10的释放。说明k56 2
’-
fl的营养组合物对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一定调控作用。
[0079]
实施例4: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肠道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8与ip-10的影响
[0080]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et-22有正常的生长曲线。
[0081]
结果参见图8a和图8b所示,在受到大肠杆菌etec侵袭的情况下,母乳低聚糖2
’-
fl不会影响il-8的释放,而et-22能减少il-8的释放,当二者的组合物加入时,该组合物能改变2
’-
fl本身对于il-8释放无影响的情况,转而降低il-8的释放。母乳低聚糖2
’-
fl能略微降低ip-10的释放,et-22能显著地降低ip-10的释放,当二者的组合物加入时,该组合物能改变2
’-
fl本身对于ip-10释放只略微降低的情况,转而大幅度地降低ip-10的释放。说明et-22 2
’-
fl的营养组合物对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一定调控作用。
[0082]
实施例5:副干酪乳杆菌k56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跨膜电阻(teer)影响的实验结果
[0083]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k56有正常的生长曲线。如图9a所示,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试了受试物质对于跨膜电阻的影响,单独的母乳低聚糖2
’-
fl对于etec引起的跨膜电阻teer的下降基本无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接近,而益生菌k56可在多个时间点,于一定程度上有提升跨膜电阻teer值或防止其下降的趋势;且在加入母乳低聚糖2
’-
fl后,同样具有提升或防止下降的效果,比空白组效果有提升的趋势。
[0084]
实施例6:副干酪乳杆菌et-22与母乳低聚糖2
’-
fl组合对跨膜电阻(teer)影响的实验结果
[0085]
实验前准备步骤以及具体实验方法请见前述段落。受试副干酪乳杆菌et-22有正常的生长曲线。如图9b所示,在不同的时间点测试了受试物质对于跨膜电阻的影响,单独的母乳低聚糖2
’-
fl对于etec引起的跨膜电阻teer的下降基本无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接近,而益生菌et-22可在多个时间点,于一定程度上有提升跨膜电阻teer值或防止其下降的趋势;且在加入母乳低聚糖2
’-
fl后,该提升或防止下降的效果有增强的趋势,比空白组效果有提升的趋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