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开始在家里养殖花草和鱼类。
3.目前的方式是将花盆底座浸入鱼缸中,通过渗透来实现浇水,但是仅能养殖水培植物,如果花盆中放入泥土,则会污染水体。另一种是将植物种植在介质底座上,让根系长入鱼缸,这种方式不美观,也仅能种植水培植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可以将鱼缸与花盆组合成一个能够进行内循环的小型生态系统。
5.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包括:
7.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8.水泵与进水管道,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道的第一端连接,进水管道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箱体内;
9.排水管道,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向第二箱体供水;
10.第一回水模组,输入端位于第二箱体的下方;
11.滤缸,与第一回水模组的输出端连通;以及
12.第二回水模组,用于将滤缸的水送入第一箱体;
13.其中,第二箱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缸包括沉淀部分和与沉淀部分连通的过滤部分;
15.过滤部分与第一回水模组连通。
1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进水管道连通,第二端伸入到第一箱体;
17.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第一箱体底面间的距离小于进水管道的第二端与第一箱体底面间的距离。
1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在排水管道上的切换阀和第二管道;
19.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在切换阀上,第二端伸入到第二回水模组中。
2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定时控制单元,定时控制单元与水泵和第二回水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设定启动和关闭水泵与第二回水模组。
2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阀为电子切换阀;
22.还包括定时控制单元,定时控制单元与水泵和第二回水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设
定启动和关闭水泵与第二回水模组;
23.定时控制单元与切换阀电连接,用于根据设定程序调整切换阀的两个输出端的开启与关闭。
2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25.第一电子水位计,设在滤缸内;
26.补水单元,输出端与滤缸连通;以及
27.控制电路,与补水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电子水位计的反馈控制补水单元的开启与关闭。
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电子水位计,第二电子水位计位于第一箱体内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补水单元,用于限制第一箱体内的最高水位。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可以将鱼缸与花盆组合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使水在鱼缸和花盆之间进行循环,解决了现有方式中仅能够种植水培植物的问题,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水单元的控制示意框图。
35.图中,11、第一箱体,12、第二箱体,13、水泵,14、进水管道,15、排水管道,16、第一回水模组,17、滤缸,171、沉淀部分,172、过滤部分,18、第二回水模组,31、第一管道,32、切换阀,33、第二管道,41、第一电子水位计,42、补水单元,43、控制电路,44、第二电子水位计,6、定时控制单元,601、cpu,602、ram,603、rom,604、系统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由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2、水泵13、进水管道14、排水管道15、第一回水模组16、滤缸17和第二回水模组18等组成,具体的说,第一箱体11用于养殖鱼类,第二箱体12用于种植植物,这两个箱体互不影响,第二箱体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38.水泵13的输入端与进水管道14连接,输出端与排水管道15连接。进水管道14有两个端口,分别是第一端和第二端,具体的说,进水管道14的第一端与水泵1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伸入到第一箱体11内,水泵13工作时,第一箱体11内的水通过进水管道14流入到水泵13中。
39.排水管道15与水泵13的输出端连接,作用是向第二箱体12供水,供水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40.第一种,排水管道15开设有通孔,排水管道15内的水通过通孔流入到第二箱体12中;
41.第二种,排水管道15上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道15内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到第二箱体12中。
42.第一回水模组16的输入端位于第二箱体12的下方并与滤缸17连通,作用是将从第二箱体12内流出的水送入到滤缸17内。第一回水模组16有以下几种结构,
43.第一种,第一回水模组16由水槽组成,水槽的底面上有一个通孔,通孔位于滤缸17的上方,第二箱体12位于水槽的正上方,从第二箱体12内流出的水能够通过通孔流入到滤缸17内。
44.第二种,第一回水模组16由水槽和水管组成,水管连接在水槽的底面上并伸入到滤缸17内,第二箱体12位于水槽的正上方。从第二箱体12内流出的水能够通过水管流入到滤缸17内。
45.滤缸17的水由第二回水模组18送回到第一箱体11内。
4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回水模组18由回水泵和管道组成,回水泵通过管道将滤缸17内的水送入到第一箱体11内。
47.结合一个具体的使用过程,需要浇水时,水泵13启动,将第一箱体11内的水抽出来后送到第二箱体12中,随着送入水量的增加,多余的水从第二箱体12流出后并流入到第一回水模组16中,第一回水模组16中的水流入到滤缸17内,再由第二回水模组18送回到第一箱体11。
48.滤缸17主要其到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因为水经过第二箱体12后,会掺杂有一定量的杂质,对于这些杂质的去除,有沉淀和过滤两种方式,
49.沉淀方式指的是滤缸17内的水需要静止一段时间,利用重力使杂质在滤缸17的底部积聚,然后再由第一回水模组16将经过沉淀的水送回第一箱体11;
50.过滤方式指的是借助滤材(如活性炭、过滤膜等),对滤缸17内的水进行过滤,然后再由第一回水模组16将经过过滤的水送回第一箱体11。
51.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滤缸17由沉淀部分171和过滤部分172两部分组成,沉淀部分171的作用是借助重力使水中的杂质沉淀,过滤部分172的作用是将水中的杂质拦截。
52.过滤部分172与第一回水模组16和沉淀部分171连通,从第一回水模组16中流出的水先经过过滤部分172后再流入到沉淀部分171内。
5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部分172是一个盒体,盒体的底面上均布有通孔,这些通孔能够将水中的杂质拦截住。
54.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部分172是一个盒体,盒体内放置有过滤棉或者类似的滤材。
55.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增加了一根第一管道31,第一管道31的第一端与进水管道14连通,第二端伸入到第一箱体11,并且,第一管道31的第二端与第一箱体11底面间的距离小于进水管道14的第二端与第一箱体11底面间的距离。
56.第一管道31的作用是避免第一箱体11内的水被过量抽取,具体而言,在抽水的初始阶段,第一管道31的第二端和进水管道14的第二端均位于水面以下,随着第一箱体11内水位的下降,第一管道31的第二端会首先暴露在空气中,此时,空气会进入到进水管道14
内,使得第一箱体11内的水不再流入到进水管道14内。
57.应理解,第一箱体11的一个作用是养殖鱼类,因此需要首先保证第一箱体11内的水量,增加了第一管道31后,就可以保证第一箱体11内的水不会被过量抽取。通过调整第一管道31的第二端与第一箱体11底面的距离,就能够对第一箱体11被抽水时的最低水位。
58.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排水管道15上加装了一个切换阀32,还增加了一根第二管道33,第二管道33的第一端连接在切换阀32上,第二端伸入到第二回水模组18中。
59.这样,水泵13启动后,就可以将第一箱体11内的水抽出后送到滤缸17中进行过滤,可以起到提高第一箱体11内水质的作用。应理解,第一箱体11的作用是养殖,因此需要经常性的对第一箱体11内的水进行过滤,使第一箱体11内的水的水质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60.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增加了定时控制单元6,定时控制单元6与水泵13和第二回水模组18电连接,用于根据设定启动和关闭水泵13与第二回水模组18。
61.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使用的自动化程度,例如可以设定每天早晨七点启动,工作时间为半小时,省却了需要人工浇花的烦恼;再例如在全家出游时设定为每隔一天启动一次,室内养殖的花也不会出现因缺水导致的枯萎。
62.进一步地,将切换阀32更换为电子切换阀并与定时控制单元6电连接,此时,对于第一箱体11内水质的净化,也能够实现自动化。
63.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智能生态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滤缸17内加装了第一电子水位计41,第一电子水位计41的作用是监控滤缸17内的剩余水量。
64.另外,还增加了补水单元42和控制电路43,控制电路43与第一电子水位计41和补水单元42电连接,作用是根据第一电子水位计41的反馈控制补水单元42的开启与关闭。
6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补水单元42使用补水泵或者电子阀,补水泵的作用是抽水后送入滤缸17内;电子阀安装在管线上,开启时,管线内的水流入到滤缸17内。
6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43由继电器和接触器两部分组成,接触器负责电网和补水泵之间的通电,继电器连接在接触器的控制端上并与定时控制单元6电连接。定时控制单元6通过继电器控制接触器的通断,从而实现补水泵的定时启动与停止。
67.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43由继电器组成,继电器连接在电子阀的控制端上,用于控制电子阀的开启与关闭。
68.第一电子水位计41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滤缸17内的水位到最低水位后,第一电子水位计41向控制电路43反馈信号,补水单元42启动或者开启;滤缸17内的水位到最高水位后,第一电子水位计41再次向控制电路43反馈信号,补水单元42停止或者关闭。
69.当滤缸17由沉淀部分171和过滤部分172组成时,第一电子水位计41安装在沉淀部分171的内壁上。
70.滤缸17向第一箱体11补水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第二回水模组18定时启动,也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启动并运行固定的时间,第二种方式是根据第一箱体11内的实际水面高度启动。
71.第二种方式需要第二电子水位计44配合,第二电子水位计44安装在第一箱体11内
并与控制电路43电连接,工作过程如下,
72.第一种,第二电子水位计44监控最高水位,当第一箱体11的水面高度达到设定的最高高度时通过控制电路43关停补水单元42。
73.第二种,第二电子水位计44监控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当第一箱体11的水面高度达到设定的最低高度时通过控制电路43启动补水单元42,当第一箱体11的水面高度达到设定的最高高度时通过控制电路43关停补水单元42。
74.应理解,请参阅图3和图4,定时控制单元6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内容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75.定时控制单元6主要有cpu601、ram602、rom603和系统总线604等组成,其中cpu601,ram602和rom603均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76.第二回水模组18中的回水泵与水泵13的控制方式和补水单元42的控制方式相同,第二回水模组18中的回水泵、水泵13和补水单元42均可使用控制电路43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此处,控制电路43的数量为三个。
77.第一电子水位计41和第二电子水位计44使用相应的通讯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78.切换阀32使用对应的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79.请参阅图5,当然,第一电子水位计41、补水单元42、控制电路43和第二电子水位计44也可以独立出来独立运行,也就是第一电子水位计41和第二电子水位计44通过控制电路43来控制补水单元42的开启与关闭。
8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