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4: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用吊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吊取重物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吊具,现冶金行业普遍所用起重机起升系统均为钢丝绳加固定龙门钩,结构单一、用途单一,仅用于吊运钢水包,原理为通过钢丝绳直接起吊含有动滑轮的平衡梁来吊动与之连接的龙门钩进行作业,吊运的钢水包一般都较重,而采用此类结构吊运钢水包时,吊运到指定地点后下放不稳,不便于卸料,这种结构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另外很多工厂为方便卸料吊运钢水包的吊桶经常采用敞开式结构,此类结构在吊运过程中如有钢水溅出易导致操作人员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通过前后转动装置完成前后位置的调整,左右移动装置完成左右位置的调整,上下移动装置完成上下位置的调整,抓运装置完成货物的抓运,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吊运效率低下,且下放不稳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包括吊运主体、前后转动装置、左右移动装置、上下移动装置和抓运装置,所述前后转动装置设于吊运主体的左端,所述前后转动装置设于吊运主体的上端,所述上下移动装置设于前后转动装置的下端,所述抓运装置设于上下移动装置的下端;所述吊运主体包括车架和挡板,所述车架设于吊运主体的下侧,所述挡板设于车架的上端。
5.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转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盘、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电机设于车架的左端上侧,所述第一转盘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设于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
6.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螺杆、螺杆固定件、滑槽、滑轮、第一连杆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设于第一支撑臂的上端,所述滑槽设于第二支撑臂的内侧,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二支撑臂的下侧,所述第一螺杆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杆固定件螺旋套接设于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于螺杆固定件上端内侧,所述滑轮设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
7.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二螺杆、外管、内管、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套管和旋转滚珠盘,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螺杆固定件的下侧中端,所述外管设于螺杆固定件的下侧两端,所述内管滑动套接设于第二固定件内侧,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内管的上端,所述第三固定件设于外管的底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螺杆设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套管螺旋套接设于第二螺杆上,所述旋转滚珠盘设于套管的底端。
8.进一步地,所述抓运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抓手固定轴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四固定件设于套管
的下侧,所述第四电机设于第四固定件的下端左侧,所述第五电机设于第四固定件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一齿轮设于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设于第五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固定轴设于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二固定轴设于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一抓手设于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二抓手设于第二固定轴上,所述抓手固定轴设于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交接处。
9.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前后转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臂转动,完成前后的位置调整,左右移动装置通过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继而带动螺杆固定件在第二支撑臂上通过滑轮在滑槽内上左右滑动,完成左右位置的调整,上下移动装置通过第三电机输出端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继而带动套管上下运动,最后带动抓运装置上下运动,抓运装置通过第四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固定轴转动,继而带动第一抓手运动,第五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轴转动,继而带动第二抓手运动,完成货物的抓运,大大提高了吊运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主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左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右视图;
13.图4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4.其中,1、吊运主体,2、前后转动装置,3、左右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5、抓运装置,6、车架,7、挡板,8、第一电机,9、第一转盘,10、第一支撑臂,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电机,13、第一螺杆,14、螺杆固定件,15、滑槽,16、滑轮,17、第一连杆,18、第二支撑臂,19、第三电机,20、第二螺杆,21、外管,22、内管,23、第二固定件,24、第三固定件,25、套管,26、旋转滚珠盘,27、第四电机,28、第五电机,29、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第一固定轴,32、第二固定轴,33、第一抓手,34、第二抓手,35、抓手固定轴,36、第四固定件。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用吊运装置,包括吊运主体1、前后转动装置2、左右移动装置3、上下移动装置4和抓运装置5,所述前后转动装置2设于吊运主体1的左端,所述前后转动装置2设于吊运主体1的上端,所述上下移动装置4设于前后转动装置2的下端,所述抓运装置5设于上下移动装置4的下端;所述吊运主体1包括车架6和挡板7,所述车架6设于吊运主体1的下侧,所述挡板7设于车架6的上端。
18.所述前后转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8、第一转盘9、第一支撑臂10和第一固定件11,
所述第一电机8设于车架6的左端上侧,所述第一转盘9设于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支撑臂10的一端设于第一转盘9上,所述第一固定件11设于第一支撑臂10的另一端。
19.所述左右移动装置3包括第二电机12、第一螺杆13、螺杆固定件14、滑槽15、滑轮16、第一连杆17和第二支撑臂18,所述第二支撑臂18设于第一支撑臂10的上端,所述滑槽15设于第二支撑臂18的内侧,所述第二电机12设于第二支撑臂18的下侧,所述第一螺杆13设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螺杆固定件14螺旋套接设于第一螺杆13上,所述第一连杆17的一端设于螺杆固定件14上端内侧,所述滑轮16设于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
20.所述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第三电机19、第二螺杆20、外管21、内管22、第二固定件23、第三固定件24、套管25和旋转滚珠盘26,所述第三电机19设于螺杆固定件14的下侧中端,所述外管21设于螺杆固定件14的下侧两端,所述内管22滑动套接设于第二固定件23内侧,所述第二固定件23设于内管22的上端,所述第三固定件24设于外管21的底端内壁上,所述第二螺杆20设于第三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套管25螺旋套接设于第二螺杆20上,所述旋转滚珠盘26设于套管25的底端。
21.所述抓运装置5包括第四电机27、第五电机28、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0、第一固定轴31、第二固定轴32、第一抓手33、第二抓手34、抓手固定轴35和第四固定件36,所述第四固定件36设于套管25的下侧,所述第四电机27设于第四固定件36的下端左侧,所述第五电机28设于第四固定件36的下端右侧,所述第一齿轮29设于第四电机27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30设于第五电机2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固定轴31设于第一齿轮29上,所述第二固定轴32设于第二齿轮30上,所述第一抓手33设于第一固定轴31上,所述第二抓手34设于第二固定轴32上,所述抓手固定轴35设于第一抓手33和第二抓手34的交接处。
22.具体使用时,用户首先启动前后转动装置2,第一电机8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转盘9转动,第一转盘9转动带动第一支撑臂10转动,完成前后的位置调整,启动左右移动装置3,第二电机12输出端转动,第二电机12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螺杆13转动,第一螺杆13转动带动螺杆固定件14在第二支撑臂18上通过滑轮16在滑槽15内上左右滑动,完成左右位置的调整,启动上下移动装置4,第三电机19输出端转动,第三电机19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螺杆20转动,第二螺杆20转动带动套管25上下运动,套管25上下运动带动抓运装置5上下运动,启动抓运装置5,第四电机27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9转动,第一齿轮29转动带动第一固定轴31转动,第一固定轴31转动带动第一抓手33运动,第五电机28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0转动,第二齿轮30转动带动第二固定轴32转动,第二固定轴32转动带动第二抓手34运动,完成货物的抓运,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