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7 00: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对形成在感光鼓等的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和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在设置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中,公知的技术是在用于确定感光鼓(图像载体)和显影辊(旋转部件)之间的间距的面板(保持部件)上设置支承显影辊的旋转轴的轴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中,在相对于显影装置来装卸保持部件时,会发生轴承从保持部件脱落的不良情况。因此,会产生轴承破损的不良情况、显影装置的组装性降低的不良情况等。
4.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相对于显影装置装卸保持部件时,不易产生轴承从保持部件脱落的不良情况。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034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涉及涉及一种对形成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其包括:具有旋转轴的旋转部件;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承;保持所述轴承的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轴承和所述保持部件之一,并以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不会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一端侧脱落的方式来限制所述轴承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以及在所述轴承安装到所述保持部件后,以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不会在轴向另一端侧脱落的方式来限制所述轴承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
7.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相对于显影装置装卸保持部件时,不易产生轴承从保持部件脱落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8.图1所示是该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
9.图2所示是成像部的剖视图。
10.图3所示是沿长边方向表示的显影装置和感光鼓的图。
11.图4(a)

(b)所示是显影装置中的轴承附近的剖视图,图4(a)所示是第二限制部变形前的状态图,图4(b)所示是第二限制部变形后的状态图。
12.图5(a)

(b)所示是多个第二限制部相对于轴承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关系图。
13.图6所示是设置有电极的状态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14.图7(a)

(b)所示是作为变形例的显影装置中的轴承附近的剖视图,图7(a)所示是第二限制部变形前的状态图,图7(b)所示是第二限制部变形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通过附图来对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16.首先,通过图1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全体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17.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多个处理卡盒10y、10c、10m、10bk与中间转印带40相向而对地被并列设置的串列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另外,显影装置26(参照图2)被设置成与多个处理卡盒20y、20c、20m、20bk的各感光鼓21对置。
18.在图1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彩色复印机的装置主体具有将原稿输送到原稿读入部3的原稿输送部2、读入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原稿读入部3、根据输入图像信息发出激光l的写入部(曝光部)4、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的处理卡盒20y、20c、20m、20bk、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被重叠转印的中间转印带40、收纳纸张等片材p的供纸装置61、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p上的二次转印辊65、对片材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66、用于向与多个处理卡盒20y、20c、20m、20bk对应的各显影装置26补给各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70。
19.这里,还参照图2,各处理卡盒20y、20c、20m、20bk分别是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1、充电装置22、清洁装置23一体化而成的。然后,各处理卡盒20y、20m、20c、20bk达到寿命时,就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来被更换。
20.另外,各显影装置26被设置成分别与各处理卡盒20y、20m、20c、20bk的感光鼓21对置。然后,显影装置26达到寿命时,就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来被更换。还有,显影装置26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卸操作和处理卡盒20y、20m、20c、20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卸操作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
21.在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中的感光鼓21(图像载体)上分别形成有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图像。
22.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的彩色图像形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23.首先,原稿通过原稿输送部2的输送辊来从原稿台被输送后载置到原稿读取部3的接触玻璃上。然后,在原稿读取部3中,被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光学地读取。
24.然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色的图像数据被送到写入部4。然后,从写入部4来的根据各色的图像信息的激光(曝光光)分别朝着所对应的处理卡盒10y、10m、10c、10bk的感光鼓21(参照图2)照射。
25.另一方面,四个感光鼓21分别在图1、图2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然后,首先是感光鼓21的表面在与充电装置22(充电辊)的对置位置处被均匀充电(充电工序)。如此,就在感光鼓21上就形成了带电电位。然后,带电的感光鼓21的表面到达各个写入部4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在该位置形成基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曝光工序)。
26.对应于黄色成分的激光被照射到纸面左侧起第一个的处理卡盒20y的感光鼓21的表面上。这时,黄色成分的激光通过高速旋转的多面镜在感光鼓21的旋转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被扫描。如此,就在被带电装置22充电后的感光体鼓21y上形成了对应于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27.同样地,青色成分的激光被照射到纸面左起第二个处理卡盒20c的感光鼓21表面
上后,形成了青色成分的静电潜像。对应于品红色成分的激光被照射到纸面左起第三个处理卡盒20m的感光鼓21表面上后,形成了对应于品红色成分的静电潜像。黑色成分的激光照射到从纸面左起第4个处理卡盒20bk的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黑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28.之后,形成有各色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21的表面分别到达与显影装置26相向而对的位置。然后,各色的调色剂从各显影装置26来供给到感光鼓21上,感光鼓21上的潜像就得到了显影(显影工序)。
29.之后,显影工序后的感光鼓21表面分别到达与中间转印带40的对置位置。这里,在各自的对置位置中,与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面抵接地设置有一次转印辊24。然后,在一次转印辊24的位置处,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被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一次转印工序)。
30.之后,一次转印工序后的感光鼓21的表面分别到达与清洁装置23的对置位置。然后,在清洁装置23处,残存在感光鼓2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得到回收(清洁工序)。
31.其后,感光鼓21的表面在除电装置的位置除去剩余电位,结束感光鼓21的一系列的造像处理。
32.另一方面,被重叠转印有感光鼓21上的各色图像的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在图1中的箭头方向上移动后,到达二次转印辊65的位置。然后,在二次转印辊65的位置,将中间转印带40上的全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片材p上(二次转印工序)。
33.之后,中间转印带40表面到达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的位置。然后,中间转印带40上的未转印调色剂被回收到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里后,中间转印带40上的一系列的转印处理就结束了。
34.在此,被输送到二次转印辊65的位置的片材p是从供纸装置61经由对位辊64等被输送的。
35.详细地说,由供纸辊62从收纳片材p的供纸装置61来供给的片材p在通过输送路径后,被引导到对位辊64的位置。到达对位辊64的位置的片材p对准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像的时机,向二次转印辊65的位置输送。
36.然后,转印有全彩色图像的片材p被引导至定影装置66的位置。然后,在定影装置66中,通过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夹持部,彩色图像被定影到片材p上。
37.然后,定影工序后的片材p通过排纸辊69作为输出图像来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外后,堆放到排纸盘5上,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就结束了。
38.接着,参照图2及图3来详细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部。
39.另外,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里的四个成像部,由于除了用于造像处理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以外,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除去处理卡盒或显影装置等构成部件中的符号的字母(y、m、c、bk)来图示。
40.如图2所示,处理卡盒20主要的是在盒体里一体地收纳有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1、充电装置22和清洁装置23。
41.感光体21是负带电性的有机感光体,在鼓状导电性支持体上设置有感光层等。
42.充电装置22是在导电性芯棒的外周包覆了中等电阻的弹性层后形成的充电辊。然后,从电源部向该充电装置22(充电辊)施加规定的电压,由此使得对置的感光鼓21的表面均匀带电。
43.在清洁装置23中设置有与感光鼓21抵接的清洁刮板23a和清洁辊23b。清洁刮板23a由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材料构成,以规定角度和规定压力与感光鼓21表面抵接。清洁辊25b是在芯棒上环绕设置了刷毛的刷辊。
44.如图2、图3所示,显影装置26主要是由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辊26a(旋转部件)、与显影辊26a相向而对的第一输送螺杆26b1(第一输送部件)、隔着隔离部件26e(壁部)与第一输送螺杆26b1相向而对的第二输送螺杆26b2(第二输送部件)、与显影辊26a相向而对并限制显影辊26a上承载的显影剂的量的刮刀26c(显影剂限制部件)等构成。
45.在显影装置26内收容了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双成分显影剂)。
46.显影辊26a构成为相对于感光鼓21隔开微小的显影间距g(相对距离)来相向而对地形成显影区域。如图3所示,显影辊26a包括以非旋转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内部并在辊外周面上形成多个极(磁极)的磁体26a1,以及绕磁体26a1旋转的套筒26a2。
47.还有,显影辊26a和感光鼓21之间的显影间隙g(相对距离)是通过在长边方向两端部(轴方向两端部)分别确定显影辊26a和感光体鼓21的轴中心之间距离的两个面板28、29(参照图3)来高精度地设定的。
48.第一及第二输送螺杆26b1、26b2沿长边方向输送收容在显影装置26内部的显影剂,从而形成循环路径(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循环路径)。即,形成了基于第一输送螺杆26b1的第一输送路径b1和基于第二输送螺杆26b2的第二输送路径b2的显影剂的循环路径。
49.第一输送路径b1和第二输送路径b2通过隔离部件26e来隔绝,两个输送路径b1、b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相互经由第一及第二连通口26f、26g来连通。具体而言,参照图3,第一输送路径b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和第二输送路径b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经由第一连通口26f来连通。另外,第一输送路径b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和第二输送路径b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经由第二连通口26g来连通。即,隔离部件26e被配设在长边方向两端部以外的位置里。
50.第一输送螺杆26b1(第一输送路径b1)被配设为与显影辊26a相向而对,第二输送螺杆26b2(第二输送路径b2)隔着分隔部件26e与第一输送螺杆26b1(第一输送路径b1)相向而对。第一输送螺杆26b1一边沿长边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轴向)输送显影剂,一边向显影辊26a供给显影剂,同时回收从显影辊26a脱离的显影工序后的显影剂。第二输送螺杆26b2将第一输送路径b1输送来的显影工序后的显影剂和从补给口26d补给来的新的调色剂一边沿长边方向输送一边搅拌、混合。
51.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输送螺杆26b1、26b2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两个输送螺杆26b1、26b2都是在轴部卷绕安装螺杆部而成的。
52.以显影工序为中心进一步详细说明先前所述的造像处理。
53.作为旋转部件的显影辊26a(显影剂承载体)在图2中的箭头方向上旋转。显影装置26内的显影剂如图3所示地,通过以在其间夹设分隔部件26e的方式来配设的第一输送螺杆26b1及第二输送螺杆26b2在箭头方向上的旋转,在与调色剂容器70经由调色剂补给路径从补给口26d补给来的调色剂一起搅拌混合的同时,在长边方向上循环(图3中的虚线箭头方向的循环)。
54.然后,摩擦带电而吸附在载体上的调色剂通过形成在显影辊26a上的调色剂汲取极,与载体一起被汲取到显影辊26a上。被载置到显影辊26a上的显影剂g在图2所示的箭头
方向上被搬送,并到达限厚刮板26c的位置。然后,显影辊26a上的显影剂在该位置处对显影剂量进行适量化后,被输送到与感光鼓21的相对位置(显影区域)。然后,通过形成在显影区域的电场,调色剂被吸附到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潜像中。之后,残留在显影辊26a上的显影剂随着套筒26a2的旋转而一起到达第一输送路径b1的上方的位置,在该位置从显影辊26a脱离。这里,显影区域中的电场是通过显影用的电源施加到显影辊26a上的规定的电压(显影偏压)、和通过充电工序和曝光工序在感光鼓21表面形成的表面电位(潜像电位)来形成的。
55.另外,随着显影装置26内的调色剂的消耗,调色剂容器70内的调色剂从补给口26d适当地补给到显影装置26内的。显影装置26内的调色剂的消耗通过以磁方式检测显影装置26内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比例)的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来检测。
56.另外,补给口26d设置在第二输送螺杆26b2的长边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一端,即第二输送螺杆26b2(第二输送路径b2)的上方。
57.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显影装置26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58.如之前使用图2、图3等说明的那样,在对形成于感光鼓21(像载体)表面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26中,设置有与感光鼓21相向而对的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辊26a。
59.该显影辊26a是具备旋转轴26a20的旋转部件。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显影辊26a是由在长边方向一端侧形成有旋转轴26a20的套筒26a2和被保持在套筒26a2内部的磁体26a1构成。在显影装置26中,套筒26a2经由轴承26m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磁体26a1以非旋转的方式来被支承。
60.这里,如图4(a)

(b)、图5(a)

(b)所示,轴承26m是滚珠轴承,可旋转地支承显影辊26a(套筒26a2)的旋转轴26a20。
61.尤其是,该轴承26m(滚珠轴承)在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的内圈和外圈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滚珠。更进一步地,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导电性润滑脂,并在两端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电性润滑脂漏出的防漏材料。这样构成的轴承26m在旋转轴26a2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被旋转驱动时,与旋转轴26a20的旋转一起,轴承26m的内圈通过滚珠的滚动而旋转。此时,外圈虽然不旋转,但通过导电性润滑脂或滚珠与内圈电连接。
62.另外,如之前使用图3所说明的那样,在显影装置26中可以装卸地设置有两个面板28、29(定位部件),该两个面板28、29确定作为感光鼓21(图像载体)和显影辊26a(显影剂承载体)的相对距离的显影间隙g。
63.详细地说,在面板28、29上分别以高位置精度来形成有支承感光鼓21的轴部和显影辊26a的轴部(在图3的左方的面板29的情况下为旋转轴26a20)的两个孔部。由此,感光鼓21的轴部与显影辊26a的轴部之间的距离得到确定,感光鼓21和显影辊26a之间的显影间隙g被高精度地设定为目标值。
64.另外,面板28、29均以图3的左右方向为装卸方向,相对于显影辊26a(显影装置26)或感光鼓21(处理卡盒20)构成为可以装卸。然后,在进行显影装置26或处理卡盒20的更换或维护等时,就进行面板28、29的装卸。
65.这里,两个面板28、29中的一侧的面板29(图3的左侧的面板,位于显影装置26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装方向里侧)的作用是作为保持轴承26m的保持部件。
66.详细地说,在面板29中形成有以与轴承26m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孔径来形成的孔部,
轴承26m被插入该孔部。
67.然后,在轴承26m和面板29(保持部件)中的任一方设置有第一限制部,来限制轴承26m的移动,使得相对于面板29不会在轴向一端侧(图3、图4(a)

(b)的左方)脱落。
68.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承26m上形成有作为第一限制部件的凸缘部26m1。
69.具体而言,在轴承26m中,凸缘部26m1以比其他部分(插入面板29的孔部的部分)的外径大的外径来形成。因此,凸缘部26m1与面板29接触,就限制了轴承26m向图3、图4(a)

(b)的左方(轴向一端侧)的移动。即,防止了轴承26m向宽度方向一端侧脱离的不良情况。
70.更进一步地,参照图4(b),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26中设置有第二限制部29a

,在将轴承26m安装到面板29(保持部件)上后,该第二限制部29a

限制轴承26m的移动,从而相对于面板29不会在轴向另一端侧(图4(b)的右方)脱落。
71.详细地说,第二限制部29a形成在面板29上,使得如图4(a)所示地当轴承26m安装到面板29(保持部件)上时不与轴承26m接触,并如图4(b)所示地当轴承26m安装在面板29上之后能够与轴承26m接触地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限制部29a表示变形前的第二限制部,以第二限制部29a

表示变形后的第二限制部。
72.即,轴承26m相对于面板29按照以下的顺序来组装。
73.首先,如图4(a)所示,轴承26m从右方向左方移动,插入面板29的孔部。然后,就成为轴承26m的凸缘部26m1与面板29的侧面(孔部的缘部)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第二限制部29a在面板29上以朝着轴承26m的安装方向另一端侧(图4(a)

(b)的右方)立起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为爪状。然后,在不会被第二限制部29a妨碍的情况下,轴承26m被安装到面板29上。即,在轴承26m的安装时,第二限制部29a不与轴承26m(凸缘部26m1)接触,或者即使接触也不会妨碍其安装动作。
74.然后,如图4(b)所示,在朝着面板29安装完轴承26m之后,第二限制部29a

通过热或压力来变形,并以第二限制部29a

(变形后的第二限制部)覆盖轴承26m(凸缘部26m1)的周围的方式来被铆接。由此,即使想要使轴承26m向图4(b)的右方移动,第二限制部29a

也会钩挂在凸缘部26m1上,限制朝向右方的移动。即,是通过第一限制部(凸缘部26m1)和第二限制部29a

,来限制轴承26m向轴向两侧的移动(脱落)的。
75.通过这样来设置第一限制部(凸缘部26m1)和第二限制部29a

,在维护时等的相对于显影装置26(或处理卡盒20)来装卸面板29时,轴承26m从面板29脱落(脱掉)的不良情况得到防止。因此,在防止轴承26m因脱落而破损的不良情况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面板29的装卸操作性。
76.这里,如图5(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制部29a(图示是变形前的情况)在轴承26m的周围隔开间隔地分开配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在图5(a)的情况下,三个第二限制部29a在圆周方向上分开设置,在图5(b)的情况下,八个第二限制部29a在圆周方向上分开设置,该数量不限于此。
77.如此,通过将多个第二限制部29a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与在圆周方向整个区域里设置一个第二限制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因热或压力等引起的第二限制部29a的变形。
7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等所示,多个第二限制部29a被大致等间隔地配
置。
79.通过这样的构成,在作用有将轴承26m向图4(b)的右方拔出的力时,能够通过多个第二限制部29a大致均等地分散承受该力。即,能够避免对规定的第二限制部29a的应力集中。因此,通过第二限制部29a就有效地发挥了防止轴承26m脱落的效果。
80.另外,根据上述理由,虽然优选的是多个第二限制部29a被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但是圆周方向的长度为不同的多个第二限制部29a即使不是等间隔而是在圆周方向上被一定程度地分散来配置的情况下(例如,相对于通过轴承26m的中心的假想线以线对称的方式来配置多个第二限制部29a的情况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8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限制部29a被配置为相对于轴承26m的周围,除了全部间隙以外所占的比例(以下适当地称为

覆盖率x

)为50%以上。
82.具体而言,参照图5(a),该覆盖率x为
83.x(%)=r1
×
3/(r1
×
3 r2
×
3)
×
100。
84.该第二限制部29a的覆盖率x越高,通过第二限制部29a来防止轴承26m的拔出(脱落)的力(以下适当称为

拔出强度

)越成比例地增强。然后,当覆盖率x在50%以上,旋转轴26a20因随时间推移而烧结在轴承26m(滚珠轴承)的内圈等,从显影装置26(旋转轴26a20)来卸除面板29(轴承26m)时,即使对第二限制部29a的作用力大,也能够通过第二限制部29a来防止轴承26m的脱落。
8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构成的直径6mm的旋转轴26a20以750rpm旋转,是将第二限制部29a的覆盖率x设定在58%(拔出强度130n)左右来防止轴承26m的脱落的。
86.这里,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26中设置有与显影辊26a的旋转轴26a20的端面接触的同时还与轴承26m的端面接触的电极26z。
87.该电极26z用于通过显影用的电源来对显影辊26a施加规定的电压(显影偏压)。
88.详细地说,当显影装置26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上时,显影装置26的电极26z就与端子102(参照图6)接触,该端子102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里的显影用电源连接。然后,经由该端子102从电极26z向显影辊26a供给显影偏压。
89.这里,在电极26z中设置有与旋转轴26a20的端面接触的第1通电部26z1和与轴承26m(特别是外圈)的端面接触的第2通电部2622。即,电极26z的构成是能够通过两个偏压路径来对显影辊26a施加显影偏压。
90.如此,通过构成为由两个偏压路径来对显影辊26a施加显影偏压,即使一个偏压路径因某种原因被切断,也能够通过另一个偏压路径来对显影辊26a施加显影偏压。
91.另外,第1通电部2621的前端形成为大致半球状,该大致半球状的前端被配置为与旋转轴26a20的端面的中心接触。由此,能够减轻大致半球状的前端的历时磨损。
92.另外,由于第2通电部26z2的构成是与轴承26m的端面接触,因此不会如构成为与轴承26m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那样,妨碍轴承26m对面板29的孔部的安装。
93.然后,轴承26m被第一限制部(凸缘部26m1)和第二限制部29a

限制为在面板29中几乎不产生轴向的移动,也就不易产生相对于面板29晃动而倾斜的不良情况。因此,电极26z相对于轴承26m和旋转轴26a20的接触状态也稳定,就不易产生电极26z的接触不良引起的对显影辊26a的偏压施加的不良。
94.<变形例>
95.如图7(a)

(b)所示,在变形例的轴承26m中没有形成用作第一限制部的凸缘部26m1。即,变形例中的轴承26m的外形形成为大致圆柱状。
96.然后,在变形例中,以轴承26m相对于面板29(保持部件)不会在轴向一端侧(图7(a)(b)的左方)脱落的方式来限制轴承26m的移动的作为第一限制部的小口径孔部29b1不是设置在轴承26m上,而是设置在面板29(保持部件)上。
97.详细地说,变形例中的第一限制部是形成在面板29上的小口径孔部29b1。参照图7(a),该小口径孔部29b1(第一限制部)在面板29中形成在安装有轴承26m的孔部29b里,以比轴承26m的内径b大且比轴承26m的外径a小的孔径c来形成(b<c<a)。特别是,在本变形例中,由于作为轴承26m使用的是滚珠轴承,因此,为了不妨碍轴承26m的内圈的旋转,是将小口径孔部29b1的孔径c设定为比轴承26m的内圈的外径大的。
98.即使是这样来构成作为第一限制部的小口径孔部29b1的情况,通过轴承26m与小口径孔部29b1的台阶接触,来限制轴承26m向图7(a)

(b)的左方移动(脱落)。然后,通过第一限制部(小口径孔部29b1)和第二限制部29a

来防止轴承26m从面板29脱落(脱离)的不良情况。
99.另外,在变形例中,由于在轴承26m上不形成凸缘部26m1,因此如图7(b)所示,变形后的第二限制部29a

就以与轴承26m的外圈直接接触的方式来被加热铆接或加压铆接了。
100.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26是对形成在感光鼓21(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26,设置有具备旋转轴26a20的显影辊26a(旋转部件)、支承旋转轴26a20的轴承26m、保持轴承26m的面板29(保持部件)。另外,在轴承26m和面板29中的任一方设置有限制轴承26m的移动的凸缘部26m1(第一限制部),轴承26m相对于面板29不在轴向一端侧脱落。更进一步地,在显影装置26中,在轴承26m安装到面板29后,设置有限制轴承26m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29a,以使得轴承26m相对于面板29不会在轴向另一端侧脱落。
101.由此,在相对于显影装置26来装卸面板29(保持部件)时,能够不容易产生轴承26m从面板29脱落的不良情况。
102.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不是将显影装置26作为处理卡盒20的构成部件,而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可单独地装卸的单元。相对于此,也可以将显影装置26作为处理卡盒20的构成部件之一,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处理卡盒来一体地装卸。
103.然后,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104.还有,在本公开中,“处理卡盒”的定义是使得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对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和对图像载体上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中的至少一个和图像载体一体化后,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被构成为可以装卸的单元。
105.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将本公开适用于两个输送螺杆26b1、26b2(输送部件)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限厚刮板26c被配置在显影辊26a下方的显影装置26。但是,适用本公开的显影装置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对于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有三个以上的输送部件的显影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输送部件的显影装置、将限厚刮板配置在显影辊的上方的显影装置,也能够适用本公开。
10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本公开适用于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26。相对于此,对于使用仅由调色剂(也包括外添加剂等)构成的单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也可以适用本公开。
107.然后,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基本同样的效果。
108.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防止作为旋转部件的显影辊26a向轴承26m的轴向两侧脱落的方式来适用了本公开,但也可以以防止其他旋转部件(例如输送螺杆26b1、26b2)向轴承的轴向两侧脱落的方式来适用本公开。
109.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滚珠轴承来作为轴承26m,但轴承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滑动轴承来作为轴承26m。
11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轴承26m的保持部件,使用了作为确定显影间隙g(相对距离)的定位部件的面板29,但保持部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相对于显影装置可装卸地构成的面板以外的侧板。
111.然后,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基本同样的效果。
112.还有,本公开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各实施方式教导之外,明显地是可以适当变更各实施方式的。另外,所述构成构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也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本公开的时候能够选用适宜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