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式旋转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上使用的卧式反应装置,经过高温高压反应,浆液必须通过闪蒸阀的泄压和降温,备件成本高,系统热能损耗严重,有效热能利用率低;系统每个隔舱都安装有搅拌器,容易导致高压强酸的泄漏,不利于安全操作;容易在隔舱和出液位置形成结垢;必须停产除垢和检修,备件成本和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换热卧式旋转反应装置,能够长期连续平稳运行,使浆液混合、反应、换热同步进行,搅拌均匀和筒体表面不易结垢,热能利用效率高。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卧式旋转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器筒体(1)、进液管(2)、出液管(3)、进气管(4)、驱动装置、支撑装置;
6.所述反应器筒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旋转接头(8),所述反应器筒体(1)内依次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通过低温进液管(9)连接;所述进液管(2)的一端自反应器筒体(1)的前端伸入筒体内,所述出液管(3)位于反应器筒体(1)内,所述出液管(3)的进液端与第一隔板(6)连接,所述出液管(3)的出液端自反应器筒体(1)的前端伸出筒体外;所述进气管(4)的出气端通过反应器筒体末端连接的旋转接头(8)伸入反应器筒体(1)内;
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所述减速电机(10)与第一齿轮(11)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设置在反应器筒体(1)外壁,并且与第一齿轮(11)啮合;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反应器筒体(1)的下面。
8.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分别与反应器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5)为多个,所述挡板(5)为圆环形板,所述第一隔板(6)为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低温进液口(13)和至少一个出液口(21)的圆形板,所述第二隔板(7)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低温进液口(14)和至少一个混合液出口(15)的圆形板。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6)设有的第一低温进液口(13)与低温进液管(9)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隔板(7)设有的第二低温进液口(14)与低温进液管(9)的出液端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进液管(9)为多个,所述低温进液管(9)的数量、第一隔板(6)设有的第一低温进液口(13)的数量以及第二隔板(7)设有的第二低温进液口(14)的数量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3)为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盘绕固定在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所述出液管(3)的进液端与第一隔板(6)设有的出液口(21)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3)为多个,所述出液管(3)的数量与第一隔板(6)设有的出液口(21)数量相同。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两个,分布在反应器筒体(1)靠近前端和末端下面;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16)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6)上面的滚轮(17),所述滚轮(17)位于反应器筒体(1)的下面。
14.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筒体(1)为卧式筒体,所述卧式筒体的外壁敷设保温材料。
15.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10)与第一齿轮(11)通过联轴器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筒体(1)外壁设有多个测温表(18)和压力表(19)。
17.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旋转反应装置,通过结构改进,使浆液混合、反应、换热同步进行,能够长期连续平稳运行,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反应器旋转代替了原有装置中的搅拌器,使得搅拌均匀和筒体表面不易结垢,热能利用效率高,设备检修和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4.如图1

5所示,一种卧式旋转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筒体1、进液管2、出液管3、进气管4、驱动装置、支撑装置;
25.反应器筒体1为卧式筒体,卧式筒体材质为普通碳钢,内壁为3毫米厚的钛合金与筒体焊接,外壁敷设厚度180mm的硅酸钙材料为保温材料。
26.反应器筒体1的两端均通过法兰20与旋转接头8连接,反应器筒体1内自前端向末端方向依次设有竖直设置并且间隔的挡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通过低温进液管9连接;进液管2的一端自反应器筒体1的前端伸入筒体的前端内,出液管3位于反应器筒体1内,出液管3的进液端与第一隔板6连接,出液管3的出液端自反应器筒体1的前端伸出筒体外;进气管4的出气端通过反应器筒体1末端连接的旋转接头8伸入反应器筒体1的末端内;进气管4的进气端与供气装置连接,例如蒸汽;进液管2的另一端(即进液端)与浆液供液装置连接;
27.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0、第一齿轮11(小齿轮)、第二齿轮12(大齿轮),减速电机10与第一齿轮11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齿轮12设置在(焊接)反应器筒体1外壁,并且与第一齿轮11啮合;
28.支撑装置为两个,分布在反应器筒体1靠近前端和末端下面;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16以及焊接在支撑座16上面的滚轮17,滚轮17位于反应器筒体1的下面,与反应器筒体1的外壁接触。
29.具体地,挡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分别与反应器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焊接),挡板5为多个,多个挡板5平行设置,挡板5为圆环形板,第一隔板6为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低温进液口13和至少一个出液口21的圆形板,优选4个,第二隔板7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低温进液口14和至少一个混合液出口15的圆形板,优选4个;多个第一低温进液口13和多个出液口21均以第一隔板6板面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第二低温进液口14以及多个混合液出口15均以第二隔板7板面中心为圆心沿圆周均匀分布。
30.具体地,低温进液管9为至少1根,多根低温进液管9均匀布置,低温进液管9为截面积等同于进液管2截面积的管道,第一隔板6设有的第一低温进液口13与低温进液管9的进液端连接,第二隔板7设有的第二低温进液口14与低温进液管9的出液端连接。
31.低温进液管9的数量、第一隔板6设有的第一低温进液口13的数量以及第二隔板7设有的第二低温进液口14的数量一致。
32.具体地,出液管3为螺旋盘管,螺旋盘管盘绕固定(焊接)在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出液管3的进液端与第一隔板6设有的出液口21连接。出液管3可以为多个,出液管3的数量与第一隔板6设有的出液口21数量相同。
33.进一步地,反应器筒体1外壁设有多个测温表18和压力表19,测温表18和压力表19与反应器筒体1外壁的管道丝扣连接。
34.出液管3、进液管2、挡板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低温进液管9、进气管4均为钛合金材料;支撑座16为钢结构,滚轮17、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均为45钢;两个旋转接头8为不锈钢材料;温度表18和压力表19的连接件为防腐材料。
35.自反应器筒体1的前端至第一隔板6的区域为换热区22,自第一隔板6至第二隔板7的区域为反应区23,自第二隔板7至反应器筒体1的末端的区域为混合区24。
36.进入反应器筒体1的换热区22的低温浆液与高温高压浆液通过具体为螺旋盘管的出液管3实现热量交换,低温浆液30℃、压力为1mpa经过换热区后升温到150

160℃、压力为3.0

3.2mpa;高温浆液从高温230℃、高压3.2mpa通过换热区降温到80℃、压力为2.5mpa。然后通过出液管3排出;低温浆液进入后通过换热区22将释放的大量热量吸收提高温度120

130℃,有效地利用了生产释放的热能,降低了热工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反应装置工作时处于旋转状态,使浆液一直处于运动中,因此筒体本身很少结垢,减少了系统停车检修的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37.实施例
38.低温浆液30℃、压力为1mpa通过进液管2进入换热区22中,通过若干个挡板5中部的通孔后进液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浆液温度吸热升高,浆液经过第一隔板6上的第一低温进液口13、低温进液管9以及第二隔板上的第二低温进液口14进入混合区24,该浆液和通过进气管4通入的温度250℃,压力4.0mpa的饱和蒸汽在混合区24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浆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第二隔板7上的混合液出口15进入反应区23,高温高压浆液在反应区23中充分反应后温度为220

230℃,压力3.0

3.2mpa。高温浆液通过第一隔板6上的出液口21、出液管3进入换热区22,经过低温浆液的降温后温度降至70

80℃,压力2.5

2.7mpa,最后从出液管3的出液端输出。同时,驱动装置的减速电机10带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反应器筒体1旋转,支撑装置的滚轮17在反应器筒体1旋转下进行滚动。
39.安装时首先安装支撑装置,调理好两个支撑装置的水平度;然后用吊运装置把反
应器筒体1吊运到支撑装置上,微调到合适的位置;再将两端的旋转接头8同反应器筒体1通过法兰20连接,调好旋转接头8的同心度和水平度;然后根据筒体上第二齿轮12的位置安装驱动装置的减速电机10和第一齿轮11,使第一、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安装好测温表18和压力表19;最后做好筒体的绝热保温工程。运行时先空载运行试车调试,然后负载运行调试,最后高温高压负载运行调试72小时。
4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