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19: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前端冷却装置及车载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需要冷却的部件越来越多,传统燃油车上发动机、涡轮增压、变速箱均需要冷却,前端冷却装置需要布置散热器、中冷器、油冷器以及冷凝器;油电混合动力车上发动机、涡轮增压、变速箱、电机、电池需均要冷却,前端冷却装置需要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电机散热器和电池散热器。空调系统的热量完全需要依赖冷凝器散发到环境中去,随着前端冷却装置中各种散热器数量的增多,冷凝器的换热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3.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的过冷区在冷凝器的最下部,同时也是冷凝器中冷媒温度最低的部位,如果过冷区被遮挡,冷凝器过冷区中的冷媒有被空气加热的可能,系统过冷度变小,制冷效果将大大减弱。
4.因此,期待发明一种冷凝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
7.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所述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以将所述第一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有第三隔片和第四隔片以将所述第二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所述第一区设有冷媒入口,所述第三区设有冷媒出口;
8.所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所述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四区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区连通;
9.所述储液罐设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区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过冷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六区连通。
10.可选地,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冷媒入口。
11.可选地,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冷媒出口。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用于使冷媒流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内。
14.可选地,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干燥过滤器,用于过滤和干燥冷媒。
15.可选地,所述储液罐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
16.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包括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
17.一种车载空调,包括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的第二集流管与储液罐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冷凝器芯体;101、第一冷凝区;102、第二冷凝区;103、第三冷凝区;104、过冷区;2、第一集流管;201、第一隔片;202、第二隔片;203、第一区;204、第二区;205、第三区;3、储液罐;301、干燥过滤器;302、进气口;303、出气口;4、进气管;5、出气管;6、夹具;7、第二集流管;701、第四隔片;702、第三隔片;703、第四区;704、第五区;705、第六区;8、扁管;9、格栅;10、电机散热器;11、中冷器;12、冷凝器;13、散热器;14、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储液罐;
29.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分别设于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并与冷凝器芯体相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以将第一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二集流管内设有第三隔片和第四隔片以将第二集流管从下到上依次分
隔为第四区、第五区和第六区,第一区设有冷媒入口,第三区设有冷媒出口;
30.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
31.储液罐设于第二集流管的外部,且储液罐的进气口与第三冷凝区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区连通,储液罐的出气口与过冷区的一端通过第六区连通。
32.具体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33.进一步地,冷媒的流动方向由最下部的第一冷凝区依次流向第二冷凝区和第三冷凝区,冷媒在第三冷凝区经过第二集流管的第五区进入储液罐内,冷媒由储液罐经过第二集流管的第六区进入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和第三冷凝区的设置增加了流阻,有效增加了冷凝器的换热量。
34.在一个示例中,过冷区上置冷凝器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设于冷媒入口。
35.在一个示例中,过冷区上置冷凝器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设于冷媒出口。
36.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夹具,夹具用于固定进气管和出气管。
37.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用于使冷媒流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内。
38.具体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冷媒通过冷凝器的进气管沿箭头方向进入冷凝器芯体的最下部的第一冷凝区,经过扁管汇入第二集流管的第四区进而流入第二冷凝区,继续沿箭头方向经过第一集流管的扁管汇入第二区,冷媒通过扁管依次往复汇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内。
39.在一个示例中,储液罐内设有干燥过滤器,用于过滤和干燥冷媒。
40.具体地,储液罐内部为空心结构,在储液罐内的底部设有干燥过滤器,储液罐内为分隔导流结构,冷媒从第三冷凝区经过第二集流管的第五区进入储液罐内,冷媒在储液罐内向下循环至干燥过滤器处,系统运行压力会使冷媒在干燥过滤器中充分干燥过滤,随后冷媒向上通过导流结构进入过冷区。
41.在一个示例中,储液罐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第二集流管上。
42.具体地,储液罐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第二集流管上,通过焊接工艺可以使储液罐与第二集流管焊接的较为牢固,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且储液罐无需多余配管,能够有效节约整车内的布置空间。
43.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包括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
44.具体地,前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电机散热器、中冷器、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前端冷却装置工作时,冷却风扇转动形成压差,外界空气经过格栅进入电机散热器和中冷器内,一部分经过一次散热后的空气和一部分外界空气进入冷凝器内进行换热,一部分经过冷凝器换热后的空气、一部分经过中冷器换热后的空气和一部分外界空气进入散热器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冷却装置能够平衡各个换热器
的换热需求,有效保证换热性能。
45.一种车载空调,包括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
46.实施例
47.如图1

2所示,一种过冷区上置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7和储液罐3;
48.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7分别设于冷凝器芯体1的两端并与冷凝器芯体1相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2内设有第一隔片201和第二隔片202以将第一集流管2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区203、第二区204和第三区205,第二集流管7内设有第三隔片702和第四隔片701以将第二集流管7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四区703、第五区704和第六区705,第一区203设有冷媒入口,第三区205设有冷媒出口;
49.冷凝器芯体1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101、第二冷凝区102、第三冷凝区103和过冷区104,第一冷凝区101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102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703连通,第二冷凝区102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103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204连通;
50.储液罐3设于第二集流管7的外部,且储液罐3的进气口302与第三冷凝区1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区704连通,储液罐3的出气口303与过冷区104的一端通过第六区705连通。
51.其中,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7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扁管8,用于使冷媒流入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7内。储液罐3内设有干燥过滤器301,用于过滤和干燥冷媒。
52.如图1

2所示,过冷区上置冷凝器还包括进气管4和出气管5,进气管4设于冷媒入口,出气管5设于冷媒出口。其中,第一集流管2上设有夹具6,夹具6用于固定进气管4和出气管5。
53.如图3所示,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包括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
54.具体地,前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9、电机散热器10、中冷器11、所述的过冷区上置冷凝器12、散热器13和冷却风扇14;前端冷却装置工作时,冷却风扇14转动形成压差,外界空气经过格栅9进入电机散热器10和中冷器11内,一部分经过一次散热后的空气和一部分外界空气进入冷凝器12内进行换热,一部分经过冷凝器12换热后的空气、一部分经过中冷器11换热后的空气和一部分外界空气进入散热器13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冷却装置能够平衡各个换热器的换热需求,有效保证换热性能。
55.一种车载空调(未示出),包括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
56.综上所述,冷凝器芯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第三冷凝区和过冷区,第一冷凝区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区连通,第二冷凝区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区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区连通,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芯体的最上部,避免被冷凝器下方的其他器件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凝器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的最下部而导致制冷效果减弱的问题。
5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