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航行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4: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艇体;浮力舱,设于所述主艇体;调节装置,设于所述浮力舱,可调节所述浮力舱的受力,以使所述航行器能够在第一航态和第二航态之间转换;其中,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一航态时,所述航行器能够在水面上航行,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二航态时,所述航行器能够翻转并在水下航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浮力舱包括第一浮力舱和第二浮力舱,所述第一浮力舱和所述第二浮力舱均设有所述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浮力舱和所述第二浮力舱分别位于所述主艇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浮力舱和所述第二浮力舱中的一个受到背离水面运动的力,且所述第一浮力舱和所述第二浮力舱中的另一个受到朝向水下运动的力时,所述航行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航态和所述第二航态之间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与所述浮力舱活动连接,能够向所述浮力舱提供驱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旋转结构,连接在所述推进器与所述浮力舱之间,并与所述推进器与所述浮力舱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结构能够改变所述推进器与所述浮力舱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推进器向所述浮力舱提供的驱动力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固定座,一端与所述推进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舱转动连接;第一舵机,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固定座转动,以改变所述推进器与所述浮力舱的相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舱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盛放水;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水量调节装置,所述容纳腔的进水口和/或所述容纳腔的出水口设有所述水量调节装置,所述水量调节装置能够改变所述容纳腔内的水量,调节所述浮力舱受到的浮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舱与所述主艇体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主艇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舱固定连接;第二舵机,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一端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浮力舱相对于所述主艇体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有限位部,所述主艇体设有限位配合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艇体限制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艇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一航态时,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方,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二航态时,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方;其中,所述航行器还包括:作业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航行器。航行器包括:主艇体;浮力舱,设于所述主艇体;调节装置,设于所述浮力舱,可调节所述浮力舱的受力,以使所述航行器能够在第一航态和第二航态之间转换;其中,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一航态时,所述航行器能够在水面上航行,所述航行器位于所述第二航态时,所述航行器能够翻转并在水下航行。航行器位于第一航态时,航行器可以在水面上行驶,到达水面上指定的位置,当达到指定的位置后,调节装置改变浮力舱的受力,使航行器翻转至第二航态,航行器位于第二航态时,能够翻转并在水面下行驶,便于航行器进行水下作业。行器进行水下作业。行器进行水下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 徐渊博 王嘉琪 张汐 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