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由于使用的是车载电源作为驱动力,电源不足时需要使用充电设备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使用,而为电动汽车车载电源进行充电使用的即为充电桩。
3.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4.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多为自助式充电使用,使用者车辆电源不足时需要将车辆行驶至充电桩部位的停车位中进行泊车,泊车后下车进行充电桩的操作并将充电桩上的充电线连接于车辆充电口部位进行充电使用,充电桩操作界面直接显露固然能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但防护效果较差,容易受到异物碰撞损坏,为了提升充电桩防护性并方便服务客户进行使用,我们提供一种能够对充电桩进行安全防护,且具备检测车辆入库泊车后自动开启防护部件的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连接于充电桩本体上用于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充电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侧布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一侧外侧壁呈开口状,所述充电桩本体安装于防护框的内部,所述防护框外侧壁上设有供充电线穿设使用的穿线孔,所述防护框的外侧设有用于固定防护框使用的柱状支撑件,所述柱状支撑件包括对称布置于防护框两侧的立柱,所述防护框的开口部位位于两侧立柱之间,防护框的两侧皆设有用于与立柱相连接的组装件,且两侧立柱的底部皆设有用于与地面进行安装的固定件,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防护框内部靠近开口一侧的上下端皆水平焊接有导向杆,上下端导向杆之间的防护框开口位置处设有推移门,所述推移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套,所述推移门底端的防护框内部平行于导向杆安装有用于带动推移门位移使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防护框相连接,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
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防护框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防护框上贯穿布置有供散热风扇散热使用的通风孔,且散热风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护框外侧壁的一侧焊接有风雨罩,所述风雨罩的内侧设有用于挂设充电线使用的挂钩,所述防护框两侧的立柱顶端倾斜向外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皆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用于检测电动汽车位置的雷达传感器,且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水平布置于立柱靠近防护框开口一侧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立柱部位的支撑杆呈“x”形相互交错布置,两个所述支撑杆底端位于同一端的两个雷达传感器对称布置,两个所述支撑杆底端位于同一端的另外两个雷达传感器间距不低于50cm,且支撑杆两端雷达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不低于1m。
8.优选的,所述组装件包括固定于防护框两侧外侧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套设于立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贯穿布置有安装孔,所述立柱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贯穿布置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安装孔之间间距大小一致,且安装孔与连接孔之间安装有螺丝。
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垂直安装于立柱底端的支撑板,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与支撑板之间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焊接有加固板,相邻两个加固板之间的支撑板上垂直贯穿布置有固定螺栓,且支撑板底部的轴心位置处垂直焊接有插杆。
10.优选的,所述推移门上贯穿布置有备用窗口,备用窗口上铰接有窗门,且窗门上安装有门锁。
11.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led照明灯,所述led照明灯布置于支撑杆正下方位置处,且led照明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底部呈阵列状布置有进风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多个雷达传感器进行车辆入库的准确检测,当车辆入库准备充电时能够同时遮盖多个雷达传感器的检测区域产生电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车辆需要进行充电使用,自动控制电动伸缩杆通电伸展打开推移门方便用户进行车辆的充电操作,且未有车辆进入停车位时推移门处于关闭状态,方便对内部安装的充电桩本体进行安全防护。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立柱对防护框进行安装固定,并在防护框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立柱能够对防护框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防护框可拆卸悬空安装于两侧立柱之间,不仅能够调整防护框和充电桩本体的安装高度,而且起到了防止地面积水对充电桩本体产生浸水的影响,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防护框内部的工作环境温度,当防护框内部温度过高超过预设值时,能够利用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工作起到散热的作用,提升充电桩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打开后正面立体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底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门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立柱;2、控制箱;3、推移门;4、连接孔;5、加固板;6、固定螺栓;7、插杆;8、支撑板;9、充电线;10、窗门;11、防护框;12、led照明灯;13、支撑杆;14、雷达传感器;15、充电桩本体;16、风雨罩;17、门锁;18、电动伸缩杆;19、进风孔;20、安装孔;21、穿线孔;22、固定板;23、导向杆;24、温度传感器;25、控制器;26、散热风扇;27、备用窗口;28、挂钩;29、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5和连接于充电桩本体15上用于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充电线9,充电桩本体15的外侧布置有防护框11,防护框11一侧外侧壁呈开口状,充电桩本体15安装于防护框11的内部,充电桩本体15可通过外侧壁与防护框11内侧壁之间利用螺丝进行安装固定,防护框11外侧壁上设有供充电线9穿设使用的穿线孔21,充电线9通过穿线孔21延伸至防护框11外侧方便对车辆充电使用,防护框11的底部呈阵列状布置有进风孔19,通风孔19增加防护框11内部的通风性,可为矩形阵列状或圆形阵列状,防护框11的外侧设有用于固定防护框11使用的柱状支撑件,方便将防护框11支撑固定于地面上方,柱状支撑件包括对称布置于防护框11两侧的立柱1,防护框11的开口部位位于两侧立柱1之间,防护框11的两侧皆设有用于与立柱1相连接的组装件,方便实现防护框11与立柱1的可拆卸安装,组装件包括固定于防护框11两侧外侧壁的固定板22,固定板22套设于立柱1的外侧,固定板22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贯穿布置有安装孔20,立柱1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贯穿布置有与安装孔20相对应的连接孔4,相邻两个连接孔4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安装孔20之间间距大小一致,且安装孔20与连接孔4之间安装有螺丝,能够上下移动防护框11调整安装孔20与连接孔4的对齐位置后再进行固定,起到调整防护框11安装高度的作用,立柱1的顶部安装有led照明灯12,led照明灯12连接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夜间才会形成通电使用,方便在夜间光线较昏暗的环境下使用,led照明灯12布置于支撑杆13正下方位置处,led照明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电连接,两侧立柱1的底部皆设有用于与地面进行安装的固定件,固定件方便立柱1与地面进行连接,固定件包括垂直安装于立柱1底端的支撑板8,立柱1的外侧壁与支撑板8之间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焊接有加固板5,相邻两个加固板5之间的支撑板8上垂直贯穿布置有固定螺栓6,且支撑板8底部的轴心位置处垂直焊接有插杆7,防护框1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采用plc控制器,防护框11内部靠近开口一侧的上下端皆水平焊接有导向杆23,上下端导向杆23之间的防护框11开口位置处设有推移门3,推移门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杆23相适配的导向套29,推移门3底端的防护框11内部平行于导向杆23安装有用于带动推移门3位移使用的电动伸缩杆18,电动伸缩杆
18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相连接,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与防护框11相连接,推移门3上贯穿布置有备用窗口27,备用窗口27上铰接有窗门10,且窗门10上安装有门锁17,门锁17采用类似于能够经过人为操作后即能打开的门锁类型,例如插销这种形式的固定锁具,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将门窗10与推移门3进行关闭后的固定,而在人为开锁后就能直接打开使用,防护框1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防护框11内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6,防护框11上贯穿布置有供散热风扇26散热使用的通风孔,且散热风扇26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电连接,防护框11外侧壁的一侧焊接有风雨罩16,风雨罩16的内侧设有用于挂设充电线9使用的挂钩28,挂钩28可为多个,或者为盘式的充电线9绕组部件,以能够将充电线9挂设固定为宜,防护框11两侧的立柱1顶端倾斜向外对称布置,两个立柱1的顶端皆焊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用于检测电动汽车位置的雷达传感器14,雷达传感器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输入端电性连接,支撑杆13水平布置于立柱1靠近防护框11开口一侧的外侧壁上,两个立柱1部位的支撑杆13呈“x”形相互交错布置,交错布置以增加支撑杆13的稳定性,支撑杆13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的固定方式,但需要满足在车辆停车位的上方布置能够检测一定范围区间的雷达传感器14为宜,也就是安装的雷达传感器14之间应该存在一定长度的水平间距,两个支撑杆13底端位于同一端的两个雷达传感器14对称布置,两个支撑杆13底端位于同一端的另外两个雷达传感器14间距不低于50cm,且支撑杆13两端雷达传感器14之间的间距不低于1m,使利用雷达传感器14能够检测宽度不低于50cm,长度不低于1m的停车位区间,方便准备检测车辆入库,不受体积较小的行人或穿梭异物影响。
25.工作原理:将立柱1插入地面进行安装固定,立柱1的安装部位可以安装于停车位后端的中间位置处以保持支撑杆13位于停车位的正中间上方位置处,也可以将立柱1安装于停车位的一侧,但仍需要保持支撑杆13能够位于停车位的正中间上方位置处即可进行使用,使用时分为停车位未存在车辆停泊充电和停车位停泊充电的两种情况,当未存在车辆停泊充电时,电动伸缩杆18收缩状态带动推移门3对防护框11的开口部位进行遮挡防护,当有车辆停泊车位时,车辆由停车位的进入端一侧进入,分别对位于前端的两个雷达传感器14和位于后端的两个雷达传感器14产生变化的雷达信号,当4个雷达传感器14皆产生变化的雷达信号时控制电动伸缩杆18通电工作进行伸展,将推移门3向一侧推移打开,从而方便用户下车后直接操作充电桩本体15进行充电使用,当夜间光线较为昏暗时,满足车辆泊车的情况下,控制器25还能够对带有光电传感器的led照明灯12进行供电使用,方便用户泊车后增加使用时的光亮性,且充电桩本体15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一部分热量通过自散热的形式进行散热,但当防护框11内部温度过高,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温度超过控制器25内部预设的数值时,控制器25控制散热风扇26通电工作进行强制散热使用,由于推移门3的开闭受雷达传感器14使用效果的影响,且雷达传感器14属于耗材型的电子元器件,容易由于使用寿命的关系损坏导致推移门3不能正常移动开启,为了不影响用户的正常充电使用,用户还可手动打开窗门10上的门锁17进行充电桩本体15的操作使用。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