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栽培设施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尤其是高秧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农业生态园、农业旅游的迅猛发展,对农业观赏栽培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大。辣椒种类繁多,植株高矮不同、果实形状、颜色各异,利用辣椒造景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3.并且,随着辣椒栽培技术的推广,辣椒不仅仅具有食用的功能,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较为流行的观赏椒基本为矮生辣椒,高秧型辣椒应用较少,且栽培管理技术不常见。高秧型的辣椒经过修剪整形再与不同花架结合,景观效果极好。
4.因此,设计发明一种能够利用椒类植物进行造景的花架装置,有利于对椒类植物的栽培,也能很好的增强观景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为一种新型的椒类植物造景栽培装置,通过设置翅形骨架与支撑组件,并将支撑组件设置在花盆内,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并结合对椒类植物进行修剪整形,利于对椒类植物的栽培,同时利用椒类植物的果实进行造景,大大的提高了园艺的景观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翅形骨架,所述翅形骨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上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底部支撑环和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翅形骨架的中间并与所述翅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为多根支杆相互连接形成的网格状结构,且所述翅形骨架彼此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环以及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杆包括中间支杆、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中部的所述中间支杆的端部与所述顶部支撑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两侧的所述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的端部分别与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环和底部支撑环的位置相对应,且均与所述支撑杆保持垂直。
9.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环和底部支撑环的直径相同。
10.优选地,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撑环的直径。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边缘支杆为弧形杆,所述第二边缘支杆和中间支杆均为直杆,所述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点相互对称。
12.优选地,所述中心支杆与顶部支撑环的连接点两两相互对称,且到相邻的两根支
撑杆顶端的距离相等。
13.优选地,对称设置的翅形骨架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呈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起。
14.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适用于栽培植物单株造景或者成片造景的特点,花架装置可单独使用,也可连在一起使用,结构简单,安装灵活便利,能较好的展现植物景观,增强园艺景观观赏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的翅形骨架的设置用于将植物的枝条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其上设置的网格能使植物的幼果从网格中逐一穿过,等待果实生长膨大后便开始转色,形成景观。
17.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固定在花盆内,支撑环的设置使高秧植物的主茎在支撑环内进行栽培,便于椒类植物的造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的剖视图;
20.图3为翅形骨架与支撑组件连接结构俯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翅形骨架1,支撑杆2,顶部支撑环3,底部支撑环4,中间支杆5,第一边缘支杆6,网格7,第二边缘支杆8。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4.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翅形骨架1,翅形骨架1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面,支撑组件固定在栽培有植物的花盆内。现以设置为两个翅形骨架1的花架装置为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翅形骨架的结构完全相同,是由多根支杆相互连接的网格状结构,且彼此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支杆优选为轻质材料,以减轻翅形骨架1的自重,对称设置的翅形骨架1之间的夹角为90
°

25.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3、底部支撑环4和两根相同高度的支撑杆2,顶部支撑环3与两根支撑杆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撑环4与两根支撑杆2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支撑环与支撑杆相互垂直,且两根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环的直径,用于支撑翅形骨架1。
26.顶部支撑环3设置于两个翅形骨架1的中间,且与底部支撑环4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均与顶部支撑环3以及支撑杆2固定连接,翅形骨架1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且呈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起。
27.支杆包括多根中间支杆5、两根第一边缘支杆6和两根第二边缘支杆8,第一边缘支杆6为弧形杆,第二边缘支杆8和中间支杆5均为直杆。
28.在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的位于网格7最中间的一根中间支杆5的端部与顶部支撑环3固定连接,两个翅形骨架1的中间支杆5与顶部支撑环3的连接点相互对称,且两个连接点到相邻两根支撑杆顶端部与顶部支撑环的连接点的距离相等。
29.位于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支杆6和第二边缘支杆8的端部分别与两根支撑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翅形骨架1的边缘支杆与两个支撑杆2的连接点相互对称且高度相同,使翅形骨架1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30.每个花盆定植一株健壮幼苗,底部支撑环4固定在花盆中,支撑环的直径小于花盆的直径且大于植物主茎的直径,支撑杆2的高度小于植物的高度,便于底部支撑环4伸入到花盆中进行固定,并且使植物处在圆形的底部支撑环4中间,再从顶部支撑环3穿过。
31.翅形骨架1的设置用于将植物的枝条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其上设置的网格7的大小大于植物幼果的大小,能使植物的幼果从网格中穿过,等待果实生长膨大后便开始转色,形成单个盆景景观造型。
32.现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做进一步描述,优选采用风铃椒的栽培方法为具体实施例。其中,风铃椒植株繁茂,果实形状为风铃状,单果重1.12g左右,成熟前果实颜色呈绿色,成熟后果实颜色呈红色。利用风铃椒的果实进行造景,大大的提高了园艺的景观效果
33.风铃椒的栽培采用穴盘育苗,育苗温度高于15℃,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4.步骤一、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以便培育壮苗,提早定植。
35.步骤二、将育苗基质装入穴盘,穴盘浇透水,待水渗透后,在穴的中央放置催出牙的种子,例如,1粒催出芽的种子,然后上面覆盖一层0.5厘米左右厚的蛭石。最适宜育苗温度为25℃

28℃。
36.步骤三、播后在穴盘上加盖透明塑料薄膜保湿。出苗后及时揭去塑料薄膜,温度适宜育苗时间约30

40天。
37.步骤四、幼苗长出5

6片真叶时,移栽至预设尺寸的花盆中。每盆定植一株健壮幼苗,定植时把整个根部土坨带上放入花盆中,覆土后及时浇定植水。栽培基质可用煤渣、锯末屑、珍珠岩、椰糠、细沙、中药渣等原材料按比例组栽培基质可用煤渣、锯末屑、珍珠岩、椰糠、细沙、中药渣等原材料按比例组成混合基质,或者可以购买专用的栽培基质。根据需求选择花盆的大小,花盆越小成株越小,花盆越大成株越大,通过花盆的尺寸将植株高控制在50cm

180cm。
38.步骤五、将花架装置固定在花盆里,风铃椒在支撑组件的底部支撑环4中间。
39.步骤六、将风铃椒从支撑组件的顶部支撑环3穿过,等到第一分叉的两个枝条成熟时,将两个枝条分别绑在两个翅形骨架1上,随后生长的成熟枝条逐步绑在翅形骨架1上。枝条绑架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修剪整形方法进行修剪整形,使风铃椒造型与翅形骨架1配套,使其对应不同的网格。
40.步骤七、定植后60天左右风铃椒开始出现花苞,随后便开始结果,在幼果时期将果实从网格7穿过,果实膨大后便开始转色。
41.步骤八、转色后,即完成单个盆景造型,成型后还需对风铃椒进行修剪。成型时花架网格7下挂着很多红色风铃状果实,十分好看。也可将花架装置并排一起连成一片,场面更加壮观。
42.随着天气的转凉,果实会逐渐脱落,此时可将花盆放置到温度高于15℃的环境中进行保存,保存过程中可按照多年培育修剪整形方法进行修剪整形,修剪过程中,为降低风铃椒本身消耗,尽量多的剪掉老枝。
43.在造景过程中光照、温度及肥水管理方法如下:成株期长期光照不足,会延迟坐果或者导致落果。温度过高或过低直接影响花粉生长和授粉,是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生长期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8℃

30℃,夜间15℃

18℃,最低土温20℃。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白天25℃

28℃,夜间不低于15℃。氮肥偏多、水分过多、光照不足,容易导致植株徒长。高温干旱、水涝、病害,易引起落花、落果、落叶。结果后期,果实逐步趋向饱满,为减少无效花果,可适当控制浇水,以不旱为原则。果实基本成熟时停止浇水,促进果实成熟,增加色泽。
44.优选地,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如下所示:
45.①
病毒病:病毒病是风铃椒的一种主要病害。流行年份发病率较高,盆栽发病率较低。主要发病部为叶片和枝条,常见病症为花叶、黄花和畸形。
46.农业防治:育苗前,穴盘用高锰酸钾消毒,适当浇水防止过度干旱。
47.药剂防治:主要用高猛酸钾溶液或磷酸三钠溶液浸种进行种子消毒。
48.②
猝倒病:风铃椒的猝倒病是苗期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开始时幼苗茎基部有病斑,很快向上发展,病部失水后缢缩为线状,引起幼苗猝倒。
49.农业防治:选用新的育苗基质,育苗过程中要控制水分,注意通风。
50.药剂防治:可使用多菌灵进行防治。
51.③
疫病:风铃椒的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其特点是发病周期短、扩展速度快,一旦发病,一周内即可死亡。风铃椒的疫病正常情况发病率一般不高,但也必须有效防治,一旦蔓延也会引起成片死亡。
52.农业防治:盆栽时使用新基质,且对新基质进行消毒;要适当控制水分,严禁积水。
53.药剂防治:可用精甲霜
·
锰锌进行防治,也可用恶霉灵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54.④
白粉虱:白粉虱是风铃椒的主要害虫之一,繁殖能力强,速度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也容易引发煤污病。
55.物理防治:蚜虫的趋黄性很强,如果范围不大,可使用粘虫板;如果范围较大,可配合疏枝,用风赶走大部分白粉虱,留下小部分可用粘虫板防治。
56.药剂防治:可用硫磺或吡虫啉进行熏蒸或用阿维菌素、极显进行喷雾防治。
57.⑤
蚜虫:蚜虫是风铃椒的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速度快、数量多、体积小。蚜虫吸食植株的汁液,造成嫩叶卷曲皱缩,还能传播病毒病。
58.物理防治:蚜虫的趋黄性很强,在植株附近挂黄色诱虫板,防治效果很好。
59.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蚜虱净进行防治;发病较严重可用溴氰菊酯进行防治。
60.优选地,一年培育修剪整形方法如下所示,一年培育由于培育时间较短,且风铃椒木质化程度低,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株型及保持坐果率。修剪过程中一次剪枝不宜太多,否则伤口太多容易导致植株死亡,可通过多次剪枝进行整形。修剪时在距离两根枝条分叉处1

2cm处将不需要的枝条剪掉即可,如果剪掉的枝条较粗可以在伤口涂抹杀菌类药剂;如果剪掉的枝条较细,发病率较低,可不涂抹药剂。以此方法将植株修剪成想要的株型即可。
61.多年培育修剪整形方法:多年培育时间长,风铃椒木质化程度高,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株型及促进侧枝生长。修剪过程中,嫩枝的修剪方法与一年培育修剪整形方法一致,新枝一年即可木质化。木质化的枝条修剪一般在越冬时候,木质化的枝条可大量剪枝,留够植株生长所需枝条即可,木质化枝条的伤口发病率不高,为提高修剪效率可不涂抹
药剂。
62.具体地,花架装置上部为至少一对翅形骨架1,两两之间呈中心对称,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花架装置可以紧密贴合,造景时可以连成一片。翅形骨架1为网格状结构,风铃椒果实可以穿过网格7,枝条不可穿过网格7。一对翅形骨架之间的夹角为90
°
,与风铃椒分叉的两个枝条可以展开的角度符合。一对翅形骨架1的中间设置有顶部支撑环3,植物可以从中间穿过。顶部支撑环3通过两根支撑杆2与底部支撑环4相连,底部支撑环4可以埋入花盆,起到固定花架装置的作用。
6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