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缆作为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1、现有的并行电缆,彼此连接不够稳固,固定效果较差,易产生脱落;
5.2、现有的并行电缆,导电效益较差且安全性不佳;
6.3、现有的并行电缆,安装后,拆装回收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彼此连接不够稳固,固定效果较差,易产生脱落,导电效益较差且安全性不佳,安装后,拆装回收不够便捷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各组所述连接端上端均设置有连接杆,各组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限位安装部,各组所述限位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稳固架,各组所述限位安装部内设置有电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六组连接端,所述限位安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固定筒外侧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安装部包括上限位板、下限位板、铰接部以及接触端,所述限位安装部由上限位板以及下限位板构成,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为相同的圆弧板结构,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连接处固定按有铰接部,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与电缆外表面相抵且采用硅胶材料构成,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围绕成圆孔且孔径与电缆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限位板包括卡接部以及通孔,所述上限位板对应下限位板位置异于铰接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内贯穿设置有通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限位板包括卡接槽以及连接螺栓,所述下限位板对应卡接部位置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接部尺寸相适配,所述下限位板外侧面对应卡接槽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通孔尺寸相适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安装部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稳固架,所述稳固架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包括耐磨外层、包覆层、隔断、次铜芯、
半导电屏蔽层以及主铜芯,所述电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外层,所述耐磨外层内部依次连接有包覆层、隔断以及主铜芯,所述隔断内部固定安装有六组次铜芯,所述主铜芯与次铜芯外表面均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通过设置连接端以及连接杆,固定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六组连接端,限位安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固定筒外侧面,使得电缆能够稳固的安装于限位安装部内,且于固定筒连接更加稳固,不易松落;
17.2、该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通过设置铰接部以及接触端,限位安装部包括上限位板、下限位板、铰接部以及接触端,限位安装部由上限位板以及下限位板构成,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为相同的圆弧板结构,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连接处固定按有铰接部,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接触端,接触端与电缆外表面相抵且采用硅胶材料构成,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围绕成圆孔且孔径与电缆相适配,铰接部使得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二者分离,使得电缆的安装更加便捷,接触端与电缆外表面相抵,提升更高的稳定性,避免其在限位安装部内部滑动;
18.3、该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通过设置上限位板以及下限位板,上限位板包括卡接部以及通孔,上限位板对应下限位板位置异于铰接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部,卡接部内贯穿设置有通孔,下限位板包括卡接槽以及连接螺栓,下限位板对应卡接部位置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与卡接部尺寸相适配,下限位板外侧面对应卡接槽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通孔尺寸相适配,卡接部与卡接槽相拼接后,通过连接螺栓贯穿于通孔,完成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连接,更加稳固的同时拆卸便捷;
19.4、该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通过设置稳固架,限位安装部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稳固架,稳固架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进一步提升该设备的固定效果;
20.5、该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并行电缆,通过设置电缆,电缆包括耐磨外层、包覆层、隔断、次铜芯、半导电屏蔽层以及主铜芯,电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外层,耐磨外层内部依次连接有包覆层、隔断以及主铜芯,隔断内部固定安装有六组次铜芯,主铜芯与次铜芯外表面均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主铜芯与次铜芯相配合,有效提升了导电效率,通过设置有耐磨外层与包覆层,以确保电缆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详细图。
24.图中:1、固定筒;2、连接端;3、连接杆;4、限位安装部;41、上限位板;411、卡接部;412、通孔;42、下限位板;421、卡接槽;422、连接螺栓;43、铰接部;44、接触端;5、稳固架;6、电缆;61、耐磨外层;62、包覆层;63、隔断;64、次铜芯;65、半导电屏蔽层;66、主铜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3,本实施方案中:包括固定筒1,固定筒1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端2,各组连接端2上端均设置有连接杆3,各组连接杆3顶部设置有限位安装部4,各组限位安装部4之间设置有稳固架5,各组限位安装部4内设置有电缆6。
27.本实施例中,固定筒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六组连接端2,限位安装部4通过连接杆3固定安装于固定筒1外侧面,使得电缆6能够稳固的安装于限位安装部4内,且于固定筒1连接更加稳固,不易松落;限位安装部4包括上限位板41、下限位板42、铰接部43以及接触端44,限位安装部4由上限位板41以及下限位板42构成,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为相同的圆弧板结构,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连接处固定按有铰接部43,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接触端44,接触端44与电缆6外表面相抵且采用硅胶材料构成,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围绕成圆孔且孔径与电缆6相适配,铰接部43使得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二者分离,使得电缆6的安装更加便捷,接触端44与电缆6外表面相抵,提升更高的稳定性,避免其在限位安装部4内部滑动;上限位板41包括卡接部411以及通孔412,上限位板41对应下限位板42位置异于铰接部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部411,卡接部411内贯穿设置有通孔412,下限位板42包括卡接槽421以及连接螺栓422,下限位板42对应卡接部411位置开设有卡接槽421,卡接槽421与卡接部411尺寸相适配,下限位板42外侧面对应卡接槽421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422,连接螺栓422与通孔412尺寸相适配,卡接部411与卡接槽421相拼接后,通过连接螺栓422贯穿于通孔412,完成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的连接,更加稳固的同时拆卸便捷;限位安装部4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稳固架5,稳固架5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进一步提升该设备的固定效果;电缆6包括耐磨外层61、包覆层62、隔断63、次铜芯64、半导电屏蔽层65以及主铜芯66,电缆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外层61,耐磨外层61内部依次连接有包覆层62、隔断63以及主铜芯66,隔断63内部固定安装有六组次铜芯64,主铜芯66与次铜芯64外表面均设置有半导电屏蔽层65,主铜芯66与次铜芯64相配合,有效提升了导电效率,通过设置有耐磨外层61与包覆层62,以确保电缆6的耐用性。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铰接部43使得上限位板41与下限位板42二者分离,使得电缆6的安装更加便捷,接触端44与电缆6外表面相抵,提升更高的稳定性,避免其在限位安装部4内部滑动,随后,通过卡接部411与卡接槽421相连,并且连入连接螺栓422完成固定。由于各组限位安装部4之间架设有稳固架5,进一步提升该设备的固定效果,由于电缆6内部设置有主铜芯66与六组次铜芯64,有效提升了导电效率,通过设置有耐磨外层61与包覆层62,以确保电缆6的耐用性。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