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1: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缝纫机中都配置有抬压脚机构和针距调节机构,且使用同一台电机同时驱动抬压脚机构和针距调节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优化内部结构的目的。但是,现有缝纫机在抬压脚时,缝纫机中的送布牙仍然会执行送布动作、仍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样会影响到一些特殊的缝纫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在抬压脚过程中使送布牙保持不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可转动的主轴、牙架、固定于牙架的送布牙、用于驱动牙架和送布牙前后往复移动的送布机构、用于驱动压脚上移的抬压脚机构、驱动电机、都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抬压脚凸轮和调针距凸轮、以及调针距机构;所述送布机构包括平行于主轴的送布轴、连接在主轴和送布轴之间的第一送布单元、以及连接在送布轴和牙架之间的第二送布单元;所述第一送布单元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送布偏心轮、第一送布连杆、第二送布连杆、以及固定在送布轴上的送布曲柄,所述调针距机构包括调节连杆、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调节曲柄、以及连接在调节曲柄和调针距凸轮之间的调针距传动单元,所述第一送布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装于送布偏心轮,所述第一送布连杆的另一端、第二送布连杆的一端、以及调节连杆的一端同轴线铰接,所述第二送布连杆的另一端与送布曲柄铰接,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曲柄铰接,所述调节曲柄的角度决定缝纫机的针距;当所述送布牙位于上极限位时,所述第一送布连杆、第二送布连杆和调节连杆三者的铰接中心与调节曲柄的固定摆动支点共线;
5.所述抬压脚凸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为变径面的抬压脚驱动段;
6.缝纫机处于抬压脚状态时,所述送布牙位于上极限位,所述驱动电机转动,使所述抬压脚凸轮的抬压脚驱动段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
7.进一步地,所述抬压脚凸轮的外周面上还设有为等径面的抬压脚空行程段,所述调针距凸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为变径面的调针距驱动段;缝纫机调针距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使所述调针距凸轮的调针距驱动段与调针距机构传动配合、以及使所述抬压脚凸轮的抬压脚空行程段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调针距凸轮的外周面上还设有为等径面的针距保持段;当所述抬压脚凸轮的抬压脚驱动段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所述调针距凸轮的针距保持段与调针距机构始终接触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抬压脚凸轮和调针距凸轮都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布连杆包括杆柱体部、一体地设置在杆柱体部一端的第一
连接部、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杆柱体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套筒状、与送布偏心轮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凹形、具有两个连接臂部和形成在两个连接臂部之间的凹腔,所述第二送布连杆的一端和调节连杆的一端都被容置在凹腔中、并与连接臂部相连。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送布单元包括第三送布连杆,所述送布轴的端部一体地设有送布曲柄臂,所述第三送布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送布曲柄臂和牙架铰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调针距传动单元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摆动连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摆动连杆的调针距滚轮、一端与摆动连杆相连的球连杆、可转动地装配在球连杆另一端的球体、平行于主轴且可能够绕固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机壳中的传动轴、都固定在传动轴上的第一摆动曲柄和第二摆动曲柄、传动连杆、以及与调节曲柄固定相连的传动曲柄,所述调针距滚轮与调针距凸轮的外周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摆动曲柄具有与球体转动配合的曲柄轴部,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曲柄和传动曲柄铰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调针距传动单元还包括安装位置都固定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具有配置在摆动连杆上方侧的上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具有配置在摆动连杆下方侧的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都能够与摆动连杆相抵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抬压脚机构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抬压脚扳手、固定于抬压脚扳手的扳手转接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扳手转接板的抬压脚滚轮、抬压脚拉钩、平行于主轴且可能够绕固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机壳中的抬压脚轴、套装在抬压脚轴上的第一拉板、都固定在抬压脚轴上的抬压脚曲柄和第二拉板、第三拉板、固定于缝纫机机壳的抬压脚滑块、上下延伸的压脚杆、以及固定在压脚杆上的扎头,所述抬压脚滚轮与抬压脚凸轮的外周面接触配合,所述抬压脚拉钩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板和抬压脚扳手相连,所述第一拉板与抬压脚曲柄卡接固定,所述第三拉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板和扎头铰接,所述抬压脚滑块中开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扎头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压脚安装在压脚杆的下端。
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缝纫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缝纫机需要抬压脚时,先使送布牙运动至上极限位,此时针距大小变化不影响送布牙的位置;具体说,送布牙运动至上极限位时进行抬压脚,驱动电机带动抬压脚凸轮和调针距凸轮转动,但由于第一送布连杆、第二送布连杆和调节连杆三者的铰接中心与调节曲柄的固定摆动支点共线,即使调针距机构与调针距凸轮之间有动力传递,使调节曲柄转动,也不会使第一送布连杆和第二送布连杆动作,即第一送布连杆和第二送布连杆保持不动,也就使得送布牙保持不动。因此,本技术在抬压脚过程中,送布牙保持不动,满足一些特殊缝纫工艺的需求。
附图说明
17.图1和图2为本技术中缝纫机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第一送布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中驱动电机、抬压脚凸轮和调针距凸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抬压脚凸轮的侧视图。
21.图6为图4中调针距凸轮的侧视图。
22.图7为本技术缝纫机中调针距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技术缝纫机中抬压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技术缝纫机中送布牙的大针距运动轨迹与小针距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25.元件标号说明
26.10
ꢀꢀꢀꢀꢀꢀꢀꢀꢀꢀꢀꢀꢀꢀꢀꢀꢀꢀꢀꢀꢀ
主轴
27.101
ꢀꢀꢀꢀꢀꢀꢀꢀꢀꢀꢀꢀꢀꢀꢀꢀꢀꢀꢀꢀ
抬牙偏心轴段
28.20
ꢀꢀꢀꢀꢀꢀꢀꢀꢀꢀꢀꢀꢀꢀꢀꢀꢀꢀꢀꢀꢀ
牙架
29.30
ꢀꢀꢀꢀꢀꢀꢀꢀꢀꢀꢀꢀꢀꢀꢀꢀꢀꢀꢀꢀꢀ
送布牙
30.40
ꢀꢀꢀꢀꢀꢀꢀꢀꢀꢀꢀꢀꢀꢀꢀꢀꢀꢀꢀꢀꢀ
驱动电机
31.50
ꢀꢀꢀꢀꢀꢀꢀꢀꢀꢀꢀꢀꢀꢀꢀꢀꢀꢀꢀꢀꢀ
抬压脚凸轮
32.51
ꢀꢀꢀꢀꢀꢀꢀꢀꢀꢀꢀꢀꢀꢀꢀꢀꢀꢀꢀꢀꢀ
抬压脚驱动段
33.52
ꢀꢀꢀꢀꢀꢀꢀꢀꢀꢀꢀꢀꢀꢀꢀꢀꢀꢀꢀꢀꢀ
抬压脚空行程段
34.60
ꢀꢀꢀꢀꢀꢀꢀꢀꢀꢀꢀꢀꢀꢀꢀꢀꢀꢀꢀꢀꢀ
调针距凸轮
35.61
ꢀꢀꢀꢀꢀꢀꢀꢀꢀꢀꢀꢀꢀꢀꢀꢀꢀꢀꢀꢀꢀ
调针距驱动段
36.62
ꢀꢀꢀꢀꢀꢀꢀꢀꢀꢀꢀꢀꢀꢀꢀꢀꢀꢀꢀꢀꢀ
针距保持段
37.621
ꢀꢀꢀꢀꢀꢀꢀꢀꢀꢀꢀꢀꢀꢀꢀꢀꢀꢀꢀꢀ
最小针距保持段
38.622
ꢀꢀꢀꢀꢀꢀꢀꢀꢀꢀꢀꢀꢀꢀꢀꢀꢀꢀꢀꢀ
最大针距保持段
39.71
ꢀꢀꢀꢀꢀꢀꢀꢀꢀꢀꢀꢀꢀꢀꢀꢀꢀꢀꢀꢀꢀ
送布轴
40.711
ꢀꢀꢀꢀꢀꢀꢀꢀꢀꢀꢀꢀꢀꢀꢀꢀꢀꢀꢀꢀ
送布曲柄臂
41.72
ꢀꢀꢀꢀꢀꢀꢀꢀꢀꢀꢀꢀꢀꢀꢀꢀꢀꢀꢀꢀꢀ
送布偏心轮
42.73
ꢀꢀꢀꢀꢀꢀꢀꢀꢀꢀꢀꢀꢀꢀꢀꢀꢀꢀꢀꢀꢀ
第一送布连杆
43.731
ꢀꢀꢀꢀꢀꢀꢀꢀꢀꢀꢀꢀꢀꢀꢀꢀꢀꢀꢀꢀ
杆柱体部
44.732
ꢀꢀꢀꢀꢀꢀꢀꢀꢀꢀꢀꢀꢀꢀꢀꢀꢀꢀꢀꢀ
第一连接部
45.733
ꢀꢀꢀꢀꢀꢀꢀꢀꢀꢀꢀꢀꢀꢀꢀꢀꢀꢀꢀꢀ
连接臂部
46.734
ꢀꢀꢀꢀꢀꢀꢀꢀꢀꢀꢀꢀꢀꢀꢀꢀꢀꢀꢀꢀ
凹腔
47.735
ꢀꢀꢀꢀꢀꢀꢀꢀꢀꢀꢀꢀꢀꢀꢀꢀꢀꢀꢀꢀ
销孔
48.74
ꢀꢀꢀꢀꢀꢀꢀꢀꢀꢀꢀꢀꢀꢀꢀꢀꢀꢀꢀꢀꢀ
第二送布连杆
49.75
ꢀꢀꢀꢀꢀꢀꢀꢀꢀꢀꢀꢀꢀꢀꢀꢀꢀꢀꢀꢀꢀ
送布曲柄
50.76
ꢀꢀꢀꢀꢀꢀꢀꢀꢀꢀꢀꢀꢀꢀꢀꢀꢀꢀꢀꢀꢀ
第三送布连杆
51.81
ꢀꢀꢀꢀꢀꢀꢀꢀꢀꢀꢀꢀꢀꢀꢀꢀꢀꢀꢀꢀꢀ
调节连杆
52.82
ꢀꢀꢀꢀꢀꢀꢀꢀꢀꢀꢀꢀꢀꢀꢀꢀꢀꢀꢀꢀꢀ
调节曲柄
53.83
ꢀꢀꢀꢀꢀꢀꢀꢀꢀꢀꢀꢀꢀꢀꢀꢀꢀꢀꢀꢀꢀ
调节支撑轴
54.84
ꢀꢀꢀꢀꢀꢀꢀꢀꢀꢀꢀꢀꢀꢀꢀꢀꢀꢀꢀꢀꢀ
摆动连杆
55.85
ꢀꢀꢀꢀꢀꢀꢀꢀꢀꢀꢀꢀꢀꢀꢀꢀꢀꢀꢀꢀꢀ
调针距滚轮
56.86
ꢀꢀꢀꢀꢀꢀꢀꢀꢀꢀꢀꢀꢀꢀꢀꢀꢀꢀꢀꢀꢀ
球连杆
57.87
ꢀꢀꢀꢀꢀꢀꢀꢀꢀꢀꢀꢀꢀꢀꢀꢀꢀꢀꢀꢀꢀ
球体
58.88
ꢀꢀꢀꢀꢀꢀꢀꢀꢀꢀꢀꢀꢀꢀꢀꢀꢀꢀꢀꢀꢀ
传动轴
59.89
ꢀꢀꢀꢀꢀꢀꢀꢀꢀꢀꢀꢀꢀꢀꢀꢀꢀꢀꢀꢀꢀ
第一摆动曲柄
60.810
ꢀꢀꢀꢀꢀꢀꢀꢀꢀꢀꢀꢀꢀꢀꢀꢀꢀꢀꢀꢀ
第二摆动曲柄
61.811
ꢀꢀꢀꢀꢀꢀꢀꢀꢀꢀꢀꢀꢀꢀꢀꢀꢀꢀꢀꢀ
传动连杆
62.812
ꢀꢀꢀꢀꢀꢀꢀꢀꢀꢀꢀꢀꢀꢀꢀꢀꢀꢀꢀꢀ
传动曲柄
63.813
ꢀꢀꢀꢀꢀꢀꢀꢀꢀꢀꢀꢀꢀꢀꢀꢀꢀꢀꢀꢀ
转接头
64.814
ꢀꢀꢀꢀꢀꢀꢀꢀꢀꢀꢀꢀꢀꢀꢀꢀꢀꢀꢀꢀ
第一限位板
65.815
ꢀꢀꢀꢀꢀꢀꢀꢀꢀꢀꢀꢀꢀꢀꢀꢀꢀꢀꢀꢀ
第二限位板
66.816
ꢀꢀꢀꢀꢀꢀꢀꢀꢀꢀꢀꢀꢀꢀꢀꢀꢀꢀꢀꢀ
预紧拉簧
67.817
ꢀꢀꢀꢀꢀꢀꢀꢀꢀꢀꢀꢀꢀꢀꢀꢀꢀꢀꢀꢀ
第一预紧扭簧
68.818
ꢀꢀꢀꢀꢀꢀꢀꢀꢀꢀꢀꢀꢀꢀꢀꢀꢀꢀꢀꢀ
扭簧挡圈
69.90
ꢀꢀꢀꢀꢀꢀꢀꢀꢀꢀꢀꢀꢀꢀꢀꢀꢀꢀꢀꢀꢀ
抬牙滑块
70.110
ꢀꢀꢀꢀꢀꢀꢀꢀꢀꢀꢀꢀꢀꢀꢀꢀꢀꢀꢀꢀ
电机安装座
71.121
ꢀꢀꢀꢀꢀꢀꢀꢀꢀꢀꢀꢀꢀꢀꢀꢀꢀꢀꢀꢀ
抬压脚扳手
72.122
ꢀꢀꢀꢀꢀꢀꢀꢀꢀꢀꢀꢀꢀꢀꢀꢀꢀꢀꢀꢀ
扳手转接板
73.123
ꢀꢀꢀꢀꢀꢀꢀꢀꢀꢀꢀꢀꢀꢀꢀꢀꢀꢀꢀꢀ
抬压脚滚轮
74.124
ꢀꢀꢀꢀꢀꢀꢀꢀꢀꢀꢀꢀꢀꢀꢀꢀꢀꢀꢀꢀ
抬压脚拉钩
75.125
ꢀꢀꢀꢀꢀꢀꢀꢀꢀꢀꢀꢀꢀꢀꢀꢀꢀꢀꢀꢀ
抬压脚轴
76.126
ꢀꢀꢀꢀꢀꢀꢀꢀꢀꢀꢀꢀꢀꢀꢀꢀꢀꢀꢀꢀ
抬压脚曲柄
77.127
ꢀꢀꢀꢀꢀꢀꢀꢀꢀꢀꢀꢀꢀꢀꢀꢀꢀꢀꢀꢀ
第一拉板
78.128
ꢀꢀꢀꢀꢀꢀꢀꢀꢀꢀꢀꢀꢀꢀꢀꢀꢀꢀꢀꢀ
第二拉板
79.129
ꢀꢀꢀꢀꢀꢀꢀꢀꢀꢀꢀꢀꢀꢀꢀꢀꢀꢀꢀꢀ
第三拉板
80.1210
ꢀꢀꢀꢀꢀꢀꢀꢀꢀꢀꢀꢀꢀꢀꢀꢀꢀꢀꢀ
抬压脚滑块
81.1211
ꢀꢀꢀꢀꢀꢀꢀꢀꢀꢀꢀꢀꢀꢀꢀꢀꢀꢀꢀ
压脚杆
82.1212
ꢀꢀꢀꢀꢀꢀꢀꢀꢀꢀꢀꢀꢀꢀꢀꢀꢀꢀꢀ
扎头
83.1213
ꢀꢀꢀꢀꢀꢀꢀꢀꢀꢀꢀꢀꢀꢀꢀꢀꢀꢀꢀ
第二预紧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8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8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86.本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缝纫机的类型为绷缝机。如图1和图2所示,缝纫机中具有主轴10、以及驱动主轴10转动的主电机;为便于叙述,下述实施例中,将主轴10的轴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且主轴10朝向缝纫机机头(即机针侧)的方向为左方向,主轴10朝向缝纫机机尾的方向为右方向;将缝纫机正缝时缝料的移动方向定义为前方向;将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都正交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8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缝纫机包括可转动的主轴10、驱动主轴10转动的主电机、牙架20、固定于牙架20的送布牙30、与牙架20前端相连的抬牙机构、与牙架20后端相连的送布
机构、压脚、与压脚相连的抬压脚机构、固定于缝纫机机壳的驱动电机40、都由驱动电机40驱动转动的抬压脚凸轮50和调针距凸轮60、以及调针距机构。缝纫机缝纫过程中,主电机驱动主轴10转动,主轴10通过抬牙机构驱动牙架20和送布牙30上下往复移动,送布牙30执行抬牙动作;主轴10通过送布机构驱动牙架20和送布牙30前后往复移动,送布牙30执行送布动作。因此,送布牙30做上下往复移动和前后往复移动的复合运动,送布牙30的运动轨迹大致上为椭圆形。
88.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抬牙机构包括设置在主轴10上的一段抬牙偏心轴段101、开设在牙架20前端的抬牙滑槽、以及与抬牙滑槽滑动配合的抬牙滑块90,抬牙偏心轴段101的中心轴线与主轴10的转动中心轴线偏心设置,抬牙滑块90可转动地套设在抬牙偏心轴段101的外周。主电机驱动主轴10转动时,通过抬牙偏心轴段101和抬牙滑块90驱动牙架20和送布牙30上下往复移动。
8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送布机构包括平行于主轴10的送布轴71、连接在主轴10和送布轴71之间的第一送布单元、以及连接在送布轴71和牙架20之间的第二送布单元。其中,第一送布单元包括固定在主轴10上的送布偏心轮72、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以及固定在送布轴71上的送布曲柄75,调针距机构包括调节连杆81、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调节曲柄82、以及连接在调节曲柄82和调针距凸轮60之间的调针距传动单元,第一送布连杆73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装于送布偏心轮72,第一送布连杆73的另一端、第二送布连杆74的一端、以及调节连杆81的一端通过一根左右延伸的销钉同轴线铰接,第二送布连杆74的另一端与送布曲柄75通过左右延伸的销钉铰接,调节连杆81的另一端与调节曲柄82通过左右延伸的销钉铰接。第二送布单元包括第三送布连杆76,送布轴71的左端一体地设有送布曲柄臂711,第三送布连杆76的一端通过左右延伸的销钉与送布曲柄臂711铰接,第三送布连杆76的另一端通过左右延伸的销钉与牙架20铰接。主电机驱动主轴10转动时,通过送布偏心轮72、第一送布连杆73和第二送布连杆74驱动送布曲柄75和送布轴71摆动,送布轴71再通过第三送布连杆76驱动牙架20和送布牙30前后往复移动。
90.该缝纫机中,调节曲柄82的角度决定第一送布单元的传动效率,即决定主轴10通过第一送布单元驱动送布轴71摆动的摆动幅度,从而决定送布机构的传动效率,即决定主轴10通过送布机构驱动送布牙30前后往复移动的移动量,也即决定缝纫机的针距。当驱动电机40驱动调针距凸轮60转动、且调针距凸轮60与调针距机构中的调针距传动单元之间有动力传递时,调针距凸轮60通过调针距传动单元驱动调节曲柄82绕其固定摆动支点摆动,从而改变调节曲柄82的角度,会改变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以及调节连杆81三者铰接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送布单元的传动效率,由此实现缝纫机针距的自动调节。因此,驱动电机40通过调针距凸轮60和调针距机构能够改变或保持调节曲柄82的角度,从而相应地改变或保持缝纫机的针距。另外,在驱动电机40转动一圈360
°
的一个周期内,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的转角至少具有抬压脚转角区和调针距转角区,抬压脚转角区和调针距转角区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角区。
91.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抬压脚凸轮50外周面上设置为变径面的抬压脚驱动段51、以及为等径面的抬压脚空行程段52。如此,当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在抬压脚转角区内运转时,抬压脚凸轮50的抬压脚驱动段51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此时,抬压脚凸轮50与抬压脚机构之间有动力传递,抬压脚凸轮50的转动能够驱动抬压脚机构动作。当驱动电机40的
电机轴在除抬压脚转角区外的转角区内(该转角区包括调针距转角区)运转时,抬压脚凸轮50的抬压脚空行程段52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此时,抬压脚凸轮50与抬压脚机构之间无动力传递,抬压脚凸轮50的转动不能驱动抬压脚机构动作。
92.进一步地,在调针距凸轮60外周面上设置为变径面的调针距驱动段61、以及为等径面的针距保持段62。如此,当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在调针距转角区内运转时,调针距凸轮60的调针距驱动段61与调针距机构中的调针距传动单元传动配合,此时,调针距凸轮60与调针距机构之间有动力传递,调针距凸轮60的转动能够驱动调针距机构动作,改变调节曲柄82的角度。当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在除调针距转角区外的转角区内(该转角区包括抬压脚转角区)运转时,调针距凸轮60的针距保持段62与调针距机构中的调针距传动单元传动配合、或者调针距凸轮60与调针距传动单元不接触,此时,调针距凸轮60与调针距机构之间无动力传递,调针距凸轮60的转动不能驱动调针距机构动作,也就稳定地保持调节曲柄82的角度。
93.特别地,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主电机通过抬牙机构驱动送布牙30上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送布牙3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上极限位h1和下极限位h2,如图9所示,上极限位h1是指送布牙30运动轨迹中最高处的运动位置,下极限位h2是指送布牙30运动轨迹中最低处的运动位置。当送布牙30位于上极限位h1时,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和调节连杆81三者的铰接中心与调节曲柄82的固定摆动支点共线,或者说,从图1的左侧视图观察,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和调节连杆81三者的铰接中心与调节曲柄82的固定摆动支点同心。如此,如图9所示,当调节曲柄82处于对应缝纫机有效针距范围内最大针距的角度时,缝纫机具有有效针距范围内的最大针距,送布牙30具有对应最大针距的大针距运动轨迹s1;当调节曲柄82处于对应缝纫机有效针距范围内最小针距的角度时,缝纫机具有有效针距范围内的最小针距,送布牙30具有对应最小针距的小针距运动轨迹s2;送布牙30的大针距运动轨迹s1和小针距运动轨迹s2在送布牙30的上极限位h1处重合。
94.缝纫机缝纫开始之前,缝纫机需要调针距时,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从调针距转角区内的当前转角值运转至调针距转角区内的另一个转角值,则驱动电机40驱动抬压脚凸轮50和调针距凸轮60转动,此过程中,抬压脚凸轮50的抬压脚空行程段52始终与抬压脚机构传动配合,抬压脚凸轮50与抬压脚机构之间无动力传递,抬压脚机构不动作;与此同时,调针距凸轮60的调针距驱动段61始终与调针距机构传动配合,故调针距凸轮60的调针距驱动段61通过调针距传动单元驱动调节曲柄82绕其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由此改变调节曲柄82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以及调节连杆81三者铰接的位置,最终改变缝纫机的针距。因此,本技术在调节针距的过程中,抬压脚机构不动作,避免调针距的动作对抬压脚机构产生干涉。
95.缝纫机处于缝纫状态时,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保持在针距调节后调针距转角区内的对应转角值,则驱动电机40通过调针距凸轮60和调针距机构使调节曲柄82稳定地保持在对应该针距的角度,从而保证缝纫过程中缝纫机针距的稳定性。
96.缝纫结束需要抬压脚时,缝纫机处于抬压脚状态,缝纫机接收到刹车信号后缝制最后一针、直至送布牙30运行至缝纫机中针板的上方,送布牙30位于上极限位h1,缝纫机停车。之后,驱动电机40转动,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从调针距转角区内的当前转角值运转至抬压脚转角区内的一转角值,此过程中,首先,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在调针距转角区内运转,
即使调针距机构与调针距凸轮60之间有动力传递,带动调节曲柄82转动,但由于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和调节连杆81三者的铰接中心与调节曲柄82的固定摆动支点共线,因此,即使调节曲柄82转动,也不会使第一送布连杆73和第二送布连杆74动作,即第一送布连杆73和第二送布连杆74保持不动,也就使得送布牙30保持不动;之后,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越过调针距转角区、并在抬压脚转角区内运转,由于调针距机构始终与调针距凸轮60的针距保持段62接触配合,使得调针距机构与调针距凸轮60之间无动力传递,故调针距机构不动作,也就使得送布牙30保持不动;而抬压脚凸轮50的抬压脚驱动段51驱动抬压脚机构动作,实现自动抬压脚。因此,本技术在送布牙30处于其运动轨迹的最高位置时进行抬压脚,不会改变第一送布连杆73和第二送布连杆74的位置,即第一送布连杆73和第二送布连杆74保持不动,也就实现在抬压脚过程中送布牙30保持不动,满足一些特殊缝纫工艺的需求。
97.较优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抬压脚凸轮50和调针距凸轮60都通过螺钉固定锁紧在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上,驱动电机40直接带动抬压脚凸轮50和调针距凸轮60转动。抬压脚凸轮50和调针距凸轮60可以为两个独立的零部件,也可以合体为整体式的凸轮部件。
98.进一步地,第一送布连杆73的优选结构为:如图3所示,第一送布连杆73包括杆柱体部731、一体地设置在杆柱体部73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732、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杆柱体部73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732呈套筒状、与送布偏心轮72相连,第二连接部呈凹形、具有两个连接臂部733和形成在两个连接臂部733之间的凹腔734,第二送布连杆74的一端和调节连杆81的一端都被容置在凹腔734中、并与连接臂部733相连。每个连接臂部733开设有铰接用的销孔735,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和调节连杆81三者的铰接中心也即为连接臂部733上销孔735的圆心。优选地,如图1所示,调针距机构还包括左右延伸的调节支撑轴83,调节支撑轴83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机壳中,调节支撑轴83与调节曲柄82固定相连,则调节曲柄82的固定摆动支点也即为调节支撑轴83的中心轴线。
99.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针距保持段62包括最小针距保持段621和最大针距保持段622,最小针距保持段621和最大针距保持段622分布在调针距驱动段61的两侧。当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在抬压脚转角区内转动时,调针距机构始终与调针距凸轮60的最小针距保持段621或最大针距保持段622接触配合,相应地,压脚自动抬起过程中缝纫机始终保持最小针距或最大针距。
100.进一步地,调针距传动单元的优选结构为:如图7所示,调针距传动单元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摆动连杆84、可转动地安装于摆动连杆84的调针距滚轮85、上端与摆动连杆84相连的球连杆86、可转动地装配在球连杆86下端的球体87、平行于主轴10且可能够绕固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机壳中的传动轴88、通过螺钉固定锁紧在传动轴88右端的第一摆动曲柄89、通过螺钉固定锁紧在传动轴88左端的第二摆动曲柄810、传动连杆811、以及与调节曲柄82固定相连的传动曲柄812;调针距传动单元中的调针距滚轮85与调针距凸轮的外周面接触配合,实现调针距凸轮60与调针距机构之间的传动配合;第一摆动曲柄89具有曲柄轴部,该曲柄轴部穿设在球体87中、并与球体87转动配合;第二摆动曲柄810与传动连杆811的一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轴位螺钉铰接,传动连杆811的另一端与传动曲柄812通过左右延伸的轴位螺钉铰接。如此,缝纫机在调针距时,驱动电机40驱动调针距凸
轮60转动,调针距凸轮60外周的调针距驱动段61推动调针距滚轮85,从而推动摆动连杆84绕其固定摆动支点摆动,摆动连杆84通过球连杆86和球体87驱动第一摆动曲柄89摆动,传动轴88和第二摆动曲柄810随第一摆动曲柄89同步摆动,进而通过传动连杆811和传动曲柄812带动调节曲柄82绕调节支撑轴83的中心轴线摆动,改变调节曲柄82的角度,也就改变第一送布连杆73、第二送布连杆74、以及调节连杆81三者铰接的位置,实现缝纫机针距的自动调节。本实施例中,调针距凸轮60外周的调针距驱动段61由小半径段向大半径段动作时,缝纫机的针距从小调大;反之,调针距凸轮60外周的调针距驱动段61由大半径段向小半径段动作时,缝纫机的针距从大调小。
101.优选地,如图7所示,缝纫机还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壳的电机安装座110,驱动电机40固定于电机安装座110;摆动连杆84通过一前后延伸的销钉铰接于电机安装座110,该铰接点构成摆动连杆84的固定摆动支点。调针距滚轮85的构成方式为:摆动连杆84上固定有一前后延伸的轴位螺钉,该轴位螺钉的外周套装有轴承,该轴承的外圈可转动、并构成调针距滚轮85,轴承的外圈与调针距凸轮60的外周面贴合。球连杆86与摆动连杆84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球连杆86的上端通过转接头813与摆动连杆84的左端铰接,球连杆86与转接头813之间通过螺母锁紧连接。
102.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调针距传动单元还包括都固定于电机安装座110的第一限位板814和第二限位板815,第一限位板814上具有配置在摆动连杆84上方侧的上限位部,第二限位板815上具有配置在摆动连杆84下方侧的下限位部,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都能够与摆动连杆84相抵接,从而限制摆动连杆84的摆动范围,并能够防止晃动、减少磨损。调针距传动单元还包括预紧拉簧816、套设在传动轴88上的第一预紧扭簧817、以及固定在传动轴88上的扭簧挡圈818;其中,预紧拉簧816的两端分别与摆动连杆84和第二限位板815相连,预紧拉簧816对摆动连杆84施加的弹簧力能够使调针距滚轮85具有向靠近调针距凸轮60运动的趋势,从而使调针距滚轮85与调针距凸轮60始终可靠地贴合;第一预紧扭簧817的两端分别与扭簧挡圈818和缝纫机机壳相连,第一预紧扭簧817的作用力与预紧拉簧816的作用力相同,也使调针距滚轮85与调针距凸轮60始终可靠地贴合。
103.进一步地,抬压脚机构的优选结构为:如图8所示,抬压脚机构包括能够绕固定摆动支点摆动的抬压脚扳手121、固定于抬压脚扳手121的扳手转接板122、可转动地安装于扳手转接板122的抬压脚滚轮123、抬压脚拉钩124、平行于主轴10且可能够绕固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机壳中的抬压脚轴125、固定在抬压脚轴125右端的抬压脚曲柄126、套装在抬压脚轴125右端且与抬压脚曲柄126卡接固定的第一拉板127、固定在抬压脚轴125左端的第二拉板128、第三拉板129、固定于缝纫机机壳的抬压脚滑块1210、上下延伸的压脚杆1211、以及固定在压脚杆1211上的扎头1212;抬压脚机构中的抬压脚滚轮123与抬压脚凸轮的外周面接触配合,实现抬压脚凸轮50与抬压脚机构之间的传动配合;抬压脚拉钩1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板127和抬压脚扳手121相连;第三拉板1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板128和扎头1212铰接;抬压脚滑块1210中开设有上下延伸、且与扎头1212滑动配合的滑槽;压脚安装在压脚杆1211的下端。缝纫机停车后抬压脚时,驱动电机40转动,带动抬压脚凸轮50转动,抬压脚凸轮50外周面上的抬压脚驱动段51与抬压脚滚轮123接触配合,推动抬压脚滚轮123,从而推动扳手转接板122和抬压脚扳手121一起绕抬压脚扳手121的固定摆动支点摆动,进而通过抬压脚拉头拉动第一拉板127转动,第一拉板127带动抬压脚曲柄126、抬压脚
轴125和第二拉板128同步转动,第二拉板128通过第三拉板129带动扎头1212上移,从而带动压脚杆1211和压脚一起上移或下移,实现自动抬压脚或自动下放压脚。
104.优选地,抬压脚扳手121通过一前后延伸的轴位螺钉铰接于缝纫机机壳,该铰接点构成抬压脚扳手121的固定摆动支点。抬压脚滚轮123的构成方式为:扳手转接板122上固定有一前后延伸的轴位螺钉,该轴位螺钉的外周套装有轴承,该轴承的外圈可转动、并构成抬压脚滚轮123,轴承的外圈与抬压脚凸轮50的外周面贴合。抬压脚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抬压脚轴125上的第二预紧扭簧1213,第二预紧扭簧1213的两端分别与缝纫机机壳和第一拉板127相连,第二预紧扭簧1213的弹簧力使抬压脚滚轮123具有向靠近抬压脚凸轮50运动的趋势,从而使抬压脚滚轮123与抬压脚凸轮50始终可靠地贴合。
10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10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