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9: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


背景技术:

2.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首先,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吸引大批工业在沿线选址,修建厂房、建设基地;并且,扩大人们活动范围,促进卫星城镇形成和城乡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减轻交通压力,调整城市布局。因此,高速公路的发展能够影响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
4.其次,通过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汽车消费以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5.第三,高速公路改善了运输结构,提高港口集散能力,分流铁路压力,有利于形成综合运输网络系统。
6.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山区延伸,因此,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桥隧比急剧增加,经常会有隧道直接连接桥梁或者隧道桥梁之间路基很短的情况。由于桥梁上有应急车道而隧道内没有,这就导致了桥梁的宽度明显大于隧道宽度,因此,隧道口梁板采用传统的桥台架设方法难以实现。
7.为此,中国发明专利cn111270615a公开了一种桥隧衔接部位隧道扩宽结构及架桥施工方法,通过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对隧道出口正洞进行挖掘施工,使隧道洞口段宽度大于隧道主体段宽度;在隧道出口正洞内进行桥台施工;所述桥台施工完成后对所述桥台的台背进行回填施工;在所述桥台台背上安装架桥机;通过所述架桥机在隧道洞口段进行梁片架设施工;所述梁片架设完成后进行模筑二次衬砌施工。该方案对隧道出口桥隧衔接部位进行扩宽,扩宽结构截面和隧道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净宽一致,从而满足桥隧衔接及双导梁架桥机架梁施工,同时能综合够利用紧急停车带二衬模板台车对洞口衬砌进行施工,减少模板修改产生的费用。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8.(1)该方案对隧道出口桥隧衔接部位的扩宽施工,施工量大,造价高,工期长;
9.(2)施工量的增加,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多。
10.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隧道口桥隧衔接施工梁板架设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施工设备,以简化隧道口桥隧衔接梁板架设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隧道口桥隧衔接施工梁板架设方法,施工量大,造价高,工期长,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1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包括:
13.滑道,布置在隧道口首孔t梁墩顶上的盖梁上,所述滑道的顶面上铺设有摩擦副;
14.滑块,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摩擦副上,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立板,中部间隔地设有第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与预制t梁的下翼缘相适配,所述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之间的间距与中跨或边距的跨距相适配;
15.横移千斤顶,一端与盖梁上的反力座相抵,另一端通过顶推杆与所述第一立板的外端面相抵,用于施加顶推力,使所述滑块带动预制t梁沿所述滑道的横向移动。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挡块,用于与预制t梁的支座相匹配,限位滑块的移动位置。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滑道与墩顶上的盖梁之间铺设中砂调平层。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砂调平层的两侧设有砂浆带。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墩顶上的盖梁植入锚固钢筋,所述滑道通过所述锚固钢筋与盖梁固定。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滑道由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工字梁和上、下盖板焊接而成。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限位挡块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两侧。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摩擦副自上而下依次由不锈钢板、四氟板和石棉板组成。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板的外端面上相对地设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可供横移千斤顶的顶杆出入。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横移千斤顶的底座与盖梁上的反力座之间设置硬木抄垫。
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 梁架设横移装置,用于桥梁的宽度明显大于隧道宽度时,隧道口桥隧衔接施工,简化隧道口桥隧衔接梁板架设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首先,施工时可以将左、右边梁分别首先置于中梁位置上,通过横移千斤顶使左、右边梁横移至设计位置,因而无须对隧道孔进行扩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7.其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挡块,用于与预制t梁的支座相匹配,限位滑块的移动位置。从而可以方便地控制滑动的移动位置,预制t梁的定位快捷、准确。
28.第三,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滑道与墩顶上的盖梁之间铺设中砂调平层,所述中砂调平层的两侧设有砂浆带。预制t梁落位后,可以中砂调平层两侧应设置砂浆带,防止滑道底脱空,待梁体架设完成,并完成体系转换后,将中砂垫层中的砂砾掏出,完成落梁。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2为具体实施例1中滑道的布置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的e部放大图;
33.图4为图2中的f部放大图;
34.图5为具体实施例1中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图5中的a

a剖视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提供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图7中的b

b剖视图;
38.图9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一示意图;
39.图10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二示意图;
40.图1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三示意图;
41.图1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四示意图;
42.图1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五示意图;
43.图1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架设梁板时的步骤六示意图。
44.图1

图14中,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45.滑道10、滑块20,横移千斤顶30,盖梁40,摩擦副50,反力座61,硬木抄垫71,中砂调平层70,砂浆带80,支座90;
46.第一工字梁11,第二工字梁12,上盖板13,下盖板14,第一筯板15,第二筯板16;
47.底板21,第一立板22、第二立板23,第三立板24,限位挡块25,挡板26,第三筯板27;
48.顶推杆51;
49.左中梁81,右中梁82,左侧边梁83,左侧次边梁84,右侧边梁85,右侧次边梁86。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是:
52.在隧道口首孔t梁墩顶上的盖梁上布置滑道,在滑道上的中跨位置布置滑块,将边跨预制t梁放置在滑块上,利用横移千斤顶施加顶推力,使滑块在滑道上移动,带动边跨从中跨位置横移至边跨设计位置,实现隧道口梁板的架设。
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解决了隧道口因为隧道宽度限制,边梁无法架设到位的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5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包括:
55.滑道,布置在隧道孔首孔t梁墩顶上的盖梁上,所述滑道的顶面上铺设有摩擦副;
56.滑块,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摩擦副上,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立板,中部间隔地设有第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与预制t梁的下翼缘相适
配,所述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之间的间距与预制 t梁的中跨或边距的跨距相适配;
57.横移千斤顶,一端与盖梁上的反力座相抵,另一端通过顶推杆与所述第一立板的外端面相抵,用于施加顶推力,使所述滑块推动预制t梁沿所述滑道横向移动。
5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59.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内、外”、“前、后”及“左、右”等方位词是以产品使用状态为基准对象进行的表述,显然,相应方位词的使用对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并非构成限制。
60.具体实施例1。
61.请参见图1、图2、图3,图1为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 e部放大图。
6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包括滑道10、滑块20和横移千斤顶30。
63.滑道10布置在隧道口首孔t梁墩顶上的盖梁40上,滑道10的作用是形成边跨预制t梁进行横向移动的轨道,滑道10的顶面上铺设有摩擦副 50,摩擦副50自上而下依次由不锈钢板、四氟板和石棉板组成。摩擦副50 用以减小边跨预制t梁横向移动时的摩擦力,保证边跨预制t梁可以在滑道10上顺利移动。摩擦副应尽量减少接头,以便于梁体横移,不锈钢板接长焊接时必须将接头打磨平顺。
64.在盖梁40上植入锚固钢筋,将滑道10与盖梁40固定牢靠,锚固筋按 2m/道布置。
65.边跨预制t梁的移动是通过滑块20带动实现的,滑块20放置在摩擦副50上,边跨预制t梁放置在滑块20上,通过移动滑块20实现边跨预制 t梁的横向移动。
66.请参见图5、图6所示的滑块结构,图5为具体实施例1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

a剖视图。
67.如图5、图6所示,滑块20包括底板21和设置在底板21上的第一立板22、第二立板23和第三立板24,第一立板22设置在底板21的一端,第二立板23和第三立板24间隔地设置在底板21的中部。
68.以图1所示的左侧边跨施工为例,第一立板22与第二立板23之间的间距与边跨左侧边梁的下翼缘相适配,第二立板23和第三立板24之间的间距与边跨(包括左侧边梁和左侧次边梁)的跨距相适配,边跨左侧次边梁放置在滑块20上时,左侧边梁的下翼缘卡位在第一立板22与第二立板23 之间,第二立板23和第三立板24卡位在左侧边梁和左侧次边梁之间,左侧次边梁的下翼缘置于第三立板24外侧的底板21上。
69.右侧边跨施工时,右侧边梁和右侧次边梁在滑块上的定位与左侧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70.通过第一立板22、第二立板23和第三立板24,实现了对边跨预制t 梁的限位,将边跨预制t梁牢固地固定在滑块20上,确保边跨预制t梁稳定地随滑块20一起横向移动,保证施工安全。
71.再参见图1、图5,滑块20的横向移动由横移千斤顶30施加顶推力实现。横移千斤顶30为卧式千斤顶,其底座与盖梁40上设置的反力座61相抵,横移千斤顶30的底座与盖梁上的反力座之间设置硬木抄垫71。横移千斤顶30的推杆通过顶推杆51与第一立板22的外端面
相抵,横移千斤顶30 顶推工作时,推杆伸出,其施加的顶推力,通过顶推杆51作用于第一立板 22的外端面上,使滑块20带动其上的边跨预制t梁,沿滑道10横向移动。
72.如图2所示,滑道10可沿横桥向方向布置多条,且布置在预制t梁的支座80的外侧。滑道10布置时,必须要保证梁底标高高于支座顶标高5
‑ꢀ
10mm。
73.上述具体实施例1是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基本形式,实现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左右边跨预制t梁横向移动的方式,达到了简化隧道出口桥隧衔接部位的梁板架设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性的目的。
74.具体实施例2。
75.本具体实施例2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滑道结构所做出的进一步细化。
76.请参见图7、图8,图7为具体实施例2提供的滑道结构示意图,图8 为图7中的b

b剖视图。如图7、图8所示,滑道由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工字梁11、12和上、下盖板13、14焊接而成。第一、第二工字梁11、12 的外侧分别设有多块第一筯板15,第一、第二工字梁11、12之间分别设有多块第二筯板16。第一筯板15和第二筯板16用于提高滑道的整体刚性。
77.以上框架式结构的滑道,重量轻,强度好,制造成本低。
78.如图1、图3、图4所示,滑道10的下方设有中砂调平层70,中砂调平层70的两侧分别设置砂浆带80,防止滑道底脱空。待梁体架设完成,并完成体系转换后,将中砂调平层70中的砂砾掏出,完成落梁。
79.具体实施例3。
80.本具体实施例3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滑块结构做出的进一步改进。
81.如图5、图6所示,底板2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限位挡块25,用于限位滑块的移动位置。多个限位挡块25对称地布置在底板21的底面两侧,位置与预制t梁的支座90位置相对应。
82.第一立板22的外端面上相对地设有两块挡板26,两块挡板26之间的间隙可供横移千斤顶30的顶杆出入。
83.第一立板22与第二立板23之间设有第三筯板27,第三筯板27采用工字形结构,用于提高滑块的刚度,防止受力变形。
84.滑块整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制作工艺简单。
85.预制t梁梁板桥隧衔接施工的目的在于将预制t梁梁板与桥梁和隧道衔接,施工完成后的预制t梁梁板整体布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中梁(由左中梁81和右中梁82组成),以及位于中梁左侧左边跨(由左侧边梁83和左侧次边梁84组成),以及位于中梁右侧的右边跨(由右侧边梁85和右侧次边梁86组成)。
86.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在隧道口进行桥隧衔接施工的方法如下:
87.步骤一、在墩顶的盖梁上布置好滑动副,在中梁位置架设右侧边梁85 和右侧次边梁86,并将右侧边梁85和右侧次边梁86通过连接系连接成整体,如图9所示。
88.步骤二、利用横移千斤顶顶推滑块,横移右侧边梁85、右侧次边梁86 至设计位置,如图10所示。梁体横移作业时,必须保证梁体两端同步。
89.步骤三、按步骤一方法,在中梁位置布置好左侧边梁83和左侧次边梁84,如图11所示。
90.步骤四:利用横移千斤顶顶推滑块,横移左侧边梁83和左侧次边梁84 至设计位置,如图12所示。
91.步骤五:在设计位置架设右中梁82,如图13所示。
92.步骤六:在设计位置架设左中梁81,如图14所示。
93.综合以上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在隧道口进行桥隧衔接施工具有如下优点:
94.首先,解决了桥梁的宽度明显大于隧道宽度时,隧道口梁板采用传统方法难以架设的问题。
95.其次,施工工艺简单,效率高,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96.第三,用于桥隧衔接施工的预制t梁架设横移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97.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9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