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8: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航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航车是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平面、上下运输的主要设备,但是由于其运输效率低,与现代高效生产不匹配,经过研究,利用编码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可实现智能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3.现有的编码器一般是直接安装于航车的滚轮上,这就导致航车与导轨易发生相对滑动,进而降低了编码器位移控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导轨与航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包括与编码器连接的转动件和与导轨固接的固定件,所述转动件安装于航车架上随航车移动,且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沿导轨的轨迹方向移动,所述转动件与固定件形成滚动配合。
7.优选的,航车架上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转动件通过摆杆与连接板连接。
8.优选的,摆杆呈倒“l”形,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摆杆的横段上,所述摆杆的竖段与连接板铰接,且连接板上安装使得转动件压紧在转动件上的弹簧。
9.优选的,固定件为齿条,所述转动件为齿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使得航车的移动距离与沿导轨的移动距离一致,减低了导轨与航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提高了编码器记录实际位移的准确性,编码器把实际位移输入控制系统,实现准确的位移智能控制。
12.2)、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摆杆和弹簧,弹簧可将转动件压紧在转动件上,使得航车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颠簸的路段时,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且避免了转动件与固定件发生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各部件编号如下:
16.航车架—1;编码器—2;
17.转动件—3;固定件—4;导轨—5;
18.连接板—6;摆杆—7;弹簧—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20.如图1

2所示,包括相对运动的转动件3和固定件4,转动件3上安装有编码器2,固定件4固定于导轨5的底部,转动件3与固定件4形成滚动配合,具体的,所述固定件4为齿条,所述转动件3为齿轮,齿轮的顶部与齿条啮合,且转动件3安装于航车架1上随航车移动,使得在航车移动时,转动件3相对于固定件4沿着导轨5的轨迹方向移动,使得航车的移动距离与导轨5相对固定,减低了发生相对移动的概率,提高编码器2记录实际位移的准确性,编码器2把实际位移输入控制系统,实现准确的位移智能控制。
21.为了避免航车在移动过程中路程的颠簸导致转动件3易与固定件4发生脱离的情况,在所述航车架1上固接有连接板6,所述转动件3通过摆杆7与连接板6连接,摆杆7可使得转动件3相对于固定件4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且保证转动件3不与固定件4发生脱离。进一步的,所述摆杆7呈倒“l”形,所述转动件3安装于摆杆7的横段上,所述摆杆7的竖段与连接板6连接,且连接板6上安装使得转动件3压紧在转动件3上的弹簧8,即进一步避免在遇到颠簸的路程时,转动件3与固定件4发生脱离的情况。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编码器(2)连接的转动件(3)和与导轨(5)固接的固定件(4),所述转动件(3)安装于航车架(1)上随航车移动,且转动件(3)相对于固定件(4)沿导轨(5)的轨迹方向移动,所述转动件(3)与固定件(4)形成滚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车架(1)上固接有连接板(6),所述转动件(3)通过摆杆(7)与连接板(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7)呈倒“l”形,所述转动件(3)安装于摆杆(7)的横段上,所述摆杆(7)的竖段与连接板(6)铰接,且连接板(6)上安装使得转动件(3)压紧在转动件(3)上的弹簧(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为齿条,所述转动件(3)为齿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航车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航车编码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与编码器连接的转动件和与导轨固接的固定件,所述转动件安装于航车架上随航车移动,且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沿导轨的轨迹方向移动,所述转动件与固定件形成滚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使得航车的移动距离与沿导轨的移动距离一致,减低了导轨与航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提高了编码器记录实际位移的准确性。了编码器记录实际位移的准确性。了编码器记录实际位移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 顾金春 王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安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