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控压头套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3: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压头套。


背景技术:

2.对由各种创伤或意外事故引起的大出血,必须先迅速止住出血,头部是人体血流量最大的部位,创伤后出血量大,危及病人生命。必须及早有效控制患者的头部出血,常用的临时止血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折叠后,外敷在伤口上,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也可以用手掌、手指加压临时止血,其工作十分费力,操作不稳定,不容易持久坚持同一动作,三角巾或绷带容易松脱,会影响医生的救治工作,而其实际止血效果欠佳。因此也有人设计一种止血帽,通过在止血帽内设置有充气气囊进行止血,由于止血帽便于佩戴和固定,因此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对创伤部位的压迫以提升止血效果。
3.如公开号为cn202637024u,名称为《一种气囊加压式止血帽》,公开日为2013年1月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帽子内设有头顶块、前额块、后枕块、左颞块、右颞块,由纤维布连成一体;各块有泡沫填充,帽子内外由纤维布制成,帽子内各块分开,由纤维布连成一体;帽体各块相对独立,由纤维布包裹并连成一体;帽体内设有游离于帽体上纤维布的隔离层,隔离层与帽体内纤维布间设有气囊,气囊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连有进气阀,进气阀连有三通管,三通管分别连有血压计、压气球;头顶块部位和各颞块部位间设有可调节式的竖向固定带,竖向固定带设有颌托;前额块部位、各颞块、后枕块间设有可调节式的横向固定带。该实用新型专利中压气球可向气囊充气,通过加压后的气囊起到止血效果。
4.又如公开号为cn206214143u,名称为《一种充气式止血帽》,公开日为2017年6月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包括帽子本体,帽子本体包括隔离层与帽体纤维布,隔离层与帽体纤维布之间设置气囊,气囊上呈环状设置若干层纬线密封条,同时气囊上还设置若干条经线通气道,纬线密封条与经线通气道相互交叉后将气囊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囊包,每条经线通气道上均设有若干个三通阀,每个三通阀均对应一个囊包,由三通阀控制囊包的气流通断,帽子本体顶部连接充气囊,充气囊的出气口与气囊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时:头部流血创伤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进行治疗时,在头部包扎处理后,戴上帽子本体,将系带通过卡扣固定好,实现帽子的稳定固定,根据患者头部具体创伤部位的需要,调节相应的三通阀,使得与患者头部创伤部位相对应的囊包处于打开通气状态,随后反复按动充气囊向相应的囊包中充气,实现对头部特定部位的加压止血。
5.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帽在对患者进行止血时,止血帽的范围较小,对于患者的颅颌面部等部位无法覆盖加压止血,且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佩戴止血帽,在佩戴过程中,气囊一直压迫在患者的头部和脸部,尤其是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过程中压迫更甚,如此长时间佩戴后会造成头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使得患者出现很强的压迫感、头昏等情况,同时在患者头部和脸部运动过程中使得充气气囊对患者受伤部位的压力突然变大,从而使得患者受伤部位疼痛,影响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压头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可控压头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内壁形成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内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内腔体可外套在患者的头部和面部上,所述套体上预设有与患者眼部、鼻部和眼部相对应的开口部,所述内腔体与患者头部和面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充气气囊,各所述充气气囊上均设置有能够与充气机构相连接的充气件,所述充气机构可选择性的向其中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充气;
9.还包括弹性缓冲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和所述内腔体之间,用于对患者头部或面部的抵压进行缓冲。
10.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套体上设置有佩戴固定件,所述佩戴固定件包括下颚固定件和头顶固定件。
11.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套体上还设置有佩戴打开部件,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内腔体以供患者进行佩戴。
12.上述的可控压头套,还包括眼部止血件,其可拆卸的连接在与患者眼部相对应的所述开口部上,用于覆盖固定在患者的眼部上。
13.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弹性件和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上的活动件,所述内腔体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件阻挡在所述活动件沿所述安装部运动的运动行程上。
14.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往复运动件和设置在所述内腔体上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通过连通件与所述充气气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往复运动件通过动密封结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往复运动件可接收所述充气气囊内气体的挤压以沿所述密封腔往复运动。
15.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活动板和弹簧件,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弹性件阻挡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密封腔的运动行程上。
16.上述的可控压头套,还包括腔体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内腔体与所述充气气囊之间,用于对所述内腔体的大小进行调节。
17.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腔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充气调节气囊,所述调节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内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充气调节气囊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内腔体的侧壁之间。
18.上述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弹性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充气气囊和所述调节板之间。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控压头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的可控压头套,所述套体上预设有与患者眼部、鼻部和嘴部相对应的开口部,所述套体内壁形成内腔体,内腔体与患者头部和面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充气气囊,通过选择性的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充气气囊能够对患者头部或脸部的受伤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提升套体使用的范围,从而能够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21.本发明提供的可控压头套,在充气气囊和所述内腔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缓冲机构,通过弹性缓冲机构实现充气气囊与调节板之间的弹性缓冲,如此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造成对充气气囊进行抵压时,此时通过弹性缓冲机构使得充气气囊和患者的受
伤部位之间的压力逐渐变化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充气气囊对受伤部位的压力突然发生变化,造成患者受伤部位出现疼痛,影响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同时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对充气气囊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充气气囊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对受伤部位进行压迫,如此使得充气气囊能够始终保持对受伤部位的进行压迫,提升患者的止血和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体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体的后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腔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腔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缓冲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腔体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1.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腔体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2.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药液更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循环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套体;
36.1.1、内腔体;1.2、开口部;1.3、佩戴打开部件;1.4、眼部止血件;
37.2、充气气囊;
38.3、弹性缓冲机构;
39.3.1、活动件;3.2、安装部;3.3、弹性件;3.4、密封腔;3.5、往复运动件;3.5.1、活动板;3.5.2、弹簧件;3.6、连通件;
40.4、腔体调节机构;
41.4.1、调节板;4.2、充气调节气囊;4.3、活动连接件;4.4、第一磁吸部;4.5、第二磁吸部;4.6、开口槽;
42.5、药液更换组件;
43.5.1、治疗件;5.2、供输液管;5.3、加药头;
44.6、液体循环按摩组件;
45.6.1、液体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47.如图1

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压头套,包括套体1,套体1内壁形成内腔体1.1,内腔体1.1内连接有充气气囊2,内腔体1.1可外套在患者的头部和面部,套体1上预设有与患者眼部、鼻部和嘴部相对应的开口部1.2,内腔体1.1与患者头部和面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多个充气气囊2,各充气气囊2上均设置有能够与充气机构相连接的充气件,充气机构可选择性的向其中一个、两个或多个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还包括弹性缓冲机构3,其设置在充气气囊2和内腔体1.1之间,用于对患者头部或面部的抵压进行缓冲。
48.具体的,套体1可外套在患者的整个头部和脸部上,即套体1能够覆盖患者颈部以上的整个头部和面部位置,套体1可以时套头式,优选的,在套体1上设置有开口,打开开口后将套体1佩戴在患者的头部和脸部,佩戴完成后将开口关闭,从而使得套体1方便的套在患者的头部和脸部上,在开口上可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打开结构,打开结构可以是设置在开口相对两侧的粘合部,也可以在开口的一侧边上设置卡扣,在开口的另一侧边上设置与卡扣相对应的卡合部,通过卡扣和卡合部能够实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打开结构还可以是拉链等结构,套体1上预设有开口部1.2,开口部1.2包括眼部开口部1.2、鼻部开口部1.2和嘴部开口部1.2,在佩戴时,眼部开口部1.2、鼻部开口部1.2和嘴部开口部1.2分别与患者的眼部、鼻部和嘴部相对应,从而使得患者的眼部、鼻部和嘴部均能够露在套体1外面。
49.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套体1的内壁形成一个与患者头部和脸部相适应的内腔室,内腔室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充气气囊2,多个充气气囊2可以是多个形状为条形的条形气囊,多个条形气囊沿周向连续设置在内腔室的内壁上,如此在对患者某一个部位进行充气抵压时,只需要对对应的几个条形气囊进行充气就能够实现对受伤部位的压迫,优选的,充气气囊2根据患者的头部和脸部的部位进行设计,充气气囊2包括鼻区气囊、左面颊区气囊、左颞区气囊、左下颌骨区气囊、左额区气囊、左顶区气囊、左耳后及枕后区气囊、右面颊区气囊、右下颌骨区气囊、右额区气囊、右顶区气囊、右耳后及枕后区气囊和唇区气囊,如此根据患者头部和脸部部位将充气气囊2分隔形成多个分区以对应患者不同的部位,便于操作过程中的使用,上述的气囊分区仅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充气气囊2分成其他多个分区,也可以将部分位置的充气气囊2进行分区以与患者的不同部位相对应,其他部位均采用条形气囊,从而便于制造和更换。
50.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各充气气囊2上均设置有充气件,各充气件均与充气机构相连接,充气件可以是充气口、充气通道、充气管等,充气件还可以是连接各充气气囊2的连通结构,连通结构与充气机构相连接,在连通结构上设置有与各充气气囊2相对应的打开阀,通过打开阀实现控制各充气气囊2是否与连通结构相连通,充气机构可以是小型的气泵、压缩充气球等,通过充气机构能够通过充气件向各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当各充气气囊2上均独立连接有一个充气件上,如此将充气机构与需要充气的充气气囊2上的充气件相连接,充气机构可以同时与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充气气囊2上的充气件相连接,如此实现一次同时给一个、两个或多个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充气机构也可以依次与需要充气的充气件相连接,此时充气机构一次只能够对一个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将充气件从充气机构上取下并关闭充气件,使得充气气囊2保持合适的压力,如此通过充气机构依次完成对各个充气气囊2的充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充气气囊2中的气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即通过充气机构能够对多个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但充气后的各个充气气囊2的气压可以不同,例如当患者的左额受伤,可通过充气机构对左额区气囊进行充气以对受
伤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可对其他分区的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其他的充气气囊2的气压小于左额区气囊的气压,但此时均充气后的充气气囊2使得套体1能够很好的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如此通过充气气囊2实现对内腔体1.1大小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患者进行佩戴使用。
51.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弹性缓冲机构3设置在充气气囊2和内腔体1.1之间,充气气囊2可以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活动连接在内腔体1.1的侧壁上,如此当充气气囊2收到患者头部或面部肌肉运动的抵压后,充气气囊2能够向内腔体1.1的侧壁运动从而抵压弹性件3.3,使得弹性件3.3具备弹性,如此实现对患者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进行弹性缓冲,当充气气囊2上肌肉运动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充气气囊2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压迫,充气气囊2还可以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实现弹性收缩,如当充气气囊2被收到患者头部或面部肌肉运动的抵压后,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被输送至弹性缓冲机构3内,使得充气气囊2收缩,当充气气囊2上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气体又从弹性缓冲机构3输送至充气气囊2内,如此往复循环使得充气气囊2能够随着患者头部或脸部肌肉的运动进行收缩,如此患者头部或面部肌肉运动不会造成充气气囊2对伤口部位的压力突然增大,不会对伤口的恢复产生影响,且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影响头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避免造成患者有很强的压迫感或头昏的现象,同时在此过程中,充气气囊2始终保持压力对受伤部位进行压迫,提升对伤口部位的治疗和恢复效果。
5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压头套,套体1上预设有与患者眼部、鼻部和嘴部相对应的开口部1.2,套体1内壁形成内腔体1.1,内腔体1.1与患者头部和面部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多个充气气囊2,通过选择性的对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充气气囊2能够对患者头部或脸部的受伤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提升套体1使用的范围,从而能够满足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控压头套,在充气气囊2和内腔体1.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缓冲机构3,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实现充气气囊2与调节板4.1之间的弹性缓冲,如此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造成对充气气囊2进行抵压时,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使得充气气囊2和患者的受伤部位之间的压力逐渐变化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充气气囊2对受伤部位的压力突然发生变化,造成患者受伤部位出现疼痛,影响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同时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对充气气囊2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缓冲机构3的作用下,充气气囊2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对受伤部位进行压迫,如此使得充气气囊2能够始终保持对受伤部位的压迫,提升患者的止血和恢复效果。
54.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套体1上设置有佩戴固定件(图中未示出),佩戴固定件包括下颚固定件和头顶固定件;下颚固定件用于将套体1固定在患者的下颚部位,头顶固定件用于将套体1固定在患者的头顶部,下颚固定件和头顶固定件可以是固定环、固定套、固定带,也可以是充气固定气囊,如此通过充气使得充气固定气囊能够套在患者的头部或下颚部,在使用时,当患者的下颚部受伤时,通过头顶固定件对套体1进行固定,当患者的其他部位受伤时,均通过下颚固定件进行固定。
55.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套体1上还设置有佩戴打开部件1.3,其可打开或关闭内腔体1.1以供患者进行佩戴;在套体1上设置有供患者进行佩戴的条形开口,条形开口打开时患者能够方便的对套体1进行佩戴,佩戴结束后可通过佩戴打开部件1.3对条形
开口进行密封,佩戴打开部件1.3可以是设置在条形开口相对两侧边上的粘合件、卡合件,佩戴打开部件1.3还可以是拉链等能够打开和关闭条形开口的结构。
56.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眼部止血件1.4,其可拆卸的连接在与患者眼部相对应的开口部1.2上,用于覆盖固定在患者的眼部上;眼部止血件1.4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开口部1.2上,还可以在开口部1.2上设置卡接部,如在开口部1.2的周向设置有卡槽,在眼部止血件1.4上对应设置有能够嵌入至卡槽内的卡扣,从而实现眼部止血件1.4与开口部1.2之间的固定连接,眼部止血件1.4和开口部1.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连接,眼部止血件1.4上也可以设置有充气气囊2,如此当患者的眼部受伤,通过眼部止血件1.4能够覆盖压迫在患者眼部受伤部位,对眼部受伤部位进行止血。
57.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弹性缓冲机构3包括弹性件3.3和设置在充气气囊2上的活动件3.1,内腔体1.1上设置有安装部3.2,活动件3.1活动连接在安装部3.2上,弹性件3.3阻挡在活动件3.1沿安装部3.2运动的运动行程上;安装部3.2为设置在内腔体1.1侧壁上的安装通道,活动件3.1包括活动杆,活动杆连接在充气气囊2靠近内腔体1.1的一侧,各充气气囊2上均设置有多个活动杆,内腔体1.1上设置有与活动杆一一对应的安装通道,各活动杆分别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在安装通道内,弹性件3.3可以是弹簧件3.5.2,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球体,当充气气囊2收到头部或脸部肌肉运动的抵压,从而使得活动杆沿安装通道运动以抵压弹性件3.3,使得弹性件3.3具有弹力,当充气气囊2收到肌肉运动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充气气囊2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如此使得充气气囊2能够随着头部和脸部的肌肉进行弹性运动,避免在患者头部和脸部肌肉运动时,充气气囊2对头部或脸部的压力突然增大。
58.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弹性缓冲机构3包括往复运动件3.5和设置在内腔体1.1上的密封腔3.4,密封腔3.4通过连通件3.6与充气气囊2的内部相连通,往复运动件3.5通过动密封结构滑动连接在密封腔3.4内,往复运动件3.5可接收充气气囊2内气体的挤压以沿密封腔3.4往复运动;各充气气囊2可对应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密封腔3.4,密封腔3.4设置在内腔体1.1的内部,连通件3.6可以是连接通道,在充气气囊2上也对应设置有连通部,通过连通部和连通件3.6使得充气气囊2的内部与密封腔3.4相连接,如此当充气气囊2被挤压时,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会沿连通件3.6输送至密封腔3.4内从而抵压往复运动件3.5,使得往复运动件3.5沿密封腔3.4运动以具有弹力,当充气气囊2上的挤压消失后,往复运动件3.5会运动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密封腔3.4内的空气输送至充气气囊2的内部,使得充气气囊2保持初始状态对受伤部位的压力。
59.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往复运动件3.5包括活动板3.5.1和弹簧件3.5.2,活动板3.5.1滑动连接在密封腔3.4内,弹性件3.3阻挡在活动板3.5.1沿密封腔3.4的运动行程上;活动板3.5.1通过动密封结构活动连接在密封腔3.4的内部,活动板3.5.1将密封腔3.4分隔形成连接分腔和弹性分腔,连接分腔和弹性分腔之间相互分隔且不连通,连接分腔与连通件3.6相连通,即连接分腔通过连通件3.6与充气气囊2相连接,弹簧件3.5.2设置在弹性分腔的内部,弹性分腔内的弹簧件3.5.2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如此当患者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时,使得充气气囊2被抵压而压力增大,此时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件3.6输送至连接分腔内,连接分腔内的压力增大从而驱动活动板3.5.1向弹性分腔运动以抵压弹簧件3.5.2,此时由于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减少,如此充气气囊2和患者受伤
部位的压力能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充气气囊2对受伤部位的压力突然增大影响患者的受伤部位的恢复,当患者头部或脸部肌肉运动对充气气囊2的压力消失后,在弹簧件3.5.2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3.5.1向连接分腔运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将空气从连接分腔输送至充气气囊2内,使得充气气囊2保持初始状态的压力,如此往复循环,从而使得充气气囊2对受伤部位的压力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大小,从而促进患者的受伤部位的恢复。
60.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腔体调节机构4,其设置在内腔体1.1与充气气囊2之间,用于对内腔体1.1的大小进行调节;由于充气气囊2被充气后其厚度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此仅通过充气气囊2不能够使得内腔体1.1适应不同的患者进行佩戴,腔体调节机构4用于对充气气囊2与内腔体1.1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充气气囊2能够适应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头部和脸部进行压迫实现止血的效果,腔体调节机构4可以是设置在内腔体1.1和充气气囊2之间的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调节板4.1或其他结构。
61.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腔体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板4.1和充气调节气囊4.2,调节板4.1活动连接在内腔体1.1的侧壁上,充气调节气囊4.2设置在调节板4.1和内腔体1.1的侧壁之间;在内腔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槽4.6,调节板4.1能够收藏至开口槽4.6的内部,调节板4.1通过活动连接件4.3活动连接在开口槽4.6上,充气调节气囊4.2设置在调节板4.1靠近内腔体1.1一侧的侧壁上,充气气囊2设置在调节板4.1的另一侧壁上,在充气调节气囊4.2上也连接有充气机构,通过充气机构可对充气调节气囊4.2进行充气,从而使得调节板4.1和充气气囊2与内腔体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如此调节板4.1和充气气囊2形成的腔体变小,如此可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同时,在开口槽4.6和调节板4.1之间设置有弹性恢复件,即当充气调节气囊4.2被放气之后,调节板4.1能够运动至开口槽4.6内以恢复至初始位置,弹性恢复件可以是设置在活动连接件4.3上的弹簧,也可以在活动连接件4.3上设置第一磁吸部4.4,在开口槽4.6内设置第二磁吸部4.5,第一磁吸部4.4和第二磁吸部4.5的磁性不同,如此当充气调节气囊4.2被放气后,在第一磁吸部4.4和第二磁吸部4.5的作用下,调节件能够运动至开口槽4.6内以恢复至初始位置。
62.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缓冲机构3设置在充气气囊2和调节板4.1之间,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实现充气气囊2与调节板4.1之间的弹性缓冲,如此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造成对充气气囊2进行抵压时,此时通过弹性缓冲机构3使得充气气囊2和患者的受伤部位之间的压力逐渐变化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当患者的头部或脸部的肌肉运动对充气气囊2的抵压消失后,在弹性缓冲机构3的作用下,充气气囊2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始终保持对受伤部位的压迫,弹性缓冲机构3可以是上述的弹性件3.3、设置在充气气囊2上的活动件3.1以及内腔体1.1上的安装部3.2,也可以是上述的往复运动件3.5和设置在内腔体1.1上的密封腔3.4,弹性缓冲机构3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63.本发明提供的再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药液更换组件5,充气气囊2上设置有与患者受伤部位相对应的治疗件5.1,药液更换组件5用于向治疗件5.1提供药液,治疗件5.1可以是消毒棉、也可以是止血巾等,治疗件5.1可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充气气囊2上,在使用过程中,治疗件5.1与患者的伤口直接接触,为伤口提供消毒、止血的效果,但长时间佩戴套体1之后,治疗件5.1对伤口的消毒和止血效果逐渐降低,通过取下套体1对治疗件5.1进行更换使得操作复杂,且每次更换治疗件5.1都会影响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而通过
药液更换组件5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将套体1取下的情况下,对治疗件5.1进行更换药液,药液更换组件5包括输液管5.2,在内腔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输液管5.2进行安装的安装凹槽,在治疗件5.1上设置有与输液管5.2相连接的连接头,输液管5.2一端伸出套体1的外侧连接有加药头5.3,通过在加药头5.3上连接注射器等结构,能够将液体的药液输送至输液管5.2内,从而通过输液管5.2输送至治疗件5.1上,从而保证治疗件5.1的消毒、止血的效果。
64.本发明提供的再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液体循环按摩组件6,液体循环按摩组件6包括供液件、液体循环管6.1和集液件,液体循环管6.1设置在各充气气囊2上,供液件用于向液体循环管6.1提供有压力的液体,集液件用于收集液体循环管6.1输出的液体并最终输送至供液件内,供液件和集液件可以固定连接在套体1上,也可以可拆卸的连接在套体1上,如当需要进行使用时,将供液件和集液件安装在套体1上,当不需要使用时,将供液件和集液件从套体1上取下,从而不影响患者的佩戴使用,各充气气囊2上均设置有液体循环管6.1,液体循环管6.1沿充气气囊2弯曲设置,且液体循环管6.1位于充气气囊2靠近患者头部或脸部的一侧,各充气气囊2上的液体循环管6.1可以分别独立与供液件和集液件相连接,各充气气囊2上的液体循环管6.1也可以依次连接后再与供液件和集液件相连接,供液件和集液件还可以通过液体输送机构与各充气气囊2上的液体循环管6.1相连接,在液体输送机构上设置有液体控制阀,通过液体控制阀可打开或关闭各充气气囊2上的液体循环管6.1,从而实现对各液体循环管6.1的调节和控制,在液体循环管6.1上还可以设置有按摩状的凸起,液体通过各液体循环管6.1流动,能够对患者的头部或脸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患者头部和脸部的血液流动,避免患者长时间的佩戴套体1后出现头晕、头昏的情况,且能够促进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
6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