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加工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4: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加工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2.工件在机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步骤,尤其是结构较复杂的工件,在对其进行定位加工时,要保证加工精度,因此定位机构需要使用方便、装夹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又能保证其定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加工定位机构,以使工件的定位更加牢固,方便后续的加工操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加工定位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滑轨、用于在滑轨上移动的滑块、与滑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台和设置在支撑台两端的夹具,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相对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的驱动缸,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连接有可伸缩滑动的加固件,两个所述加固件相离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至外部的驱动缸。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为“[”形,其背脊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两翼上均设置有使加固件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形状与加固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加固件与穿孔可滑动的装配。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两翼的远离彼此的一面均设置有支承杆和支承垫,所述支承垫通过支承杆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壳通过支承垫与支承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杆与加固件固定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为“[”形,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装配的通孔,所述夹具通过螺丝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支撑台的两翼朝上一端。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固件的两侧设置有贯穿方向与加固件运动方向相同的凹槽,所述穿孔的形状与凹槽相适应。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的背脊朝上一面有坡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夹持工件的一侧均倒角处理。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二伸缩杆通过其连接的外部驱动缸而推动支撑台两端的加固件,直至加固件完全夹紧加固件,在夹具的夹持工件的前提下进一步夹持工件,使工件的定位更加牢固,在进行机加工时,其定位足够准确才能够更大程度保证接下去加工操作的精确。且加固件可改变其夹持范围的大小,使定位机构的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5]
附图标号:1、底座;2、滑轨;3、滑块;4、连接板;5、支撑台;6、夹具;7、第一伸缩杆;8、加固件;9、第二伸缩杆;91、外壳;92、内杆;10、支承杆;11、支承垫;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7]
参照图1

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机加工定位机构,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轨2、用于在滑轨2上移动的滑块3、与滑块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与连接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台5和设置在支撑台5两端的夹具6,连接板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相对连接板4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的驱动缸,支撑台5的两端均连接有可伸缩滑动的加固件8,两个加固件8相离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9连接至外部的驱动缸。
[001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的驱动缸通过推动第一伸缩杆7移动,推动整个支撑台5移动,可适应不同工件不同加工场合的需要。支撑台5两端的夹具6夹持住工件后,第二伸缩杆9通过其连接的外部驱动缸而推动支撑台5两端的加固件8,直至加固件8完全夹紧加固件8,在夹具6的夹持工件的前提下进一步夹持工件,使工件的定位更加牢固,在进行机加工时,其定位足够准确才能够更大程度保证接下去的加工操作的精确。且加固件8可改变其夹持范围的大小,使定位机构的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加广泛。底座1上还设置有通孔,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外部的工作台上,使定位机构在工作时更加稳定。
[0019]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台5为“[”形,其背脊与连接板4固定连接,支撑台5的两翼上均设置有使加固件8通过的穿孔,穿孔的形状与加固件8的形状相适应,加固件8与穿孔可滑动的装配。
[00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5的两翼上设置有加固件8,使加固件8与夹具6的施力方向一致,在夹具6夹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更稳定地夹持工件。穿孔的形状与加固件8的形状相适应,使加固件8稳定滑动,不会轻易晃动,夹持工件更加牢固。
[0021]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台5两翼的远离彼此的一面均设置有支承杆10和支承垫11,支承垫11通过支承杆10与支撑台5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9的外壳91通过支承垫11与支承杆10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9的内杆92与加固件8固定连接。
[002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承杆10与支撑台5固定连接,支承杆10远离支撑台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承垫11,第二伸缩杆9的外壳91与支承垫1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9的内杆92与加固件8固定连接,驱动缸驱动内杆92伸缩时带动加固件8滑动,在这个过程中,支承垫11、支承杆10、支撑台5和第二伸缩杆9的外壳91成一个固定连接的整体,承受内杆92伸缩带来的作用力,稳定内杆92的伸缩移动,使其不易晃动。
[0023]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夹具6为“[”形,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装配的通孔,夹具6通过螺丝相对的分别设置在支撑台5的两翼朝上一端。
[00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具6通过螺丝装配在支撑台5上,支撑台5上也设置有相应的用于装配的通孔,可根据不同的工件的大小选择尺寸相适应的夹具6装配在支撑台5上,以适应不同的情况,使定位机构有更多的适用场合。
[0025]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加固件8的两侧设置有贯穿方向与加固件8运动方向相同的凹槽12,穿孔的形状与凹槽12相适应。
[002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伸缩杆9在外部的驱动缸压力下推动加固件8运动,加固件8上的凹槽12和穿孔的形状相适应,加固件8穿过支撑台5时,凹槽12与穿孔能够互相配合,凹槽12与穿孔上的凸起契合,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大,使加固件8在移动和夹持工件时不易晃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0027]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台5的背脊朝上一面有坡度。
[002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坡度相对于完全低平的背脊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相对于高度较高的背脊其空间能够容纳体积更大的工件,且在工件定位完成后进行机加工的后续步骤时,不会妨碍钻孔、切割等步骤的进行。
[0029]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夹具6夹持工件的一侧均倒角处理。
[003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具6夹持工件的一侧与工件会紧密接触,倒角处理使夹具6划伤工件,造成损伤,也避免误伤到操作人员。
[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