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码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8: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摞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商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异形邮件也越来越多,而异形邮件为自动化处理带来很多麻烦,目前通常采用托盘来盛放异形邮件,以便于分拣输送。又如机场的行李安检、行李输送等也多采用托盘容器来盛装行李。为节省托盘占地面积,空托盘大都是码摞堆叠在一起存储。
3.现有技术中,使用后的空托盘通常采用机械手或人工逐一码螺,人工码摞需要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机械手码摞需要先拾取空托盘,再将拾取的空托盘逐一码摞,往复循环,这种往复的方式在拾取托盘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大大影响托盘码摞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托盘自动码摞的码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摞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托盘等物料的连续自动码摞,有效提高待码摞件的码摞效率。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码摞装置,包括:
7.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顶升待码摞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具有顶升端,所述顶升端的顶升路径为直线,所述顶升端下降时能够远离正在传输的所述待码摞件;
8.支撑组件,包括间距可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已码摞件。
9.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固定件、驱动杆和升降臂,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臂铰接,所述升降臂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待码摞件抵接,所述驱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升降臂升降,以顶升所述待码摞件,所述升降臂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10.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还包括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臂铰接。
11.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臂包括主臂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臂一端的顶升臂,所述主臂远离所述顶升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顶升臂用于支撑所述待码摞件。
12.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边沿限定出导向槽,所述顶升臂上设置有拨动柱,所述拨动柱远离所述顶升臂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拨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13.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
14.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铰接。
15.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杆上设置有第三杆,所述第三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支撑臂抵靠。
16.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码摞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支撑臂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以使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定位销抵靠。
17.作为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码摞装置还包括物料输送机构,所述物料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之间,待码摞件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上。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发明提供的码摞装置,第一支撑板支撑已码摞件的一端,第二支撑板支撑已码摞件的另一端。第一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能够支撑待码摞件的一端,第二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能够支撑待码摞件的另一端。在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同步顶升待码摞件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能够相对第一升降组件朝远离已码摞件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板能够相对第二升降组件朝远离已码摞件的方向移动,即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变大,以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脱离已码摞件。当待码摞件与已码摞件接触并重叠后,且第一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升降组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脱离该待码摞件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同时向该待码摞件靠近,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变小,以重新支撑重叠好的该待码摞件,即该待码摞件码摞完成。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再次顶升下一个待码摞件,循环上述步骤,以将多个待码摞件逐一码摞。本发明的码摞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的连续循环升降能够不断地对待码摞件进行码摞,第一升降机构的顶升端和第二升降机构的顶升端的顶升路径均为直线,有效缩短待码摞件的顶升路线,提高码摞效率。顶升端下降时能够远离正在传输的待码摞件,以防止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与正在传输的待码摞件干涉,即待码摞件的顶升作业和传输作业互不影响,充分利用了作业时间,从而能够实现待码摞件的连续自动码摞,有效提高待码摞件的码摞效率,且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码摞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隐藏物料输送机构);
23.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25.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26.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图;
27.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四工作状态图;
28.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五工作状态图;
29.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码摞装置的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30.图中:
[0031]1‑
第一升降组件;2

第二升降组件;3

支撑组件;4

物料输送机构;
[0032]
11

第一升降机构;12

第二升降机构;
[0033]
111

固定件;112

驱动杆;113

升降臂;114

摆动杆;115

定位销;
[0034]
1111

第一杆;1112

第二杆;1113

第三杆;
[0035]
1131

主臂;1132

顶升臂;1133

拨动柱;
[0036]
31

第一支撑板;32

第二支撑板;
[0037]
311

支撑臂;312

导向杆;313

导向槽;
[0038]
100

待码摞件;200

已码摞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4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
义。
[004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码摞装置,可以应用于物流仓储的托盘码摞作业中,该码摞装置包括第一升降组件1、第二升降组件2和支撑组件3。
[0043]
参阅图1和图2,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用于顶升待码摞件100。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均具有顶升端,顶升端的顶升路径为直线,顶升端下降时能够远离正在传输的待码摞件100。支撑组件3包括间距可调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板31的一端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一升降机构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二升降机构12连接,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与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一升降机构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二升降机构12连接,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用于支撑已码摞件200。
[0044]
具体地,在进行码摞作业时,第一支撑板31支撑已码摞件200的一端,第二支撑板32支撑已码摞件200的另一端。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支撑待码摞件100的一端,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支撑待码摞件100的另一端。在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同步顶升待码摞件100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31能够相对第一升降组件1朝远离已码摞件200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撑板32能够相对第二升降组件2朝远离已码摞件200的方向移动,即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变大,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脱离已码摞件200。当待码摞件100与已码摞件200接触并重叠后,且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以及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脱离该待码摞件100时,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能够同时向该待码摞件100靠近,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变小,以重新支撑重叠好的该待码摞件100,即该待码摞件100码摞完成。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再次顶升下一个待码摞件100,循环上述步骤,以将多个待码摞件100逐一码摞。
[0045]
本实施例的码摞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的连续循环升降能够不断地对待码摞件100进行码摞,第一升降机构11的顶升端和第二升降机构12的顶升端的顶升路径均为直线,有效缩短待码摞件100的顶升路线,提高码摞效率。顶升端下降时能够远离正在传输的待码摞件100,以防止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与正在传输的待码摞件100干涉,即待码摞件100的顶升作业和传输作业互不影响,充分利用了作业时间,从而能够实现待码摞件100的连续自动码摞,有效提高待码摞件100的码摞效率,且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码摞成本。
[004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码摞装置,在第一升降机构11的顶升端和第二升降机构12的顶升端的升降路径沿原始路径逆向运动时,可以实现已码摞件200的自动拆摞。
[0047]
如图1和图4所示,可选地,码摞装置还包括物料输送机构4,物料输送机构4位于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之间,待码摞件100位于物料输送机构4上。物料输送机构4能够连续不断地将待码摞件100输送至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处,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能够不断地顶升待码摞件100。优选地,物料输送机构4为皮带输送机。
[0048]
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均包括固定件111、驱动杆112和升降臂113,驱动杆112的一端与固定件111铰接,另一端与升降臂113铰接。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1与驱动杆112之间,以及驱动杆112与升降臂113之间均通过销轴铰接。当驱动
杆112相对固定件111转动时,铰接连接的方式能够使驱动杆112与升降臂113之间的夹角适应性改变,达到驱动升降臂113升降的目的。
[0049]
进一步地,升降臂113远离驱动杆112的一端能够与待码摞件100抵接,即升降臂113的顶端即为顶升端。当驱动杆112相对于固定件111转动时,驱动杆112远离固定件111的一端带动升降臂113升降,以顶升待码摞件100。同时,升降臂113在顶升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对固定件111转动,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脱离已码摞件200,从而重新支撑即将完成码摞的待码摞件100。具体地,第一支撑板31的一端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一升降机构11的固定件1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二升降机构12的固定件11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与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一升降机构11的固定件1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升降组件2的第二升降机构12的固定件111转动连接。
[0050]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1与生产线上的机架固定连接,即固定件111处于静止状态,不产生移动。
[0051]
可选地,码摞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驱动杆112连接,以带动驱动杆112相对固定件111转动。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等,只要能够驱使驱动杆112相对固定件111转动即可。
[0052]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也可以分别单独驱动第一升降组件1和第二升降组件2,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即可。
[0053]
可选地,参阅图2,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均还包括摆动杆114,摆动杆114的一端与固定件111铰接,另一端与升降臂113铰接。具体地,摆动杆114与升降臂113的中部铰接,固定件111、驱动杆112、升降臂113和摆动杆114组成四连杆结构。摆动杆114能够防止升降臂113升降过程中脱离待码摞件100,对升降臂113起到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摆动杆114朝向待码摞件100弯折呈弧形,在驱动杆112带动升降臂113升降时,摆动杆114跟随升降臂113升降,同时摆动杆114与固定件111之间的夹角、以及摆动杆114与升降臂113之间的夹角适应性改变,弧形的摆动杆114能够缩短升降臂113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所行走的摆动路程,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码摞效率。同时弧形的摆动杆114能够增加四连杆结构之间的空间,防止升降臂113升降过程中,摆动杆114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0054]
在其他实施例中,摆动杆114也可以是直杆,只要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即可。
[0055]
本实施例采用了四连杆结构实现第一升降机构11和第二升降机构12的升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链式牵引组合机构等,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形式来完成待码摞件100的顶升作业。凡是通过顶升、下降采用不同轨迹实现连续码摞的方法,均在保护范围内。
[0056]
可选地,参阅图2和图4,固定件11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杆1111和第二杆1112,第一杆1111远离第二杆11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31或第二支撑板32转动连接,第二杆1112远离第一杆1111的一端与驱动杆112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杆1111与第二杆1112呈锐角设置,即第二杆1112朝背向物料输送机构4的一侧倾斜,这样能够防止第二杆1112与物料输送机构4干涉。
[0057]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臂
311,支撑臂311远离第一支撑板31或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与第一杆1111远离第二杆1112的一端铰接。以第一支撑板31为例,第一支撑板31一端的支撑臂311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一升降机构11的第一杆1111铰接,第一支撑板31另一端的支撑臂311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第二升降机构12的第一杆1111铰接,实现第一支撑板31与第一升降组件1的转动连接。在升降臂113顶升待码摞件100的过程中,升降臂113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向远离已码摞件200的方向移动,即支撑臂311相对第一杆1111转动,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远离或靠近已码摞件200。
[0058]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臂311与第一杆1111之间也可以是滑动连接。具体地,支撑臂311上设置导向凸起,第一杆111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滑槽,导向凸起与滑槽滑动配合。在升降臂113顶升待码摞件100的过程中,支撑臂311的导向凸起在滑槽内滑动,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远离或靠近已码摞件200。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调节即可,不仅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
[0059]
可选地,第一杆1111上设置有第三杆1113,第三杆1113远离第一杆111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115,定位销115的外周面能够与支撑臂311抵靠。定位销115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起到限位作用,当支撑臂311转动至与定位销115的外周面抵靠时,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位置即固定,以稳定支撑已码摞件200。
[0060]
可选地,码摞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件11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臂311连接。当升降臂113顶升待码摞件100时,升降臂113带动支撑臂311相对固定件111转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远离已码摞件200,弹性件拉伸变形。当待码摞件100码摞完成后,支撑臂311能够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相对固定件111反向转动,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重新支撑码摞完成的该待码摞件100,同时支撑臂311与定位销115抵靠,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进行限位。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006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升降臂113包括主臂1131以及设置于主臂1131一端的顶升臂1132,主臂1131远离顶升臂1132的一端与驱动杆112铰接,顶升臂1132用于支撑待码摞件100。本实施例中,顶升臂1132与主臂1131呈钝角设置,顶升臂1132与主臂1131的夹角略大于90度,即顶升臂1132在主臂1131上朝向待码摞件100弯折,待码摞件100的边沿搭设于顶升臂1132上。当驱动杆112带动主臂1131升降时,顶升臂1132将待码摞件100顶起。
[0062]
可选地,参阅图3,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312,导向杆312与第一支撑板31或第二支撑板32边沿限定出导向槽313,顶升臂1132上设置有拨动柱1133,拨动柱1133远离顶升臂1132的一端能够伸入导向槽313,并与导向槽313滑动配合,以拨动第一支撑板31或第二支撑板32相对固定件111转动。当升降臂113升高至一定高度时,顶升臂1132上的拨动柱1133滑入导向槽313内。随着升降臂113继续升高,拨动柱1133与导向槽313滑动配合,同时对导向杆312产生向外的推力,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在推力作用下朝背向已码摞件200的方向移动,即支撑臂311相对第一杆1111转动(此时弹性件拉伸变形),直至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脱离已码摞件200,如图6所示。升降臂113再继续升高,当待码摞件100与已码摞件200重叠时,拨动柱1133脱离导向杆312,升降臂113脱离待码摞件100。此时由于拨动柱1133对导向杆312的推力作用消失,支撑臂311在弹性件的弹性反作用力下反向转动,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朝向刚完成码摞的该待码摞件100移动,以重新支撑完成码摞的该待码摞件100,如图7所示。
[0063]
可选地,导向杆312远离固定件111的一端背向已码摞件200弯折形成弧状的弯折部,以使拨动柱1133能够顺利脱离导向杆312,从而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能够及时恢复到初始位置,以支撑码摞完成的工件。
[0064]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上也可不设置导向杆312。此时,升降臂113在顶升待码摞件100的过程中,待码摞件100的两侧边沿会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抵靠,随着待码摞件100的继续升高,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会被待码摞件100推动,使支撑臂311相对第一杆1111转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即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变大,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脱离已码摞件200。同样地,当待码摞件100与已码摞件200重叠时,第一升降组件1的升降臂113和第二升降组件2的升降臂113均脱离待码摞件100。此时,由于该待码摞件100的两侧边沿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推力作用消失,支撑臂311在弹性件的弹性反作用力下反向转动,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朝向刚完成码摞的该待码摞件100移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间距变小,以重新支撑完成码摞的该待码摞件100。
[0065]
以物流仓储中使用的托盘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码摞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0066]
初始状态时,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支撑多个重叠在一起的已码摞托盘,待码摞托盘位于物料输送机构4上,升降臂113处于最低状态,此时顶升臂1132未与待码摞托盘接触。启动驱动机构,如图5所示,第一升降组件1的驱动杆112和第二升降组件2的驱动杆112分别沿图中箭头方向相对固定件111转动,同时带动升降臂113升高,此时顶升臂1132与待码摞托盘的边沿抵靠。
[0067]
驱动杆112继续沿图中箭头方向转动,升降臂113继续升高,如图6所示,此时待码摞托盘与已码摞托盘部分重叠,且顶升臂1132上的拨动柱1133滑入导向槽313内,在拨动柱1133对导向杆312的推力作用下,支撑臂311相对固定件111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朝远离已码摞托盘的方向移动。图示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即将脱离已码摞托盘的边沿。
[0068]
驱动杆112继续转动,升降臂113再继续升高,如图7所示,此时升降臂113已升高至最高位置,拨动柱1133已经脱离导向杆312,待码摞托盘与已码摞托盘完全重叠,且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均已在弹性件的弹性反作用力下恢复至初始状态,重新支撑完成码摞的该待码摞托盘。
[0069]
如图8所示,驱动杆112再继续沿图中箭头方向转动,此时升降臂113开始下降,直至升降臂113恢复至初始位置,即图4所示的位置。然后,再次开始新的循环,驱动杆112转动,升降臂113重新顶升下一个待码摞托盘,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待码摞托盘的连续码摞作业。
[0070]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码摞装置也可对板材等材料进行码摞。只要是重复堆叠的材料都可使用该码摞装置实现自动码摞。
[0071]
如图9所示,给出了升降臂113的升降轨迹,升降臂113顶升待码摞托盘时沿竖直线走,升降臂113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沿弧形曲线走,升降臂113的整个路程轨迹呈“d”字形,恢复至初始位置过程中升降臂113无需避让物料输送机构4上的待码摞托盘。既可以同时传送待码摞托盘,又可以实现待码摞托盘的连续码摞,有效提高托盘码摞效率。
[0072]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