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4: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控制阀以及油道的机油冷却器盖。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发动机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保障发动机的有效运行。机油冷却器总成包括用于固定机油冷却器的底座,控制阀以及油道集成在底座内部,底座再固定到机体上。机油冷却器外部还需要设置机油冷却器盖密封,机油冷却器盖固定在底座上。其他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机油冷却器盖上。机油先进入机油冷却器盖,再进入机油冷却器,经过冷却后经过机油冷却器盖内的出油通道回到机体,油路复杂。
3.上述技术方案均存在结构复杂、缝隙多、漏油点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压控制油道简单且方便加工的发动机,以克服上述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控制油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漏油点少的发动机。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主油道以及第一油道;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一端连通第一油道,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另一端连通主油道;机油冷却器盖,所述机油冷却器盖包括第一腔体,所述机油冷却器盖固定到机体,所述机油冷却器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机油冷却器盖设有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连通第一油道,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主油道,所述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在第二油道内机油压力达到额定值时打开。
6.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盖还设有第三油口,所述第三油口和机体连通,所述第三油口和第二油道之间设有泄压阀。
7.优选地,所述第二油道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设于第一腔体的下方,所述控制阀和泄压阀同轴地设置在第二油道内。
8.优选地,所述第二油道为通孔,第二油道包括分别位于轴向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控制阀自第一开口装入第二油道内,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塞,所述第一油口位于密封塞和控制阀之间。
9.优选地,所述泄压阀设于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三油口位于泄压阀径向外侧,所述泄压阀包括沿第二油道轴向设置的进油口以及沿第二油道径向设置的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连通第二油道,所述出油口连通第三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设有球形阀芯,所述泄压阀部分设于第二油道内,所述泄压阀还包括用于密封第二开口且位于机油冷却器盖外部的密封
部。
10.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安装板,机油冷却器通过安装板固定到机体,所述机油冷却器位于机体和机油冷却器盖之间,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盖为非接触设置。
11.优选地,所述机体还设有机滤座,所述机滤座和机油冷却器盖位于机体的同侧,所述机滤座设于机油冷却器盖下方,所述机滤座上设有第四油口,所述第四油口和第一油道连通。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油道自机体下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油道的下端为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油口位于第四油口的正上方。
13.优选地,所述机体还设有第三油道以及第四油道,所述第三油道连通机油冷却器和主油道,所述第四油道连通第二油口和第三油道。
14.优选地,所述第三油道沿水平方向延伸,第四油道自机体下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四油道的下端为密封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液压控制油道结构简单、易加工。集成度高,配件少,装配结构紧密,漏油点少,液压控制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发动机的部分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阀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泄压阀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a

a面的剖视图;图6为图2中b

b面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机油冷却器盖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机油冷却器及机油冷却器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19.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0.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1.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23.参见图1,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100,包括机体1、机油冷却器2以及机油冷却器盖3。机油冷却器2通过安装板21固定到机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机油冷却器盖3扣覆机油冷却器2,机油冷却器盖3固定在机体1上。机油冷却器盖3和机体1设有密封圈,防止渗漏。本发明公开保护的液压控制的技术方案以发动机100为实施例,该技术方案及其研发思路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液压系统中。
24.参见图2,机油冷却器盖3设有第二油道32,第二油道32内设有第一油口321、控制阀33、第二油口322以及泄压阀34。第二油道32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位于机油冷却器2的下方,控制阀33设于第一油口321以及第二油口322之间,第二油口322位于控制阀33和泄压阀34之间。控制阀33和泄压阀34均与第二油道32同轴地设置。
25.参见图3,控制阀33包括第一阀体331、t型阀芯332以及第一弹簧333,第一弹簧333对t型阀芯332施加自第二油口322向第一油口321方向的弹性力,t型阀芯332还受到来自第一油口321一侧的机油产生的油压。当油压较小时,控制阀33关闭,当油压产生的力大于第一弹簧333的弹性力时,控制阀33开启,机油从第一油口321经过控制阀33到达第二油口322。
26.参见图4以及图7,泄压阀34包括第二阀体341、球形阀芯342以及第二弹簧343。第二油道32还设有第三油口323。泄压阀34设于第三油口323轴向端部。以图7视图平面为基准,第二弹簧343对球形阀芯342施加自右向左的弹性力,球形阀芯342还受到左侧第二油道32内的机油压力。第二阀体341包括沿第二油道32轴向设置的进油口3411以及沿第二油道32径向设置的出油口3412。进油口3411连通第二油口322,出油口3412连通第三油口323,第三油口323和机体1连通。当机油压力小于第二弹簧343的弹性力时,泄压阀34关闭,当机油压力大于第二弹簧343的弹性力时,泄压阀34打开,第二油道32内的机油依次经过进油口3411、出油口3412回到机体1内。
27.参见图5、图6以及图8,机体1内设有主油道11、第一油道12、第三油道13以及第四油道14。第一油道12以及第四油道14均设置为:自机体1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且底部密封设置。第三油道13垂直于第四油道14,主油道11平行于第二油道32,第三油道13和主油道11相互垂直。参见图1,机体1上还设有机滤座15,机滤座15和机油冷却器2位于机体1的同侧,机滤座15位于机油冷却器盖3的下方。机滤座15和机体1一体式设置,机滤座15上设有第四油口121,第四油口121和第一油道12连通。
28.机油自油底壳依次经过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后从第四油口121流出机油滤
清器进入第一油道12,向上流通进入机油冷却器2,经过冷却后从第三油道13进入主油道11对发动机的各部分进行润滑、冷却。
29.第一油口321和第一油道12连通,第二油口322和第四油道14连通。当机油冷却器2的进油端油压较大时,控制阀33打开,第一油道12内的机油从第一油口321进入第二油道32,再从第二油口322流出第二油道32进入第四油道14,然后向上流通进入第三油道13,最后流入主油道11。控制阀33起到了加快冷车热机速度,控制机油冷却器3前端油压的作用。
30.当发动机全速全负荷工作,主油道11内油压过大,带动第三油道13、第四油道14以及第二油道32内油压上升达到泄压阀34的额定压力时,泄压阀34打开,机油从进油口3411、出油口3412以及第三油口323回到机体1内并回到油底壳。泄压阀34直接控制主油道11压力,避免超压发生故障。
31.参见图1以及图8,机油冷却器盖3设有第一腔体31,机体1上对应第一腔体31设有第二腔体16,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16组成用于容纳机油冷却器2的水腔。第二腔体16内设有第一管路22,第一管路22连接第一油道12和机油冷却器2的进油端。机油冷却器2固定在机体1上,机油冷却器2位于第一腔体31内,机油冷却器2和机油冷却器盖3为非接触设置。本实施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相比较行业内机油冷却器固定到机油冷却器盖上并在机油冷却器盖上加工复杂的油道,本方案渗漏点减少,铸造难度减小,发动机的可靠性更高。
32.参见图2、图3以及图4,以图2所示视图平面为基准,第二油道32水平设置在第一腔体31的下方。第二油道32为通孔,其包括位于轴向左侧的第一开口324以及位于轴向右侧的第二开口325。控制阀33从第一开口324装入第二油道32内,第一开口324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塞3241,防止漏油。第一阀体331的圆周外端设有凸台,第一油口321的右侧对应凸台设有内径减小的卡口,凸台被卡口定位在第一油道321的右侧,避免产生轴向的滑动。本实施例的控制阀33在行业内一般被称为旁通阀。
33.泄压阀34部分位于第二油道32内,泄压阀34还包括位于机油冷却器盖3外部的密封部3413,密封部3413堵住第二开口325。泄压阀34和第二油道32之间为螺纹连接,泄压阀34自第二开口325一侧拧进第二油道32。其他实施例中,泄压阀可以设置为嵌入式,第二开口处设置密封件密封。
34.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油道可以设置为沿轴线分割的分体式,铸造时轴向两端密封,两分体件通过螺纹连接装配。第二油道为非通孔,第二油道包括多段相互间成一定角度的油道。上述规避方案均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5.本发明公开的发动机100将机油冷却器总成的旁通油路以及泄压油路集成在机油冷却器盖上,机油冷却器2固定在机体1上,产生了工艺简单、装配稳定渗漏点少、可靠性好的有益效果。
3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