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3: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led tv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最优成本产品是各led tv竞争对手的主要竞争点之一。为满足高性价比,同时兼顾高画质,低成本qd(为quantum dots简称,即量子点)电视成为趋势。
3.一般地,qd电视光效利用率会比较低,相较于一般白光(如yag)会低20-30%,因此为保证亮度,led灯珠的数量会相应增加,且为保证主观画面均匀性,灯珠一般也会排布的较为均匀,pcb面积/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如此成本不够乐观。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现有的qd电视在采用量子点扩散板时,led灯条pcb数量一般为2根,但是为了满足整机亮度要求,灯珠排布十分密集(灯珠间距仅为35mm左右)。
4.目前的量子点方案中会出现在光密集处对应区域主观偏蓝很严重而非密集区则偏黄的问题,这也是由于量子点产品的特性,过度激发的位置偏蓝,激发较少的位置偏黄,从而导致量子点电视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扩散板和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沿光源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扩散层、量子点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一扩散层靠近光的入射侧,所述第一扩散层背离所述量子点层的一侧面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
7.可选地,所述第一扩散层背离所述量子点层的一侧面在光源垂直入射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
8.可选地,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扩散层中设有扩散粒子;
9.和/或,所述再扩散单元为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若干个沿靠近所述量子点层方向凹陷的凹槽部。
10.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内壁为弧形;
11.和/或,所述凹槽部成阵列设置而形成凹槽部阵列结构。
12.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口径由凹槽部阵列结构的中心位置向凹槽部阵列结构的两边位置逐渐递减。
13.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深度由凹槽部的中心位置向凹槽部的两边逐渐递减。
14.可选地,所述凹槽部阵列结构与所述led一一对应。
15.可选地,所述凹槽部阵列结构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单个led光束的外径。
16.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开口形状与所述单个led光束的截面形状相匹对。
17.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及三角形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8.可选地,所述凹槽部的最大深度为0.3mm。
19.可选地,所述第一扩散层、量子点层和第二扩散层的基材为pmma材料。
20.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层内设有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扩散层上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由于背光模组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为光密集处,光密集处的光由于过度激发而偏蓝,再扩散单元能进一步增大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扩散作用,使得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尽量多地向两侧扩散,因此降低背光模组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能量,从而解决由于光密集处偏蓝导致量子点电视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题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从第一扩散层射出后出射角变大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第一扩散层15凹槽部12量子点层16红光量子点13第二扩散层17绿光量子点14凹槽部阵列结构18扩散粒子
ꢀꢀ
20光源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
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该主题一包括扩散板和光源20,所述扩散板包括沿光源入射方向设置的第一扩散层11、量子点层12和第二扩散层13,所述第一扩散层11靠近光的入射侧。其中,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用于将光线均匀打散,量子点层用于激发蓝光转化为白光,量子点层与第一扩散层以及射出侧扩散的接触面都是平面,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在光垂直入射的位置为光密集处,这也是由于量子点产品的特性,过度激发的位置偏蓝,激发较少的位置偏黄,从而导致量子点电视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
33.另外,所述第一扩散层11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2的一侧面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可以是第一扩散层11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2的一侧面上某处位置的光相对于其其位置的光相对密集,则该位置为相对密集处;也可以以某一个阈值为基准,当第一扩散层11背离所述量子点层12的一侧面上某处位置的光的密集度大于该阈值时,则该位置为相对密集处。
3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扩散层上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由于背光模组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为光密集处,光密集处的光由于过度激发而偏蓝,再扩散单元能进一步增大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扩散作用,使得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尽量多地向两侧扩散,因此降低背光模组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能量,从而解决由于光密集处偏蓝导致量子点电视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35.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散层背离所述量子点层的一侧面在光源垂直入射的位置设有增大光扩散作用的再扩散单元。由于扩散板在光源垂直入射的位置为光密集最大的位置,所以在光源垂直入射的位置设有再扩散单元,可以解决该位置相对于扩散板其他位置的光较密集的技术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此,扩散板上其他位置的光密集处也可以设有再扩散单元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散层11和所述第二扩散层12中设有扩散粒子18;和/或,所述再扩散单元为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若干个沿靠近所述量子点层12方向凹陷的凹槽部15。也即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可选为在第一扩散层靠近光入射侧的侧面开设一个凹进侧面内的结构,无需在额外增加材料成本,从而达到不增加成本而改善画质的效果。凹槽部使光从第一扩散层射出后出射角变大后,使得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尽量多地向两侧扩散,因此降低背光模组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能量,从而解决由于光密集处偏蓝导致量子点电视主观视效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另外,所述再扩散单元也可以为填充在第一扩散层的扩散粒子,例如现有技术的第一扩散层内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扩散粒子数量为n,则再扩散单元为在n的基础上再增加数量为m的扩散粒子,从而增大第一扩散层在光相对密集的位置的光扩散作用。具体请参考图2,其中光路1为光从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第一扩散层射出后的光线示意路线,光路2为光从本实施例的第一扩散层射出后的光线示意路线,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能使得光从第一扩散层射出后出射角变大。
37.在上述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凹槽部15的内壁为弧形;和/或,所述凹槽部15成阵列设置而形成凹槽部阵列结构14。弧形内壁可以将光扩散得更有规律且更加均匀,由于背光模组结构的厚度通常较薄,因此单个凹槽部的开槽面积不宜过大,采用凹槽部阵列结构方式可以减少开槽面积对背光模组的影响,而且凹槽部阵列结构里面的凹槽部分布均匀,可以提高光扩散的均匀性效果。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15的口径由凹槽部阵列结构14的中心位置向凹槽部阵列结构14的两边位置逐渐递减。由于位于凹槽部阵列结构中心位置的光密集度最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位于凹槽部阵列结构中心位置的凹槽部的口径最大,然后向两边位置逐渐递减,这样可使扩散均匀效果更加好。另外也可以通过调节凹槽部的口径的大小来调节凹槽部的光扩散能力。
3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15的深度由凹槽部15的中心位置向凹槽部的两边逐渐递减。凹槽部的深度递减,使得凹槽部的底面形成规则底面,规则底面可以将光扩散得更加有规律。
4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阵列结构14与所述光源20一一对应;和/或,所述凹槽部阵列结构14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单个光源20光束的外径,凹槽部阵列结构的外径至少等于所述单个光源光束的外径,保证凹槽部阵列结构能将所述单个光源光束充分扩散。在上述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凹槽部15的开口形状与所述单个光源20光束的截面形状相匹对,例如当所述单个光源光束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对应地所述凹槽部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当所述单个光源光束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对应地所述凹槽部的开口形状为矩形,两者形状相匹对,可以减少凹槽部开口处无效的开槽面积,可以用最低凹槽部开口的开槽面积来实现对光源光束的扩散。
41.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0为led,所述凹槽部阵列结构14与led一一对应。
42.可选地,所述凹槽部15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及三角形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的横截面优选为为半圆形,则凹槽部的底面形成规则圆滑底面,规则圆滑底面可以更加均匀地将光扩散。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15的最大深度为0.3mm。凹槽部的深度可以根据第一扩散层的厚度以及光源与第一扩散层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从而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44.另外,所述第一扩散层11、量子点层12和第二扩散层13的基材为pmma材料;和/或,所述量子点层12内设有红光量子点16和绿光量子点17。当然量子点层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有其他颜色光的量子点的一种或多种。
4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主题二包括主题一所述的背光模组。该主题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主题二采用了上述主题一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