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与流程

2021-11-10 02: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调节杆(602)旋转,带着活动块(604)和安装框(611)在底座(1)上移动,方便对模具(614)进行安装;s2、通过驱动电机(804)带着丝杆(801)旋转,调整固定板(806)和套筒(808)移动,进一步对安装框(611)进行夹持固定,同时通过密封箱(807)和加热管(809)配合,对铝棒进行保温;s3、通过气缸(1001)和推杆(1002)配合,将铝棒推入套筒(808)内部,并通过模具(614)的配合,对铝型材进行加工;s4、通过送料架(906)对铝棒进行输送,并通过底座(1)内部的托板(1006)对铝棒进行支撑,方便对铝棒进行挤压;s5、通过电动伸缩杆(902)和铲板(903)配合,方便将废料铲下,并通过回收通道(904)和输送带(905)配合,对废料进行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底座(1)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4),所述横板(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模板拼装机构(6),所述模板拼装机构(6)包括凹槽(601)、调节杆(602)、转盘(603)、活动块(604)、竖板(605)、滑杆(606)、推板(607)、压块(608)、限位板(609)、张紧弹簧(610)、安装框(611)、弧形板(612)、磁板(613)和模具(614);所述底座(1)顶端对应连接座(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凹槽(601),所述凹槽(601)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602),且调节杆(602)一端对应底座(1)外侧位置处熔铸有转盘(603),所述调节杆(602)外侧对应凹槽(601)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604),所述活动块(604)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板(605),两个所述竖板(605)相反一端均等距活动连接有滑杆(606),所述滑杆(606)一端对应竖板(605)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板(607),两个所述竖板(605)两端对应推板(607)内侧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压块(608),所述滑杆(606)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609),且滑杆(606)外侧对应限位板(609)和竖板(605)之间位置处套接有张紧弹簧(610),所述活动块(604)顶端对应两个限位板(609)之间卡接有安装框(611),所述安装框(611)内壁对称活动连接有弧形板(612),所述弧形板(612)一端和安装框(61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板(613),所述安装框(611)内部对应两个弧形板(612)内部位置处均嵌入安装有模具(6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02)一端贯穿底座(1)一端,所述转盘(603)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所述推板(607)一端与压块(608)一端均开设有斜面,且推板(607)一端的斜面与压块(608)一端的斜面相贴合,所述安装框(611)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板(609)一端开设有斜面,且限位板(609)一端嵌入卡槽内部,位于所述弧形板(612)同一侧的两个磁板(613)相互排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一端设置有型材平整机构(7),所述型材平整机构(7)包括通孔(701)、活动杆(702)、夹块(703)、支撑弹簧(704)、输送架(705)、螺杆(706)、挡板(707)和滚筒(708);所述连接座(2)一端对应模具(614)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通孔(701),所述通孔(701)内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02),两个所述活动杆(702)相邻另一端均固定连
接有夹块(703),且活动杆(702)外侧对应夹块(703)顶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弹簧(704),所述连接座(2)一端对应通孔(701)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输送架(705),所述输送架(705)两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螺杆(706),所述螺杆(706)另一端对应输送架(705)内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挡板(707),且两个挡板(707)相邻一端均等距转动连接有滚筒(70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01)一端贯穿连接座(2)一端,两个所述夹块(703)均为凹型板,所述挡板(707)的底端与输送架(705)内壁底端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另一端设置有挤压与保温机构(8),所述挤压与保温机构(8)包括丝杆(801)、传动轮(802)、传动带(803)、驱动电机(804)、活动板(805)、固定板(806)、密封箱(807)、套筒(808)和加热管(809);所述连接座(2)另一端顶部位置处对称转动连接有丝杆(801),两个所述丝杆(801)一端对应连接座(2)一侧位置处熔铸有传动轮(802),两个所述传动轮(802)外侧均套接有传动带(803),所述连接座(2)一端对应丝杆(801)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04),所述丝杆(801)外侧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活动板(805),所述活动板(8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06),两个所述固定板(80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箱(807),且两个固定板(806)之间对应密封箱(807)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筒(808),所述密封箱(807)内部对应套筒(808)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管(80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801)一端均贯穿连接座(2)一端,两个所述丝杆(801)另一端与横板(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外侧套接有活动板(805),所述密封箱(807)内壁填充有保温棉,所述驱动电机(804)和加热管(809)均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驱动电机(804)的输出轴与丝杆(801)一端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对应固定板(806)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送料与回收机构(9),所述送料与回收机构(9)包括顶板(901)、电动伸缩杆(902)、铲板(903)、回收通道(904)、输送带(905)、送料架(906)、送料带(907)、横杆(908)、导轮(909)、皮带(910)、传动齿轮(911)和旋转电机(912);所述连接座(2)一端对应安装框(611)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901),所述顶板(901)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02),所述电动伸缩杆(902)顶端固定连接有铲板(903),所述底座(1)一端对应连接杆(3)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回收通道(904),所述回收通道(904)内壁转动连接有输送带(905),所述横板(4)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料架(906),且送料架(906)内壁转动连接有送料带(907),所述送料架(906)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杆(908),所述横杆(908)一端和回收通道(904)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轮(909),两个所述导轮(909)外侧均套接有皮带(910),所述横杆(908)外侧和送料架(906)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911),所述回收通道(904)一端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9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903)一端与安装框(611)一端相贴合,所述横杆(908)的一端与送料带(907)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带(905)转轴的一端与导轮(909)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齿轮(911)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旋转电机(912)的输送轴与输送带(905)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
(912)和电动伸缩杆(902)均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4)顶端对应推杆(1002)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调节机构(10),所述支撑调节机构(10)包括气缸(1001)、推杆(1002)、连接板(1003)、支撑板(1004)、竖杆(1005)、托板(1006)、电磁铁(1007)和磁环(1008);所述固定座(5)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001),所述气缸(1001)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002),两个所述横板(4)顶端对应推杆(1002)一侧位置处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03),所述连接板(1003)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04),所述支撑板(1004)顶端对称活动连接有竖杆(1005),所述竖杆(1005)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1006),所述支撑板(1004)顶杆对应竖杆(1005)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007),且竖杆(1005)外侧对应电磁铁(1007)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磁环(100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铝型材挤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调节杆旋转,带着活动块和安装框在底座上移动,方便对模具进行安装,S2、通过驱动电机带着丝杆旋转,调整固定板和套筒移动,进一步对安装框进行夹持固定,同时通过密封箱和加热管配合,对铝棒进行保温,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模板拼装机构,通过磁板推动弧形板,将模具夹持固定在安装框内部,保证模具的稳定性,避免在挤压时,模具出现晃动,提高了铝型材挤压的质量,再通过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带动滑杆和限位板移动,从而减少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方便将安装框固定在活动块上,提高了模具安装的速度。提高了模具安装的速度。提高了模具安装的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雪君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