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1-11-10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冶金、塑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取向硅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取向硅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其磁感更高、铁损更低;降低铁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电能,还可以延长变压器的运转时间,简化变压器的冷却装置;当前,降低成品厚度成为实现取向硅钢低铁损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3.目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化生产都是采用间断式的批式生产,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化连续生产制备高磁感、低铁损等高磁性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
5.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使用异步比为1:1.05~1:1.24;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热处理工序中,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00℃,预热时间4秒~12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20℃~920℃,相变加热时间100秒~60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钢带30秒内降温到350℃以下。
6.优选的,异步轧制工序中的异步比最优为1:1.05~1:1.20。
7.优选的,硅钢极薄带异步轧制的目标厚度为0.03mm~0.15mm。
8.优选的,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
9.优选的,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10.本发明的优点: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取向硅钢极薄带,有效提高产能,生产的取向硅钢极薄带具备高磁感、低铁损等磁性能;利用异步轧制变形区中“搓轧”,改变、控制硅钢取向度,可获得更佳磁性能;利用异步轧制特点,可顺利完成轧制硅钢极薄带;通过调节异步比、轧制规格、压下率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可控制最终各规格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磁性能,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11.实施例1: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将无绝缘涂层厚度为0.27mm的hi

b取向硅钢,剪切为宽度不大于300mm条带后;依次进行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取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的异步比为1:1.05,硅钢极薄
带轧制的目标厚度为0.03mm;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在脱脂工序中,将硅钢极薄带表面的油脂去除,使硅钢极薄带表面无脂、光亮;热处理工序为连续热处理工艺,其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50℃~650℃,预热时间20秒~7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45℃~870℃,相变热处理时间42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30秒内将钢带温度降至350℃以下;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12.实施例2: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将无绝缘涂层厚度为0.27mm的hi

b取向硅钢,剪切为宽度不大于300mm条带后;依次进行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取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的异步比为1:1.10,硅钢极薄带轧制的目标厚度为0.05mm;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在脱脂工序中,将硅钢极薄带表面的油脂去除,使硅钢极薄带表面无脂、光亮;热处理工序为连续热处理工艺,其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70℃~650℃,预热时间30秒~8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50℃~890℃,相变热处理时间为48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30秒内将钢带温度降温至350℃以下;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13.实施例3: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将无绝缘涂层厚度为0.3mm的hi

b取向硅钢,剪切为宽度不大于300mm条带后;依次进行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取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的异步比为1:1.15;硅钢极薄带轧制的目标厚度为0.08mm;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在脱脂工序中,将硅钢极薄带表面的油脂去除,使硅钢极薄带表面无脂、光亮;热处理工序为连续热处理工艺,其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90℃~670℃,预热时间50秒~10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60℃~900℃,相变热处理时间为55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30秒内将钢带温度降温至350℃以下;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14.实施例4: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将无绝缘涂层厚度为0.23mm的hi

b取向硅钢,剪切为宽度不大于300mm条带后;依次进行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取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的异步比为1:1.20,硅钢极薄带轧制目标厚度为0.10mm;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脱脂工序中,将硅钢极薄带表面的油脂去除,使硅钢极薄带表面无脂、光亮;热处理工序为连续热处理工艺,其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620℃~700℃,预热时间60秒~12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60℃~920℃,相变加热时间60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30秒内将钢带温度降温至350℃以下;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15.本发明在实施例运用中,调节异步比、热处理等工艺参数,使取向硅钢极薄带磁性能产生明显提升。磁感应强度可达到1.89t(特斯拉)。根据参数不同的给定,可获得不同磁
感应强度与铁损的多组合磁性能。满足市场选择。


技术特征:
1.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使用异步比为1:1.05~1:1.24;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热处理工序中,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00℃,预热时间4秒~12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20℃~920℃,相变加热时间100秒~60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钢带30秒内降温到35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异步轧制工序中的异步比最优为1:1.05~1:1.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钢极薄带异步轧制的目标厚度为0.03mm~0.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涂绝缘层工序中,绝缘漆涂层厚度小于0.00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烧结及卷带收集工序中,采用与热处理工序作业速度相匹配进行收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工业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异步轧制、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各工序;其中,异步轧制中使用异步比为1:1.05~1:1.24;脱脂、热处理、急速冷却、涂绝缘层、烘干烧结、卷带收集工序为连续化生产工艺;热处理工序中,第一步为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00℃,预热时间4秒~120秒;第二步为相变热处理,相变热处理温度为820℃~920℃,相变加热时间100秒~600秒;急速冷却工序中,钢带30秒内降温到350℃以下。优点在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取向硅钢极薄带,有效提高产能,生产的取向硅钢极薄带制备高磁感、低铁损等磁性能。低铁损等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政 白春玉 齐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市慧宇精密硅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