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胆结石、清润肠胃、降血脂、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调节神经系统等多种功效。
3.茶油的生产常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通过压榨法和浸出法直接制备的茶油叫毛茶油,毛茶油具有独特的茶籽油的“青”味,且其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机械杂质、磷脂、皂素、蛋白质等谁让行杂质以及水分,另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脂溶性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醛、酮、腊质等低分子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容易引起油脂酸败变质,影响茶油的品质。
4.为了进一步提高茶油的品质,采用茶油精炼的方法对毛茶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茶油精炼的主要步骤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脂工艺。脱臭工艺是将脱色油在真空中加热到150℃以上,注入适量水蒸汽,通过水蒸汽将挥发的臭味抽出,而冬化脱脂则是通过把脱臭后的油脂缓慢搅拌,控制冷却速度,冷却至4

6℃左右,在低温下结晶将茶油中的蜡质分离出来,因此,茶油在完成脱臭后,需要降温后再进行冬化脱脂。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766739.3公开了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包括脱臭装置和冬化脱脂装置,脱臭装置和冬化脱脂装置之间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茶油罐和茶油罐内的冷却管,冷却管内为冷却液,茶油罐内为茶油,茶油罐的一端与脱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冬化脱脂装置连接。该装置采用冷却管对脱臭后的茶油进行降温,且只进行了一次降温处理,而由于脱臭后的茶油在冬化脱脂工序中需要将其温度从150℃以上降低至4

6℃的低温,仅仅采用冷却管进行一次降温处理无法实现茶油快速降温的效果,导致该精炼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减低了茶油的精炼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降温冷却速度快的茶油精炼装置。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包括脱臭罐、脱脂罐以及设于脱臭罐和脱脂罐之间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与脱臭罐通过管道连接的冷却罐和设于冷却罐内的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水箱和设于冷水箱内部的盘管,所述盘管的顶部通过进油管与冷却罐的底部连接,且其底部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通过总管与脱脂罐连接。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使茶油在进行脱脂之前经过两次冷却后达到了脱脂所需的温度,达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提高了精炼效率。
9.进一步,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冷水储水箱,且其出口端连接有生活用水储水箱。
10.进一步,所述冷却管为螺旋状弯折管。
11.进一步,所述冷水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
12.进一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所述冷水储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出口管与所述生活用水储水箱连接。
13.进一步,所述出油管上安装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与冷却罐之间通过回油管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出油管上且位于三通电磁阀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15.进一步,所述三通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
16.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脱臭罐和脱脂罐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采用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中冷却管和冷水箱内的冷水与高温茶油进行热交换,降低了经脱臭后茶油的温度,使进入脱脂罐内的茶油满足脱脂所需的温度,有效提高了脱臭后茶油的冷却降温速度,提高了精炼效果,进而提高了茶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上述附图标记:1

脱臭罐,2

脱脂罐,3

冷却罐,4

冷却管,5

生活用水储水箱,6

冷水箱,7

盘管,8

进油管,9

出油管,10

总管,11

冷却水进水管,12

冷却水出水管,13

三通电磁阀,14

回油管,15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实施例1
21.参见图1,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包括脱臭罐1和脱脂罐2,所述脱臭罐1和脱脂罐2之间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
22.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罐3和设于冷却罐3内的冷却管4,所述冷却罐3与脱臭罐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却管4的进水端伸出冷却罐3外连接有冷水储水箱,且其出水端伸出冷却罐3外连接有生活用水储水箱5,冷却管4中与茶油进行热交换后的热水输送至生活用水储水箱5内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有效降低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所述冷却管4为螺旋状弯折管,增大了茶油与冷却管4内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23.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水箱6和设于冷水箱6内部的盘管7,所述盘管7的顶部通过进油管8与冷却罐3的底部连接,且其底部且其底部连接有出油管9,所述出油管9通过总管10与脱脂罐2连接,所述冷水箱6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11和冷却水出水管12,所述冷却水进水管11与所述冷水储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出口管与所述生活用水储水箱5
连接,盘管7中与茶油进行热交换后的热水输送至生活用水储水箱5内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有效降低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经过脱臭后的高温茶油先在冷却罐3内与冷却管4中的冷却水进行一次热交换,再经过进油管8流入冷水箱6的盘管7内与冷水箱6内的冷水进行二次热交换,使经过脱臭处理后的高温茶油在进入到脱脂罐2之前依次进行了二次热交换(即两次降温冷却处理),有效降低了进入脱脂罐2内茶油的温度,使进入脱脂罐2内茶油的温度降低至所需的温度,提高了脱脂罐2内结晶效率和茶油的降温冷却速度,大大提高了精炼效率和茶油的生产加工效率。
25.所述出油管9上安装有三通电磁阀13,所述三通电磁阀13与冷却罐3之间通过回油管14连接,所述出油管9上且位于三通电磁阀13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三通电磁阀13和温度传感器15均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
26.通过温度传感器15、三通电磁阀13、控制器和回油管14的配合使用,采用温度传感器15感应出油管9内的温度并结合控制器控制三通电磁阀13的关闭和开启,使温度降低至脱脂所需温度(如4

6℃)的茶油通过总管10输送至脱脂罐2内,而温度未降低至脱脂所需温度的茶油通过回油管14回送至冷却罐3内进一步冷却,满足了进入脱脂罐2内茶油的低温要求,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控制进入脱脂罐2内茶油的温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精炼效果和效率。
27.本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精炼的脱臭脱脂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在脱臭罐1内进行脱臭后的高温茶油输送至冷却罐3内,在冷却罐3内与冷却管4中的冷水进行一次热交换后从冷却罐3底部的进油管8进入冷水箱6中的盘管7中,进入盘管7中的茶油与冷水箱6中的冷水进行二次热交换后从出油管9输出,经过一次热交换和二次热交换后的冷水分别输送至生活用水储水箱5内进行再次利用;
29.再通过温度传感器15监测出油管9内经过二次冷却后茶油的温度并将温度传送至控制器中,若茶油的温度高于脱脂所需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三通电磁阀13使出油管9与回流管之间相连通,茶油通过回油管14回送至冷却罐3内继续进行冷却处理;若茶油的温度满足脱脂所述温度时,控制器控制三通电磁阀13使出油管9与总管10之间相连通,茶油通过总管10输送至脱脂罐2内进行结晶脱脂,进而完成整个茶油精炼中的脱臭脱脂工序。
30.需要另行说明的是,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31.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