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提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茶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其提纯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或浸出,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止痛消炎的作用;同时茶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的祛除痤疮、皱纹,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美容美颜的作用。
3.在经过压榨或浸出之后的茶油中通常会含有一些不同大小的杂质颗粒,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较差,则需要采用过滤设备对压榨或浸出后的茶油进行进一步过滤以去除茶油中的杂质,而传统的茶油过滤装置不便于清洁,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513835.0公开了一种茶油过滤设备,它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上方的罐顶和设置在罐体下方的罐底,所述罐顶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底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罐体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罐体内居中位置焊接有隔板,该隔板的上方为粗滤室,下方为精滤室,所述粗滤室中设置有粗滤装置,所述精滤室中设置有精滤装置,所述粗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罐体上的滤罩、滤片,所述滤罩呈伞状,且正对进料口;所述滤罩和滤片设置有钩型卡扣,并通过钩型卡扣与罐体连接。采用该装置对茶油进行过滤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罐体内的滤片进行清洗,在清洗滤片时还需要将构型卡扣和螺栓拆卸后才可对其进行清洁工作,该清洁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经常拆卸滤片还会导致滤片的损伤,缩短了滤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过滤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清理方便简捷的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过滤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罐体内侧壁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轴和用于驱动中心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过滤板的中部,其顶端穿过所述第一过滤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板上方连接有转动杆,且其底端位于第一过滤板下方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杆靠近第一过滤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根毛刷。
7.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两侧壁相对所述转动杆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排污盖。
8.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
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罐体的侧壁并伸入罐体内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9.进一步,所述罐体内且位于第一过滤板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滤孔孔径逐渐减小。
10.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向下倾斜交错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11.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内壁相对所述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12.进一步,所述罐体靠近第二过滤板的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加长板,所述第一加长板上安装有第一气压缸,所述第一气压缸的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过滤板平行,且其伸入罐体内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接触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一气压缸相对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位于第二过滤板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刮板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一排污阀门。
14.进一步,所述罐体靠近第三过滤板的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加长板,所述第二加长板上安装有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二气压缸的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三过滤板平行,且其伸入罐体内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过滤板接触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二气压缸相对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位于第三过滤板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刮板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二排污阀门。
16.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有清洁装置,采用驱动装置驱动中心轴旋转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带动毛刷旋转对第一过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第一过滤板的两侧并通过排污口排出,无需人工拆卸任一部件即可进行第一过滤板的清洁工作,有效提高了第一过滤板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发生第一过滤板在拆卸时损伤的现象,延长了第一过滤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过滤的设备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上述附图标记:1

罐体,2

进油管,3

出油管,4

第一过滤板,5

驱动电机,6

中心轴,7

转动杆,8

从动齿轮,9

毛刷,10

驱动轴,11

主动齿轮,12

排污口,13

排污盖,14

第二过滤板,15

第三过滤板,16

卡槽,17

第一加长板,18

第一气压缸,19

第一伸缩杆,20

第一刮板,21

第一排污管,22

第一排污阀门,23

第二加长板,24

第二气压缸,25

第二伸缩杆,26

第二刮板,27

第二排污管,28

第二排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
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实施例1
21.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油管2和出油管3,所述罐体1内侧壁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过滤板4,且其外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过滤板4上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轴6,所述中心轴6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过滤板4的中部,其顶端穿过所述第一过滤板4并延伸至第一过滤板4上方连接有转动杆7,且其底端位于第一过滤板4下方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转动杆7靠近第一过滤板4的一侧设有若干根毛刷9,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0,所述驱动轴10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穿过罐体1的侧壁并伸入罐体1内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齿轮8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1,所述罐体1的两侧壁相对所述转动杆7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口12,所述排污口12远离转动杆7的一端连接有排污盖13。
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中心轴6和驱动装置,在驱动电机5的驱动下,驱动轴10带动主动齿轮11转动,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动齿轮8带动中心轴6旋转,中心轴6带动转动杆7旋转,转动杆7进而带动毛刷9旋转并对第一过滤板4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无需拆卸第一过滤板4和任何零部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第一过滤板4在拆卸过程中的损伤,延长了第一过滤板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过滤装置的使用维修成本,提高了第一过滤板4的过滤效率。
23.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在所述罐体1内且位于第一过滤板4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所述罐体1的内壁相对所述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的位置设有卡槽16,所述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卡设于所述卡槽16内,所述第一过滤板4、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的滤孔孔径逐渐减小,使过滤程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向下倾斜交错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倾斜交错设置能够在罐体1内产生高度落差,以增强茶油向下的冲击力,提高过滤速度和效率。
24.为了便于对第二过滤板14进行清洁工作,在所述罐体1靠近第二过滤板14的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加长板17,所述第一加长板17上安装有第一气压缸18,所述第一气压缸18的第一伸缩杆19与所述第二过滤板14平行,且其伸入罐体1内连接有第一刮板20,所述第一刮板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板14接触连接。
25.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一气压缸18相对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一排污管21,所述第一排污管21位于第二过滤板14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刮板20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污管21上安装有第一排污阀门22。
26.当需要对第二过滤板14进行清洁时,启动第一气压缸18,第一气压缸18的第一伸缩杆19伸出带动第一刮板20沿第二过滤板14并在第二过滤板14上移动,实现对第二过滤板14上的杂质的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杂质被推送至第一排污管21内排出。在清理过程中无需拆卸第二过滤板14和任何零部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第二过滤板14在拆卸过程中的损伤,延长了第二过滤板1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过滤装置的使用维修成本,提高了第二过滤板14的过滤效率。
27.为了便于对第三过滤板15进行清洁工作,在所述罐体1靠近第三过滤板15的顶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加长板23,所述第二加长板23上安装有第二气压缸
24,所述第二气压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与所述第三过滤板15平行,且其伸入罐体1内连接有第二刮板26,所述第二刮板26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过滤板15接触连接。
28.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二气压缸24相对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27,所述第二排污管27位于第三过滤板15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刮板2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排污管27上安装有第二排污阀门28。
29.当需要对第三过滤板15进行清洁时,启动第二气压缸24,第二气压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伸出带动第二刮板26沿第三过滤板15并在第三过滤板15上移动,实现对第三过滤板15上的杂质的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杂质被推送至第二排污管27内排出。在清理过程中无需拆卸第二过滤板14和任何零部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第三过滤板15在拆卸过程中的损伤,延长了第三过滤板15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过滤装置的使用维修成本,提高了第三过滤板15的过滤效率。
30.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清洁过滤元件的茶油提纯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过滤的茶油从进油管2进入罐体1内,经过第一过滤板4、第二过滤板14和第三过滤板15过滤后的茶油从罐体1底部的出油管3输出;
32.当需要清洗第一过滤板4时,启动驱动电机5,打开排污盖13,驱动轴10带动主动齿轮11转动,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动齿轮8带动中心轴6旋转,中心轴6带动转动杆7旋转,转动杆7进而带动毛刷9旋转并对第一过滤板4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第一过滤板4的边缘处,将杂质从排污口12并排出罐体1外;
33.当需要清洗第二过滤板14时,启动第一气压缸18,打开第一排污阀门22,第一气压缸18的第一伸缩杆19伸出带动第一刮板20沿第二过滤板14并在第二过滤板14上移动,实现对第二过滤板14上的杂质的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杂质被推送至第一排污管21内并排出罐体1外;
34.当需要清洗第三过滤板15时,启动第二气压缸24,打开第二排污阀门28,第二气压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伸出带动第二刮板26沿第三过滤板15并在第三过滤板15上移动,实现对第三过滤板15上的杂质的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杂质被推送至第二排污管27内并排出罐体1外。
35.需要另行说明的是,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36.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