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属于粉煤灰气力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2.燃煤电站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应用在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集中储存及外运。也可应用在其他粉末或颗粒状物质的装运,如水泥、石灰石粉、煤粉等。目前燃煤电站所采用的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的每座灰库下只采用一台输送泵对应一根管道进行输送,当灰库储料位较高时,存在输送泵不能及时将粉煤灰输出的问题,导致灰库储灰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其能够及时将粉煤灰输出第一灰库装置、第二灰库装置和第三灰库装置,有效缓解储灰压力。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包括第一灰库装置、第二灰库装置和第三灰库装置,所述第一灰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中转灰泵和第二中转灰泵,所述第一中转灰泵通过a排灰管与第一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一排灰口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通过b排灰管与第一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二排灰口连接,所述第二灰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中转灰泵和第四中转灰泵,所述第三灰库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五中转灰泵和第六中转灰泵,第一中转灰泵和第二中转灰泵均与第一输灰管连接,所述第三中转灰泵和第五中转灰泵连接均与第二输灰管连接;所述第四中转灰泵和第六中转灰泵均与第三输灰管连接,所述第一中转灰泵、第二中转灰泵、第三中转灰泵、第四中转灰泵、第五中转灰泵和第六中转灰泵均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连接。
5.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c排灰管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三排灰口,所述第三中转灰泵通过c排灰管与第二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三排灰口连接。
6.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d排灰管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底部的第四排灰口,所述第四中转灰泵通过d排灰管与第二灰库装置底部的第四排灰口连接。
7.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e排灰管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五排灰口,所述第五中转灰泵通过e排灰管与第三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五排灰口连接。
8.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f排灰管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底部的第六排灰口,所述第六中转灰泵通过f排灰管与第三灰库装置底部的第五排灰口连接。
9.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a支管和b支管,所述第一中转灰泵通过a支管与第一输灰管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通过b支管与第一输灰管连接。
10.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c支管和d支管,所述第三中转
灰泵通过c支管与第二输灰管连接,所述第五中转灰泵通过d支管与第二输灰管连接。
11.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e支管和f支管,所述第四中转灰泵通过e支管与第三输灰管连接,所述第六中转灰泵通过f支管均与第三输灰管连接。
12.前述的这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a支管、b支管、c支管、d支管、e支管和f支管上均设置有管道切换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灰库装置下方设置可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的第一中转灰泵和第二中转灰泵,并在第二灰库装置下方设置可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的第三中转灰泵和第五中转灰泵,并在第三灰库装置下方设置可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的第四中转灰泵和第六中转灰泵,从而使得本实实用新型第一灰库装置、第二灰库装置和第三灰库装置中的粉煤灰能够及时将粉煤灰输出,有效缓解第一灰库装置、第二灰库装置和第三灰库装置的储灰和转运灰的压力。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

第一灰库装置,2

第二灰库装置,3

第三灰库装置,4

第一中转灰泵,5

第二中转灰泵,6

a排灰管,7

第一排灰口,8

b排灰管,9

第三中转灰泵,10

第四中转灰泵,11

第五中转灰泵,12

第六中转灰泵,13

c排灰管,14

第三排灰口,15

d排灰管,16

第四排灰口,17

e排灰管,18

第五排灰口,19

f排灰管,20

第一输灰管,21

第二输灰管,22

第三输灰管,23

压缩空气供气装置,24

a支管,25

b支管,26

c支管,27

d支管,28

e支管,29

f支管,30

管道切换阀,31

第二排灰口,32

第六排灰口。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包括第一灰库装置1、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所述第一灰库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通过a排灰管6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一排灰口7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5通过b排灰管8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二排灰口31连接,所述第二灰库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四中转灰泵10,所述第三灰库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均与第一输灰管20连接,所述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五中转灰泵11连接均与第二输灰管21连接;所述第四中转灰泵
10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与第三输灰管22连接,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第二中转灰泵5、第三中转灰泵9、第四中转灰泵10、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23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包括第一灰库装置1、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所述第一灰库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通过a排灰管6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一排灰口7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5通过b排灰管8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二排灰口31连接,所述第二灰库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四中转灰泵10,所述第三灰库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均与第一输灰管20连接,所述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五中转灰泵11连接均与第二输灰管21连接;所述第四中转灰泵10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与第三输灰管22连接,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第二中转灰泵5、第三中转灰泵9、第四中转灰泵10、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23连接。本例中还包括c排灰管13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三排灰口14,所述第三中转灰泵9通过c排灰管13与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三排灰口14连接。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d排灰管15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四排灰口16,所述第四中转灰泵10通过d排灰管15与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四排灰口16连接。进一步的,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e排灰管17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所述第五中转灰泵11通过e排灰管17与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连接。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f排灰管19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六排灰口32,所述第六中转灰泵12通过f排灰管19与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包括第一灰库装置1、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所述第一灰库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通过a排灰管6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一排灰口7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5通过b排灰管8与第一灰库装置1底部的第二排灰口31连接,所述第二灰库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四中转灰泵10,所述第三灰库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均与第一输灰管20连接,所述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五中转灰泵11连接均与第二输灰管21连接;所述第四中转灰泵10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与第三输灰管22连接,所述第一中转灰泵4、第二中转灰泵5、第三中转灰泵9、第四中转灰泵10、第五中转灰泵11和第六中转灰泵12均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供气装置23连接。本例中还包括c排灰管13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三排灰口14,所述第三中转灰泵9通过c排灰管13与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三排灰口14连接。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d排灰管15和设置在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四排灰口16,所述第四中转灰泵10通过d排灰管15与第二灰库装置2底部的第四排灰口16连接。进一步的,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e排灰管17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所述第五中转灰泵11通过e排灰管17与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连接。该中转灰库下组合式输灰装置中还包括f排灰管19和设置在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六排灰口32,所述第六中转灰泵12通过f排灰管19与第三灰库装置3底部的第五排灰口18连接。还包括a支管24、b支管25、c支管26、d支管27、e支管28和f支管29,其中第一中转灰泵4通过a支管24与第一输灰管20连接,所述第二中转灰泵5通过b支管25与第一输灰管20连接;第三
中转灰泵9通过c支管26与第二输灰管21连接,所述第五中转灰泵11通过d支管27与第二输灰管21连接;第四中转灰泵10通过e支管28与第三输灰管22连接,第六中转灰泵12通过f支管29均与第三输灰管22连接。为了使得第一灰库装置1下方设置的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可实现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使得第二灰库装置2下方设置的第三中转灰泵9和第五中转灰泵11可实现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使得第三灰库装置3下方设置的第四中转灰泵10和第六中转灰泵12可实现相互切换或同时运行,在a支管24、b支管25、c支管26、d支管27、e支管28和f支管29上均设置有管道切换阀30。第一灰库装置1内储存颗粒较小的细灰,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内储存颗粒较大的粗灰。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电厂锅炉燃烧产生的飞灰经静电除尘器收集后由管道输送至厂内的第一灰库装置1、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中,通过第一灰库装置1下方设置的第一中转灰泵4和第二中转灰泵5将第一灰库装置1内储存的细灰通过第一输灰管20输送至第一终端用户和/或第二终端用户,通过第二灰库装置2下方设置的第三中转灰泵9及第三灰库装置3下方设置的第五中转灰泵11将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内储存的粗灰通过第二输灰管21输送至第一终端用户和/或第二终端用户,通过第二灰库装置2下方设置的第四中转灰泵10和第三灰库装置3下方设置的第六中转灰泵12将第二灰库装置2和第三灰库装置3内储存的粗灰通过第三输灰管22输送至第一终端用户和/或第二终端用户。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