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


背景技术:

2.城市轨道车辆所运用的疏散坡道均为折叠型坡道,在坡道展开后,需要在坡道上设置一个锁闭机构,使疏散坡道在疏散过程中保持展平。
3.传统的疏散坡道上设置的锁闭机构仅具有一个锁闭位,仅能在坡道完全展开状态下对坡道进行锁闭,但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如果坡道还未完全展开,一级锁闭还未能锁定到位时乘客就走上坡道,则坡道的各个踏板之间就会发生翘起并收缩,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坡道未完全展开时也能进行锁闭的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包括设于立柱和坡道连杆之间的锁闭杆,锁闭杆上开设有直线导槽和设置于直线导槽末端的一级锁闭位,立柱上设置固定轴,直线导槽在靠近一级锁闭位的槽段上还开设有二级锁闭位,一级锁闭位和二级锁闭位位于直线导槽同侧,二级锁闭位和一级锁闭位之间呈斜面过渡,二级锁闭位包括供固定轴进入的卡设部。
7.进一步地,二级锁闭位卡设部与固定轴表面适配。
8.更进一步地,卡设部与斜面之间圆滑过渡。
9.更进一步地,卡设部远离斜面的端部与直线导槽之间通过平面垂直连通。
10.进一步地,立柱上在靠近坡道连杆铰接位置处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可由一驱动部件控制绕定点旋转,锁闭杆面朝支撑杆的端面为内凹弧面,支撑杆的自由端为弧状端部,在进行坡道回收时,支撑杆被驱动部件控制旋转使其弧状端部与锁闭杆内凹弧面抵接。
11.更进一步地,支撑杆的弧状端部为圆弧状端部。
12.更进一步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立柱上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在立柱上由下至上呈间距布置的复位臂轴、复位转动轴,复位臂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复位臂轴和复位转动轴上分别固定一个复位连杆,两个复位连杆之间铰接有复位传动杆。
13.再进一步地,驱动部件还包括与复位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复位摇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在传统一级锁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与一级锁闭位呈斜面过渡的二级锁闭位,坡道在还未完全展开的情况下,通过踏板与坡道连杆、锁闭机构的连接运动,固定轴可进入二级锁闭位进行锁闭,锁闭机构仍能实现锁闭功能,且不影响疏散坡道进一步展开进入一级锁闭位,乘客疏散时,坡道不会完全收缩,能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16.2)通过在锁闭杆上设置内凹弧面,同时将支撑杆端部设计为弧状端部,坡道回收时该弧状端部始终与内凹弧面抵接,可防止坡道回收过程中固定轴从一级锁闭位脱出后进入二级锁闭位再次锁闭,从而确保固定轴沿直线导槽移动,顺利实现坡道回收。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锁闭机构进行二级锁闭时的坡道状态图;
19.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部分放大图;
21.图5为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的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包括设于立柱1和坡道连杆2之间的锁闭杆3,锁闭杆3上开设有直线导槽31和设置于直线导槽末端的一级锁闭位32,一级锁闭位32与直线导槽31呈“7”字形布置,立柱1上设置固定轴11,直线导槽31在靠近一级锁闭位32的槽段上还开设有二级锁闭位33,一级锁闭位32和二级锁闭位33位于直线导槽31同侧,且二级锁闭位33和一级锁闭位32之间采用斜面34过渡,二级锁闭位33包括供固定轴11进入的卡设部331。
25.固定轴11嵌入一级锁闭位32时坡道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本技术考虑到疏散坡道有可能在未完全展开时即有乘客踏上踏板的情况,特别增设了二级锁闭位33,即在疏散坡道未完全展开时,在乘客重力作用下,疏散坡道停止继续展开,并出现向上折叠趋势,此时,固定轴11进入二级锁闭位33,二级锁闭位33阻止锁闭杆向上运动,从而对疏散坡道进行锁闭,防止疏散坡道折叠,该状态下疏散坡道的多级踏板形成微微折叠状态,见图2所示,坡道不会继续折叠,能满足正常疏散门的功能;此外,由于一级锁闭位32和二级锁闭位33之间设有过渡斜面34,固定轴11在进入二级锁闭位33后,疏散坡道仍可能带动锁闭机构继续向下运动,使固定轴11逐步到达一级锁闭位32,二级锁闭位完全不会对坡道的展开起阻碍作用。
26.为确保固定轴11在二级锁闭位33的锁闭效果,二级锁闭位卡设部331宜与固定轴11表面适配;卡设部331与斜面34之间圆滑过渡,利于固定轴11更好地从二级锁闭位33进入一级锁闭位32;另外,为使坡道在展开过程中固定轴11能便利快捷地进入二级锁闭位33,可使其卡设部331远离斜面的端部与直线导槽31之间通过平面332垂直连通,固定轴11在沿直线导槽移动至该垂直入口时,即可顺势进入二级锁闭位33进行锁闭(本文所说的固定轴的移动是相对于锁闭杆而言的,实际上是锁闭杆在移动,固定轴是全程静止的)。
27.坡道在回收时,固定轴可能会沿直线导槽再次进入二级锁闭位妨碍坡道回收进程,本实施例考虑到这一情况,在立柱1上靠近坡道连杆铰接的位置处设置支撑杆4,支撑杆
可由一驱动部件控制绕定点旋转,锁闭杆3面朝支撑杆4的端面设计为内凹弧面35,而支撑杆4的自由端则设计为圆弧状端部,在进行坡道回收时,支撑杆4被驱动部件控制旋转使其圆弧状端部始终与锁闭杆内凹弧面35抵接,直至固定轴11在直线导槽31内越过二级锁闭位33位置处,以确保疏散坡道能顺利收缩折叠。
28.具体地,如图3~5所示,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立柱1上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在立柱1上由下至上呈间距布置的复位臂轴51、复位转动轴52,复位臂轴51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复位臂轴51和复位转动轴52上分别固定一个复位连杆53,两个复位连杆53之间铰接有复位传动杆54,复位转动轴52上固定连接有供人工操作的复位摇杆55。
29.回收疏散坡道时,下拉复位摇杆55使其带动复位转动轴52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与复位转动轴相连的复位连杆53旋转,复位传动杆54被上拉,使得与复位臂轴51的复位连杆发生相应转动,进而带动复位臂轴51旋转,最终带动支撑杆4同步向上摆动,此后支撑杆4的圆弧状端部即与锁闭杆内凹弧面35抵接。
30.上述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的几种工作过程如下:
31.1)一级锁闭:疏散坡道完全展开时,锁闭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后摆动,使固定轴落入一级锁闭位,坡道形成自锁状态,乘客疏散时,脚踩疏散坡道不会造成踏板起翘并收缩;坡道回收时,通过操作复位摇杆,使支撑杆向上顶起锁闭杆,使固定轴从一级锁闭位进入到直线导槽内,在之后的回收过程中,支撑杆圆弧状端部与锁闭杆内凹弧面持续抵接,坡道连杆带动锁闭杆向上运动,固定轴沿直线导槽作直线移动;
32.2)二级锁闭:疏散坡道还未完全展开,锁闭杆会向后摆动,使二级锁闭位挂上固定轴,此时乘客踏上疏散坡道,疏散坡道停止继续展开,但不会继续折叠,能满足正常疏散门功能;坡道回收时,通过操作复位摇杆,使支撑杆向上顶起锁闭杆,使固定轴从二级锁闭位进入到直线导槽内,坡道连杆带动锁闭杆向上运动,固定轴沿直线导槽作直线移动;
33.3)二级锁闭转一级锁闭:延续上文2)中坡道未完全展开的状态,由于一级锁闭位和二级锁闭位之间为向上斜面,疏散坡道继续带动锁闭杆向下运动,使固定轴到达一级锁闭位,达到坡道完全展开状态;坡道回收时,通过操作复位摇杆,使支撑杆向上顶起锁闭杆,使固定轴从一级锁闭位进入到直线导槽内,在之后的回收过程中,支撑杆圆弧状端部与锁闭杆内凹弧面持续抵接,坡道连杆带动锁闭杆向上运动,固定轴沿直线导槽作直线移动。
34.本技术的车辆紧急疏散坡道锁闭机构具有两个锁闭位置,大大增加了锁闭机构的锁闭可靠性和疏散坡道的安全性,在疏散坡道完全展开时,锁闭机构能在一级锁闭位对疏散坡道进行锁闭,当疏散坡道未能完全展开时,二级锁闭位仍能提供可靠锁闭,且不影响疏散坡道进一步展开。二级锁闭生效时,即使乘客踏上疏散坡道,疏散坡道能保持稳定状态,对传统锁闭机构起到了优良的功能补充效果。
3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