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客车侧舱门开闭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客车车身的两侧通常设置可开闭的侧舱门和用于支撑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使侧舱门保持在一定的开启位置,方便对底盘上的电器零部件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现有的支撑杆由一根圆钢进行折弯,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在舱门门板上,在侧舱门关闭的情况下,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固定在门板上,在侧舱门打开的情况下,支撑杆的另一端卡接在侧围骨架预留的支座上,以保持舱门处于开启状态。现有的支撑装置自由度较小,对安装位置、安装空间以及侧舱门的结构、尺寸等各方面的限制因素较多,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支撑装置安装自由度较小,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4.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安装在侧围骨架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具有用于与侧舱门内板相连接的固定端,以及用于与所述支撑座相卡接的活动端,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端的旋转座和底座,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旋转座可转动,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旋转座整体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转动。
6.可选地,所述旋转座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底座可周向转动,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平面内可上下翻转。
7.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台阶孔,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与所述台阶孔相配合的阶梯轴结构,所述阶梯轴结构的轴线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第一旋转轴线。
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固定端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u形结构的内腔中的连接耳,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旋转座的连接件穿过所述u形结构的侧壁和所述连接耳,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构造为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旋转座转动的第二旋转轴线。
9.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支撑座中一者构造为球窝,另一者构造为与所述球窝相配合的球头。
10.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具有连接段,所述支撑部构造为球窝,所述球窝包括与所述球头相配合的球窝本体和供所述连接段插入的容纳段,所述容纳段相对于所述连接
段可周向转动。
11.可选地,所述支撑座构造为球头,且所述球头通过支撑下座固定在所述侧围骨架上,所述球头具有能够伸入至所述支撑下座的内腔中的固定段。
12.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侧舱门内板上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用于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附近相卡接,所述固定夹包括用于与所述侧舱门内板相连接的固定夹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夹本体上的卡环,所述支撑杆能够由所述卡环的开口中卡入或退出。
13.可选地,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侧舱门内板的横梁或纵梁上。
1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侧舱门和用于支撑所述侧舱门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上述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支撑装置中,在支撑杆的固定端增设旋转座和底座,支撑杆相对于旋转座可转动具有第一自由度,旋转座和支撑杆整体相对于底座可转动具有第二自由度,可实现支撑杆万向多维度使用,减少对侧舱门的尺寸、结构、以及侧舱门内零部件的限制,安装方便;在支撑杆的活动端,增设支撑座并进行卡接,可保证在支撑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杆意外脱出,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19.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20.图3和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和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和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和图1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中支撑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不同长度支撑杆的支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5至图1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不同高度的侧舱门的支撑装置的
安装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支撑杆,11

连接耳,12

连接段,2

固定夹,21

固定夹本体,22

卡环,23

第一紧固孔,3

支撑座,31

固定段,4

旋转座,41

第一连接部,42

第二连接部,5

底座,51

台阶孔,52

第二紧固孔,6

连接件,7

支撑部,71

球窝本体,72

容纳段,8

支撑下座,10

侧舱门内板,100

侧舱门,20

侧围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2]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3]
如图1、图2、图15至图18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上的固定夹2、以及安装在侧围骨架20上的支撑座3,其中,支撑杆1具有用于与侧舱门内板10相连接的固定端,以及用于与支撑座3相卡接的活动端,该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固定端的旋转座4和底座5,支撑杆1相对于旋转座4可转动,且支撑杆1和旋转座4整体相对于底座5可转动,本公开提供的支撑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支撑杆1卡接在固定夹2内,以关闭侧舱门100;以及第二工作状态,支撑杆1的活动端卡接在支撑座3内,以使侧舱门保持在开启位置。这里,支撑杆1杆体的直径可以为10mm,杆体表面采用渗氮处理,能够满足外观质量和防腐方面的要求,当然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杆体抛光、尼龙杆体抛光、圆钢表面喷涂或镀层等,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旋转座4、底座5、支撑座3、固定夹2、以及将在下文介绍的支撑下座8等部件均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0cr19ni9)。
[003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支撑装置中,在支撑杆1的固定端增设旋转座4和底座5,支撑杆1相对于旋转座4可转动具有第一自由度,旋转座4和支撑杆1整体相对于底座5可转动具有第二自由度,可实现支撑杆1万向多维度使用,减少对侧舱门100的尺寸、结构、以及侧舱门内零部件的限制,安装方便;在支撑杆1的活动端,增设支撑座3并进行卡接,可保证在支撑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杆1意外脱出,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35]
支撑杆1相对于旋转座4可转动、旋转座4相对于底座5可转动的连接结构有多种,在本公开中,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旋转座4包括与底座5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和与支撑杆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相对于底座5可周向转动,即,可360
°
转动,支撑杆1相对于第二连接部42在垂直于底座5的平面内可上下翻转,即,可180
°
上下翻转,这样,向上翻转支撑杆1可将其卡入固定夹2内,以关闭侧舱门,向下翻转支撑杆1可将其从固定夹2中脱出并将其活动端与支撑座3相卡接,以进行支撑。在向下翻转的过程中,支撑杆1的转动比较灵活,不受舱门的尺寸、结构、以及舱门内零部件的限制,尤其是在安装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更能凸显该支撑装置的优势。
[0036]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7至图10所示,底座5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52,
通过穿过第二紧固孔52的紧固件将底座5可拆卸地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上,底座5上还形成有台阶孔51,第一连接部41可以构造为与台阶孔51相配合的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结构的轴线构造为第一连接部41相对于底座5转动的第一旋转轴线l1,阶梯轴结构伸入台阶孔51内并采用铆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可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5的台阶孔51内可以固定有轴承,第一连接部41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接,同样能够实现旋转座4相对于底座5的360
°
转动。
[0037]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42可以构造为u形结构,支撑杆1的固定端形成有能够插入u形结构的内腔中的连接耳11,连接支撑杆1和旋转座4的连接件6穿过u形结构的侧壁和连接耳11,连接件6的轴线构造为支撑杆1相对于旋转座4转动的第二旋转轴线l2,以连接件6为旋转中心,支撑杆1可相对于旋转座4上下翻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42还可以构造为与连接耳相铰接的板状结构,同样能够实现支撑杆1的上下翻转。
[0038]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为增加支撑杆1活动端的自由度,如图1所示,支撑杆1的活动端连接有支撑部7,支撑部7和支撑座3中一者构造为球窝,另一者构造为与球窝相配合的球头。在支撑杆的活动端,通过球头和球窝相配合的方式,在垂直于支撑杆1的轴线l3方向上可360
°
转动,使得支撑杆1具有第三自由度。另外,球窝和球头采用内部卡簧卡接的配合方式,球头卡进球窝时会发出清脆的提示音,球头拔出时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实现,可保证支撑状态下其他人员触碰到支撑杆1时导致舱门支撑失效,避免舱门突然关闭造成的伤害。
[0039]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支撑部7设计为球窝,固定在侧围骨架20上的支撑座3设计为球头,如图3、图4、图11和图12所示,支撑杆1的活动端具有连接段12,球窝包括与球头相配合的球窝本体71和供连接段12插入的容纳段72,容纳段72相对于连接段12可周向转动,这样,如图1所示,使得在沿支撑杆1的轴线l4方向上,支撑部7可以相对于支撑杆1进行360
°
转动,使得支撑杆1具有第四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转动的灵活性,实现万向多维度自由使用,方便实现与球头的卡接配合。具体地,容纳段72和连接段12可以通过带有轴承的轴套相连接,以实现两者的360
°
转动。
[0040]
支撑座3可直接固定在侧围骨架20上,在本公开中,如图6和图13所示,支撑座3通过支撑下座8固定在侧围骨架20上,球头具有能够伸入至支撑下座8的内腔中的固定段31。沿垂直于侧围骨架20的方向将支撑下座8焊接固定在侧围骨架20的安装孔内,并将固定段31插入支撑下座8的内腔中,实现球头的安装和固定。
[0041]
固定在侧舱门内板10上的固定夹可以为任意适当结构。在本公开中,如图5所示,固定夹2包括用于与侧舱门内板10相连接的固定夹本体21,以及形成于固定夹本体21上的卡环22,支撑杆1能够由卡环22的开口中卡入或退出。固定夹本体21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23,通过穿过第一紧固孔23的紧固件将固定夹2可拆卸地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上,可以将支撑杆1的中部位置附近卡入卡环22内,将支撑杆1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夹2内,且不会影响侧舱门100的打开或关闭。
[0042]
如图14所示,不同高度的侧舱门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支撑杆1,例如位于上方的侧舱门100可以使用长度为400mm的支撑杆1,位于下方的侧舱门100可以使用长度为300mm的支撑杆1。另外,根据侧舱门高度、宽度、舱内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支撑杆1的安装空间等,可以将支撑杆1安装在不同位置处,例如,可以将底座5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的横梁或纵梁上,
如图16和图18所示,根据支撑杆1的安装位置可对应调整侧围骨架20上固定夹2的卡接方向。
[0043]
具体地,在本公开提供的支撑装置进行安装时,先将底座5、旋转座4、以及支撑部7分别与支撑杆1相连接,以形成支撑杆总成,将底座5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的适当位置,并根据支撑杆1的长度,将固定夹2安装在侧舱门内板10的对应位置,并将支撑下座8和支撑座3固定在侧围骨架20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整个侧舱门支撑装置的装配过程。在该支撑装置中,支撑杆1相对于旋转座4可转动、旋转座4相对于底座5可转动、支撑部7相对于支撑杆1可转动、支撑部7和支撑座3采用球头球窝相配合的方式,实现该支撑装置可多维度运动,相对于普通的支撑杆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操作更加灵活,安装更加方便,可适用于各种车型,提高了该支撑装置的通用性。
[0044]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侧舱门和用于支撑侧舱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为上文介绍的客车侧舱门的支撑装置。该车辆具有上述支撑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004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4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7]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