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纤封装方法及测温光纤与流程

2021-11-05 2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加工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根据光纤尾部(52)和光纤尾部(52)连接的探头(53)加工第一抛开套管(1),且第一抛开套管(1)沿轴向开设有第一缝隙,以及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沿径向开设第一通孔(11);根据光纤身部(51)加工第二抛开套管(2),且第二抛开套管(2)沿轴向开设有第二缝隙,以及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沿径向开设第二通孔(21);其中,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第一抛开套管(1)的外径大于第二抛开套管(2)的外径;2)装配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将第一抛开套管(1)套设在探头(53)和光纤尾部(52)上,第一抛开套管(1)与光纤尾部(52)、探头(53)均为间隙配合;同时,将第二抛开套管(2)套装在光纤身部(51)上,第二抛开套管(2)与光纤身部(51)为间隙配合,且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端面与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端面相邻设置;3)注胶通过第一缝隙在光纤尾部(52)的前端灌注耐高温胶,同时,通过第二缝隙在光纤身部(51)的后端灌注耐高温胶;4)加热固化对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上与灌注耐高温胶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整圆加热,使光纤尾部(52)的耐高温胶填满第一通孔(11),且固化后所形成的第一注胶结构(61)一端与光纤尾部(52)外表面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一抛开套管(1)外壁形成第一限位件;以及,使光纤身部(51)的耐高温胶填满第二通孔(21),且固化后所形成的第二注胶结构(62)一端与光纤身部(51)外表面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二抛开套管(2)外壁形成第二限位件;5)安装热缩管(3)将热缩管(3)套装在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然后对热缩管(3)进行加热,热缩管(3)收缩后,热缩管(3)内表面形成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第一限位凹槽(31)以及与第二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32),实现热缩管(3)与第一抛开套管(1)、第二抛开套管(2)的固连;其中,热缩管(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6)安装缠绕管(4)6.1)在热缩管(3)尾部外表面开设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并在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上涂抹耐高温胶;6.2)在缠绕管(4)尾部内表面开设与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或倒刺结构(41),所述缠绕管(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6.3)将缠绕管(4)绕制在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上,将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包覆,且倒刺结构(41)与凹槽结构(33)相配合;6.4)对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上的耐高温胶进行加热,待耐高温胶固化后,实现将缠绕管(4)尾部与热缩管(3)尾部固定,完成光纤的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光纤尾部(52)的耐高温胶与第一通孔(11)位于同一径向平面;所述光纤身部(51)的耐高温胶与第二通孔(21)位于同一径向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通孔(11)为沿第一抛开套管(1)轴向布置的3圈,每圈为圆周布置的2个;所述第二通孔(21)为沿第二抛开套管(2)轴向布置的3圈,每圈为圆周布置的2个。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制作的测温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第一抛开套管(1)、第二抛开套管(2)、热缩管(3)和缠绕管(4);所述光纤包括光纤身部(51)和与光纤身部(51)相连的光纤尾部(52),光纤尾部(52)连接有探头(53);所述第一抛开套管(1)套装在光纤尾部(52)和探头(53)上,第一抛开套管(1)上沿径向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内设有第一注胶结构(61),且第一注胶结构(61)的一端与光纤尾部(52)外表面相连,另一端具有伸出第一抛开套管(1)外壁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抛开套管(2)套装在光纤身部(51)上,第二抛开套管(2)上的第二通孔(21)内设有第二注胶结构(62),且第二注胶结构(62)的一端与光纤身部(51)外表面相连,另一端具有伸出第二抛开套管(2)外壁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热缩管(3)套装在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且热缩管(3)内表面具有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31)以及与第二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32),热缩管(3)尾部外表面开设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上涂抹耐高温胶;所述缠绕管(4)包覆在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上,且缠绕管(4)尾部内表面开设有与热缩管(3)尾部外表面倒刺结构或凹槽结构(33)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或倒刺结构(41)。5.一种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加工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根据光纤尾部(52)和光纤尾部(52)连接的探头(53)加工第一抛开套管(1),且第一抛开套管(1)沿轴向开设有第一缝隙,以及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沿径向开设第一通孔(11);根据光纤身部(51)加工第二抛开套管(2),第二抛开套管(2)沿轴向开设有第二缝隙,以及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沿径向开设第二通孔(21);其中,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第一抛开套管(1)的外径大于第二抛开套管(2)的外径;2)装配第一抛开套管(1)和第二抛开套管(2)将第一抛开套管(1)套设在探头(53)和光纤尾部(52)上,第一抛开套管(1)与光纤尾部(52)、探头(53)均为间隙配合;同时,将第二抛开套管(2)套装在光纤身部(51)上,第二抛开套管(2)与光纤身部(51)为间隙配合,且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端面与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端面相邻设置;3)注胶通过第一缝隙在光纤尾部(52)的前端灌注耐高温胶,同时,通过第二缝隙在光纤身部(51)的后端灌注耐高温胶;
4)安装热缩管(3)将热缩管(3)套装在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其中,热缩管(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热缩管(3)沿径向设有与第一通孔(11)配合的第三通孔(34),以及与第二通孔(21)配合的第四通孔(35);5)加热固化对热缩管(3)进行加热,热缩管(3)收缩,同时,使光纤尾部(52)的耐高温胶填满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34),且固化后所形成的第三注胶结构(63)一端与光纤尾部(52)外表面相连,另一端伸出热缩管(3)外壁形成第三限位件;以及,使光纤身部(51)的耐高温胶填满第二通孔(21)和第四通孔(35),且固化后所形成的第四注胶结构(64)一端与光纤身部(51)外表面相连,另一端伸出热缩管(3)外壁形成第四限位件,实现热缩管(3)与第一抛开套管(1)、第二抛开套管(2)的固连;6)安装缠绕管(4)6.1)在热缩管(3)外壁上的第三限位件处涂抹耐高温胶;6.2)在缠绕管(4)尾部内表面开设与第三限位件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缠绕管(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6.3)将缠绕管(4)绕制在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上,将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包覆,且第三限位件与凹槽结构(33)相配合;6.4)对第三限位件上的耐高温胶进行加热,待耐高温胶固化后,实现将缠绕管(4)尾部与热缩管(3)固定,完成光纤的封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光纤尾部(52)的耐高温胶与第一通孔(11)位于同一径向平面;所述光纤身部(51)的耐高温胶与第二通孔(21)位于同一径向平面;步骤4)中,所述第三通孔(34)和第一通孔(11)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通孔(35)与第二通孔(21)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通孔(11)为沿第一抛开套管(1)轴向布置的3圈,每圈为圆周布置的2个;所述第二通孔(21)为沿第二抛开套管(2)轴向布置的3圈,每圈为圆周布置的2个。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光纤封装方法制作的测温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第一抛开套管(1)、第二抛开套管(2)、热缩管(3)和缠绕管(4);所述光纤包括光纤身部(51)和与光纤身部(51)相连的光纤尾部(52),光纤尾部(52)连接有探头(53);所述第一抛开套管(1)套装在光纤尾部(52)和探头(53)上;所述第二抛开套管(2)套装在光纤身部(51)上;所述热缩管(3)套装在第一抛开套管(1)的前部和第二抛开套管(2)的后部,第一抛开套管(1)上的第一通孔(11)和热缩管(3)上第三通孔(34)内设有第三注胶结构(63),且第三注胶结构(63)的一端与光纤尾部(52)外表面相连,另一端具有伸出热缩管(3)外壁的第三限位件;第二抛开套管(2)上的第二通孔(21)和热缩管(3)上第四通孔(35)内设有第四注胶结构(64),且第四注胶结构(64)的一端与光纤身部(51)外表面相连,另一端具有伸出热缩管(3)外壁的第四限位件;
所述热缩管(3)外壁的第三限位件处涂抹耐高温胶;所述缠绕管(4)包覆在热缩管(3)和第二抛开套管(2)上,且缠绕管(4)尾部内表面开设有与第四限位件相配合的凹槽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封装方法及测温光纤,解决现有测温光纤表面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套,采用化学处理以增加粘接力,但自身特性下降,导致光纤使用环境受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步骤:1)加工第一抛开套管和第二抛开套管,第一抛开套管沿径向开设第一通孔,第二抛开套管沿径向开设第二通孔;2)将第一抛开套管装在探头和光纤尾部,第二抛开套管装在光纤身部;3)在光纤尾部前端、光纤身部后端灌注耐高温胶;4)对耐高温胶加热,使耐高温胶填满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化后所形成注胶结构一端与光纤外表面相连,另一端伸出抛开套管外壁形成限位件;5)将热缩管套装在第一、第二抛开套管上,对热缩管加热;6)将缠绕管绕制在热缩管和第二抛开套管上。上。上。


技术研发人员:康利军 樊维涛 郑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和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