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沥青混合料室内简易振动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19: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压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简易振动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摊铺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过程,复压是形成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关键环节,需要保证沥青面层具有足够的密实度,通常需要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配合使用,以达到上述效果;
3.室内试验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这需要和施工现场的路面压实模式相吻合,这样室内试验结果才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现有的室内沥青混合料压实多采用的为马歇尔击实法,即,用机械将压实锤提升并且抬升至所设定高度,使得压实锤自由下落,重复上述压实过程达到所设定次数后,完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工作;
4.但是采用马歇尔击实法只能模拟钢轮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振动、压实),无法模拟胶轮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对沥青混合料有一定的揉压效果,即,使得沥青混合料在受到竖向压力的同时,还受到沿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通常称作揉压力);且试件的性能和强度也与现场压实的混合料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真实反映路面的实际压实状况;
5.而且,现有的马歇尔击实法,往往需要对试件两面进行压实,即,完成对试件一面的压实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换试件的角度,方才对另一面进行压实,此举一来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加之试件的温度较高,操作人员多次接触试件增加了烫伤的风险;
6.故,在进行室内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激振与揉压作用并且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尽可能模拟现场沥青路面压实过程,开发相关室内试验设备,实验结果才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简易振动压实装置,采用该装置在对试模筒内的试件进行压实的过程中,既可模拟钢轮压路机对试件的振动、压实,也可模拟胶轮压路机对试件的揉压作用,使得试件的制作过程更加贴近实际道路压实的过程,也为试件的后续检测、测量提供较好的依据,而且在整个压实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动翻面,减轻了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节省了试件的制作时间。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简易振动压实装置,包括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上间隔环绕设有若干与之转动安装的圆形架且圆形架上设有试模筒,所述圆形架上竖向间隔设有两压实板且两压实板与试模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压实板内竖向滑动安装有接触板且两接触板相向一侧设有橡胶垫,所述操作架上设有与压实板相配合的压实装置;
10.所述圆形架上设有与压实板相配合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可实现对处于下方压实板的限位并且当压实装置作用于处于上方的压实板时液压控制装置可实现带动与下方压实板配合的接触板向上移动;
11.两所述接触板分别连接有设于试模筒上的转动装置且两转动装置连接有设于圆形架上的单向传动装置,所述单向传动装置配合有设于操作架上的传动齿轮且若干传动齿轮由转动安装于操作架上的大齿圈驱动,所述传动齿轮与单向传动装置配合满足:不同时驱动两转动装置进行动作,所述大齿圈经转动电机驱动且大齿圈驱动压实装置。
12.优选的,两所述压实板相背一侧轴向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u形杆且u形杆上安装有推送板,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圆形架且与两推送板滑动接触相配合的圆筒,两所述圆筒相背一侧分别经电磁阀连通有储油箱;
13.两所述压实板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竖向滑动接触有与接触板一体连接的阀门板,两所述圆筒中心位置一体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置于圆筒外一端分别经蓄力单向阀与另一圆筒连通,所述连接管置于圆筒内一端与该圆筒配合压实板内的空腔连通,两所述蓄力单向阀满足:使得两连接管可沿不同方向进行油液传输。
14.优选的,所述接触板和与之对应的压实板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u形杆内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道且通道另一端与设于圆筒内的连接管滑动配合连通;
15.所述蓄力单向阀包括与连接管连通的矩形腔且矩形腔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不完全球体,所述不完全球体与矩形腔之间连接有单向弹簧且不完全球体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连接管配合的半球体,所述不完全球体内设有与半球体配合的容纳腔且半球体连接有设于矩形腔上的驱动装置。
16.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试模筒同轴心设置且转动安装于试模筒上下两端的蜗轮圈,所述接触板上轴向两侧一体设有与蜗轮圈竖向滑动安装的限位杆,所述单向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圆形架且与蜗轮圈配合的蜗杆,两所述蜗杆同侧安装有与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一单向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圆形架同轴心设置,两第一单向齿轮与传动齿轮相配合满足:当传动齿轮转动时只能同时驱动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齿轮。
17.优选的,所述圆形架同轴转动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操作架上螺纹配合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螺钉。
18.优选的,所述压实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操作架且与圆形架配合的压实杆,若干所述压实杆上一体设有沿操作架径向延伸的抵接杆且操作板中心位置竖向滑动安装有与若干抵接杆抵触的圆环,所述圆环与操作板之间连接有抵触弹簧且圆环底部一体连接有倒t形杆,所述倒t形杆经设于操作板上的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升降装置与调向装置连接。
19.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板且互为对称设置的两带轮组,每组所述带轮组上间隔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内滑动安装有与倒t形杆相配合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升降弹簧且升降板一侧一体设有弧形凸起,所述操作板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斜板,其中一带轮组连接有换向齿轮组,所述操作板上设有三角皮带组且三角皮带组驱动换向齿轮组和另一带轮组,所述三角皮带组与调向装置连接。
20.优选的,所述调向装置包括经大齿圈驱动且转动安装于操作板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竖向间隔安装有第二单向齿轮、第三单向齿轮且第三单向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操作板上的输出齿轮,所述第二单向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操作板上的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与
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驱动三角皮带且转轴不能同时驱动第二单向齿轮、第三单向齿轮。
21.优选的,所述试模筒包括两相配合的半圆形筒,其中一个半圆形筒固定安装在圆形架上,另一所述半圆形筒固定安装有与圆形架滑动安装的移动板,所述安装板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圆形架上的螺杆。
22.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不完全球体内且与半球体螺纹配合的丝杆,所述矩形腔上转动安装有与丝杠轴向滑动安装的调节杆。
23.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24.(1)采用该装置在对试模筒内的试件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即可模拟钢轮压路机对试件的振动、压实,也可模拟胶轮压路机对试件的揉压作用,使得试件的制作过程更加贴近实际道路压实的过程,也为试件的后续检测、测量结果提供较好的依据,而且在整个压实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动翻面,减轻了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节省了试件的制作时间;
25.(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压实装置可实现一次同时多个试件的制作过程,并且可以同步对多个试模筒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振动、压实,进而可满足在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过程中,可针对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矿料的配比而制作不同的试件,以验证其公路性能,从而得到最优的矿料配比。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两带轮组、调向装置连接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圆形架、压实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大齿圈与传动齿轮连接关系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第一单向齿轮、蜗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两半圆形筒分开示意图;
33.图8为本发明定位螺钉、定位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34.图9为本发明压实板、试模筒配合关系示意图;
35.图10为本发明圆筒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本发明压实板、圆筒剖视后结构示意图;
37.图12为本发明下方压实板内空腔中进入液压油时示意图;
38.图13为本发明b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39.图14为本发明不完全球体、半球体配合关系示意图;
40.图15为本发明连接管、圆筒安装关系示意图;
41.图16为本发明u形杆、通道设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43.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室内简易振动压实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操作架1,本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操作架1上间隔环绕设有若干与之转动安装的圆形架2(圆形架2沿操作架1径向转动安装,操作架1上设有与圆形架2对应的定位装置,关于定位装置的具体结构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且圆形架2上过其中心位置安装有沿其径向设置的试模筒(为圆形),如附图6所示,圆形架2上竖向间隔设有两压实板4且两压实板4与试模筒同轴心设置,如附图16所示,在压实板4内竖向滑动安装有接触板5且两接触板5相向一侧设有橡胶垫6,如附图11所示,两压实板4直径小于试模筒内径且接触板5、橡胶垫6的直径与试模筒内径相同,如附图1所示,操作架1上设有与若干试模筒相配合的压实装置,初始时,若干圆形架2在与之对应的定位装置的作用下处于被定位状态(此时安装在圆形架2上的试模筒处于竖直状态);
44.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操作人员可将提前准备好且具有不同配比关系的沥青混合料从保温箱内取出,并且分别放入至相应的试模筒中,如附图11所示,初始时,两压实板4在液压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分别处于试模筒的上下两端位置并且处于被限位状态,此时放入至试模筒内的沥青混合料位于两压实板4之间,随后操作人员启动压实装置进行工作,进而实现对每个圆形架2内且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进行振动、压实,在压实装置对每个圆形架2内且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进行振动、压实的过程中,液压控制装置可实现:对处于下方压实板4的限位,当压实装置作用于上方的压实板4并且迫使其在试模筒内下降时(位于试模筒内的沥青混合料在压实装置施加的作用力下,开始被压缩)液压控制装置可实现带动与下方压实板4相配合的接触板5向上移动部分距离,即,压实装置作用于上方压实板4实现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的同时,液压控制装置同步施加到与下方压实板4对应的接触板5以向上的作用力,同步实现对试模筒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在此过程中,处于下方压实板4在液压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始终处于被定位状态),并且每当压实装置锤击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时,液压控制装置均可实现带动与下方压实板4对应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上移部分距离(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定,取决于每次压实装置作用于上方的压实板4时,上方压实板4下移距离的大小);
45.如附图9所示,我们在试模筒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转动装置且转动装置可实现驱动与之对应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进转动,并且圆形架2上设有与两转动装置连接的单向传动装置,如附图4所示,单向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于操作架1上的传动齿轮7且传动齿轮7由转动安装于操作架1上的大齿圈8驱动,如附图1所示,每个圆形架2对应有一个转动安装于操作架1上的传动齿轮7且若干传动齿轮7均由设于操作架1上的大齿圈8驱动,在本方案中,大齿圈8由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并且大齿圈8驱动压实装置,该装置启动工作时,即,操作人员控制转动电机启动开始带动大齿圈8转动(进而带动压实装置动作并且实现对每个圆形架2上的试模筒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与此同时伴随着大齿圈8的转动,则同步带动若干传动齿轮7转动,传动齿轮7转动并且与单向传动装置相配合可实现不同时驱动两转动装置进行动作,即,当传动齿轮7在大齿圈8的带动下转动时,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只能带动其中一个转动装置动作并且带动与该转动装置对应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转动,我们设定当压实装置对试件上端面进行压实时,此时转动电机为正转并且通过传动齿轮7与单向传动装置的配合只能实现带动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进行转动,当完成对试件上端面的压实后,操作人员解除定位装置对圆形架2的定位并且旋转圆形架2至180
°
(定位装置再次对圆形架2定位),随后控制转动电机反转,此时转动电机在传动齿轮7与单向传动
装置的配合下仍旧只能驱动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进行转动(在整个压实过程中,处于上方的接触板5始终不会转动);
46.由于在整个压实过程中,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始终处于转动状态,当压实装置施加到上方的压实板4作用力时,在液压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会带动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向上移动,加之该接触板5始终处于转动状态,故,可实现对试件下端面一定程度的揉压效果(在此过程中,下方的接触板5上移对沥青混合料有一定程度的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即,在接触板5转动的同时会施加到沥青混合料与橡胶垫6接触表面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沥青混合料与橡胶垫6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表现在接触板5带动橡胶垫6在试模筒内转动时,沥青混合料施加给其的转动阻力,沥青混合料表面与橡胶垫6接触部位同样会受到与之具有同样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该作用力直接对沥青混合料产生剪切作用,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颗粒发生相对移动,有利于沥青混合料在水平面内沿接触板5转动方向实现位置的重新组合,便于小粒径的物料镶嵌到大粒径颗粒组成的物料骨架中,实现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实);
47.在上述过程中,压实装置通过作用于上方的压实板4而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效果,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同步实现对沥青混合料一定程度的揉压效果,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试件在制作过程中充分模仿真实道路修筑时的压路过程(即,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一并配合使用),从而使得试件的制作更加贴近实际道路修建时的工序,使得所制作出来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质量更加贴合实际,当完成对沥青混合料试件两端面的压实后且待试件冷却后,操作人员将其从试模筒内取出,进而完成后续的测量过程。
4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6所示,两压实板4相背一侧轴向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u形杆9且u形杆9上安装有推送板10(在本方案中在压实板4轴向两侧均安装有u形杆9),如附图11所示,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圆形架2且与两推送板10滑动接触相配合的圆筒11(本方案中一个设置有四个圆筒11,为了使得压实板4的受力更加均衡),如附图6所示,位于同侧相配合的两圆筒11相背一侧分别经电磁阀12连通有储油箱(储油箱在图中未示出,其内部装有液压油且经管道与电磁阀12连通,即,位于圆形架2同侧的两圆筒11分别经电磁阀12、管道实现与储油箱连通,每个圆形架2设有两储油箱分别对应处于两侧的两圆筒11);
49.如附图11所示,两压实板4与试模筒的位置关系,圆筒11内滑动安装有推送板10且被推送板10分隔成两个腔体,初始时,我们设定安装在处于上方圆筒11上的电磁阀12处于打开状态,而安装在处于下方圆筒11上的电磁阀12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圆筒11内均充满液压油,位于同侧相配合的两圆筒11相向一侧分别一体连通有直管53且直管53远离圆筒11一端连通有蓄力单向阀16,蓄力单向阀16经连接管15与另一圆筒11连通,如附图15所示,设于圆筒11内的连接管15延伸至靠近电磁阀12位置并且连接管15置于圆筒11内一端和与之对应的压实板4内的空腔13实现连通(如附图12所示);
50.当试模筒内放置有沥青混合料时,位于同侧且相配合的两推送板10和与之对应的圆筒11的位置关系,如附图11所示,此时圆筒11、连接管15、直管53内均充满液压油,并且处于下方圆筒11对应的电磁阀12处于关闭状态(处于上方圆筒11对应的电磁阀12处于打开状态,即,上方的圆筒11和储油箱连通),此时处于下方的压实板4在处于下方圆筒11内液压油的作用下处于被限位状态(沥青混合料压在下方的橡胶垫6上不会导致压实板4下移),当压
实装置作用于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上时,会迫使上方压实板4在试模筒内下移部分距离,进而同步带动与u形杆9连接的推送板10在与之对应的圆筒11中下移,如附图11所示,此时上方圆筒11中且位于推送板10下方的液压油在推送板10的作用下通过与之配合的蓄力单向饭被挤入至设于下方压实板4内的空腔13中(我们设定远离试模筒的蓄力单向阀16只能使得液压油由上而下进行移动,靠近试模筒的蓄力单向阀16只能使得液压油由下而上移动),伴随着推送板10的下移,则同步实现将处于储油箱内的液压油经电磁阀12向该圆筒11内抽吸(使得圆筒11中始终充满液压油);
51.即,此时,上方圆筒11且处于推送板10下方的液压油经直管53、蓄力单向阀16、连接管15进入至下方压实板4内的空腔13中,如附图12所示,伴随着液压油进入至空腔13中则使得滑动安装于压实板4内的阀门板14在空腔13内移动,进而实现带动下方的接触板5上移(设初始时,两压实板4内的阀门板14均处于收缩状态,即,接触板5和与之对应的压实板4之间的距离最近并且两空腔13中均未有液压油),此时处于下方的压实板4也受到压实装置施加的作用力,但其在处于下方圆筒11内液压油的作用下处于被限位状态(由于下方圆筒11的电磁阀12关闭,故无法下移),伴随着压实装置对上方压实板4的锤击压实并且达到所设定次数时,则使得上方的压实板4在试模筒内下降一定距离,并且使得下方的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上移相应距离,如附图12所示,此时上方推送板10和与之对应的圆筒11的位置关系(此时推送板10相对于圆筒11下移),在上述过程中,实现对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端面的压实随后需要调整试模筒的角度并且开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下端面进行压实(完成试件一端面的压实后,操作人员需控制转动电机停止工作);
52.即,操作人员手动转动圆形架2且使之转动180
°
,完成位置互换(此时原先处于下方的压实板4转移至上方,原先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转移至上方),注:在调整圆形架2之前,需要操作人员将处于上方的电磁阀12关闭(即,此时位于同侧相配合的两电磁阀12均关闭),避免在转动圆形架2且将要转动180
°
时(此时原先处于上方的圆筒11处于下方,若不将其电磁阀12关闭,则原先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受到试件的压力下,通过推送板10会迫使原先处于上方圆筒11内且处于推送板10上方的液压油回流至储油箱中,进而导致在调整圆形架2过程中压实板4产生位移),故,需要将原先处于上方圆筒11对应的电磁阀12首先关闭,待将圆形架2调整180
°
时,再将此时处于上方圆筒11(原先处于下方)所对应的电磁阀12打开,随后操作人员控制转动电机再次启动,此时压实装置开始对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进行锤击压实(即,开始对试件另一端面进行压实),此时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原先处于下方)内的空腔13中进入液压油,当压实装置作用到与之对应的压实板4上作用力时,空腔13内的液压油不会返流(如附图12所示,当处于下方的压实板4转动至上方时,其空腔13内的液压油在与之对应的蓄力单向阀16的作用下无法回流至另一圆筒11中),进而该接触板5相对于试模筒不会移动,随后过程同上,即,压实装置每作用到处于上方压实板4上作用力时,处于下方压实板4内的接触板5会上移部分距离(注:由于沥青混合料已经完成一端面的压实,故,在对另一端面压实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能压缩的量减小,进而此时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在试模筒内的下移量也减小并且此时处于下方压实板4内的接触板5上移的量也同步减小);
53.伴随着压实装置的动作,直至完成所设定的压实次数后(得到一定密实度的沥青混合料的试件),完成对该试件的压实作业,随后将若干试件冷却一定时间后,方可将其从试模筒内取出。
5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附图11所示,在接触板5和与之对应的压实板4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17,初始时,当液压油未进入制空腔13内时,在伸缩弹簧17的作用下使得接触板5处于收缩状态(即,此时两接触板5之间的距离最远),如附图11所示,u形杆9内设有与空腔13连通的通道18且通道18另一端与连接管15置于圆筒11内一端连通(注:通道18与圆筒11不连通,设于u形管内的通道18且至于圆筒11内一端与设于圆筒11内的连接管15滑动配合接触),当压实装置作用于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时,进而迫使上方的压实板4向下压缩沥青混合料并且在试模筒内下移,伴随着压实板4的下移则同步带动推送板10在与之对应的圆筒11中下移,进而实现将处于上方圆筒11且处于推送板10下端部分的液压油经直管53、蓄力单向阀16输送至处于下方压实板4的空腔13内,最终实现带动滑动安装在下方压实板4内的接触板5向上移动部分距离,如附图12所示;
55.蓄力单向阀16包括连接于直管53、连接管15之间的矩形腔19,如附图13所示,矩形腔19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不完全球体20且不完全球体20内竖向滑动有半球体22,如附图12所示,当压实装置不工作时,不完全球体20在与之对应的单向弹簧21的作用下,使得与之配合的半球体22紧紧抵触于直管53与矩形腔19连通位置处(如附图12所示,处于外侧的蓄力单向阀16只能使得液压油从上往下流动,处于内侧的蓄力单向阀16只能使得液压油从下往上流动),具体的,参照附图12所示,当处于上方圆筒11内的推送板10下移并且将处于上方圆筒11中的液压油向下挤压时,使得液压油从与该圆筒11连通的直管53流入至处于外侧的矩形腔19中,如附图13所示,当压实装置作用于上方的压实板4后,会有部分液压油冲破单向弹簧21对不完全球体20的作用力,进而使得不完全球体20在矩形腔19内下移(同步带动半球体22下移,使得半球体22不再抵触于直管53与矩形腔19连通位置),实现将该蓄力单向阀16打开,并且部分液压油会经该蓄力单向阀16进入至处于下方圆筒11中的连接管15中(如附图12所示),最终使得药液油进入至下方压实板4内的空腔13中,使得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上移并且接触板5上移的同时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实现对沥青混合料试件从下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揉压);
56.当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另一端面进行压实时,操作人员调整试模筒的角度,此时原先处于下方的压实板4处于上方(原先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处于下方),操作人员将此时处于下方圆筒11对应的电磁阀12关闭并且将处于上方圆筒11对应的电磁阀12打开,随后压实装置开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另一端面进行压实,注:此时处于上方压实板4内的空腔13中有一定量的液压油,当该压实板4受到压实装置的锤击作用时,由于蓄力单向阀16的作用,使得处于空腔13内的液压油不会经与之对应的通道18、连接管15、直管53回流至处于下方的圆筒11中(即,当压实装置锤击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时,与该压实板4对应的接触板5相对于试模筒的位置不会变化);
57.当完成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压实且待沥青混合料试件冷却后,将其脱模(即,从试模筒中取出),随后操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进行复位,即,重新将接触板5移动至初始位置处,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处于上下两端圆筒11所对应的电磁阀12全部打开,然后分别按压两接触板5即可(使得两接触板5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位于空腔13内的液压油重新回流至初始时其所处的圆筒11中,注:在执行该动作之前,需要操作人员通过设于矩形腔19上的驱动装置带动半球体22相对于与之对应的不完全球体20下移,即,使得半球体22向下收缩至与之对应的容纳腔23中,如附图14所示,此时半球体22不再抵触于直管53与矩形
腔19连通位置,此时蓄力单向阀16便处于双向导通状态,如附图12所示,当操作人员挤压接触板5时,便会迫使与之对应空腔13内的液压油经与之对应的通道18、连接管15、蓄力单向阀16、直管53回流至该部分液压油初始时所处的圆筒11中,由于此时所有的电磁阀12均全部打开,故,当空腔13内的液压油重新回流至圆筒11内时,圆筒11中多余的液压油经电磁阀12再次回流至与之对应的储油箱中,直至两接触板5无法继续被挤压,表明此时移动至初始位置并且空腔13中不再有液压油(完成该装置的复位);
58.注:待将空腔13内的液压油重新排放至圆筒11的过程中,推送板10在圆筒11中的位置也会变化,即,朝着初始位置移动,以至同步实现将两压实板4进行复位,随后操作人员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半球体22相对于不完全球体20上移半球使其再次抵触于直管53与矩形腔19连通位置,使得蓄力单向阀16再次恢复单向流通状态。
59.实施例4,在实施例1基础上,如附图6所示,转动装置包括与试模筒同轴心设置且转动安装于试模筒上下两端的蜗轮圈24,如附图11所示,蜗轮圈24底部轴向两侧一体设有与试模筒上向两端转动安装的弧形板(图中未标号),我们在试模筒上下两端设有与弧形板转动安装配合的圆形槽(图中未标号),接触板5轴向两侧设有与蜗轮圈24竖向滑动安装的限位杆25(当蜗轮圈24转动时通过限位杆25可同步实现带动接触板5相对于压实板4转动,注:需要在接触板5与压实板4转动安装位置设有密封圈,用于防止进入至空腔13内的液压油向外泄露),当压实板4在压实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试模筒在竖向移动时,由于限位杆25始终与蜗轮圈24竖向滑动配合,故,不管压实板4处于何处位置均可实现动力的传递;
60.如附图9所示,我们在圆形架2上转动安装有分别与两蜗轮圈24配合的蜗杆26,两蜗杆26同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齿轮27且两第一单向齿轮27均与传动齿轮7啮合,如附图5所示,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传动齿轮7的转动中心与圆形架2的中心重合,当大齿圈8带动传动齿轮7转动时,可实现只能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齿轮27带动与之配合的蜗杆26转动,即,当转动电机正转时通过大齿圈8能通过位于下方的第一单向齿轮27带动与之对应的蜗杆26转动(此时处于上方的第一单向齿轮27和与之对应的蜗杆26之间空转),当圆形架2调整180
°
时,此时转动电机反转,则仍旧只能通过位于下方的第一单向齿轮27(原先处于上方)带动与之对应的蜗杆26转动,即,通过设定转动电机的正反转动,使得圆形架2处于初始状态亦或是调整180
°
时,只可实现带动处于下方的蜗杆26转动,即,使得处于下方的蜗轮圈24转动(使得处于下方的接触板5转动,实现对沥青混合料试件下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揉压,注意,此时大齿圈8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带动接触板5在试模筒内沿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对沥青混合料另一端面沿反方向进行揉压的效果,可较好的模拟胶轮压路机在铺设好的沥青路面上往返进行压实的过程,使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过程更加贴合于实际道路修建时的压实过程)。
61.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8所示,圆形架2同轴转动有定位板28且定位板28上设有定位孔29(如附图9所示),我们在操作架1上螺纹配合有与定位孔29相配合的定位螺钉30,当圆形架2处于被定位状态时,定位螺钉30插入至与之对应的且设于定位板28上的定位孔29中(如附图8所示),较好的,我们可在定位板28轴向另一侧也设有定位孔29,并且在操作架1上可移动安装有与该定位孔29配合的定位螺钉30(该定位螺钉30可不设置螺纹,与操作架1之间滑动安装),两定位螺钉30分别插入至与之对应的定位孔29中可实现对圆形架2较好的定位效果。
62.实施例6,在实施例1基础上,如附图1所示,压实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操作架1且与圆形架2配合的压实杆31,每个圆形架2对应有一个压实杆31(压实杆31只能在操作架1上进行竖向移动),当转动电机启动时,通过大齿圈8带动调向装置动作并且调向装置带动设于操作架1上的升降装置装置动作(调向装置的作用体现在无论转动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均可实现带动升降装置以同一方向进行运转),升降装置进而带动若干压实杆31在竖向以相应的频率做往复移动,具体的:
63.在调向装置的作用下,升降装置会带动倒t形杆35在竖向做往复升降移动,由于与压实杆31一体连接的抵接杆32抵触于圆环33上端面,故,当倒t形杆35在竖向做往复升降的同时会同步带动若干压实杆31在竖向做升降往复移动;
64.在本方案中,当升降装置将圆环33带动以至上移至最高点时,升降装置不再对圆环33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升降装置开始下移),此时圆环33在抵触弹簧34的作用下会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若干压实杆31同步向下移动(以至压实杆31底部锤击在处于上方的压实板4时,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效果),我们在圆形架2上开设有用于压实杆31穿过的弧形孔槽(图中未标号),使得压实杆31能够进入到圆形架2内并且作用于压实板4上。
65.实施例7,在实施例6基础上,如附图2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板且互为对称设置的两带轮组36,如附图3所示,每个带轮组36的皮带上间隔设有两安装板37且安装板37内滑动安装有与倒t形杆35相配合的升降板38,其中一个带轮组36连接有设于操作架1上的换向齿轮组42,当调向装置在大齿圈8的作用下运转时,会带动三角皮带组43同步转动,三角皮带组43直接带动其中一个带轮组36并且经换向齿轮组42带动另一带轮组36,使得两带轮组36的运转方向相反;
66.具体的过程为:当两带轮组36上的升降板38移动至如附图3所示位置时,此时两升降板38上端面抵触于倒t形杆35的下端面,伴随着两带轮组36的继续运转(运转方向相反)则通过两升降板38实现带动倒t形杆35上移进而实现带动圆环33上移的效果,伴随着倒t形杆35的上升,两升降板38同步上升,由于操作架1上分别设有两斜板41,使得在升降板38上移的同时,在弧形凸起40与斜板41的配合作用下逐渐迫使升降板38向与之对应的安装板37内收缩,即,使得升降板38与倒t形杆35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以至升降板38不再与倒t形杆35底部接触时(此时若干压实杆31上升到所设定位置高度,当弧形凸起40与斜板41不再接触时,收缩至安装板37内的升降板38在升降弹簧39作用下向外弹出),此时圆环33在抵触弹簧34作用下开始下移(与此同时若干压实杆31在重力作用下同步下移,以至作用于压实板4上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我们设定当倒t形杆35下落至初始位置时,安装在带轮组36上的另一个升降板38还未随带轮组36移动至与倒t形杆35下端面接触位置(待倒t形杆35下落至初始位置后间隔稍许时间另一升降板38方才与倒t形管内下端面接触),当另一升降板38与倒t形杆35接触时,则再次带动倒t形杆35上移,随后过程同上,以至完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过程。
67.实施例8,在实施例7基础上,如附图3所示,调向装置包括经大齿圈8驱动且转动安装于操作板上的转轴44(大齿圈8经与之啮合的齿轮驱动转轴44转动,该齿轮在图中未标号),转轴44上竖向间隔安装有第二单向齿轮45、第三单向齿轮46且当转轴44转动时只能同时带动其中一个单向齿轮进行转动(另一单向齿轮与转轴44之间产生空转,即,两单向齿轮相对于转轴44的安装位置相反),如附图3所示,第二单向齿轮45啮合有中间齿轮48且中间
齿轮48啮合有输出齿轮47,第三单向齿轮46只与输出齿轮47啮合;
68.当大齿圈8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正转时,进而同步带动转轴44正转,设定此时转轴44能够带动第二单向齿轮45沿附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转轴44不可带动第三单向齿轮46转动),第二单向齿轮45带动中间齿轮48沿逆时针转动,中间齿轮48带动输出齿轮47沿顺时针转动,输出齿轮47将动力传递给三角皮带组43进而实现带动三角皮带组43运转;
69.当大齿圈8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反转时,进而同步带动转轴44反转,此时转轴44能够带动第三单向齿轮46转动并且沿附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转轴44不会驱动第二单向齿轮45转动),第三单向齿轮46带动与之啮合的输出齿轮4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输出齿轮47带动三角皮带组43运转,故,无论大齿圈8正转、反转均可实现带动输出齿轮4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确保了三角皮带组43的始终沿同一方向运转);
70.注:当大齿圈8带动转轴44正转时,即,第二单向齿轮45沿顺时针转动,此时输出齿轮47也沿顺时针转动,输出齿轮47也会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单向齿轮46沿逆时针转动,即,此时转轴44沿顺时针转动,而第三单向齿轮46沿逆时针转动,由于转轴44沿顺时针方向无法驱动第三单向齿轮46(而此时第三单向齿轮46与转轴44的转动关系相当于转轴44沿顺时针转动),故,第三单向齿轮46此时沿逆时针转动不会妨碍转轴44的转动(此时转轴44与第三单向齿轮46的转速相同),同样当大齿圈8带动转轴44反转时,第二单向齿轮45在中间齿轮48的带动下与转轴44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两者运转互不干扰,关于第二、第三单向齿轮4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由齿轮与单向轴承相配合实现)。
71.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9所示,试模筒包括两相配合的半圆形筒49,其中一个半圆形筒49固定安装在圆形架2上,另一半圆形筒49固定安装有与圆形架2滑动安装的移动板50,安装板37螺纹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圆形架2上的螺杆51,当完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振动、压实并且待沥青混合料冷却后,操作人员旋拧螺杆51带动其中一个半圆形筒49与另一半圆形筒49分离,如附图7所示,便可将试件取出;
72.两半圆形筒49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与蜗轮圈24转动安装配合的半圆形槽(当两半圆箱筒合在一起时,两半圆形槽构成圆形槽,使得蜗轮圈24在其两端面进行转动);
73.在此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装入试模筒的方式:可在能移动的半圆形筒49上端部位开设有送料孔(孔的大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当两半圆形筒49合在一起时,操作人员经该送料孔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至两半圆形筒49所组成的试模筒中(可通过漏斗较小一端插入至送料孔,沥青混合料经漏斗进入至试模筒中),待完成沥青混合料的送入后,将该送料孔进行封堵(可通过与送料孔相配合的扣板扣住,并且将扣板经螺钉旋拧固定于半圆形筒49上)。
74.实施例10,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附图14所示,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不完全球体20内且与半球体22螺纹配合的丝杆52,矩形腔19上转动安装有与丝杆52轴向滑动安装的调节杆3,当操作人员旋拧调节杆3时会同步带动与之轴向滑动安装的丝杆5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带动半球体22在容纳腔23内进行竖向移动,从而实现蓄力单向阀单通道18连通或者双通道18连通的切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