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蔬菜去茎、切制、打散装置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17: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蔬菜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蔬菜去茎、切制、打散装置的设备。


背景技术:

2.蔬菜在炒制加工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改刀处理(如切片、丝、丁、块)、清洗处理等,通过纯手工来进行,其耗费的时间相对来说较长,对于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不构成大的影响,但随着外卖、团餐的盛行,对于蔬菜的批量化处理来说,为了减少蔬菜炒制前的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那么通过机械设备代替手工对蔬菜进行前处理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技术人就蔬菜(如:包菜、白菜等)前处理的过程中关于去茎、切丝、清洗等设计一系列装置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蔬菜去茎、切制、打散装置的设备,将去茎、切制后的蔬菜通过打散装置将其中的块状蔬菜挤压散开成小块状、条状或丝状,得以被分散,便于后续炒制时配料的进入,保证炒制品质。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蔬菜去茎、切制、打散装置的设备,依次包括:去茎装置、切制装置、以及打散装置;
5.所述去茎装置用于将蔬菜底内部延伸茎段呈倒锥形切制并拔出;
6.所述切制装置用于将蔬菜通过一次压制切成条状或丝状;
7.所述打散装置用于将切制后蔬菜中的块状割散,其包括:打散壳体,其内部倾斜设有散料板,散料板较高的一侧设有打散进料斗,较低的一侧设有出料槽口,散料板底部设有振动电机;散料板上方倾斜设有挡料板,挡料板末端设有梳齿槽,所述出料槽口上方绕水平轴转动设有滚筒,所述滚筒外圆周上设有与梳齿槽配合打散齿条。
8.进一步地,所述去茎装置包括:本体,其上呈v字形且沿各自长度延伸方向移动设有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下端设有第一弧形切刀,上端铰接于第一连杆一端;第二杆下端设有第二弧形切刀,上端铰接于第二连杆一端;第一弧形切刀与第二弧形切刀可围合成倒锥形去茎壳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伸缩杆,其上端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铰接;
9.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下端还竖直设有定位针,定位针与倒锥形去茎壳体同轴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上还设有限位挡板。
11.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端通过万向节与升降复位机构下端连接,升降复位机构上端设有第一横向移动机构、第二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与第二横向移动机构移动方向垂直;本体下方设有工作台。
12.进一步地,所述切制装置包括:模腔、压板、以及切刀,所述模腔上端设置凹形模腔,所述压板可盖合于凹形模腔上;所述切刀上端设刃口,下端安装于刀架上;切刀包括竖直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切刀、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沿横向间隔均布设置多个;贯穿所述凹形模腔至模腔底部设有用以通过切刀的切刀槽;所述刀架通过竖直往复移动机构驱动。
13.进一步地,所述模腔绕水平轴翻转设置,其上还设有与凹形模腔相贯的流料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横向移动设置,机架上设有与压板两侧配合的滑槽。
15.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气缸、导向组件。
16.进一步地,所述梳齿槽设为向下凹的弧状,相应地,打散齿条设为向其转动的前方凹陷的弧状,所述打散齿条与梳齿槽上的弧状凹形部配合对块状蔬菜进行割散。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中通过去茎装置可以灵活快速将蔬菜底部内的残留茎段进行有效切断拔出,保证后续菜品炒制的品质。
19.2、本发明中通过一次挤压切制就可以将包菜切成条状或丝状,大小基本一致,大幅提高了效率,利于批量化生产使用。
20.3、本发明中通过打散装置可将块状蔬菜被挤压散开成小块状、条状或丝状,得以被分散,便于后续炒制时不致于还是块状而不易进油盐作料等。
21.4、本发明中本体下端竖直设有定位针,当手持本体向蔬菜底部茎段处靠近时,可以将定位针预先插入茎段而进行预定位,找准圆锥心位置,过后倒圆锥体留在定位针时,可以用手轻松将其向下拔掉。
22.5、本发明中通过万向节可以使得本体在小范围内调整,从而调整其下端切入茎的角度;再通过第一横向移动机构、第二横向移动机构可以调整本体所在的位置,实现去茎的操作灵活。
23.6、本发明中当对蔬菜进行去茎处理后,可以拉动压板移动,盖住模腔上方,通过滑槽限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4.7、本发明中梳齿槽设为向下凹的弧状,相应地,打散齿条设为向其转动的前方凹陷的弧状,打散齿条与梳齿槽上的弧状凹形部配合对块状蔬菜进行割散,可以有效将块状蔬菜进行抓割、散开,减少块状蔬菜抓不住的情形。
附图说明
2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图1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图1中切制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图2中本体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图2中弧形切刀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图2中模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图1中散料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去茎装置;11、第一杆;111、第一弧形切刀;112、第一连杆;12、第二杆;121、第二弧形切刀;122、第二连杆;13、伸缩杆;14、定位针;141、限位挡板;15、万向节;16、升降复位机构;17、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8、第二横向移动机构;19、工作台;2、切制装置;21、模腔;211、凹形模腔;212、切刀槽;213、流料槽;22、压板;23、切刀;231、第一切刀;232、第二切刀;24、刀架;25、滑槽;26、气缸;27、导向组件;3、打散装置;31、打散壳体;32、散料板;33、打散进料斗;34、出料槽口;35、振动电机;36、挡料板;37、梳齿槽;38、滚筒;39、打散齿条;5、包菜。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蔬菜去茎、切制、打散装置的设备,依次包括:去茎装置1、切制装置2、以及打散装置3;
36.所述去茎装置1用于将蔬菜底内部延伸茎段呈倒锥形切制并拔出;
37.所述切制装置2用于将蔬菜通过一次压制切成条状或丝状;
38.所述打散装置3用于将切制后蔬菜中的块状割散,其包括:打散壳体31,其内部倾斜设有散料板32,散料板32较高的一侧设有打散进料斗33,用于装入刚切碎后的蔬菜条或块状,较低的一侧设有出料槽口34,其出料端为开口状,便于通过条状或丝状的蔬菜,而还是块状的菜块则不能通过,继续沿斜面向下移动,散料板32底部设有振动电机35,且散料板32通过减振弹簧安装于打散壳体31内;散料板32上方倾斜设有挡料板36,其倾斜方向可以与散料板32一致,挡料板36末端设有梳齿槽37,所述出料槽口34上方绕水平轴转动设有滚筒38,滚筒38两端通过轴承组件转动架设于打散壳体31上,其一端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慢速转动,所述滚筒38外圆周上设有与梳齿槽37配合打散齿条39,即打散齿条39可以从梳齿槽37中自由通过,并且打散齿条39与出料槽口34之间仅留有条状或丝状蔬菜通过的间隔,而块状的则不能通过;
39.具体使用过程中,以包菜为例,通过去茎装置1将其底内部延伸茎段呈倒锥形切制并拔出;再通过切制装置2将其通过一次压制切成条状或丝状;将切制后的蔬菜倒入打散进料斗33中,随着散料板32振动作用下,条状或丝状的蔬菜落下,而块状的蔬菜继续下移,到滚筒38时被阻拦,此时滚筒38转动(图中为逆时针转动),将块状蔬菜带动,通过梳齿槽37时,被挤压散开成小块状、条状或丝状,得以被分散,便于后续炒制时不致于还是块状而不易进油盐作料等情形。
40.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去茎装置1包括:本体,其上呈v字形且沿各自长度延伸方向移动设有第一杆11、第二杆12,即可以在本体两侧相对呈v字形设置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杆11滑动安装于第一滑套内,第二杆12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套内,当两杆都向下移动时,两者下端相靠近并汇于一点;第一杆11下端设有第一弧形切刀111,上端铰接于第一连
杆112一端;第二杆12下端设有第二弧形切刀121,上端铰接于第二连杆122一端;第一弧形切刀111与第二弧形切刀121可围合成倒锥形去茎壳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伸缩杆13,可以是气缸,其上端与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22另一端铰接。
41.具体去茎段过程,包菜底内部延伸有残留茎段,越向内其茎越细,呈锥状,传统切制时没有将去除,而是一起切条、丝等,包菜的该茎段较硬,炒制时难熟,吃起来口感较差,因此,有必要将其进行去除后再进行切制;去茎过程中,可以一手持蔬菜,使其茎部朝上,另一手持本体,初始状态下,第一杆11、第二杆12都处于最高位置,移动本体,使弧形切刀位于菜茎正上方合适位置,启动伸缩杆13,通过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22分别拉动第一杆11、第二杆12下移,第一弧形切刀111、第二弧形切刀121同时沿茎段切入,并切成倒锥状,直到切断为止,手向上提起本体,即可将该倒锥形的茎段拔出,再次控制伸缩杆13即可将茎段释放丢掉,可以理解地,非常灵活的操作即可将包菜内部延伸残留茎段去除,便于下一步的切制处理,从而保证切出的来的菜条或菜丝中基本不含该茎段,改善菜的口感。
42.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本体11下端还竖直设有定位针14,定位针14与倒锥形去茎壳体同轴设置。当手持本体向蔬菜底部茎段处靠近时,可以将定位针14预先插入茎段而进行预定位,找准圆锥心位置,过后倒圆锥体留在定位针14时,可以用手轻松将其向下拔掉。
43.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定位针14上还设有限位挡板141。且限位挡板141在定位针14上的位置可调,便于操作时,控制定位针14茎段的深度。
44.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本体上端通过万向节15与升降复位机构16下端连接,升降复位机构16包括连接于万向节15上端的拉杆,升降复位机构16上端设有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7、第二横向移动机构18,拉杆竖直移动于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7下端,通过拉杆上的复位弹簧使得拉杆被向上提起复位,即当操作者向下将本体移动后松开时,本体可以自由回至原来的高度,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7与第二横向移动机构18移动方向垂直,第二横向移动机构18包括横向设置于机架上的导轨、以及架设于导轨的门形框架,门形框架底部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滚轮;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7包括设于门形框架上的第一导轨、以及设置于第一导轨上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轮架与升降复位机构16上端连接,其中导轨与第一导轨的方向垂直;本体下方设有工作台19。通过万向节15可以使得本体在小范围内调整,从而调整其下端切入茎的角度;再通过第一横向移动机构17、第二横向移动机构18可以调整本体所在的位置,实现去茎的操作灵活。
45.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模腔21绕水平轴翻转设置,可以通过销轴组件连接于工作台上,模腔21其上还设有与凹形模腔211相贯的流料槽213。模腔21翻转时,便于倒料,其中料可以从流料槽213倒入至下一个打散的装置中。
46.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压板22横向移动设置,机架上设有与压板22两侧配合的滑槽25。当对蔬菜进行去茎处理后,可以拉动压板22移动,盖住模腔21上方,通过滑槽25限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7.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竖直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气缸26、导向组件27。气缸26一端连接于机架上,另一端连接于刀架24上,而且导向组件27包括导杆和导套,导套设于刀架24上,导杆竖直固定于机架上。
48.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切制装置2包括:模腔21、压板22、以及切刀23,所述模腔
21上端设置凹形模腔211,可以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便于放置蔬菜,所述压板22可盖合于凹形模腔211上;所述切刀23上端设刃口,下端安装于刀架24上;切刀23包括竖直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切刀231、第二切刀232,所述第一切刀231沿横向间隔均布设置多个,第二切刀232朝垂直于第一切刀231的另一横向设置,至少设置一片,如图所示,可以将菜条沿中间切断,避免菜条过长,多片并排设置的第一切刀231可以将包菜切制成厚度为2~4cm的环形块状,而第二切刀232可以将这些环形块状沿中部切开,从而使得其散开成条状;贯穿所述凹形模腔211至模腔21底部设有用以通过切刀23的切刀槽212;所述刀架24通过竖直往复移动机构驱动;
49.具体切制过程,包菜在去除茎段后,将压板22盖合于凹形模腔211上方并固定,竖直往复移动机构上移驱动刀架24、切刀23,切刀23通过模腔21上的切刀槽212后,在压板22阻挡作用下,切刀23向上对包菜进行挤压切制,形成条状或丝状,可以理解地,通过一次挤压切制就可以将包菜切成条状或丝状,大小基本一致,大幅提高了效率,利于批量化生产使用。
50.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梳齿槽37设为向下凹的弧状,相应地,打散齿条39设为向其转动的前方凹陷的弧状,即转动的前侧面为凹形状,所述打散齿条39与梳齿槽37上的弧状凹形部配合对块状蔬菜进行割散。可以有效将块状蔬菜进行抓割、散开,减少块状蔬菜抓不住的情形。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