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0: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现如今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车门作为先入为主的通道尤其重要。下沉刚度值是对车门的重要指标,它表现车门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现有技术中,车门铰链加强结构形状与内板随形大面积和内板贴合并焊接,为保证铰链连接的刚度普遍采用较大的接触面积和相对较厚的高强钢,车门的整体精度低导致了车门的下沉刚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及车辆,以解决车辆中车门的下沉刚度较差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和内板,其中,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主板设置第一通孔;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主板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内板为车门的内侧板面;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的第一主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侧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一主板固定,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对边与所述第一主板固定;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第二主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侧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二主板的第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主板的底边固定,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连接并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主面。
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铰链结构。
6.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车门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和内板,其中,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主板设置第一通孔;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主板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内板为车门的内侧板面;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的第一主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侧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一主板固定,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对边与所述第一主板固定;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第二主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侧板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二主板的第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主板的底边固定,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连接并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主面。螺栓穿过车门铰链再穿过铰链加强板,最后固定于内板的板面,通过上下两个铰链结构和车门以及车门铰链的结合,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铰链结构中大面积的板块作为加强板,简化了车
门铰链结构并且加强了车门铰链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车门铰链的下沉刚度。
7.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8.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9.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车门铰链的结构图;
10.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车门铰链结构中上铰链加强板的结构图;
11.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车门铰链结构中下铰链加强板的结构图;
12.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车门铰链的安装示意图;
13.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车门铰链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15.请参见图1,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车门铰链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上铰链加强板11、下铰链加强板12和内板13,其中,再结合上铰链加强板结构图和下铰链加强板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一主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所述第一主板21设置第一通孔;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包括第二主板31、第三侧板32、第四侧板33和第一支撑块34,所述第二主板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内板为车门的内侧板面;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的第一主板21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侧板22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一主板21固定,所述第二侧板23在所述第一侧板22的对边与所述第一主板21固定;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第二主板31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上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侧板32贴合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并与所述第二主板31的第一侧面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块34与所述第二主板31的底边固定,所述第四侧板33与所述第一支撑块34的底部连接并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主面。
16.其中,图1、图2和图3中以车门铰链结构的部件结构和功能实现进行举例说明,当然,上述上铰链加强板11和下铰链加强板12可以是任何用作加强板面的材料,例如:镀锌钢板、热浸镀锌钢板和不锈钢等任何可作为铰链加强板的钣金材料,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17.上述本公开提出的车门铰链结构包括上述上铰链加强板11和下铰链加强板12,其中,上述上铰链加强板11和上述下铰链加强板12通过焊接或是螺栓的方式连接在上述内板13的各个板面。上述上铰链加强板11包括第一主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上述第一主板21贴合于上述内板的侧面,即安装车门铰链的面,且上述第一主板21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上述上铰链加强板固定于上述内板的侧面,车门铰链也通过螺栓固定于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的外侧。上述第一侧板22为上述上铰链加强板中的一个板
面,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一主板21的同时,也焊接于上述内板的侧面翻边。上述第二侧板23为上述上铰链加强板中的另一个板面,上述第二侧板23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一侧板22在上述第一主板21的对边,其中,上述第二侧板23可以是含有开孔结构,用于固定上述第二侧边23与上述内板。
18.从另一个车门铰链结构的部件来说,上述下铰链加强板12包括第二主板31、第三侧板32、第四侧板33和第一支撑块34,其中上述第二主板31与上述第一主板21贴合于上述内板的侧面方式一致,上述第二主板31的贴合位置位于下车门铰链的安装处,且设置有第二通孔,用于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上述下铰链加强板固定于上述内板的侧面,车门铰链也通过螺栓固定于上述下铰链加强板的外侧。上述第三侧板32连接于上述第二主板31的侧边,同时也焊接于上述内板的侧面翻边。上述第四侧板33与上述第一支撑块34固定连接,且焊接于上述内板的主面。上述第一支撑块34的顶部连接固定于上述第二主板31的底部,上述第一支撑块34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上述第四侧板33,一方面用于支撑上述下铰链加强板,另一方面用于连接上述第二主板31和上述第四侧板33。该车门铰链结构的设置,相比现有技术,减小了车门铰链结构中铰链加强板于车门内板的接触面积,减轻车门铰链结构重量的同时也加强了车门的下沉刚度。
1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板主要包括内板的主面、上述内板的侧面以及上述内板的侧面翻边,上述内板的主面包括贴合汽车车门的一整块板面结构,上述内板的侧面为车门铰链安装的安装面,上述内板的侧面翻边为锤子与上述内板的侧面且向车身连接处多出来的一部分板面结构。另外,该车门铰链结构适用于汽车的前门和后门,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上铰链加强板还包括:第三主板24,其中,所述第三主板24底部与所述第一主板21固定,所述第三主板24侧边与所述第二侧板23固定;所述第三主板24的顶部向上延伸所述内板的窗框机构内并与所述内板的侧面贴合焊接,所述窗框机构为所述内板中窗框底端水平以上的区域。
21.该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铰链加强板设置有第三主板24,上述第三主板24的底部于上述第一主板2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一主板21向上的延伸,此外,上述第三主板24侧边于上述第二侧板23进行固定,另外,上述第三主板24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内板的窗框机构内并于上述内板的侧面贴合焊接,此向上伸出的结构较小,但是刚度提升效果较好。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上铰链加强板与上述内板的多面都有焊接或是紧贴固定结构,提升了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结构的稳定,从而提高了车门铰链结构的刚度。
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上铰链加强板还包括:第一翻边结构25和第五侧板26,其中,所述第五侧板26通过所述第一翻边结构25与所述第二侧板24连接,所述第五侧板26焊接于所述内板的主面。
23.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五侧板26通过上述第一翻边结构25使得板面平行且贴合于上述内板的主面,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述第五侧板26和上述内板固定连接,另外第一翻边的结构25的设置相比于折角翻转的方式稳定性更高。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的多面与上述内板焊接或者是其他固定,提高了车门的下沉刚度。
2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铰链加强板中的第二侧板23与上述内板的主面有个角度的偏差,可以是与内板的主面有接触,上述第五侧板26的设置使得上述上铰链加强板呈z字型
与上述内板的主面、上述内板的侧面和上述内板的侧面翻边分别焊接。
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还包括:第二翻边结构35和第二支撑板36,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6与所述第二主板31、所述第一支撑板34和所述第四侧板33贴合固定;所述第二翻边结构35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6的顶端。
26.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支撑板36通过第二翻边结构35将板面转至上述内板的主面一边,其中,上述第二翻边结构35设置与上述第二主板31和上述第二支撑板36的顶端交汇处,并且上述第二支撑板36与上述第二主板31、上述第一支撑板34和上述第四侧板33贴合固定。下铰链加强板铰链安装面与内板翻折两面贴合焊接,侧面斜撑结构为l型增加制件本体刚度,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下铰链加强板整体结构更加完整,上述第一支撑板34和上述第二支撑板36提高了上述下铰链加强板的整体稳定,进而提搞了车门铰链结构的下沉刚度。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36设置有第三通孔,其中,螺母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紧缩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28.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支撑板36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用于配合螺栓结构的使用,螺母会穿过上述第三通孔将上述第二支撑板36和上述内板的主面形成一个支撑结构,加强整体下铰链加强板的稳定。该结构的设置提高了上述下铰链加强板和上述内板的主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支撑板36上的第三通孔的数量以及位置不作限定,上述第三通孔的设置可以是设置在上述第二支撑板36与上述内板主面连接固定的有益位置。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侧板23包括至少一个减重孔。
31.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述第二侧板23增设减重孔,在不影响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的稳定性前提下以减轻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的整体重量,上述车门铰链的安装更加简便,提高了安装结构装置的操作性。
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侧板23设置有第四通孔,其中,螺母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且紧缩于所述第二侧板23。
33.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侧板2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用于配合螺栓结构的使用,螺母会穿过上述第四通孔将上述第二侧边23和上述内板的主面形成一个支撑结构,加强整体上铰链加强板的稳定。该结构的设置提高了上述上铰链加强板和上述内板的主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侧板23上的第四通孔的数量以及位置不作限定,上述第四通孔的设置可以是设置在上述第二侧板23与上述内板主面连接固定的有益位置。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内板侧面完全贴合。
36.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主板和上述第二主板都是直接与上述内板的侧面以及车门铰链结构直接接触的部件,上述第一主板和上述第二主板与上述内板侧面完全贴合,即上述第一主板和上述第二主板面向上述内板侧面的一面的板面结构与上述内板侧面的表面结构相吻合。该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安装上述上铰链加强板和上述下铰链加强板的简便,也提高了车门的下沉刚度。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车门铰链结构还包括:上车门铰链41和下车门铰链42,其中,所述上车门铰链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上铰链加强板41;所述下车们铰链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42。
38.该实施方式中,螺母穿过上述上车门铰链41和上述上铰链加强板最后拧紧于上述内板中,将上述上车门铰链41固定于上述上铰链加强板的板面上,螺母穿过上述下车门铰链42和上述下铰链加强板最后拧紧于上述内板中,将上述下车门铰链42固定于上述下铰链加强板的板面上。该结构的设置,提高了车门的下沉刚度。
3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任意实施方式的车门铰链结构。
40.请参见图5,如图5为将上述上车门铰链和上述下车门铰链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将螺母穿过上述上车门铰链和上述上铰链加强板,将螺母穿过上述下车门铰链和上述下铰链加强板,并将所有螺母打紧,其中,完成打紧螺母后进行3次以上开关门校核,开启至最大开门角度,检查是否存在开关门不畅,阻力过大、卡滞异响等情况。
41.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42.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