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0: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积液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通过穿刺针插入患者胸腔积液部位抽取一定量的积液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精确的诊断出患者的实际病情病况,方便后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3.如申请号为:cn201510984815.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胸膜腔穿刺冲洗器,包括宽胶布、污物桶、洗液瓶、引流袋,还包括由中段外螺纹穿刺套管、调节旋抵板、穿刺针头杆和穿刺针尾杆构成的穿刺引流器,由t型活塞三叉管分别连接抽吸冲洗球、吸取管和冲洗管构成的抽吸冲洗装置以及附件内螺纹引流软管、钩针和锯割刀;穿刺针头杆的螺杆端开有圆孔;穿刺针头杆螺杆端螺纹连接穿刺针尾杆套入中段外螺纹穿刺套管;取出穿刺针头杆和穿刺针尾杆后的内螺纹引流软管尾端连接引流袋或抽吸冲洗装置。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有效避免对患者胸膜和肺的刺激及损伤、缩短疗程促进治愈、减少患者受凉感冒与方便患者的生活和正常活动、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选择与操作等优点,适于患者胸膜腔穿刺引流冲洗应用。
4.现有对患者胸腔积液进行抽取化验检查时,大多时通过针筒进行抽吸,针筒的最大容积有限,制造负压行程也较小,不能够完整的抽取患者的胸腔几积液,往往需要多次操作,徒增患者的痛苦,且针筒制造负压行程较小在多次抽取时并不能精确患者胸腔积液抽取量的多少,步骤繁琐麻烦,实用性不高。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以解决现有对患者胸腔积液进行抽取化验检查时,大多时通过针筒进行抽吸,针筒的最大容积有限,制造负压行程也较小,不能够完整的抽取患者的胸腔几积液,往往需要多次操作,徒增患者的痛苦,且针筒制造负压行程较小在多次抽取时并不能精确患者胸腔积液抽取量的多少,步骤繁琐麻烦,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7.本发明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包括负压抽吸筒;
9.所述负压抽吸筒包括有安装筒和连接筒,连接筒插接在安装筒的底部,且连接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道;
10.所述连通管道通过软管与液体收集管连接,且液体收集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
接;
11.安装筒的顶部安装有控制装置,且安装筒的内部设有负压发生组件。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
13.控制旋帽,控制旋帽转动连接在安装筒的筒体顶部;
14.位置控制环,位置控制环固定连接在控制旋帽底面的中部。
15.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组件包括有:
16.活塞柱,活塞柱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17.排气控制阀,排气控制阀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18.负压发生阀,负压发生阀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1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筒体截面形状为“u”形设计,且安装筒外侧筒壁的中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为环绕安装筒筒壁的环形设计,控制旋帽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2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泵吸发生槽,且泵吸发生槽设有四个,相邻泵吸发生槽之间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且每个泵吸发生槽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活塞柱。
2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泵吸发生槽的底部设有泵吸控制槽,且泵吸控制槽的槽体形状为“t”形设计,排气控制阀插接在泵吸控制槽的横槽内部,且负压发生阀插接在泵吸控制槽竖槽的底部。
22.进一步的,所述泵吸控制槽的横槽端部与安装筒的筒体外部连通,且泵吸控制槽的竖槽底部与连接筒的内部连通。
23.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控制阀和负压发生阀均为单向阀,排气控制阀的开启方向为向安装筒外部方向开启,且负压发生阀的开启方向为向上开启。
2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柱的顶部设有弧形的轨道槽,且轨道槽的弧形内径与位置控制环的环体外径相同,轨道槽插接在位置控制环的环体外部。
2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槽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泵吸控制凸起,且位置控制环环壁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位置控制槽,位置控制槽的环体为倾斜设计,且两个泵吸控制凸起分别插接在位置控制环环壁的内侧和外侧的位置控制槽内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首先,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负压发生组件源源不断的产生负压,且负压产生期间不会中断,能够稳定、高效在任何情况下对患者胸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定量抽取,抽取快速,减轻了患者在抽液时的痛苦,使用方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8.其次,当控制旋帽转动时,能够带动位置控制环同步转动,位置控制环环体倾斜的位置控制槽通过泵吸控制凸起带动四个活塞柱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制造负压,当活塞柱上行时,排气控制阀关闭,负压发生阀开启,从而制造负压通过连通管道将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抽取到液体收集管内部,当活塞柱下行时,排气控制阀开启,负压发生阀关闭,此时活塞柱能够排空泵吸发生槽内部空气以备下次上行制造负压抽取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四个活塞柱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不间断的制造负压,使用方便快速,稳定高效,能够通过旋转控制旋帽的转动幅度精确控制患者积液的抽取量,同时减轻了患者在抽取积液时的痛苦,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9.再者,定位槽能够限制控制旋帽的转动轨迹,使得控制旋帽在转动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失效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的位置控制槽能够稳定的通过泵吸控制凸起控制四个活塞柱有序的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制造负压抽取积液,轨道槽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能够自由的在活塞柱的顶部转动,不会出现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经久耐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图2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发明位置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发明活塞柱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发明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发明图3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38.1、负压抽吸筒;101、安装筒;1011、定位槽;1012、泵吸发生槽;1013、泵吸控制槽;102、连接筒;1021、连通管道;2、控制装置;201、控制旋帽;2011、定位环;202、位置控制环;2021、位置控制槽;3、负压发生组件;301、活塞柱;3011、轨道槽;3012、泵吸控制凸起;302、排气控制阀;303、负压发生阀。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实施例:
43.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44.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包括负压抽吸筒1;
45.负压抽吸筒1包括有安装筒101和连接筒102,连接筒102插接在安装筒101的底部,且连接筒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道1021;
46.连通管道1021通过软管与液体收集管连接,且液体收集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
接;
47.安装筒10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装置2,且安装筒101的内部设有负压发生组件3;
48.控制装置2包括有:
49.控制旋帽201,控制旋帽201转动连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顶部;
50.位置控制环202,位置控制环202固定连接在控制旋帽201底面的中部;
51.负压发生组件3包括有:
52.活塞柱301,活塞柱301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
53.排气控制阀302,排气控制阀302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
54.负压发生阀303,负压发生阀303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排气控制阀302和负压发生阀303均为单向阀,排气控制阀302的开启方向为向安装筒101外部方向开启,且负压发生阀303的开启方向为向上开启;
55.在使用中,该装置能够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负压发生组件3源源不断的产生负压,且负压产生期间不会中断,能够稳定、高效在任何情况下对患者胸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定量抽取,抽取快速,减轻了患者在抽液时的痛苦,使用方便。
56.其中,安装筒101的筒体截面形状为“u”形设计,且安装筒101外侧筒壁的中部设有定位槽1011,定位槽1011为环绕安装筒101筒壁的环形设计,控制旋帽201的底部设有定位环2011,且定位环2011插接在定位槽1011的内部,在使用中,定位槽1011能够限制控制旋帽201的转动轨迹,使得控制旋帽201在转动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失效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202的位置控制槽2021能够稳定的通过泵吸控制凸起3012控制四个活塞柱301有序的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制造负压抽取积液,使用稳定。
57.其中,安装筒101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泵吸发生槽1012,且泵吸发生槽1012设有四个,相邻泵吸发生槽1012之间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且每个泵吸发生槽1012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活塞柱301,在使用中,四个活塞柱301有序的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制造负压抽取积液。
58.其中,每个泵吸发生槽1012的底部设有泵吸控制槽1013,且泵吸控制槽1013的槽体形状为“t”形设计,排气控制阀302插接在泵吸控制槽1013的横槽内部,且负压发生阀303插接在泵吸控制槽1013竖槽的底部,泵吸控制槽1013的横槽端部与安装筒101的筒体外部连通,且泵吸控制槽1013的竖槽底部与连接筒102的内部连通,在使用中,当活塞柱301上行时,排气控制阀302关闭,负压发生阀303开启,从而制造负压通过连通管道1021将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抽取到液体收集管内部,当活塞柱301下行时,排气控制阀302开启,负压发生阀303关闭,此时活塞柱301能够排空泵吸发生槽1012内部空气以备下次上行制造负压抽取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四个活塞柱301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不间断的制造负压,使用方便快速,稳定高效,能够通过旋转控制旋帽201的转动幅度精确控制患者积液的抽取量,同时减轻了患者在抽取积液时的痛苦。
59.其中,活塞柱301的顶部设有弧形的轨道槽3011,且轨道槽3011的弧形内径与位置控制环202的环体外径相同,轨道槽3011插接在位置控制环202的环体外部,在使用中,轨道槽3011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202能够自由的在活塞柱301的顶部转动,不会出现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经久耐用。
60.其中,轨道槽3011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泵吸控制凸起3012,且位置控制环202环壁的
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位置控制槽2021,位置控制槽2021的环体为倾斜设计,且两个泵吸控制凸起3012分别插接在位置控制环202环壁的内侧和外侧的位置控制槽2021内部,在使用中,当控制旋帽201转动时,能够带动位置控制环202同步转动,位置控制环202环体倾斜的位置控制槽2021通过泵吸控制凸起3012带动四个活塞柱301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制造负压。
61.在另一实施例中,活塞柱301设有六个,且泵吸发生槽1012和泵吸控制槽1013同样设有六组,能够更为快速的制造负压抽取患者胸腹腔的积液。
6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63.本发明中,将穿刺针、液体收集管和连通管道102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将穿刺针穿刺如患者需要抽取积液的患处,转动控制旋帽201即可抽取患者换出的积液,在抽取时通过管槽液体收集管管体的刻度可判断积液抽取量,抽取更为精确,当控制旋帽201转动时,能够带动位置控制环202同步转动,位置控制环202环体倾斜的位置控制槽2021通过泵吸控制凸起3012带动四个活塞柱301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制造负压,当活塞柱301上行时,排气控制阀302关闭,负压发生阀303开启,从而制造负压通过连通管道1021将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抽取到液体收集管内部,当活塞柱301下行时,排气控制阀302开启,负压发生阀303关闭,此时活塞柱301能够排空泵吸发生槽1012内部空气以备下次上行制造负压抽取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四个活塞柱301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不间断的制造负压,使用方便快速,稳定高效,能够通过旋转控制旋帽201的转动幅度精确控制患者积液的抽取量,同时减轻了患者在抽取积液时的痛苦,定位槽1011能够限制控制旋帽201的转动轨迹,使得控制旋帽201在转动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失效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202的位置控制槽2021能够稳定的通过泵吸控制凸起3012控制四个活塞柱301有序的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制造负压抽取积液,轨道槽3011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202能够自由的在活塞柱301的顶部转动,不会出现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经久耐用,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负压发生组件3源源不断的产生负压,且负压产生期间不会中断,能够稳定、高效在任何情况下对患者胸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定量抽取,抽取快速,减轻了患者在抽液时的痛苦,使用方便。
64.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