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1: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折弯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


背景技术:

2.在施工工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弯折,弯折处不同角度的钢筋,以适用于不同施工要求。目前,钢筋在弯折过程中,通常都需要人力操作,但是需要弯折直径较粗的钢筋时,市场上出现了机械钢筋折弯机。
3.如公告号为cn2069362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折弯机,该钢筋折弯机包括折弯盘,以及固定设置于折弯盘中心的中心轴和位于中心轴外侧的导向柱,折弯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定位孔,定位孔上穿设有固定柱以及定位柱,固定柱上固定套接有支撑板,支撑板背离定位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支撑板与定位柱之间固定设置有调节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类钢筋折弯机仅能对钢筋进行折弯加工,无法对一些钢筋或者杆件进行折断加工,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杆类工件进行折断加工,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包括机箱、转动安装于所述机箱顶部的转动柱、固定于所述转动柱上的转动盘、固定于所述转动盘上表面中心的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一侧的折弯柱、固定于所述机箱一侧的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抵接柱、设置于机箱内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折弯柱与所述转动盘上表面固定并可拆卸安装;所述安装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杆状工件一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转动盘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杆状工件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钢筋折弯时,操作人员将钢筋一端穿过折弯柱和固定柱之间,另一端与抵接柱相抵,然后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柱转动,从而使得钢筋被折弯;而当操作人员想要折断杆状工件时,操作人员放置工件,使得工件一端与第一固定件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固定,且工件穿过折弯柱与固定柱之间,然后操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使得转动盘转动,即可折断杆状工件,且在折断时不易造成工件飞出,适用于杆状工件的折断加工,功能丰富。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底部设有用于与杆状工件压合的压紧槽,所述第一固定件两端均穿设有与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上套设有位于第一固定件和安装板之间的弹性圈;所述第二固定件底部设有用于与杆状工件压合的压合槽,所述第二固定件两端均穿设有与所述转动盘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固定件和转动盘之间的橡胶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杆状工件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放置工件,然后将第
一固定件扣住工件端部,使得第一固定件的压紧槽内壁与工件顶部抵紧,然后再旋紧第一固定件两端的安装螺栓,使得第一固定件受到朝向安装板的压紧作用,从而使得杆状工件的该端端部被夹持固定;同理,操作人员放上第二固定件并旋紧固定螺栓后,杆状工件的另一端也被夹持固定,操作方便,结构稳固。
11.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折弯柱上穿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端部与安装孔内壁螺纹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设置,使得折弯柱得以固定在转动盘上的多处位置,便于折弯不同粗细的钢筋,且第二固定件也得以于转动盘上的各处位置固定工件,便于调节杆状工件的折断位置。
13.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下端延伸至所述机箱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箱内底面上的伺服电机、竖直转动安装在机箱内的传动杆、固定于所述转动柱下端的从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传动杆上并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传动锥齿轮、固定于传动杆上的传动直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直齿轮;所述主动直齿轮与所述传动直齿轮啮合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传动直齿轮的齿数;所述传动锥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从动锥齿轮的齿数。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启动时,主动直齿轮转动,带动了传动直齿轮以及传动杆转动,使得传动锥齿轮带动转动柱上的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驱动了转动盘转动,以加工钢筋或杆件;而驱动机构内齿轮齿数的设置,起到减速增扭的效果,使得传递至转动柱上的扭矩更大,便于折断强度更大的杆件。
15.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共设有四根,四根传动杆环绕所述转动柱轴线均匀分布;四根所述传动杆上的所述传动锥齿轮均与转动柱上的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且四根传动杆上的所述传动直齿轮均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所述主动直齿轮啮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传动杆的设置,使得转动柱四周均受到扭矩作用,传动结构更稳固。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当操作人员想要折断杆状工件时,操作人员放置工件,使得工件一端与第一固定件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固定,且工件穿过折弯柱与固定柱之间,然后操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使得转动盘转动,即可折断杆状工件,且在折断时不易造成工件飞出,适用于杆状工件的折断加工,功能丰富;
19.2.安装孔的设置,使得折弯柱得以固定在转动盘上的多处位置,便于折弯不同粗细的钢筋;
20.3.驱动机构内齿轮齿数的设置,起到减速增扭的效果,使得传递至转动柱上的扭矩更大,便于折断强度更大的杆件。
附图说明
21.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机箱;11、安装板;2、转动柱;3、转动盘;31、安装孔;4、固定柱;5、
折弯柱;51、紧固螺栓;61、伺服电机;62、传动杆;63、从动锥齿轮;64、传动锥齿轮;65、传动直齿轮;66、主动直齿轮;7、抵接柱;8、第一固定件;81、安装螺栓;82、压紧槽;83、弹性圈;9、第二固定件;91、固定螺栓;92、压合槽;9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参照图1,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包括机箱1、转动安装于机箱1顶部的转动柱2、固定于转动柱2上端的转动盘3、焊接固定于转动盘3上表面中心的固定柱4、设置于固定柱4一侧的折弯柱5、固定于机箱1一侧的安装板11、固定于安装板11上的抵接柱7、设置于机箱1内的用于驱动转动柱2转动的驱动机构。安装板11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杆状工件一端的第一固定件8,转动盘3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杆状工件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9。
27.参照图1,转动柱2上端与转动盘3的底面中心连接,转动柱2下端延伸至机箱1内,且转动盘3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安装孔31的开口呈圆形。折弯柱5为圆柱体结构,其轴线竖直,且折弯柱5下端端面与转动盘3的上表面贴合。此外,折弯柱5上穿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紧固螺栓51,紧固螺栓51端部穿入折弯柱5底面覆盖区域的安装孔31内并与安装孔31内壁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折弯柱5与转动盘3可拆卸连接并固定。
28.参照图1,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箱1内底面上的伺服电机61、竖直转动安装在机箱1内的传动杆62、固定于转动柱2下端的从动锥齿轮63、固定于传动杆62上并与从动锥齿轮63啮合的传动锥齿轮64、固定于传动杆62上的传动直齿轮65以及固定于伺服电机61输出轴上的主动直齿轮66。主动直齿轮66与传动直齿轮啮合设置主动直齿轮66的齿数小于传动直齿轮的齿数,传动锥齿轮64的齿数小于从动锥齿轮63的齿数。此外,传动杆62共设有四根,四根传动杆62环绕转动柱2轴线均匀分布。四根传动杆62上的传动锥齿轮64均与转动柱2上的从动锥齿轮63啮合,且四根传动杆62上的传动直齿轮65均与伺服电机61上的主动直齿轮66啮合。
29.当伺服电机61启动时,主动直齿轮66转动,带动了传动直齿轮65以及传动杆62转动,使得传动锥齿轮64带动转动柱2上的从动锥齿轮63转动,从而驱动了转动盘3转动,以加工钢筋或杆件;而驱动机构内齿轮齿数的设置,起到减速增扭的效果,使得传递至转动柱2上的扭矩更大。而四组传动杆62的设置,使得转动柱2四周均受到扭矩作用,传动结构更稳固。
30.参照图1、图2,第一固定件8呈倒u形,其底部设有用于与杆状工件压合的压紧槽82,第一固定件8两端均穿设有与安装板11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栓81。安装螺栓81上套设有位于第一固定件8和安装板11之间的弹性圈83。结合图3所示,第二固定件9的结构与第一固定件8的结构一致,第二固定件9底部设有用于与杆状工件压合的压合槽92,第二固定件9两端均穿设有固定螺栓91。固定螺栓91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固定件9和转动盘3之间的橡胶圈93。此外,固定螺栓91的端部与转动盘3上的安装孔31螺纹配合,使得第二固定件9得以固定安装于转动盘3上的多处位置。
3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折弯工作台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钢筋折弯时,操作人员将钢筋一端穿过折弯柱5和固定柱4之间,另一端与抵接柱7相抵,然后驱动机构驱
动转动柱2转动,从而使得钢筋被折弯;而当操作人员想要折断杆状工件时,操作人员放置工件,使得工件一端与第一固定件8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9固定,且工件穿过折弯柱5与固定柱4之间,然后操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使得转动盘3转动,即可折断杆状工件,且在折断时不易造成工件飞出,适用于杆状工件的折断加工,故而该折弯工作台的功能丰富。
3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