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2.注塑成型是将熔融塑胶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的生产方式,其作为塑胶产品的主要生产手段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市面上的模具只有一种单层小倒扣结构,一些产品为了结构的稳定需要较深的扣位和双重倒扣进行铸模,如若采用现有的模具则会出现难以脱模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改模具结构能确保产品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进行快速脱模。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和设于下模板的型芯,型芯包括左芯部、中芯部、右芯部,中芯部在竖直方向可上下移动设于左芯部和右芯部之间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包括后模镶件,后模镶件与所述中芯部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包括滑动座,所述中芯部固定设于滑动座,所述后模镶件与滑动座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芯部和所述右芯部的上端部均设于型腔内,左芯部和右芯部的下端部均可在横向方向相对运动地设于所述下模板。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芯部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所述中芯部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 105
°
至125
°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右芯部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所述中芯部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 70
°
至85
°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左芯部、中芯部和右芯部组合成型芯,且中芯部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便于在脱模时将中芯部抽出,确保产品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进行快速脱模。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芯部位于型腔内的状态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芯部抽出型腔的状态示意图。
14.图中:10.下模板;20.左芯部;30.中芯部;40.右芯部;50.滑动座;60.后模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请参照图1

2所示,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10和设于下模板10的型芯,型芯包括左芯部20、中芯部30、右芯部40,中芯部30在竖直方向可上下移动设于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之间。在注塑完成后,开模时,原本处于型腔内的中芯部30受力被抽进下模板10内,此时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均缺少中芯部30的支撑,又由于受到型腔内完成注塑的产品的压力,会使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 发生相对位移,相互靠近,以便于将产品脱模取出,进而确保产品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能进行快速脱模。
17.下模板10包括后模镶件60,后模镶件60与中芯部30固定连接;下模板10包括滑动座50,中芯部30固定设于滑动座50,后模镶件 60与滑动座50固定连接。在下模板10内设有与后模镶件60固定的滑动座50,后模镶件60紧锁至下模板10,中心部固定设于滑动座 50,在开模时,后模浮板与后模底板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后模镶件 60带动滑动座50将中芯部30抽拉至下模板10内,进而实现将中芯部30由型腔内抽出,以便于实现快速脱模。
18.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的上端部均设于型腔内,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的下端部均可在横向方向相对运动地设于下模板10。当中芯部30被抽出型腔时,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位于型腔内的部分失去中芯部30的支撑,产品会对处于型腔内的部分进行挤压,进而使得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相互靠近,进而实现产品的快速脱模。
19.左芯部20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中芯部30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105
°
至125
°
;右芯部 40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中芯部 30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70
°
至85
°
。在左芯部20和右芯部 40的下端部靠近中芯部30的一侧均设有一倾斜边,且倾斜边均由上至下倾斜,同时左芯部20的倾斜角度为110
°
,右芯部40的倾斜角度为80
°
,以便于中芯部30的进入与抽出,进而实现产品的快速脱模。
2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10)和设于下模板(10)的型芯,其特征在于:型芯包括左芯部(20)、中芯部(30)、右芯部(40),中芯部(30)在竖直方向可上下移动设于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0)包括后模镶件(60),后模镶件(60)与所述中芯部(3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0)包括滑动座(50),所述中芯部(30)固定设于滑动座(50),所述后模镶件(60)与滑动座(5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芯部(20)和所述右芯部(40)的上端部均设于型腔内,左芯部(20)和右芯部(40)的下端部均可在横向方向相对运动地设于所述下模板(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芯部(20)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所述中芯部(30)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105
°
至125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芯部(40)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由上至下的倾斜边,倾斜边设于靠近所述中芯部(30)一侧,倾斜边的倾斜角度为70
°
至85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大扣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和设于下模板的型芯,型芯包括左芯部、中芯部、右芯部,中芯部在竖直方向可上下移动设于左芯部和右芯部之间;采用左芯部、中芯部和右芯部组合成型芯,且中芯部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便于在脱模时将中芯部抽出,确保产品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进行快速脱模。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进行快速脱模。采用双重倒扣铸模时进行快速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汇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