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介质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4-02 23:58: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介质传输系统主要用于常温介质的传输,而对于低温冷冻介质,例如液氮,需要考虑传输管路以及接头的绝热方式,防止发生显著漏热,引起降温速度慢以及结霜、凝露等不良现象。
3.现有技术通常在传输管路中增加真空层,以起到绝热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传输管路的寿命会受限于真空层的维持时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漏气和材料放气等因素,真空层的真空度会逐渐下降,直到失去绝热作用。真空层失效后,产品只能报废或者重新发回工厂进行二次抽真空处理,这样成本会大大提高。
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延长传输管路使用寿命的介质传输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传输,该第一装置包括抽真空单元,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和该第二装置连接,该第一管路包括:管体,其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其穿设于该管体的腔体中;以及第一真空形成层,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与该管体之间;其中,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管路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当该抽真空单元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
7.可选地,该介质传输通道包括:进气管道,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传输至该第二装置;回气管道,用于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传输并回收至该第一装置。
8.可选地,该第一装置包括冷冻消融装置,该第二装置包括探针,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介质储存装置,其与该进气管道连通,用于向该进气管道输入介质;回气处理模块,其与该回气管道连通,用于回收并处理自该第二装置返回的介质。
9.可选地,该管体与该第一装置通过第一接头组件连接,该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类型接头,其包括外套管,该外套管设有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的第一内腔;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穿设于该第一内腔中,且自该外套管的远端向外延伸;第二类型接头,该第二类型接头的远端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分别用于容置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其中,该第一类型接头与该第二类型接头可组装或拆卸,当该第一类型接头与该第二类型接头组装时,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分别插入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中。
10.可选地,该外套管的外侧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该第二类型接头包括:管状套件,该套件的近端设有第二内腔,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分别与该第二内腔连通,该套件的近端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滚珠,该多个滚珠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
通孔中;管状活动件,其穿设于该套件的内部,且可相对该套件轴向移动,该活动件与该外套管相适配,以供该第一类型接头穿设于其中,该活动件的内径小于该第一凸起的外径;管状锁定件,其套设于该套件的外部,且该锁定件靠近该滚珠;其中,在非组装状态下,该活动件从内侧抵靠该多个滚珠,该锁定件与该多个滚珠处于释放状态;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类型接头插入该第二类型接头,该第一凸起将该活动件沿轴向推离该多个滚珠,使该多个滚珠落入该第一凹槽中,该锁定件与该多个滚珠处于压紧状态。
11.可选地,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自该外套管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部分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该第一内套管与该进气管道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形成层,该第二内套管与该回气管道之间形成第三真空形成层,该第二真空形成层和该第三真空形成层分别与该第一内腔连通。
12.可选地,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的远端分别设有进气接口和回气接口,该进气接口连通该介质储存装置,该回气接口连通该回气处理模块。
13.可选地,该第二管路与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接头组件连接。
14.可选地,该第一类型接头的近端与该管体的远端连接。
15.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传输,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和该第二装置连接,该第一管路包括:管体,其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其穿设于该管体的腔体中;以及第一真空形成层,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与该管体之间;第二管路;以及抽真空单元,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管路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
1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介质传输系统,当第二装置闲置时,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当第二装置准备工作时,通过抽真空单元使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在第二装置的整个工作期间,抽真空单元始终保持工作,保证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第二装置的工作结束后,抽真空单元停止工作,第一真空形成层恢复至常压状态,即本技术实施例中只在第二装置工作时形成真空层,无需担心材料放气的影响,也无需考虑真空度如何维持的问题,并且延长了第一管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技术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技术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0.图3是图1的第一接头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21.图4和图5是本技术的抽真空单元的两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2.图6a-6b是本技术第一管路与第一类型接头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23.图6c是图6b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7是本技术第二类型接头的剖视图。
25.元件标号
26.20:第一装置;30:第二装置;101:第一管路;1011:管体;1012:介质传输通道;1013:第一真空形成层;201:抽真空单元;202:第二管路;1014:进气管道;1015:回气管道;40:第一接头组件;401:第一类型接头;4012:外套管;4013:第一凸起;4014:第一凹槽;402:第二类型接头;4021:套件;4022:滚珠;4023:活动件;4024:锁定件;4025:主体部;4026:延伸部;4027:进气接口;4028:回气接口;50:第二接头组件;1016:第一接口;205:第二接口;4015:第一内腔;4101:第一容置腔;4102:第二容置腔;4103:第二内腔;4104:第二真空形成层;4105:第三真空形成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28.所述的“近端”是指按照图1的放置方式,下方为近端。所述的“远端”是指按照图1的放置方式,上方为远端。所述的“近端”和“远端”是相对而言的。
29.所述的“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连通”是指管路之间互通,以使介质能在其中流动;“连接”包括连通和非连通两种情况。
3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实现。
31.参见图1至图7,在本技术一具体实现中,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20与第二装置30之间传输,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1,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20和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管体1011、介质传输通道1012和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中,管体1011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1012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形成于管体1011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之间。
32.抽真空单元201可以设于第一装置20的内部,或者独立于第一装置20,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33.介质传输通道1012可包括一条通道、两条通道或更多条通道。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介质传输通道1012包括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进气管道1014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传输至该第二装置30;回气管道1015用于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传输并回收至该第一装置20。
3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装置20包括冷冻消融装置,该第二装置30包括探针,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介质储存装置(图中未示出)和回气处理模块(图中未示出),介质储存装置与该进气管道1014连通,用于向该进气管道1014输入介质;回气处理模块与该回气管道1015连通,用于回收并处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探针中可以设有进气管道和回气管道,以分别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的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连通。由于探针的体积要求较小,设于其内部的回气管道可以套设于进气管道的外部,而探针内部的真空形成层
可以形成于回气管道和探针的管体之间。探针内部的真空形成层可以延伸与第一管路101的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为一体。
3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管体1011与该第一装置20通过第一接头组件40连接,该第一接头组件40包括第一类型接头401和第二类型接头402,其中,第一类型接头401包括外套管4012,外套管4012设有与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的第一内腔4015;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穿设于第一内腔4015中,且自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第二类型接头402的远端设有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用于容置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其中,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可组装或拆卸,当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组装时,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分别插入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与该管体1011的远端连接。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内还可以设有密封圈,以在抽真空时形成较为密闭的真空。
3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外套管4012的近端外侧可设有第一凸起4013和第一凹槽4014。第二类型接头402包括管状套件4021、管状活动件4023和管状锁定件4024,其中,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第二内腔4103,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与该第二内腔4103连通,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通孔和多个滚珠4022,该多个滚珠4022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通孔中;管状活动件4023穿设于该套件4021的内部,且可相对该套件4021轴向移动,该活动件4023与该外套管4012相适配,以供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穿设于其中,该活动件4023的内径小于该第一凸起4013的外径;管状锁定件4024套设于该套件4021的外部,且该锁定件4024靠近该滚珠4022;其中,在非组装状态下,该活动件4023从内侧抵靠该多个滚珠4022,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释放状态;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类型接头401插入该第二类型接头402,该第一凸起4013将该活动件4023沿轴向推离该多个滚珠4022,使该多个滚珠4022落入该第一凹槽4014中,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压紧状态。
3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自该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部分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该第一内套管与该进气管道1014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该第二内套管与该回气管道1015之间形成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该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和该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分别与该第一内腔4015连通。
3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套件4021可包括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用于插入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套件4021可包括主体部4025和延伸部4026,该延伸部4026设于该冷冻消融装置的内部,主体部4025设于冷冻消融装置的外部。主体部4025和延伸部4026可通过螺纹、卡合等方式实现组装和拆卸。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可连通该第一管路101,也可预先将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管路101的远端,第二类型接头402固定连接于冷冻消融装置上,进行冷冻消融前,将第一类型接头401插入第二类型接头402中。
3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的远端分别设有进气接口4027和回气接口4028,该进气接口4027连通该介质储存装置,该回气接口4028连通该回气处理模块。
40.第一管路101可以为柔性管(例如波纹管)或刚性管(例如不锈钢管)等,第二管路
202可以为橡胶管、乳胶管、真空波纹管或其他柔性管路,也可以为刚性管,例如不锈钢管。第一管路101和第二管路202也可以柔性管和刚性管混合。可以在第一管路101的管体1011的远端刚性部分设置第一接口1016,抽真空单元201设置第二接口205。当第二管路202为柔性管时,第一接口1016可以伸出一段刚性管,第二接口205伸出一段刚性管,第二管路202密封套接于这两段刚性管上。抽真空单元201可以为真空泵或其他能够抽真空的装置。第一管路101与第一类型接头401可以为一体结构。
4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管路202为刚性管,该第二管路202与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接头组件50连接。第二接头组件50可以为常见的vcr接头(英文全称vaccum coupling radius seal,真空连接径向密封)或其他适合的接头。
42.在本技术另一具体实现中,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1、第二管路202和抽真空单元201,第一管路101与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管体1011、介质传输通道1012和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中,管体1011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1012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第一真空形成层可形成于管体1011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之间。
43.抽真空单元201可以设于第一装置20的内部,或者独立于第一装置20,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44.由于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是相互连通的,当第二装置30闲置时,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常压状态,当第二装置30准备工作时,通过抽真空单元201使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真空状态,在第二装置30的整个工作期间,抽真空单元201始终保持工作,保证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真空状态。当第二装置30的工作结束后,抽真空单元201停止工作,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恢复至常压状态,即本技术实施例中只在第二装置30工作时形成真空层,无需担心材料放气的影响,也无需考虑真空度如何维持的问题,延长了介质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