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20:57: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一种使所排泄的体液(例示:经血)不易泄漏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体液的保持性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表面片的肌肤抵接面侧具备透液性的上层片。上层片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具有包括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央区域。吸收性物品具有:上层压缩部,其通过对表面片和上层片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而成;以及吸收体压缩部,其通过对表面片和吸收体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而成。吸收体压缩部在比上层片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度方向压缩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9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在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中,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不与表面片接合,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和其中央部的厚度相同或比其中央部的厚度薄。因而,对于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而言,和其中央部相比,能由上层片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少。其结果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风险:在宽度方向上,自上层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积存于上层片而是自端部溢出。换言之,由于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小,因此存在如下风险:在体液向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扩散充分进展之前,体液向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扩散进展,从而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外侧泄漏。另外,由于保水性较高的上层片位于比表面片靠肌肤侧的位置,因此存在如下风险:当保持有体液的上层片抵接于排泄口时,肌肤触感变差。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该吸收性物品也能抑制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泄漏即侧漏,同时还能改善肌肤触感。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如下所述。(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具备表面片、吸收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辅助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片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长度大,所述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所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所述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该一对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
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该吸收性物品也能抑制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泄漏即侧漏,同时还能改善肌肤触感。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14.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15.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方案。
17.[方案1]
[0018]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具备表面片、吸收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辅助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片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长度大,所述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所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所述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该一对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0019]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厚度比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的厚度大。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比中央部的厚度大。因而,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能由表面片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多,并且能够如朝向肌肤侧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其结果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体液(例示:经血)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通过表面片的内部或表面扩散的体液积存于表面片的端部,能够抑制上述体液漏出到比端部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另外,由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较厚而中央部较薄,因此能够使中央部与排泄口的碰触较弱,从而能够改善肌肤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改善肌肤触感。
[0020]
[方案2]
[0021]
对于方案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低。
[0022]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纤维密度比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低。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纤维密度比中央部的纤维密度低。因此,即使大量的体液沿宽度方向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表面片的内部流动,由于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也能够使体液不易向端部扩散。另外,由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能够赋予柔软的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23]
[方案3]
[0024]
对于方案1或2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
[0025]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因此,能够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易向该端部的非肌肤面侧转移,能够使上述体液不易向位于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下侧的辅助片的表面转移。由此,能够使到达端部的体液停留在端部,而不易沿宽度方向转移,由此能够使其他体液易于自中央部向厚度方向上的下方即向吸收体转移。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体液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漏。
[0026]
[方案4]
[0027]
对于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还具备一对压缩部,该一对压缩部通过对所述表面片、所述辅助片和所述吸收体进行压缩而形成,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位于所述一对压缩部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0028]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位于一对压缩部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由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吸收性物品中的比一对压缩部靠外侧的部分以一对压缩部为起点向肌肤侧变形,表面片中的一对端部区域的比一对压缩部靠外侧的部分随之也同样地向肌肤侧变形。即,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肌肤侧变形。因此能够使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如朝向肌肤侧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容易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积存于表面片的端部,能够抑制上述体液漏出到比端部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
[0029]
[方案5]
[0030]
对于方案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分别不与所述辅助片接合。
[0031]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分别不与辅助片接合。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未接合于辅助片。因此,能够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易向辅助片的位于比该端部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的部分转移。另外,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未接合于其他材料从而自由度较高,因此能够提高两端部处的对肌肤面的追随性。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32]
[方案6]
[0033]
对于方案5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在俯视观察时,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
[0034]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在宽度方向上,吸收体的长度比表面片的长度小,在俯视观察时,一对端部区域位于吸收体的两外侧。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当吸收性物品被两大腿夹着而对吸收体施加有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力时,位于吸收体的外侧的部分的非接
合的一对端部区域容易朝向肌肤侧立起。即,能够使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相对地向肌肤侧立起。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35]
[方案7]
[0036]
对于方案5或6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还具备一对端部压缩部,该一对端部压缩部通过对所述表面片、所述辅助片和所述吸收体进行压缩而成,且形成为跨所述一对端部区域中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
[0037]
本吸收性物品具备一对端部压缩部,该一对端部压缩部形成为跨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即,端部压缩部形成为跨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当从表面片的中央部扩散的体液到达端部时,能够将该体液的一部分经由端部压缩部向表面片和辅助片的下方的吸收体引入。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体液、正自端部向外侧转移的体液进一步向外侧转移。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38]
[方案8]
[0039]
对于方案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对端部区域的外侧还具备通过仅对所述辅助片进行压缩而形成的一对辅助压缩部。
[0040]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在宽度方向上,在一对端部区域的外侧还具备通过仅对辅助片进行压缩而成的一对辅助压缩部。即,在宽度方向上,在辅助片的比表面片的外侧的端缘靠外侧的部分形成有辅助压缩部。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扩散的体液自端部向外侧漏出,也能够将该体液经由辅助压缩部向辅助片的下方的吸收体引入。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41]
[方案9]
[0042]
对于方案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表面片的质量密度比所述辅助片的质量密度低。
[0043]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的质量密度比辅助片的质量密度低。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体液容易自质量密度较低的表面片沿厚度方向朝向质量密度较高的辅助片转移。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转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44]
[方案10]
[0045]
对于方案1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观察时,与隔着所述表面片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进行观察相比,隔着比所述表面片的端缘靠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部分进行观察容易确认所述吸收体的颜色。
[0046]
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在俯视观察时,与隔着表面片的中央部进行观察相比,隔着比表面片的端缘靠外侧的部分进行观察容易确认吸收体的颜色(包括吸收了体液时的吸收体的颜色)。即,隔着比表面片靠外侧的部分(辅助片)观察到的吸收体的颜色比隔着表面片的中央部(表面片和辅助片)观察到的吸收体的颜色接近实际的吸收体的颜色。在此,在俯视
观察时,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与比表面片靠外侧的部分的位置大致相同。因此,通过确认在比表面片靠外侧的部分视觉辨认的吸收体的颜色,能够确认是否已将体液吸收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由此能够避免如下状况:尽管已将体液吸收至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而来到了更换吸收性物品的时刻,但由于未注意到该时刻而导致体液未被吸收体完全吸收而发生侧漏。
[0047]
[方案11]
[0048]
对于方案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还具备一对侧片,该一对侧片接合于所述辅助片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在俯视观察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具有刚度较低的一对低刚度部。
[0049]
在俯视观察时,本吸收性物品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表面片、辅助片和吸收体)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侧片、辅助片和吸收体)之间具有刚度较低的一对低刚度部(辅助片和吸收体)。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容易以一对低刚度部为起点变形为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大致字母w形。即,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相对地向肌肤侧立起。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50]
以下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1]
以生理用卫生巾为例对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种类和用途并不限定于该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则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吸收性物品。作为其他吸收性物品,例如能举出卫生护垫、轻失禁垫、一次性尿布。
[0052]
图1~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例的图。图1是表示将吸收性物品1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和厚度方向t。在图1所描绘的吸收性物品1中,将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上的前侧和后侧,将左侧和右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左侧和右侧,将相对于纸面而言的近前侧和进深侧分别设为厚度方向t上的上侧和下侧。吸收性物品1具有穿过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且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
l
(假想线)和穿过长度方向l上的中心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w(假想线)。将朝向长度方向中心线c
l
的方向和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向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长度方向中心线c
l
的方向和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向外方向和外侧。另一方面,将朝向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和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上的向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方向和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上的向外方向和外侧。将从厚度方向t上的上侧观察放置于包括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上的吸收性物品1的情况称为俯视观察,将在俯视观察时掌握的形状称为平面形状。将包括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称为平面方向。将在穿戴者穿戴吸收性物品1时成为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地接近穿着者的肌肤面的那一侧和相对地远离穿着者的肌肤面的那一侧分别称为肌肤侧和非肌肤侧。上述定义也共同用于吸收性物品1的各材料。
[0053]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除了翼部以外)在俯视观察时为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具有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为大致半圆形的形状。此外,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形状,只要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则没有
特别限制,例如能举出圆角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型和沙漏型。吸收性物品1具备一对翼部9,该一对翼部9自大致矩形的形状的部分向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伸出。翼部9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不过,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
[0054]
吸收性物品1具备表面片2、辅助片5和吸收体4,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背面片3和穿着衣服固定部7。表面片2是透液性的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肌肤侧的表面。辅助片5是透液性的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于表面片2的非肌肤侧。吸收体4是液体吸收性和液体保持性的材料,位于表面片2(和辅助片5)与背面片3之间。背面片3是不透液性的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非肌肤侧的表面。穿着衣服固定部7是将吸收性物品1粘接于内衣的肌肤侧面的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的表面。因此,在吸收性物品1中,表面片2、辅助片5、吸收体4、背面片3和穿着衣服固定部7沿厚度方向t依次层叠。此外,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在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还具备外装片。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还具备一对侧片6和一对穿着衣服固定部8。一对侧片6是亲水性或防水性的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一对侧片6在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包括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防漏壁16。将一对防漏壁16(fa)中的各防漏壁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端部设为固定端16e1,与辅助片5接合,将各防漏壁的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端部设为自由端16e2,不与构件接合。防漏壁16也可以在自由端16e2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w上,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缘2e与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的防漏壁16的固定端16e1和自由端16e2分离,因此,在俯视观察时,辅助片5在表面片2与一对防漏壁16之间暴露。一对穿着衣服固定部8是将一对翼部9粘接于内衣的非肌肤侧面的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一对翼部9的靠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的表面。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是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具有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为大致半圆形的形状。表面片2具备含有保水性纤维的第1纤维层2a、以及含有保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的第2纤维层2b。第1纤维层2a的肌肤侧的表面构成表面片2的肌肤侧的表面,非肌肤侧的表面与第2纤维层2b的肌肤侧的表面接触。第2纤维层2b的非肌肤侧的表面构成表面片2的非肌肤侧的表面。此外,表面片2既可以是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中的任一层,也可以是还具备其他纤维层的三层。另外,对于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各自的构成纤维的种类,只要表面片2为透液性片,则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0057]
辅助片5是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具有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为大致半圆形的形状。辅助片5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比表面片2稍大的形状。因此,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比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大。另外,在俯视观察时,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2e各自的外侧。因此,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5e分别位于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2e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大致相同。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和辅助片5彼此由粘接剂(未图示,例示:热熔粘接剂)接合。该粘接剂以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多个预定图案涂布于表面片2或辅助片5(未图示)。作为预定图案,例如能举出条纹形状、欧米伽的重复形状、波的重复形状等。粘接剂涂布于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
l
大致轴对称的区域。
[0059]
表面片2包括(划分出)位于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的中央区域ca、以及位于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且与中央区域ca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相邻的一对端部区域ea。表面片2的一对端部区域ea的宽度方向w上的范围是除了中央区域ca以外的剩余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a与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由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假想的一对分界线17分别分隔开。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a是以上述的预定图案涂布有粘接剂的区域,一对端部区域ea是与中央区域ca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相邻的未涂布粘接剂的区域。即,中央区域ca是与辅助片5接合的区域,一对端部区域ea是不与辅助片5接合的区域。因此,一对分界线17分别示出了在宽度方向w上存在粘接剂的区域的外缘。此时,在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将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的端缘连结于中央区域ca的端缘而设为固定端,将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端缘(除了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部以外)设为未接合于任何构件的自由端。即,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自由端容易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于辅助片5移动,因此是能在与辅助片5之间产生间隙v的结构,并且是能自辅助片5立起的结构。此外,端部区域ea也可以局部地接合于辅助片5、侧片6。
[0061]
再者也可以是,中央区域ca为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相互接合的区域,一对端部区域ea为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不相互接合的区域。在该情况下,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为如下结构: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容易相对地相互移动,能自辅助片5进一步立起。此外也可以是,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相互接合。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a和一对端部区域ea均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线c
l
为轴对称。在宽度方向w上,表面片2的中央区域ca的范围例如能举出表面片2的长度的80%~96%的范围。若小于80%,则存在端部区域ea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变长而卷起的风险。若如此,则穿着者容易在该卷起的部分感到不适感。再者,在该卷起的部分附近的表面片2与穿着者的肌肤面之间产生间隙,体液容易顺着穿着者的肌肤面泄漏。若超过96%,则由于中央区域ca和辅助片5的接合而容易使端部区域ea紧贴于辅助片5,从而难以移动,难以自辅助片5立起。
[0063]
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2比中央区域c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1大。因而,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与中央区域ca相比,能由表面片2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多,并且能够如朝向肌肤侧沿厚度方向t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
[006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a以涂布有粘接剂且粘接剂沿厚度方向t扩散的状态被压靠而接合于辅助片5。因此,中央区域ca的厚度与接合前相比相对地变薄。另一方面,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以未涂布粘接剂的状态配置于辅助片5上。因此,端部区域ea的厚度与接合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由此能够使端部区域e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2比中央区域c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1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a由表面片2的一层片材构件形成,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通过将表面片2的片材构件朝向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向厚度方向t上的肌肤侧或非肌肤侧折回而形成。由此,中央区域c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1成为表面片2的一层片材构件的厚度,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2成为表面片2的两层片材构件的厚度,从而d1<d2。
[0065]
同样地,在中央区域ca中,在第1纤维层2a与第2纤维层2b之间涂布有粘接剂而相
互接合的情况下,中央区域ca的厚度与接合前相比相对地变薄。另一方面,在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中,在第1纤维层2a与第2纤维层2b之间未涂布粘接剂而层叠的情况下,端部区域ea的厚度与接合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上述情况下,能够使端部区域e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2比中央区域c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厚度)d1更大。
[0066]
此外,使端部区域e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d2比中央区域ca的厚度方向t上的长度d1大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作为其方法,例如能举出在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与辅助片5之间配置其他无纺布片的方法、在一对端部区域ea中的第1纤维层2a与第2纤维层2b之间配置其他无纺布片的方法等。
[0067]
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表面片2形成为,在宽度方向w上,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厚度比中央区域ca的厚度大。即,在表面片2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的厚度比中央部(中央区域ca)的厚度大。因而,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与其中央部相比,能由表面片2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多,并且能够如朝向肌肤侧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其结果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即使在体液(例示:经血)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使从表面片2的中央部向端部通过表面片2的内部或表面扩散的体液积存于表面片2的端部,能够抑制上述体液漏出到比端部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另外,由于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较厚且中央部较薄,因此能够使中央部与排泄口的碰触较弱,从而能够改善肌肤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改善肌肤触感。
[0068]
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表面片2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不与辅助片5接合。即,在表面片2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未接合于辅助片5。因此,能够使从表面片2的中央部(中央区域ca)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易向位于比该端部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位置的辅助片5转移。再者,在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能够使能由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相对地较多。另外,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未接合于其他材料从而自由度较高,因此能够提高两端部处的对肌肤面的追随性。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69]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纤维密度比中央区域ca的纤维密度低。因此,能够使从中央区域ca沿宽度方向w向端部区域ea扩散的体液不易向端部区域ea之外进一步进行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区域ea和中央区域ca是同一表面片2的端部和中央部,使端部区域ea的长度(厚度)d2比中央区域ca的长度(厚度)d1大。因此能够使端部区域ea的纤维密度比中央区域ca的纤维密度低。
[0070]
这样,在吸收性物品1中,在表面片2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的纤维密度比中央部(中央区域ca)的纤维密度低。因此,即使大量的体液沿宽度方向w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表面片2的内部流动,由于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也能够使体液不易向端部扩散。另外,由于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能够使两端部具有弹力,因此能够赋予柔软的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7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因此能够使从中央区域ca向端部区域ea扩散的体液不易向该端部区域ea的非肌肤面
侧转移。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构成表面片2的第1纤维层2a和第2纤维层2b中的肌肤侧的第1纤维层2a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第2纤维层2b的纤维密度高。因此能够使端部区域ea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此外,在表面片2为一层的情况下,当使纤维堆积于带状的网来制造表面片2时,利用与网接触的那一侧的纤维密度比不与网接触的那一侧的纤维密度高这一点,能够将表面片2的肌肤侧的面设为与网接触的面。
[0072]
这样,在吸收性物品1中,在表面片2中,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因此,在宽度方向w上,能够使从表面片2的中央部(中央区域ca)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易向该端部的非肌肤面侧转移,能够使上述体液不易向位于端部的厚度方向t上的下侧的辅助片5的表面转移。由此,能够使到达端部的体液停留在端部,而不易沿宽度方向w转移,由此能够使其他体液易于自中央部向厚度方向t上的下方即向吸收体4转移。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体液在宽度方向w上的转移,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漏。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表面片2的质量密度比辅助片5的质量密度低。因而,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能够使排泄至中央区域ca的体液的大部分在沿宽度方向w向端部区域ea转移之前容易地自质量密度较低的表面片2沿厚度方向t朝向质量密度较高的辅助片5转移。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端部区域ea)转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4在俯视观察时为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具有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为大致半圆形的形状。吸收体4包括吸收性芯4a和包覆该吸收性芯4a的芯包层4b。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比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大。因此,在俯视观察时,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位于比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靠内侧的位置。由此,即使体液自一对端部区域ea的各端部区域沿宽度方向w侧漏,也能由吸收体4吸收,因此能够抑制最终的侧漏。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片5和一对侧片6中的非肌肤侧的与吸收体4相对的部分和吸收体4的肌肤侧的表面彼此由预定图案的粘接剂(例示:热熔粘接剂)接合。辅助片5、一对侧片6和吸收体4中的非肌肤侧的与背面片3相对的部分通过预定图案的粘接剂(例示:热熔粘接剂)、热封等接合于背面片3。
[0076]
在吸收性物品1中,在俯视观察时的比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稍靠前方且是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的位置设定排泄口抵接区域xa。排泄口抵接区域xa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与使用者的排泄口相对或抵接的区域。排泄口抵接区域xa能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种类、用途来适当设定。排泄口抵接区域xa例如设定于比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稍靠前方且是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其长度设定为吸收体4的全长的约1/10~1/2,其宽度设定为吸收体4的总宽度的约1/3~1/2。
[007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在长度方向l上具有长度方向前方区域af、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c和长度方向后方区域ab。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c包括排泄口抵接区域xa。长度方向前方区域af与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c的长度方向l上的前方相邻,包括排泄口抵接区域xa的长度方向l上的前方端部。长度方向后方区域ab与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c的长度方向l上的后方相邻,包括排泄口抵接区域xa的长度方向l上的后方端部。
[0078]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在中央区域ca的至少排泄口抵接区域xa内具有多
个孔部。作为多个孔部,例如能举出通过对表面片2、辅助片5和吸收体4沿厚度方向t进行压缩而形成的多个点状(圆形)的压缩部15。不过,孔部并不限定于该例,能举出其他结构,例如自表面片2贯通至吸收体4的孔(贯通孔)、在通过纤维的交织形成表面片2时特意生成的纤维不均所形成的孔(空隙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15的俯视形状为圆,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椭圆、星形、线等。
[0079]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还具备一对压缩部(压缩槽)12、一对压缩部(压缩槽)13以及压缩部(压缩槽)11、14。一对压缩部12在俯视观察时在排泄口抵接区域xa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的部分隔开间隔地排列,且沿着长度方向l连续地或间断地延伸。一对压缩部13在俯视观察时在一对压缩部12的长度方向l上的后方部分沿宽度方向w隔开间隔地排列,且沿着长度方向l连续地或间断地延伸。压缩部11、14在俯视观察时分别位于排泄口抵接区域xa的长度方向l上的前方和后方。压缩部11~14是通过对表面片2、辅助片5和吸收体4(芯包层4b的位于肌肤侧的部分和吸收性芯4a)沿厚度方向t进行压缩而形成的。压缩部11~14的厚度方向t上的底部位于吸收性芯4a内,但也可以到达芯包层4b的位于非肌肤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11~14的俯视的形状为线状,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圆、椭圆、星形、字符或字符串、这些形状的集合。另外,也可以不存在压缩部11~14中的至少一个。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端部区域ea各自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端缘(即表面片2的两外侧的端缘2e)位于一对压缩部12的各自、一对压缩部13的各自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不过除去压缩部12中的位于长度方向l上的端部的压缩部分12a、压缩部13中的位于长度方向l上的端部的压缩部分13a。由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能够使吸收性物品1中的比一对压缩部12(除去压缩部分12a)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部分以一对压缩部12为起点向肌肤侧变形,并且使表面片2中的比一对压缩部12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一对端部区域ea的部分随之也同样地向肌肤侧变形。关于吸收性物品1中的比一对压缩部13(除去压缩部分13a)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部分也是同样的。
[0081]
这样,在吸收性物品1中,能够使表面片2中的比一对压缩部12(、13)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一对端部区域ea的部分以朝向肌肤侧立起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使表面片2中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如朝向肌肤侧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由此,在宽度方向w上,能够容易地使从表面片2的中央部(中央区域ca)向端部扩散的体液积存于表面片2的端部,能够抑制上述体液漏出到比端部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12中的位于端部的压缩部分12a、压缩部13中的位于端部的压缩部分13a形成为跨端部区域ea中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端缘(即表面片2的外侧的端缘2e)。因此,一对压缩部12中的一对压缩部分12a、一对压缩部13中的一对压缩部分13a可以说是一对端部压缩部。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当从中央区域ca扩散的体液到达端部区域ea时,压缩部分12a、压缩部分13a能够将该体液的一部分迅速地向下方的吸收体4引入。不过,压缩部分12a、压缩部分13a并不限定于压缩部12、压缩部13的端部,也可以位于压缩部12、压缩部13的中途,还可以与压缩部12、压缩部13分离。另外,压缩部分12a、压缩部分13a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能举出压缩部12、压缩部13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1%~20%,优选为2%~10%。若压缩部分12a、压缩部分13a的长度较短,则难以产生下述的效果,若较长,则难以产生端部区域ea的本来的效果。
[0083]
这样,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吸收性物品1能够将到达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端部区域ea)的一部分体液经由压缩部分12a、压缩部分13a向下方的吸收体4引入。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宽度方向w上,表面片2的端部的体液、正自其端部向外侧转移的体液转移到比其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与隔着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进行观察相比,隔着比表面片2的端缘2e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部分进行观察容易确认吸收体4的颜色(包括吸收了体液时的吸收体的颜色)。由此,通过确认在比表面片2靠外侧的部分视觉辨认的吸收体4的颜色,能够确认是否已将体液吸收至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表面片2靠外侧的部分在厚度方向t上仅存在辅助片5。另一方面,在表面片2的中央部(中央区域ca),在厚度方向t上存在表面片2和辅助片5。因此,能够使比表面片2的端缘2e靠外侧的部分的厚度相对较薄,因此能够容易地隔着比表面片2的端缘2e靠外侧的部分确认吸收体4的颜色。
[0085]
这样,在吸收性物品1中,在俯视观察时,隔着比表面片2靠外侧的部分(辅助片5)观察到的吸收体4的颜色比隔着表面片2的中央部(表面片2和辅助片5)观察到的吸收体的颜色接近实际的吸收体4的颜色。因此,通过确认在比表面片2靠外侧的部分视觉辨认的吸收体4的颜色,能够确认是否已将体液吸收至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由此能够避免如下状况:尽管已将体液吸收至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而来到了更换吸收性物品1的时刻,但由于未注意到该时刻而导致体液未被吸收体4完全吸收而发生侧漏。
[0086]
特别地,芯包层4b也可以着色。由此能够使吸收体4的端缘的位置更加明确,因此能够进一步避免如下状况:尽管来到了更换吸收性物品1的时刻,但由于未注意到该时刻而导致体液未被吸收体4完全吸收而发生侧漏。而且,若进行了着色,则能够更容易看到表面片2和芯包层4b的色差,因此还能够用作穿戴时的宽度方向w、长度方向l上的位置对准的基准。具体而言,表面片2和芯包层4b(隔着辅助片5观察)的色差的差值以δe计为3以上即可。
[0087]
其中,上述的色差如下进行测量。
[0088]
(1)准备x-rite公司制x-rite exact standard(测量直径:1.5mm)。
[0089]
(2)改变位置来测量十个点以上的试样的应测量部分的cie l*a*b*坐标,并计算上述坐标的平均值([l1*,a1*,b1*])。
[0090]
(3)改变位置来测量十个点以上的样品的应对比部分的l*a*b*坐标,并计算上述坐标的平均值([l2*,a2*,b2*])。
[0091]
(4)通过下式计算色差δe:
[0092]
δe={(l1*-l2*)2 (a1*-a2*)2 (b1*-b2*)2}
0.5

[009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吸收性物品1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与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之间具有刚度较低的一对低刚度部。在此,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包括沿厚度方向t层叠的表面片2、辅助片5和吸收体4。另一方面,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包括沿厚度方向t层叠的侧片6、辅助片5和吸收体4。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之间的部分包括沿厚度方向t层叠的辅助片5和吸收体4。因此,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之间的部分的沿厚度方向t层叠的层较少,可以说是刚度较低的部分即一对低刚度部。因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能够使吸收性物品容易以一对低刚度部为起点变形为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大致字
母w形。
[0094]
这样,在吸收性物品1中,容易以一对低刚度部为起点变形为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大致字母w形。即,能够使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相对地向肌肤侧立起。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95]
此外,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该图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在该结构例中不使用一对侧片6,代替该一对侧片6而具有使辅助片5进一步向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伸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
[0096]
不过吸收体4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在吸收性物品1中,作为另一吸收体,吸收体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也可以比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小。在该情况下,在俯视观察时,一对端部区域ea分别位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由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当吸收性物品1被两大腿夹着而对吸收体施加有朝向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的力时,位于吸收体的外侧的部分的非接合的一对端部区域ea容易朝向肌肤侧立起。即,在具备这样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1中,能够容易地使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端部区域ea)相对地向肌肤侧立起。由此能够削减朝向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部去的体液的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亦是,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97]
不过,压缩部(压缩槽)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在俯视观察时的宽度方向w上的一对端部区域ea的外侧还具备通过仅对辅助片5进行压缩而形成的一对辅助压缩部(未图示),来作为其他压缩部(压缩槽)。即,也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的宽度方向w上的辅助片5的比表面片2的外侧的端缘2e靠外侧的部分形成有辅助压缩部。在该情况下,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即使从中央区域ca扩散的体液自端部区域ea向外侧漏出,一对辅助压缩部也能够分别将该体液迅速地向下方的吸收体4引入。因此,在本吸收性物品1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
[009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层2a含有保水性纤维,由此能够使表面片2的肌肤触感良好。保水性纤维只要是具有吸收并保持水分的性质(保水性)的纤维,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保水性纤维,例如能举出纤维素类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水性纤维是棉。第2纤维层2b含有疏水性纤维和保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只要是具有疏水性的纤维,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疏水性纤维,例如能举出热塑性树脂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疏水性纤维是pet/pe芯鞘型复合纤维。关于保水性纤维,与第1纤维层2a的保水性纤维相同。
[009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辅助片5,只要是透液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能举出透液性的无纺布,例如疏水性纤维的无纺布,其中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无纺布。另外,在表面片2含有保水性纤维例如棉的情况下,辅助片5也可以与其对应地含有保水性纤维例如棉。在这样的结构的吸收性物品1中,液体扩散性较高的保水性纤维等自表面片2的第1纤维层2a经由第2纤维层2b连通至辅助片5。因此,通过利用由上述纤维引起的体液的液体扩散,能够使体液更稳定地自表面片2经由辅助片5向吸收体4转移,能够在使表面片2的肌肤触感良好的同时使吸收性能提高。
[0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体4的吸收性芯4a,只要具有液体吸收性、液体保持性,
则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能举出浆粕纤维那样的含有吸水性纤维的液体保持性物质、高吸收性聚合物(sap)那样的吸水材料。作为芯包层4b,只要能保持吸收性芯4a的形态,则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能举出棉纸那样的包括亲水性无纺布的透液性的片材。
[0101]
作为侧片6,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能举出实施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具有透气性的合成树脂膜。另外,作为背面片3,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能举出不透液性的无纺布、合成树脂膜、上述不透液性的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的复合片。在本实施方式中,翼部9由侧片6和背面片3形成。
[0102]
片材构件的厚度的测量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测量。将片材构件切成10mm
×
1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接下来,使用数码显微镜(基恩士有限公司制:vhx-100)对与试样的厚度方向t平行的切断面拍摄来自与片材构件的切断面垂直的方向的放大图像。放大图像是被放大到能够拍摄片材构件的厚度方向t整体的倍率的图像,倍率例如为20倍~50倍。在自所获得的3d图像转换得到的2d图像中测量片材构件的厚度。对于一片片材构件,在不同的三处切断面处测量厚度,并且将从合计十片片材构件测量得到的厚度的平均值设为片材构件的厚度。
[0103]
特别是在片材构件为在长度方向l上连续的材料的情况(例示:表面片2)下,将拍摄图像的切断面的位置如下设置。
[0104]
(1)宽度方向w
[0105]
·
关于端部区域(例示:端部区域ea)的非接合部(例示:未涂布粘接剂而载置于辅助片5上的部分),设为当对非接合部沿宽度方向w进行三等分而设成三个分区时,自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数的第1分区和第2分区的分界的位置。
[0106]
·
关于中央区域(例示:中央区域ca),设为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的位置。
[0107]
(2)长度方向l
[0108]
·
设为穿着衣服固定部7的长度方向l上的前端、中心和后端这三处位置。
[0109]
此外,在没有穿着衣服固定部7的产品中,设为翼部9的根部(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的两处)和翼部9的长度方向l上的中心这三处位置。在既没有穿着衣服固定部7也没有翼部9的产品中,设为将产品沿长度方向l分割成三部分而得到的第1区域、第2区域和第3区域各自的长度方向l上的中心的位置。
[0110]
关于片材构件在长度方向l上间断地配置的情况,设为将各片材构件沿长度方向l分割成三部分的各自的长度方向l上的中心的位置(在各片材构件中为三处)。
[0111]
不过,在上述的各位置,在如压花、铰链、压缩部那样对材料进行压缩的部位,设为压花等与压花等之间的中间位置,即未对材料进行压缩的部位的中间的位置。此外,上述切断面的位置能够应用于下述纤维密度的测量。
[0112]
另外,片材构件的纤维密度如以下那样进行测量。将片材构件切成10mm
×
1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接下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cm-5100)对与试样的厚度方向t平行的切断面进行放大观察。放大图像是被放大到能够拍摄30根~60根纤维的截面的倍率的图像,倍率例如为150倍~500倍。在自所获得的3d图像转换得到的2d图像中测量纤维的截面的数量。即,在预定面积的切断面中,对被切断的纤维的截面的数量进行计数。将得到的纤维的截面的数量换算成每1mm2的纤维的截面的数量,将其设为纤维密度(根/mm2)。测量在三处进行,将测量值的平均值设为该试样的纤维密度。即,作为纤维密度,
使用纤维根数的密度。换言之,作为纤维密度,使用与厚度方向t平行的截面中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根数。此外,作为纤维密度,也可以使用每单位体积的纤维的根数。每单位体积的纤维的根数例如能够通过基于x射线ct的分析来求出。在每单位面积的纤维密度和每单位体积的纤维密度中,虽然数值不同,但纤维层间的纤维密度的相对的比较(例示:大小的比较)是相同的。
[0113]
另外,片材构件的质量密度如以下那样进行测量。首先,关于片材的单位面积重量,将片材切成5cm
×
5c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在进行了100℃以上的气氛下的干燥处理后测量质量。将测量得到的质量除以试样的面积来计算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将对十个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取平均得到的值设为片材的单位面积重量。接下来,关于片材的厚度,使用具备15cm2的测头的厚度计(株式会社大荣化学精器制作所制型号fs-60ds),在3g/cm2的测量载荷的条件下测量各试样的厚度。在一个试样中测量三处的厚度,将三处的厚度的平均值设为各试样的厚度。另外,关于片材的质量密度,将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片材的各试样的重量除以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片材的各试样的厚度来计算。
[0114]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变更等。
[0115]
附图标记说明
[0116]
1、吸收性物品;2、表面片;4、吸收体;5、辅助片;ca、中央区域;ea、端部区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