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直升机平尾无级调角度倾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1:31: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直升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平尾无级调角度倾转机构。


背景技术:

2.在课题预研阶段,为更好验证平尾安装角对直升机纵向安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根据型号气动要求,平尾安装机构需要具备角度调节功能。根据直升机行业现有经验,平尾均通过单双耳接头与机身主结构连接,平尾安装机构本身不具备角度精确调整功能。
3.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平尾无级调角度倾转机构能够实现平尾角度精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升机平尾无级调角度倾转机构,包括:
5.转轴组件,设置在机身前主框上,所述转轴组件与平尾前接头连接;
6.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机身后主框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平尾后接头连接;
7.其中,所述平尾可绕着所述转轴组件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进行平尾角度无级调节。
8.优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
9.筒形螺母,设置在所述机身前主框内;
10.过渡件,设置在所述机身前主框上;其中,所述过渡件的一面为圆弧面,另一面为平面;
11.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平尾前接头、过渡件和机身前主框,并与所述筒形螺母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机身前主框包括:
13.缘条,所述缘条上设置有第一扇形孔;
14.腹板,连接在所述缘条的下方;
15.凸台,分别与所述缘条和所述腹板连接;其中,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扇形孔连通,所述过渡件的圆弧面上设置有第二扇形孔,所述第一扇形孔与所述第二扇形孔位置对应。
16.优选地,所述筒形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过渡件的水平面与所述缘条接触,所述平尾前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渡件的圆弧面相匹配的弧面;
17.其中,所述平尾前接头能够沿着所述过渡件的圆弧面转动,所述螺栓能够在所述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内转动,所述筒形螺母能够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
18.优选地,所述机身后主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通孔,所述平尾后接头上设置有第二滑槽。
19.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
20.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21.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22.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和滑动部件;
23.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杆的高度;
24.固定螺母,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所述固定螺母用于锁紧所述调节螺母。
25.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件为“几”字形结构,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两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平尾后接头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26.优选地,所述升降杆包括螺纹杆;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
27.滑动衬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28.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圆孔、滑动衬套和第二圆孔;在转动所述调节螺母时,调节所述升降杆的高度,同时,所述滑动衬套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平尾后接头转动。
29.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包括:
30.第一子滑槽,用于容纳所述滑块;
31.第二子滑槽,与所述第一子滑槽保持平行,所述第二子滑槽用于容纳所述滑块。
32.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33.1、本技术将平尾角度调节倾转机构转轴组件利用筒形螺母嵌入机体机构内部,充分利用机体结构内部空间,减少突出结构突出外形对气动的影响;
34.2、本技术平尾后接头滑槽中增加滑动衬套,避免连接螺栓与滑槽直接形成线接触,避免了机构运动磨损;
35.3、本技术根据平尾安装需求无级调整任意角度,解决了现有直升机平尾安装机构自身不能调整角度的不足。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尾在直升机上安装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尾角度调节倾转机构简图一
3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尾角度调节倾转机构简图二;
3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示意图;
4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组件示意图;
41.其中,1-平尾;101-平尾前接头;102-平尾后接头;2-平尾倾转机构;3-转轴组件;301-第一连接螺栓;302-过渡件;303-筒形螺母;4-机身前主框;5-角度调节组件;501-升降杆;502-滑动部件;503-第一滑槽;504-第二滑槽;505-滑动衬套;506-第二连接螺栓;507-调节螺母;508-固定螺母;6-机身后主框。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平尾安装角度无级调节的机构,满足平尾不同安装角度无级调节的需求。
43.其中,平尾1在直升机上安装示意图和平尾角度调节倾转机构简图分别如图1、图
2、图3、图4和图5所示。
44.进一步,平尾1角度调节倾转机构包括转轴组件3和角度调节组件5,转轴组件3通过筒形螺母303嵌入机身前主框4,平尾1根据需要通过角度调节组件5进行安装角调节。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组件3由平尾前接头101、第一连接螺栓301、过渡件302、筒形螺母303、机身前主框4。筒形螺母303嵌入机身前主框4安装孔中,通过筒形螺母303绕安装孔轴线转动实现角度调节。机身前主框4上安装的过渡件302与平尾前接头101上的圆弧面配合,机体前主框4、过渡件302均开有扇形孔,使得筒形螺母303转动时平尾前接头101能实现跟随转动。第一连接螺栓301穿过机身前主框4、过渡件302和平尾前接头101筒形螺母连接,实现转轴组件3的安装。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角度调节组件5由机身后主框6、平尾后接头102、滑动衬套505、第二连接螺栓506、升降杆501、调节螺母507、固定螺母508组成。滑动衬套505嵌入平尾后接头102的第二滑槽504中实现沿第二滑槽504滑动,滑动部件502嵌入机身后主框6的第一滑槽503中实现沿第一滑槽503升降。第二连接螺栓506将滑动部件502、滑动衬套505、平尾后接头102与机身后主框6连接。
47.其中,升降杆501穿过机身后主框6与调节螺母507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507实现升降杆501沿第一滑槽503滑动,进而实现滑动衬套505在第二滑槽504中滑动,最终实现平尾1绕转轴组件3转动。平尾1转动至特定的安装角后,通过拧紧固定螺母508实现平尾角度固定。
4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将平尾角度调节倾转机构转轴组件3利用筒形螺母303嵌入机身前主框4内部,充分利用机身前主框4内部空间,减少突出结构突出外形对气动的影响;本技术采用平尾后接头102的第二滑槽504中增加滑动衬套505,避免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滑槽504直接形成线接触,避免了机构运动磨损;本技术根据平尾安装需求,无级调整任意角度,解决了现有直升机平尾安装机构自身不能调整角度的不足。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某型军用直升机研制过程中,该直升机平尾倾转机构已得到成功应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