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0:2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骨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骨科领域中,采用石膏、夹板等器具对骨折处进行外部固定,进而辅助患者康复的技术手段是骨科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由于石膏可以根据肢体的形状进行塑形、与肢体的贴合程度高,且具备坚固、遇水易凝结的客店,可以保持形态稳定维持较长时间,因此能够降低患者骨骼重复错位的几率,起到明显的辅助康复的效果,尤其是在患者四肢发生骨折、骨裂等损伤时,施用率较高。
3.在患者上肢采用石膏进行外部固定时,为了增强对患者上肢的固定效果以及太高效果,通常会采用绷带将患者附着有石膏的上肢绑缚后,悬挂于颈部,一方面绷带对患者上肢进行牵引,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上肢肌肉发力,进而降低患者肌肉发力对骨骼的拉扯,降低骨骼错位的几率,另一方面,将患者上肢进行牵引、悬挂,能够太高患者上肢的水平位置,进而促进患者上肢内部的血液循环,降低患者上肢肿胀程度,进而便于康复,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通过绷带将上肢牵引、悬挂在脖颈部,一方面在长时间的悬挂过程中,绷带对脖颈部造成压迫,不利于患者颈椎健康,另一方面仅采用绷带牵引、悬挂对患者上肢的抬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当患者大部分上肢处于心脏以下位置时,由于患者骨折位置下垂或牵引高度不足,不仅不利于血液回流,甚至还会造成不利于患者血液回流、肿胀加剧的现象,因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4.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绷带牵引对患者脖颈部的压迫,多通过采用穿戴至肩、胸部的束带配合绷带进行绑定,进而解放颈椎,降低对颈椎的压迫感,但是一方面目前穿戴式束带穿戴时较为麻烦,不便于患者自行操作,另一方面牵引高度由脖子降低至肩、胸部,进一步降低了对患者上肢的抬升效果,致使患者血液回流效果降低,患者上肢肿胀程度增大,不利于患者康复治疗,因此不被推广。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肩带和环带,致使患者受伤上肢的重力最终通过肩带和环带,一上一下的作用于患者的肩膀上,然后传递至患者的身躯上,由于肩膀本身承重能力强于脖子,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将原本作用于脖子上的力施加于肩膀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患者身体的负担,同时采用环带和肩带相互配合,将固定位置放置于患者的躯干上,相较于仅采用绷带将手臂牵引、悬挂在脖子上,不仅牢固程度较高,不容易脱落,同时通过调节支撑组件调整牵引绳与肩带连接后的长度,可以有效
的调整患者手臂在胸前的悬挂位置,进而在患者受伤后的不同时期,对患者上肢的悬挂高度进行调整,降低患者上肢牵引、悬挂的不适感。
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包括托臂带,所述托臂带包覆于手臂外侧,所述托臂带采用透气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托臂带两端均采用抽绳绑定;
9.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托臂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用于将托臂带包裹的上肢向上牵引;
10.还包括绑缚组件,所述绑缚组件与牵引绳相配合,所述绑缚组件用于将牵引绳绑缚、固定,所述绑缚组件包括:
11.环带及卡扣,所述环带与卡扣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环带与卡扣配合形成可调节直径大小的圆环形结构体,所述环带环绕于患者胸前;
12.肩带,所述环带上固定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绕过肩膀与牵引绳连接;
13.调节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固定安装于肩带上,所述调节支撑组件用于将肩带与牵引绳可拆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
15.牵引盒,所述牵引盒固定连接在肩带远离环带一端,所述牵引盒内开设有牵引腔;
16.卷绕轴,所述卷绕轴转动连接于牵引腔内,所述卷绕轴上缠绕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贯穿牵引腔,并与牵引绳可拆卸连接;
17.调节轴,所述牵引盒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轴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卷绕轴上开设啮合槽,所述调节轴延伸至啮合槽内,且调节轴与啮合槽滑动啮合连接,所述滑槽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调节轴远离啮合槽一端为圆柱形、靠近啮合槽一端与滑槽匹配。
18.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位于啮合槽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调节轴位于牵引盒外固定连接有轮盘。
19.优选的,所述牵引盒靠近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带,所述垫带宽度大于牵引绳宽度,所述垫带为v形设计,且垫带远离牵引盒一端与环带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20.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组件还包括:
21.撑杆,所述撑杆铰接于垫带弯折处;
22.撑板,所述托臂带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为硬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撑板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槽。
23.优选的,所述垫带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制撑杆的转动角度。
24.优选的,所述撑杆远离垫带一端铰接有对称设计的辅助杆,所述垫带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辅助杆一一对应。
25.优选的,所述撑杆与辅助杆均为具备锁止功能的伸缩杆。
26.优选的,所述肩带上靠近肩膀一侧固定连接有肩托,所述肩托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通过设置肩带和环带,致使患者受伤上肢的重力最终通过肩带和环带,一上一下的作用于患者的肩膀上,然后传递至患者的身躯上,由于肩膀本身承重能力强于脖子,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将原本作用于脖子上的力施加于肩膀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患者身体的负担,同时采用环带和肩带相互配合,将固定位置
放置于患者的躯干上,相较于仅采用绷带将手臂牵引、悬挂在脖子上,不仅牢固程度较高,不容易脱落,同时通过调节支撑组件调整牵引绳与肩带连接后的长度,可以有效的调整患者手臂在胸前的悬挂位置,进而在患者受伤后的不同时期,对患者上肢的悬挂高度进行调整,降低患者上肢牵引、悬挂的不适感。
2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通过使患者上肢、撑杆以及患者身躯形成三角形结构,对患者上肢进行支撑,进一步对患者上肢的位置进行抬升,以增强患者上肢中血液回流的效果,降低患者上肢肿胀程度,进而起到辅助患者康复的作用,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槽,致使患者能够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支撑槽,进而对患者上肢起到不同程度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32.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33.图3是本发明部分构造图;
34.图4是环带的立体图;
35.图5是牵引盒的部分构造图;
36.图中:1、托臂带;11、牵引绳;2、环带;21、卡扣;22、肩带;23、牵引盒;24、牵引腔;25、卷绕轴;26、连接带;27、调节轴;28、啮合槽;3、滑槽;31、复位弹簧;32、轮盘;4、垫带;5、撑杆;51、撑板;52、支撑槽;53、限位环;54、辅助杆;55、插槽;6、肩托。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设备,包括托臂带1,所述托臂带1包覆于手臂外侧,所述托臂带1采用透气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托臂带1两端均采用抽绳绑定;
39.牵引绳11,所述牵引绳11与托臂带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11用于将托臂带1包裹的上肢向上牵引;
40.还包括绑缚组件,所述绑缚组件与牵引绳11相配合,所述绑缚组件用于将牵引绳11绑缚、固定,所述绑缚组件包括:
41.环带2及卡扣21,所述环带2与卡扣2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环带2与卡扣21配合形成可调节直径大小的圆环形结构体,所述环带2环绕于患者胸前;
42.肩带22,所述环带2上固定连接有肩带22,所述肩带22绕过肩膀与牵引绳11连接;
43.调节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固定安装于肩带22上,所述调节支撑组件用于将肩带22与牵引绳11可拆卸连接;
44.在对患者上肢进行牵引悬挂时,首先将托臂带1包裹于患者上肢石膏层外侧,在进行包裹时,将托臂带1两端系紧的抽绳松开,然后将托臂带1两端分别拉动至石膏层两端,然后重新将抽绳系紧,在抽绳的作用下,托臂带1两端的开口直径小于石膏层的直径,因此托
臂带1不容易在手臂上滑动,随后将绑缚组件绑缚、固定在患者上身,具体操作时,可以先将环带2上的卡扣21打开,然后患者双臂抬起,将环带2于患者腋下、胸前进行环绕,调整环带2的长度,致使环带2与患者胸围较为吻合之后,再次将卡扣21卡合,随后调整环带2的位置,将环带2上固定连接的肩带22调整至患者背后对应肩膀的部位,将肩带22从患者肩膀处弯折、绕至胸前,然后将肩带22通过调节支撑组件与固定连接在托臂带1上的牵引绳11进行连接,通过调节支撑组件调整牵引绳11的位置后,即完成患者上肢的牵引、悬挂,在悬挂时,患者的上肢在重力的作用下,具备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患者上肢与托臂带1连接,且通过抽绳使两者无法产生相对位移,因此致使托臂带1、牵引绳11具备向下运动的趋势,牵引绳11通过调节支撑组件与肩带22连接,因此牵引绳11具备向下运动的趋势时,将会将拉力通过调节支撑组件传递至肩带22上,而肩带22弯折、搭在患者的肩膀处,在拉力的作用下,肩带22对环带2产生拉扯作用,进而使环带2具备向上运动的趋势,环带2位于患者腋下、胸前,致使环带2受到患者身体的限制,因此肩带22被阻挡、固定,进而致使患者受伤上肢的重力最终通过肩带22和环带2,一上一下的作用于患者的肩膀上,然后传递至患者的身躯上,由于肩膀本身承重能力强于脖子,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将原本作用于脖子上的力施加于肩膀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患者身体的负担,同时采用环带2和肩带22相互配合,将固定位置放置于患者的躯干上,相较于仅采用绷带将手臂牵引、悬挂在脖子上,不仅牢固程度较高,不容易脱落,同时通过调节支撑组件调整牵引绳11与肩带22连接后的长度,可以有效的调整患者手臂在胸前的悬挂位置,进而在患者受伤后的不同时期,对患者上肢的悬挂高度进行调整,降低患者上肢牵引、悬挂的不适感,同时在将设备脱下时,仅需将环带2上的卡扣21松开,当环带2松开后,环带2无法与患者身体固定,因此环带2以及固定在环带2上的肩带22可以直接脱下,而后将托臂带1两端的抽绳解开后,即可将牵引设备完全脱下。
4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
46.牵引盒23,所述牵引盒23固定连接在肩带22远离环带2一端,所述牵引盒23内开设有牵引腔24;
47.卷绕轴25,所述卷绕轴25转动连接于牵引腔24内,所述卷绕轴25上缠绕有连接带26,所述连接带26贯穿牵引腔24,并与牵引绳11可拆卸连接;
48.调节轴27,所述牵引盒23上开设有滑槽3,所述调节轴27滑动连接于滑槽3内,所述卷绕轴25上开设啮合槽28,所述调节轴27延伸至啮合槽28内,且调节轴27与啮合槽28滑动啮合连接,所述滑槽3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调节轴27远离啮合槽28一端为圆柱形、靠近啮合槽28一端与滑槽3匹配;
49.在将肩带22与牵引绳11进行连接时,通过调节支撑组件进行连接,具体的,调节支撑组件中的牵引盒23固定连接在肩带22上,在将环带2固定在患者腋下后,将肩带22绕过患者肩膀,拉动至患者胸前,此时手动按压调节轴27,调节轴27在滑槽3内滑动,调节轴27两段式设计,一段为圆柱形,一段为多边形,且圆柱形一段直径小于多边形一段,且调节轴27多边形与滑槽3相匹配,因此当调节轴27向滑槽3内部按压时,调节轴27圆柱形一段与滑槽3接触,而多边形一段进入牵引腔24,随后完全进入啮合槽28中,啮合槽28开设于卷绕轴25上,且啮合槽28与调节轴27多边形一段滑动连接,随后,转动调节轴27,调节轴27即带动卷绕轴25进行转动,卷绕轴25转动时,卷绕轴25上的连接带26进行展开或收紧,将连接带26位于牵引腔24外部一端与牵引绳1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在连接带26或者牵引绳11端部固定
连接钩子、开孔,利用钩子将两者进行连接,或者在连接带26与牵引绳11上共同安装扣带等用于连接的部件,将两者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完毕后,持续对调节轴27进行旋转,利用卷绕轴25对连接带26进行卷绕或展开,进而调整连接带26与牵引绳11的整体长短,并通过调整连接带26与牵引绳11的整体长度,调整患者上肢的牵引、悬挂位置,当确定患者上肢的悬挂位置后,手动将调节轴27向外部拉动,致使调节轴27圆柱形一段移动至滑槽3外部,而调节轴27多边形一段进入滑槽3内部,此时调节轴27受到滑槽3的限制,致使调节轴27无法进行转动,与调节轴27啮合的卷绕轴25也无法转动,因而实现了对牵引绳11、连接带26长度的固定,从而将患者的上肢稳定的悬挂在胸前,当患者上肢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高度时,可能会存在肌肉酸痛等状况,此时再次重复按压调节轴27等操作,将连接带26与牵引绳11的长度进行调整,进而带动患者上肢进行上下运动,即可有效的缓解患者上肢肌肉的酸痛感,且在牵引、悬挂时,在患者上肢治疗、复位后的初始一端时间内,可以将患者的上肢抬升高度调整的较高,便于手臂处血液回流,进而降低患者肢体肿胀的程度,而在后期肢体康复程度较高后,可以适当的降低患者的手臂抬升高度,适当缓解患者手臂抬升的不适感。
5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轴27位于啮合槽28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1,所述调节轴27位于牵引盒23外固定连接有轮盘32;
51.通过设置复位弹簧31,在主动进行连接带26、牵引绳11长度调整时,手动按压调节轴27,将会对复位弹簧31形成挤压,而当患者松开调节轴27后,复位弹簧31恢复形变,能够给予调节轴27推力,促使调节轴27复位,进而降低调节轴27意外下压或下压调节后忘记回位的几率,增强对连接带26、牵引绳11的调节稳定程度,同时轮盘32的设置,不论是对调节轴27进行按压、抽拔还是转动调节轴27,轮盘32的存在均能够起到辅助操作的作用,增强牵引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5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盒23靠近牵引绳11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带4,所述垫带4宽度大于牵引绳11宽度,所述垫带4为v形设计,且垫带4远离牵引盒23一端与环带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53.通过设置垫带4,利用垫带4宽大的体型,对牵引绳11、连接带26进行遮挡,降低牵引绳11、连接带26以及两者之间用于连接的构件对患者身躯造成的压迫,同时垫带4远离牵引盒23一端与环带2可拆卸连接,又能够通过两端连接,增强垫带4的稳定性,进而起到降低牵引设备使用时不适感的作用。
5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支撑组件还包括:
55.撑杆5,所述撑杆5铰接于垫带4弯折处;
56.撑板51,所述托臂带1底部固定连接有撑板51,所述撑板51为硬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撑板51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槽52;
57.由于仅对患者手臂一端进行牵引、悬挂,还是可能导致患者上肢大部分位置处于心脏以下,在治疗后的肿胀期内,不利于上肢血液回流,因此通过设置撑杆5和撑板51,在将牵引设备穿戴完毕后,手动转动撑杆5,并将上肢抬升,将固定在托臂带1上的撑板51暴露,此时将撑杆5插入撑板51上开设的支撑槽52内,进而使患者上肢、撑杆5以及患者身躯形成三角形结构,对患者上肢进行支撑,进一步对患者上肢的位置进行抬升,以增强患者上肢中血液回流的效果,降低患者上肢肿胀程度,进而起到辅助患者康复的作用,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槽52,致使患者能够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支撑槽52,进而对患者上肢起到不同程度的
支撑作用。
5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带4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3,所述限位环53用于限制撑杆5的转动角度;
59.通过设置限位环53,对撑杆5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当患者的上肢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时,将会给予撑杆5下压力,撑杆5具备向下转动的趋势,通过限位环53对撑杆5进行限位,致使撑杆5向下转动的角度受限,即限位环53对撑杆5进行支撑,撑杆5对患者上臂进行支撑,进而配合长度较短的牵引绳11和连接带26,保持患者上肢的抬升效果,促使患者上肢血液回流效果增强,降低患者上肢肿胀的几率。
6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撑杆5远离垫带4一端铰接有对称设计的辅助杆54,所述垫带4上开设有插槽55,所述插槽55与辅助杆54一一对应;
61.通过在撑杆5远离垫带4一端铰接辅助杆54,在将撑杆5进行连接后,将辅助杆54分别穿插在垫带4上的插槽55内,利用辅助杆54和撑杆5相互配合,将患者上肢传递至撑板51上的力分散在撑杆5和辅助杆54上,然后在传递至垫带4上,一方面缓解撑杆5的支撑压力,降低撑杆5弯曲形变的几率,另一方面,压力分散为多处,致使垫带4上局部受压强度进行分散,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患者躯干造成不适的几率。
6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撑杆5与辅助杆54均为具备锁止功能的伸缩杆;
63.采用具备锁止功能的伸缩杆制备撑杆5和辅助杆54,一方面在进行连接时,撑杆5和辅助杆54具备伸缩的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时的灵活性,增强撑杆5、辅助杆54的连接便捷性,另一方面在安装结束后,将伸缩杆锁止,致使撑杆5、辅助杆54的长度固定,在进行支撑时,能够进行力的传导,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且在收纳或无需对患者上肢进行支撑时,将撑杆5、辅助杆54进行收缩,能够有效的降低撑杆5、辅助杆54的体积,降低收纳压力,增强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6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肩带22上靠近肩膀一侧固定连接有肩托6,所述肩托6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65.通过在肩带22靠近肩膀一侧设置肩托6,利用肩托6将肩带22传递的压力进行分散,进而降低设备穿戴过程中对肩膀的压迫,有效的降低设备穿戴期间对肩膀造成的不适感,增强设备的使用舒适度。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